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AI编程,怎么实践先行后知的智能时代学习法?重聚AI创业者薛志荣(上)

AI编程,怎么实践先行后知的智能时代学习法?重聚AI创业者薛志荣(上)

2025/4/16
logo of podcast 「设计,几何?」

「设计,几何?」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纪晓亮
薛志荣
Topics
纪晓亮: 我购买了薛老师的AI编程课程,但迟迟没有开始学习。这反映出许多人在面对新技术和陌生领域时,行动力不足的问题。我担心学习AI编程后,新工具的出现会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我的问题是:如何增强行动力,以及如何面对技术更新带来的顾虑?如何高效学习AI编程,避免时间浪费? 薛志荣: 许多人购买AI编程课程却未开始学习,主要原因有四点:太忙、畏惧新技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以及不会拆解问题。 针对技术迭代的顾虑,学习AI编程的重点在于清晰描述需求,这不会因工具更新而改变。即使工具再先进,最终还是要清晰表达需求。我们线下课程的学员,即使是零代码基础,也能在两天内做出产品,这证明了方法的重要性。 学习AI编程,推荐边看边做的学习方法,遇到问题直接寻求AI工具的帮助,无需停下来深入研究专业术语。即兴演示能帮助学员快速上手,建立信心。 我的学习方法是先先行后知,即边做边学,并结合强大的研究能力,快速学习新知识。现在借助AI,学习效率更高。我将此方法比作训练‘第二大脑’,不断循环搜索、结构化、研究、洞察、迁移等步骤,最终形成一个高效的知识获取和应用系统。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以好奇提问用实践解答给设计启发我是纪晓亮欢迎收听设计几何一档聊设计更聊人生的设计师专属播客

今天还是老友重聚的节目因为最近开始做这个老友重聚把设计集合之前的这些以往的嘉宾然后逐一的邀请回来然后再聊一聊没有深入聊天的这段时间里大家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等等之类大概是这个话题然后今天来的薛志荣薛老师

以防有的观众没有听过之前薛老师做课的节目所以薛老师一分钟的时间简单的做个自我介绍我叫薛志荣然后我之前是一名计算机的学生然后我毕业后那么是从事的是交互设计和人机交互的研究那么包括在这个百度小鹏华为工作了大概七年时间那么在二三年初开始创业

主要做的是一款叫做 Miscopilot 的一款桌面软件那么同时我们也在去年的时候也开始再去做这个 AI 编程相关的这个教育大概是这样子说到 AI 编程我还真的是

薛老师的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因为我也买了那套课但是我要正好要借这个机会跟薛老师承认一个错误我买了那套课但是书我也收到了那个在线的课程也解锁了但是我还没有开始寻同时因为我在咱们那个同学的群里所以我能看到很多同学包括咱在上海的那个线下课等等之类大家都已经做出很多成果来了

但是与此同时我就卡在一个很微妙的状态里就是说我一方面因为我买这个课程我肯定是认为这个课程很重要而且我也看到不停的有同学在做出成果来包括有很多具体的问题我也知道在群里能得到很具体的回答但是我开始不了所以我觉得可以以这个话题开始我觉得我的症状还蛮典型的所谓面对一些新的技术新的趋势一些陌生的

领域的时候怎么增强自己的行动能力的问题薛老师我相信同学里我这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我估计至少得有个 20% 30%买了但是完全没有开始学的这个数据我确实不太知道因为我们也不会回访所有的因为我们现在学员也有几百名了但是我大概能理解邱哥这样的问题其实应该还是第一个还是太忙了那

平时工作太忙对吧你可能没有自己的固定的时间第二个你还是对这个新的技术会畏惧我不知道这个词形容的对不对第三个第三个还是我觉得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

反正就是七八十的学生都存在的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说即使你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你不会拆解问题那导致了你迟迟不能去动手去尝试但我觉得其实最重点的应该还是前后面那三个位置第二个你不知道想做什么第三个不能拆解因为这个问题在我们的这个线下课程里面其实是能看得到的

其实我还想补充一点这个当然主要是以上薛老师说的这四个原因但是在我这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是我总是担心说我今天比如说我花了很多精力时间去学这个东西会不会明天突然有哪个创业团队或者是哪个大厂它发布了更方便的更自然语言的 AI 编程工具然后就让我之前的努力付之流水了

其实我心里边也始终在打这个股以及怎么说因为我买这个课程是过年春节左右这段时间也确实冒出来一些新的 AI 编程的工具所以薛老师我觉得待会儿你说这四点咱们可以分别都细细聊一下但是你先把我自己的独特的

