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报喜不报忧”成了一种信手拈来的技能,我们甚至从不去深究做这件事背后的动机。但是仔细想想,这里面却有很多值得品味的、难以言说的心境、情绪与期待。在本期节目中,「找我星球」新上任的主播清微邀请到了书含老师一起来聊了一聊“报喜不报忧”那些事儿。我们为什么常常不愿分享我们的忧愁?当处于不同的情境中、担负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时,我们对“报喜不报忧”会有怎样不同的顾虑和期待?
关于我们:**
清微:学了很多心理学,却依然不会好好“报忧”的95后巨婴
书含老师:亲历一线儿童教育多年,致力于让儿子报喜也报忧的妈妈
时间线:**
1:28 《我在他乡挺好的》…吗?
2:34 我们为什么对父母“报喜不报忧”?
7:44 父母应该如何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报忧”?
18:35 伴侣之间的“报忧”、磨合与扶持
30:02 身边的人会如何向我们“报忧”?我们期待他们如何向我们“报忧”?
35:25 “意外怀孕”了你会愿意告诉父母吗?
40:00 朋友之间的倾诉与接纳
41:50 “报喜不报忧”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公众号:「FindSelf找我」
喜马拉雅FM/小宇宙/播客:「找我星球」
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就节目内容跟我们互动。我们也欢迎你亲自登陆「找我星球」,成为我们的节目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