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在女性主义成为“显学”的今天,我们如何讨论“老登文学”

在女性主义成为“显学”的今天,我们如何讨论“老登文学”

2024/12/15
logo of podcast 界面文化|编辑部聊天室

界面文化|编辑部聊天室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尹清露
徐鲁青
潘文捷
董子琪
Topics
@尹清露 :近期网络上兴起对“老登电影/文学”(男性本位、讲述男性故事的作品)的讨伐,其缘起是电影《好东西》的热映,引发了关于其是否为“小妞电影”的讨论。争议焦点在于这种讨伐是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还是一种过度简化的批评。 部分网友认为,这体现了女性以自身视角重新审视经典作品的能力;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过于极端,性别视角并非唯一视角。 本期讨论将围绕“老登”概念展开,探讨其含义、影响以及与“小妞电影”的对比。 @董子琪 :将冯唐和纳博科夫置于同一排名体系,体现了与传统文学评判标准不同的评价方式。除了“女本位”,艺术作品本身也存在内部评价标准。翁贝托·埃科的观点是:批评需整体成立,而非只针对个别方面。对“老登文学/电影”的批评可能过于整体化和主观化,缺乏细致分析。 @徐鲁青 :“老登”一词的杀伤力取决于语境和受众反应,有时是玩笑,有时会造成伤害。“老登”概念的讨论,初期是玩梗,后期演变成立场对立的争论。在网络上表达对“老登”的反感,可能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反抗方式,但其影响力在未来可能会有所下降。 @潘文捷 :希望未来不再需要讨论性别话题,可以关注其他议题。韩剧《她厌男,她是我女友》虽然有趣,但其文学性值得探讨。该剧通过幽默和荒诞来弱化严肃和沉重,展现了女性主义者在特定场合的尴尬和冲突。王朔的作品也体现了部分女性读者的情绪。对“老登”影视作品的评价,需要考虑其是否将其他角色边缘化或不尊重。在现有文化语境下,男性‘坏’被认为不是缺点,而女性的优点则是‘做好女孩’。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什么是“老登电影”和“老登文学”?

“老登电影”指的是以男性为中心、讲述男性故事的电影,如《教父》和《肖申克的救赎》。而“老登文学”则是对一些以男性视角为主的文学作品的批评,贾平凹和冯唐等作家常被提及。这些概念源于网络讨论,尤其是豆瓣上对经典作品的重新审视。

为什么“老登电影”和“老登文学”引发了争议?

争议的焦点在于这种批评是否代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还是仅仅在乱扣帽子。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女性视角的崛起,能够重新审视经典作品;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种批评过于极端,忽视了性别视角之外的多元视角。

“小妞电影”是如何定义的?

“小妞电影”源自美国的“chick flick”,指以女性为核心、情节轻松愉快的电影,如《BJ单身日记》和《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这类电影通常以都市爱情为题材,强调女性的性别特质,但也因“轻浮肤浅”的形象而受到质疑。

“小妞电影”是否真正推动了女性自由?

虽然“小妞电影”赋予女性更多选择权,但最终往往回归到异性恋体制中,女性角色仍然需要符合“青春靓丽”的标准。尽管电影中有一些抵抗元素,如强调物质欲望或坏女孩形象,但这些特质最终仍被父权社会重新规训。

“老登文学”和“小妞电影”的对比是否成立?

有人认为“小妞电影”是“老登电影”的反面,因其轻盈且不涉及宏大叙事;也有人认为“小妞电影”仍然是父权电影,因为它依然围绕女性的异性恋和婚姻故事展开,未能真正实现女性自由。

为什么“老登文学”和“小妞电影”的讨论变得如此严肃?

最初这些讨论带有玩梗的性质,但随着传播扩大,逐渐演变为立场对立。一些人认为这种严肃化是必要的,因为它反映了对压迫性制度的抵抗;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严肃化失去了原本的幽默感,变得过于极端。

女性主义成为“显学”后,讨论性别议题的挑战是什么?

随着女性主义成为显学,讨论性别议题时容易陷入重复和模式化,导致舆论割裂。一些人感到厌倦,认为过于严苛的批评可能忽视了现实复杂性。同时,如何在专业性和大众讨论之间找到平衡,也是一个挑战。

“老登文学”和“小妞电影”的讨论是否会影响文学和电影的经典化?

目前这些讨论主要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可能对文学和电影的经典化影响有限。尽管声势浩大,但经典化建构的上层可能并不在意这些批评。然而,这些话语可能会逐渐改变人们对作品的看法,尽管这种改变可能需要时间。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主持人 | 尹清露

不知不觉中,最近的豆瓣时间线多出许多对“老登电影/文学/艺术”的讨伐。最早出圈的是“老登电影”,指的是男性本位、讲述男性故事的电影,豆瓣TOP250中的多数都没能幸免,如果说《海上钢琴师》还是“小试牛登”,那么《教父》《肖申克的救赎》就是“登峰造极”的典范。紧接着,网友还发明了“老登文学奖提名”,贾平凹和冯唐位列前二,海明威、刘慈欣等作家也纷纷中弹,互联网上一时间充满了活泼的气氛。

根据媒体《新周刊》的溯源,这次讨伐的缘起是电影《好东西》热映,网上出现了它“是不是小妞电影”的讨论,于是有网友用魔法打败魔法,提出了与之相对的“老登电影”概念。关于这场讨论,最大的争议焦点在于它是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还是在乱扣帽子。一部分网友认为,这说明我们终于能够以女本位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被奉为经典的作品,不再只是相信从小耳濡目染的“权威”,而能够夺回属于女性的语言;也有网友认为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过于极端,性别视角也不是唯一可取的视角。

在今天混乱的舆论场上,另一个概念也还没来得及得到厘清,那就是“小妞电影”,它起源于美国的“chick flick”,指的是以女性为核心、故事场景较为轻松欢快的一类电影,多以都市爱情为题材,比如《BJ单身日记》《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小妞电影诞生的背景是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与欧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到了今天,“小妞电影”也迎来了另一轮质疑:虽然看上去是在彰显女性权利与自由,但无害的爱情题材以及通常无辜可爱的女性形象,让这个门类在不少观众心中成为了“轻浮肤浅”的代名词。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老登”。

【本期嘉宾】董子琪 徐鲁青 潘文捷

【音频&文字版整理】徐鲁青 周文晴(实习记者) 覃瑜曦(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56 突然爆火的“老登”

13:12 从玩梗到立场对立,why so serious?

18:23 老登文学vs小妞电影

31:45 重新关注周遭,在女性主义成为“显学”的今天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韩】闵智炯 《她厌男,她是我女友》

【意】翁贝托·埃科《米兰讲稿》

【意】翁贝托·埃科 / 【美】理查德·罗蒂 / 【美】乔纳森·卡勒 /【英】克里斯蒂娜·布鲁克-罗斯《诠释与过度诠释》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影视作品】

《海上钢琴师》

《教父》

《肖申克的救赎》

《好东西》

《BJ单身日记》

《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

《过把瘾》

《乡村爱情故事》

《狂飙》

《老炮儿》

《穿普拉达的女王》

《失恋33天》

《北京遇上西雅图》

《给朱丽叶的信》

《爱情与灵药》

《相思成灾》

《和莎莫的500天》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st: 滥俗的歌_钟楚曦

en: Send My Heart With A Kiss_Stephen Sanchez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