顾虑帮我解决一下我觉得这个顾虑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的那个线下编程我们的线下编程是 1599 两天嘛对不对那你我们的你也在我们群里面能看到就是说我们每一期尤其是这个 567 第 567 场学生

基本都是百分百能做出东西来学了两天而且全都是零代码基础的能这里说你花了两天时间你就能做出东西来了其实这个时间对你来说不是一个浪费你不用太担心说你学完之后这东西革命了对吧而且我们在教的时候其实也都教的是最新的最新的东西给你所以你本身你也在用最新的东西那这是一个从技术方面的那从另外一个方面说

我们现在其实我们你想想为什么全百分之一百的学生都能都能做出东西来因为他们完全不用学代码对吧我们教他的其实都是教你怎么去用这个软件而且用这个软件的时候其实

你用嘴说而已你只要你能描述清楚你想要什么对吧然后你对这个软件有一定的熟悉其实就已经能做出很多东西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无论这个软件在未来是多么先进其实最终还是回归到说你能不能很清楚的去将你的需求描述出来那包括说

最近尤其是二月份之后那个 cursor 出了那个 agent 版本之后还包括我们也在那个课程里面讲的这个 loveable 这个工具我们也看到说可以大概确实可以用一句话来直接做出的产品出来所以无论你后面你的技术还能怎么强大你最终还是逃离不了说你还是需要说那一句话出来那我们再回过头来说

尤其我们在那个 N7 三月份我们举办两场我们其实也做了一个一个比较新的一个成果我做了一个提示工程那这个提示工程是我调了几十版的那基本上我觉得它它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地方说你假如这个这个提示工程特别长差不多应该有几百到一千次但你只要你把你想要的做的一个产品或者功能放进这个提示工程里面然后发给这个 cursor

或者发给这一个 Cloud 对吧或者 Deep Sea R1 对吧那你就能去得出一个非常完整的一个产品架构图还有这个功能需这个需求功能

但你再把这些东西再丢给这个 Cursor 好或者是什么 Logger 不好那它就能非常完整的而且非常高效的能把一个功能或者是一个产品直接做出来所以就再回到我刚才你回答的问题说我为什么会讲这个设计 Probe 对吧因为我们最终其实我们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其实我们提的一个一句话需求或者一个词需求我要做个博客

或者说我要做一个智能音箱我就提了四个字然后基于这个 prong 能帮我去把整个的产品架构设计出来但设计出来之后我们的重点不是说要它能直接的驱动这个 cursor 来去做其实重点是说我们要在这个产品架构里面要看到就是说哪些东西是我们需要的哪些不是我们需要的对吧所以这个过程它也是避免不了的就是说再回到

你刚才提到的即使这个工具在先进最后还是你要从你的角度来描述清楚你的需求所以这两步其实它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再回到对吧

你只要用这个 Pump 再用现在最先进的工具那一定能很方便的能帮你把一个产品做出来我们也同时我们在那个线下课程里面因为我们都是即兴的演示因为你让一个零代码基础完全小白的用户学员相信你他能自己相信老师同时相信自己能做到其实最好即兴演示我们其实都是即兴演示给学员看说你看

用这个方法然后你再用最先进的工具大概就花 5 分钟时间你就能做出一个比较通用的产品所以我觉得说我不知道我这个描述完之后你 qq 会不会打打消你对这个技术有畏惧的这个心理同时呢我们其实已经很很明确的发现了说我们也发现国内有些公司说什么啊什么

什么无代码对吧无论怎么样对吧你可能就一句话描述那个巴拉巴拉巴拉这些东西其实其实是不现实的所以你还是要需要去学习一下 ai 编程而且我们也看到了说国外对吧国外的很多一些大佬包括谷歌的那个那个 deepmy 的这个 ceo 啊也讲到了说未来最终呢还是要要要要学会这个编程但这个编程呢其实更多意义是指的是 ai 编程还有包括你对于一个

自己想法的一个编程这个其实是很重要的而不是说后面说我真的是可以说我要做个智能音箱然后就某个产品就能真的把我把这个智能音箱的整个的完整架构或者说完整产品做出来

这个在目前来说其实并不现实或者说它的意义其实也也并不是很大因为在 AI 编程里面或者说在未来的产品里面其实重点还是说我怎么基于各种工具来去满足一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就要这样说我们也发现了说在第八期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在做一个知识管理的一个小产品就基于自己的需求来做

这个知识管理的产品那这时候我们看到就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未来的话说如果你是对自己是负责的话其实你是你是需要做出对自己就自己需要的产品而不是说要用标准的产品其实在未来很多产品都是非标的对

所以这时候你就更需要描述你的需求这时候就肯定就不是说一句话的搞定的事情就这样我明白因为那个我相信我们听众跟我的感觉是类似的因为我们大多数是设计师出身所以对于编程领域的很多东西是很陌生的所以刚才薛老师一边说的过程里边我其实记了五六个问题我现在逐一把这五六个问题再确认一遍了

我先做一个总结我做一个类比的话我刚才的那个问题如果我今天花很多精力学 AI 编程会不会有一个风险我付出的努力在将来某一天被 AI 工具的迭代给一夜之间给

浪费掉我今天的这个努力我现在听完薛老师的描述我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嗯从两个层面说第一个层面说你今天这个努力其实大概只是两天的努力所以它并不是一个什么很大的成本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我做一个类比它有点像 Photoshop 嗯

7 跟 Photoshop 8 也说 Photoshop 8 一定会比 Photoshop 7 强大但是它底层的逻辑其实没有变的你学 Photoshop 7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助于你学 Photoshop 8 这个在 AI 编程上是可以做这个类比的也说工具一定会越来越傻瓜化或者越来越强大但是你今天学的很多底层的逻辑其实不会变的你今天学的这些东西有助于

对你说其实刚才我觉得 Q 哥有个词用的比较底层底底层技术或底层逻辑其实在编程的我认为说最底层的逻辑其实你对一个问题的理解还有怎么去分解在这个逻辑无论你是在用 Photoshop7 还是 8 也都是一样的他不是说这个技术升级了然后你还需要关注技术的底层其实完全不需要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回归到就是说

你能不能去把你的需求瞄住清楚或者说你能怎么去驱动这个 AIAI 工具那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现在的驱动 AI 工具其实是很简单就举个例子

假如说像我们以前我们做 UI 设计的我们就不要说交互设计了我们做 UI 设计假如说我们有很多设计师看到一个图对吧看到一个界面他说很丑对吧如果说在我们以前我们说很丑你的上司肯定就会骂你人家骂你批评你你很不专业对吧你能怎么能指出他是哪里不好看对吧是这个图标大了

还是说那个什么你是要非常具体的非常专业的因为这个其实是有有的专业专业技术在这里的对不对那这个其实跟 Q 跟你说的这个底层逻辑是是相关的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看到现在的 AI AI AI 编程或者是 AI 工具已经强大到了

你完全就可以跟你就完全一个截个图给这个 ai 然后告诉告诉这 ai 说这个界面太丑了然后他就能帮你把它把它优化好对吧当然你也可以提很详细的需求你也可以不提你就告诉他很丑然后他就可能蹦蹦蹦蹦蹦的就帮你把它做做好了对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底层底层技术在在在在这里所以完全也不用担心说 ai ai 的升级然后啊

把之前的一些东西都浪费因为现在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叫浪不浪费最简单你把一个需求描述清楚就可以了前前提示你要知道怎么去描述这个需求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光 AI 编程的底层不会变甚至

自从有编程以来甚至自从有工程以来的底层逻辑都没有变过其实编程它是工程学的一个概念所以其实它的底层一直都是用我的话说待会薛老师可能给一个更正确的答案我觉得可能编程这件事的本质你要有条理的去做一个计划是的

就是本质一直这个其实从你从原始人开始用砖头垒一个灶垒一个火堆这件事就已经这个底层逻辑就已经没变了其实 AI 等等之类的也不过是

继续没有变而已大概是这样所以 Q 哥你刚才其实也有个地方其实说错了其实编程它不是个工程它其实是个逻辑上逻辑上的一个事情而且你刚才是有个点所以编程编程的定义应该是什么呢其实你刚才你刚才你自己就说对了

因为你刚才那个定义其实在那个剑桥字典里面还包括流经字典里面没有但是是我刚才自己写的我竟然蒙对了没错所以我刚才说的你刚才其实是你说对了其实编程在编程在刚才两个字典里面的其实说怎么去做规划还有怎么去执行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所以它不是一个工程上的事情它完全是一个逻辑上的事情

所以刚才我也强调了几次说最重要你怎么能把你的需求分解还有怎么去让他让 ai 去执行对所以所以已经已经到了这个阶段所以其实每其实很多人都能去通过这个 ai 编程能能去做很多的事情而且我们现在也看到说我们在上一期我们有一个 60 岁的人过来过来过去学习对说

已经我觉得已经真的是非常大众化只要你愿意花点时间那肯定能做出自己需要的东西那我继续追问关于两天的这个问题我是特别相信在线下如果咱们上海的那个线下课如果跟着你跟那个另外那位老师我忘了他叫什么了 Shadow

对如果跟着你们的话我也相信两天哪怕你是个 60 岁的完全没有编程经验的人也是可以跟下来的但是线上两天也能跟下来吗线上的学员然后也用了大概两三天左右的时间投入量然后也做出了还算可以的

自己第一个 AI 编程作品的人多吗这个我们确实也没有明确的数据我觉得这里其实也有两个点第一个说你学两三天其实首先你要完全靠自学对吧第二个说其实我们为什么会办这个线下培训训练营其实说是通过

你花钱然后用最短的时间我们帮你把很多问题都扫雷掉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才是说办这个 ai 编程

现价训练营的意义那如果说线上的话那更多其实要靠靠你自己去摸索那可能你中间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那些问题如果你没有没有人去帮你去解决的话可能你就你就畏惧了可能有些问题会卡住很久然后然后你就然后你然后你就你就不学了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啊肯定存在的所以这也才是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办这个现价训练营的一个一个一个初衷然后再回到说说

因为我们现在我们这个 299 的这个线上课其实已经有差不多 15 个小时的录播而且我们的录播完全都是从 0 到 1 的一个录播而且都是完全即兴的没有说什么准备 PPT 然后讲着讲着突然间又蹦出一个什么专业术语然后

然后你要看我要蒙了对吧就完全从 0 到 1 给你看怎么做出来那我相信如果说你能坚持的把它看完你肯定能看到说我们这个讲师是以什么样的规律在去操控这个 AI 工具来去做出来那我相信你大概了解了之后而且你愿意去尝试的话

那肯定是能做出来先上咱们这个十多个小时的内容最推荐的一个学习方式是怎么样呢我这有两个选项第一个选项我先顺着吧所有这些东西都看一遍即使遇到不会的我也

我也就先跳过然后我接着去去把它整个看完因为有可能我在早期的一些问题的答案在稍微晚一点的内容里就解答掉了这是第一个学习姿势第二个姿势是我在学习过程里面遇上任何不太懂的地方我都停下来去围绕着这个陌生的概念去做一些针对性的学习这两个哪种更好一点我觉得两个都不太好都不太好其实最好的应该是说你边看你就边做也就不要说你要停下来去

去去那个去去那个去看这个是什么意思因为我觉得这其实也是回归到一个教育的一个本质说在我们在过往我们的教育其实都是先知后行因为包括刚才 q 哥这两个其实都先知后行但是有了 ai 编程之后我们已经发明明显发现了说现在教育应该要变成的是先先行后知那其实说你可以

看我们一个视频尤其是我们其实我们前面三个视频都是讲的一些非常基础的说你可以你就告诉你什么是编程对吧那这些这三个视频你可以先看完尤其是第三个视频它的重点是让你怎么去把这个环境部署完了对吧那后面呢那第四个视频后面的

第四到后面的其他视频里面可能会有一些是教你怎么去用这个 keyhub 的对吧但是也有很多的视频是这个完全的项目制的说我们怎么去做一个

这个 AI 的 agent 或者是 AI 的 chatbot 或者是一个带有 AI 功能的一个产品那这时候你就可以看着这个项目制的这个视频然后自己去动手去做你完全可以不用停下来说遇到这个问题然后我要去查一下对吧就不用查就直接干因为现在 AI

AI 编程已经强大到说你有问题你丢给 AI 丢给这个 cursor 对吧他能自己他能自行的帮你解决甚至说你也可以问他这是什么意思对吧那你中间你可以边边问然后边让他解释完让他继续再再修改或者再遇到 bar 再去再去改其实都是没问题的所以重点应该是边边看边做等你等你

几次的机械性的操作完那我相信你就大概就已经就已经入门了就不用说一定要对任何的专业术语有有一个了解明白明白这里面最大的卡点可能出出现在环境部署上对吗这也是我们在做那个性价编程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一个一个事情因为我们也发现了因为很多人的电脑他其实是不太一样的那上次尤其是我们 N8

N8 我们有个学员就特别有趣他去年 11 月份就用 cursor 但是他电脑就有问题然后他的那个环境一直都是不行的他专门花了那个 1600 然后而且从深圳飞过来要把那个环境部署就环境部署问题解决了然后解决完他就走了因为他的电脑确实特别

特殊那这些问题的话那可能就非常的个性化那可能就需要线下的人帮你去解决如果要自己去解决的话我相信如果你没有很强的这个搜索能力或者说对电脑的理解能力可能你也解决不了

明白刚才你有提到机性演示是你们现在找到的一个在教学里边比较好用的方法然后大概 5 分钟的时间我的理解你所谓的机性演示是在教学的过程里边随机出现了一个需求然后你用 5 分钟的时间去把这个需求用 AI 编程的方式从编写一直到实现用 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让这个需求的提出者看到说这个需求

通过 AI 编程得到了一个初步的解决我的理解对吗我们的即兴演示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小时左右我们确实也说我们可以现场的让所有的学员去提一个需求我们集中需求来去把它做出来这个其实我觉得是能非常大的去增加学员

的一个学习的信心那刚才我讲到这个 5 分钟跟一小时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第一个说我们只是通过 5 分钟的时间能去让你去把整个的框架做出来那做出来之后其实你可以理解它是个非常标准的一个小的一个 demo 那基于这个小的 demo

我怎么能让他拥有这个 AI 的能力或者怎么去修改你需要的东西那这时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去演示不是说 5 分钟就能演示完这个肯定不行我明白假如说 5 分钟能有一个初步比较直观的效果的话你们是不是考虑接下来做更多的这种 5 分钟量级的这种视频的演示等等之类的因为因为有很多时候

怎么说我们初学者或者是没有接触的人其实卡在对这件事没有信心上我觉得如果你们能有更多五分钟的很直观的演示的话这五分钟是没有加速的真正从这个东西开始提出来然后所有的观众都会觉得这个东西是匪夷所思的然后用五分钟的时间至少有个初步的实现我相信五分钟

不可能做出来一个甚至不可能做出来一个比较完善的东西但是让大家看到说其实有点像 AI 生图刚出现的时候有很多时候如果大家没有条件自己去试的话你至少可以看到可以在一个不加速的

时间轴上看到说别人原来原来这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他吹嘘这个东西什么样的我觉得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在宣传上面的帮助然后接下来我来问下一个问题刚才薛老师有提到 agent 那个事我可以这么理解吗你们的 AI 辅助编程的 agent 是其实把我

把一个编程从作文题变成了一个填空题可以这么理解吗其实刚才讲的更多是 prom 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个 prom 来去就是做一个填空题所以我才说的嘛说其实到后面我们

做的很多东西其实都就我们所谓的这个专业专业知识好其实他或者是跟他说底层逻辑他其实都不太重要的只要他一旦的被固化他能完全固化下来而且这个 ai 他是非常强的话那

我们做的做填空题那只是说做完填空题之后我们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那这时候你可能需要动口说就是说让 ai 怎么去改啊那改完那他就能让这个 ai 工具来去帮你去把它做出来对我我能我能明白这个我能明白这件事的意义因为大多数人的编程能力的

弱环其实在结构设计上有时候他其实是不知道结构应该怎么搭而不是不知道每个结构里应该塞什么东西所以可以确实可以用类似填漏题这种方式

代替他解决解决结构问题至少让他能入门我相信到了中后段编程的话他肯定还是要重新设计结构或者是调整结构的但是一开始入门这一关得想办法帮他迈过去我觉得改成填空题是一个不错的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对因为其实回到 AI 编程它本身来讲它帮你其实这个程序员在帮你去干活对不对其实重点应该是

你要有一个非常完整的产品设计那你程序员才能帮你

把它做出来那这时候其实要看你这个人能是否具备这个产品设计的能力但是其实很多人他其实是并不具备的对吧因为很多人都来自各行各业那第二个说即使你具备这样的能力你对于新的新的项目这时候你其实你对他理解其实也是不够深的还有包括即使你这方面的专家那其实你要做完全要做个新的东西来

你的时间还有包括你的精力我相信也不允许所以有了刚才说的这个 prime 之后他其实能一次性能解决上面那些嗯人的一个问题要能把一个非常

完整的初步的框架搭完然后丢给 AI 这时候 AI 做出来的东西基本上就不会错然后刚才有一个事情其实可能也要纠正一下说刚才 Q 哥说 5 分钟可能做的是一个比较简单的 demo 其实也不是因为之前在我们的线下课程演示里面其实是通过 5 分钟做出了一个完整的产品出来

这个完整的产品其实是一个每日打卡每日打卡就花了 5 分钟然后它就能直接用了包括说它就能直接的通过手机浏览器去访问到它然后它的数据都是能直接保存的对吧都能直接用对吧所以我觉得这个才是 AI 编程的魅力 5 分钟不是说简单的做个 demo 它有可能能帮你把一个完整的产品都做出来对

我的理解比它五分钟它之所以能达到五分钟就实现这种效果其实是调用了一些预制的模块也说这个可用的东西它是由一些预制线重新组合形成所以它能达到比如说五分钟就做出来一个很可靠的样子这样是我的理解对吗

这个理解是没有错的,因为在编程里面其实我们都是靠开源项目做的,肯定不会说都是从 0 到 1 去做,那包括说我们的这个组件,包括我们在以前学的我们交互设计,还有包括设计里面讲的这个设计系统,但是我们的这个设计 token,其实都是要将我们的功能模块组件化,对吧,所以

那个为什么 5 分钟的做出来因为现在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组件而且是好看的组件那他他自己能帮他拼出来拼出来就直接能用了而且他的整个的

所谓的设计系统设计风格都是完全一致的然后这块我就然后关于这个问题我就没什么问题了然后咱回去还是说点超过原来编程之外的刚才说到我们在学一个东西的时候容易产生的一些阻力

我再重复一下那个学老师说的这四个阻力第一个时间太忙第二个畏惧的心理第三个是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然后第四个是缺乏一个把你想做的事给他拆解的能力然后我觉得我觉得这四个其实不光在 AI 编程上在很多事上尤其是学习陌生的知识上都是

并存的所以我想再围绕这个再深入的聊一聊我觉得薛老师更多的因为在我的这个因为在我的观察里边薛老师应该是我认识的人里边学习能力尤其是学习陌生实务能力不敢说是最强也是最强之一了所以我特别想知道从你的角度你是怎么克服掉刚才说的这四个

旁边的问题其实我觉得 Q 哥这个问题我刚才你问的问题我回顾了一下我从大学到现在的那个路程确实我的方法其实用的先先行后知就包括说我在我大学我在大学我大概是在大二的时间大二的时候其实已经

基本到达一个全站工程师的一个级别了我是大一才开始学编程那其实为什么能这么快能直接能达到一个全站其实重点说假如说我要做一个安卓项目其实我当时做安卓项目的重点我要去创业那我创业我就要从零开始要去学一个安卓安卓开发还有包括这个后端的开发所以这时候我肯定也不是说我要系统的学完然后再去做而是说

我要边做然后边搜索资料然后边看书然后快速把这个东西做出来那当你把东西做出来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基本入门了同时你对于整个的架构其实是有一个

比较深的理解所以这时候所以我觉得这种我觉得这种应该也算是一个先先行后知的一个一个案例那还包括那那到了我在工作的时候包括我在写书的时候那为什么写书也能比别人快这么多其实也是一样说我也是先但也不能先行后知那肯定也是

你要边写然后边去做这个 research 对吧你要知道哪些是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或者说哪些是片面的其实你要自己的要去将它整理出来那同时你要非常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假如像写书一样假如说是当时我觉得非要有那个

经典的应该我觉得其实是前面的三本书那个假如说是那个 AI 改变设计的本书当时要去看完市面上市面上所有跟 AI 相关的这个书大佬的书大佬的书包括了这个

计算机领域的这个大脑的这个那个对 ai 的理解对吧还包括这个精进学家对爱的理解因为当时设计没有没有书那就那就没了看了对吧但是你要看很多文章对吧这时候你其实你重点要做这个做好其实在做一个 research 对吧啊然后你要刚才讲到你要怎么去做好对他们观点的这个全部的洞察那我觉得这个也是能快速的让你入门学习一个新知识的一个方法那

写第二本书的时候其实里面有很多是我之前工作的一些经验那重点其实你要将自己的经验将它去将它抽象成一个客观的一个事实他不是说抽象成一个客一个方法论因为方法论其实有很多主观的一个因素在这里那就是说你重点去强调看你的

能不能抽离出最客观的知识出来的这个能力因为我在之前写第一本书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所以在写第二本书的时候其实问题也不大对吧那写第三本书的时候写那个写给设计师的技术书这本书的时候其实也遇到了一个新的一个挑战说里面的大部分的技术其实

在这个市面上都是没有相关的一个介绍或者没有个系统性的或这个专业介绍包括说假如说因为他这本书更多的讲的是这个智能交互在空间里面的智能交互包括这个手势设计或者是这个体感体感交互的设计这些其实比较网上确实也没有对吧那这时候

你就要回归到前面的那两个的方法同时你要知道你要怎么去其实在 ai 有一个叫做这个千离学习那你就要知道就是说我有了一个客观的知识

之后我怎么能迁移到其他地方这时候你可能就要找很多的一些论证还包括一些引用来证明它是对的其实本质上来讲我学得比人快第一我愿意先做然后再去学或者边边做边学第二个我自身有一个比较强大的一个 research 的能力它能帮我快速地把这些东西

大概了解清楚那现在有了 AI 之后其实这两个其实是更快的加速所以学习东西其实会更快是的那如果说更快的话其实这时候要回归到对自身的一个理解那这个自身理解其实包括说

对自身的一个缺缺优点和缺点的一个更深入的一个动场因为从从年龄上来讲其实我们的年龄也不断的增长我们的其实我们的大佬包括我们的身体其实也在也在衰退对吧那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就从我的角度来看说现在信息量已经在不不断的暴涨那如果还是靠我这个大佬的去去做的话那他肯定是承承载不了的所以这时候我要学主要讲的说我怎么能去把

把我之前的这些方式通过 AI 编程的方式把它固化下来假如说固化成一个一个所谓的这个第二大脑然后接着第二大脑呢就帮我去做相应的这个搜索那这时候我也能去比别人更快的去学的学

学习到更多新的知识对那这个我对之前的一个回顾还有再讲讲我现在正在做的一个事情同样徐老师说话的信息量总是比较大所以我还是从我的角度再问一些我刚才或许没有完全明白的地方

我我归纳下来其实薛老师的方法论其实跟那个我们今天说的 AI 的训练其实很像其实在完其实是在完成一个对一个薛老师的话叫第二大脑我觉得也可以叫做模型打模型等等之类的训练反正整个过程其实他以你做的所有的动作其实都是以训练这个

自我这个模型为载体的甭管你是在搜索在架构在整理在研究在抽象

等等之类的在迁移等等之类的其实它发生在这个电二大脑上然后也结果也作用于这个电二大脑上它变成了一个主体准确讲应该是说在没有 AI 编程或者说在二三年之前它都是在训练我自己的大脑对那尤其在现在变成双脑都训练对吧对现在就必须要应该是要先

明确自己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样的而且确认这个方式是没问题的在这个时候去构建第二大脑那其实这也是我今年必须要做的那构建完之后那就不断调整它我也希望说所谓的第二大脑它能在明年能开花结果能帮我做更多新的一个探索因为我们现在已经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跟去年已经是很不一样了是的去年说类似这些话的时候可能很多人还听不懂但是我觉得今年能听懂的人一定要很多可能到了明年这就变成所有人的一个共识了

所以第一脑跟第二脑的关系大概是第一脑负责去做一些探索性的不确定性的工作一旦能锁定它的确定性接下来的一个动作把它沉淀到或者给它数据化或者是想办法给它归到第二脑上去用第二脑来极大的加快这个

可以确定这些东西的效率大概是这么一个感觉是吧其实也不是我觉得因为第一道其实还是还是人以人为主体但应该是说要将我刚才讲的就是说将自己的方法都沉淀下来之后把它

牵引到地下大佬所以更多的探索应该是由地下大佬来去去去探索然后我这个工作是第二大脑在进行的是吗对其实对因为我刚才讲了因为我刚才说为什么说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发生一个彻底的一个改变是因为现在的时间现在的信息量已经是在暴涨

是在不限的暴涨这时候如果说你还在靠地靠人来去探索的话其实探索不过来的所以这时候就必须要靠机器来去帮你去完成这个事情然后你就是第二大脑做完之后然后再回过到第一大脑回到自己来去做相应的这一个分析啊哪些东西是需要的或者哪些东西是他优先级要要要要加强的那这时候你再去

吸收相应的知识同时你也要去

反哺或者说要去在训练你的第二道路告诉他说这些东西是我关注的那你要去帮我加加强他的一个探索对这个我才我这个才是啊我我想象中的一个一个方式而且我觉得这个方式应该是在未来所有 00 段的人都都需要的一个方式那当然可能老年人没有这么大的一个压力可能也不太需要但是我觉得尤其是这个学生同时是这个小学生

到这个大学生再到这个工作其实是特别需要的

我还是自不量力的想把这件事做一个简化的归纳所以在我看来它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这个循环里边的各个环节大概是这样的因为它是个无限循环所以其实并没有起点和终点但是我因为要说所以必须还是找一个起点那我找这个起点会去搜索所谓信息的搜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你要结构化你搜索到的这些信息然后下一步是

你要对这些结构化的东西进行足够的研究跟洞察这是这一步然后你继续洞察要提出一个新的结构重构这些信息跟内容然后重构之后重构之后的成果要给它迁移到第二大脑上然后第二大脑又你的下一步又是搜索大概是这么一个循环或者我刚才归纳

应该是什么样的准确讲的归纳应该是说应该是由第二大佬来去做搜索搜索完的知识结构化这个结构化包括的是打标签还有包括说基于人对哪些方面是感兴趣的点然后将他将所有的信息将它进行汇总汇总完那么去交给人来去看交给我来看假如说我看到了一个

有个小道消息假如说像推特跟那个小道消息那我觉得这个小道消息非常重要那可能我就要告诉我的 ai 说这个方面啊我比较感兴趣那你后面你要将这个将他相关的这些信息都这个重要级都都提升然后你再去帮我去找新的东西然后他再去发起这个搜索那我这边其实更多其实做的信息的一个

选择排序的工作除了排序之外其实就回过来我们在工作时候其实你的下级不是也要每天的写 BPT 然后告诉你今天发生什么对吧其实一个道理我需要有很多人很多 AI 帮我去

其实是个管理的工作对吧管理的工作这个管理工作其实也是决定了说这家公司到后面他要做什么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明白明白然后就刚才说的这些具体的步骤我还有一些更深入的问题想问比如说我能注意到这里边其实最难的一个环节是研究和洞察的环节因为我想知道在研究跟洞察这块有什么

可以分享的技巧或者是心得吗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是因为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会研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洞察但是这里边往往误会的比较多你并不会研究你也并没有洞察对所以怎么去识别一个真的或者是假的研究行为包括洞察时刻是不是真的洞察呢对包括我觉得问题这问题非常

非常非常好但其实这个中间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极其痛苦我我理解说如果真的是要达到一个会懂得做洞察的研究的人他基本上要基本要达到一个

起码要要猜开始要进入到一个博士的一个一个一个级别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首先来讲我们现在研究读研究生他本身就就不怎么困难对不对但是你读博士他其实他的工作或者说他的难度就

就加大了其实加大的点其实在于他的工作其实就回归到里面来说的洞察跟研究方面而且这两个点其实我为什么说很痛苦因为我这两个点我就就经历过因为我当时我在进华为的时候我去的是一个研究院我当时其实我是不具备所谓的这个研究其实我具备的但是可能也是比较粗没有达到那个

我老板要求那个级别所以他对我的要求是极大的而且要需要需要在那个极短的时间内要达到一个非常多的这个工作的汇报那他也是一个比较挑剔的人所以他不断的去在打击我那在打击过程中我也不断成长那过程中其实如果说当时我我觉得很痛苦但是我回过头来看其实本质上来讲你所做的所有的研究

还包括你所做的所有动场最后汇总下来的东西它其实就变成了是一篇论文而且这篇论文是能能发表的论文所以为什么说很痛苦因为能发表论文它本身需要你具备比较大的工作量而且要占据里面要多的时间我不知道我这个表述 Q 哥是否能能理解我看你

但是我会解释如果你觉得你的研究能力和洞察能力够强的话那你就尝试的去将你的成果

变成一篇论文级别的文章因为论文级别其实论文的框架包括说摘要对吧包括前面的这个发现还有包括这个实验的 conclusion 它中间是非常严谨的这每一个步骤之间的关系是需要非常有逻辑性而且结构性而且严谨的如果你认为你的你做的工作都能满足这方面的这个

都能达到这个水准那你才能说你能具备相应的这个洞察和这个研究的能力我不知道我描述的怎么样所以我可以这么理解吗我刚才问的那个问题研究跟洞察是怎么发生的或者说研究跟洞察应该怎么去定义它那个归纳下来其实在论文尤其是博士级的论文上其实

他那个论文的要求就约等于研究或者是洞察这件事的要求了可以这么理解对吧 OK 我明白其实我们因为在这个学术里面有一种论文叫做这个 review 嘛综述那其实做综述

其实我理解说你最而且写综述的文章其实它的含金量不是很高但是也需要你初步具备所谓的洞察和研究能力所以如果真的要入门真的是在这个洞察和研究要入门你起码要学会

做相应的综述大概是这个理解第四为了以防像我这样学历并没有到博士级的听众搞不太清楚这个博士级的论文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具体要求那个宣老师能具体的说一下你也不用说的特别特别准确因为还是有资料可以查但是咱正好聊到这了你从你的角度说一下在你的理解里边这些

这些论文它的一些硬性的要求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些硬性要求在你看来是非常重要的 OK 首先其实我们回到通俗的语言来讲的话其实说你要了解一个新的领域你是否看得很多

假如说现在那怎么定义看很多呢在论文里面其实就很简单你把这个从古至今发过的论文都看一遍跟着领域的看一遍那可能他就有几百篇文章几百篇论文那几百个论文里面那你就要抽离出哪些论文里面哪些是

客观的一个事实或者说哪些是假设或者说哪些带有主观的这个因素在这里你要把这几百篇都完全抽离那这时候就已经非常考验你的这个逻辑和分析能力那你做完所有的这些这时候其实你就可以理解他在洗数据对那洗完数据之后那就要看哪些数据对你是有用的那

那你就要将它全部的将它进行排列组合那排列组合完之后那它其实是一篇不错的一个中述了或者说是一个

达标的中数所以刚才为什么我说写中数是你要发 paper 里面比较简单的也入门的一个方法所以如果要达到刚才说的要提升自己的一个研究和这个洞察能力其实最好你要起码具备一个能写中数的一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