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固态电池:能源革命的下一站,我们离未来还有多远?

固态电池:能源革命的下一站,我们离未来还有多远?

2025/4/15
logo of podcast 【信息差】A股复盘,客观/最全/好用

【信息差】A股复盘,客观/最全/好用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周小主
Topics
周小主:固态电池被誉为能源革命的下一站,但距离真正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全球电池巨头们在技术路线方面展开激烈竞争,日本在硫化物路径上占据先机,中国则在氧化物路线方面快速发展。不同类型的固态电池技术各有优劣,最终胜出的可能是能在成本、性能和量产可行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的方案。2024年被认为是固态电池的“上车元年”,一些车企已经开始量产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但这只是产业化进程的开始,真正的竞争发生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材料端的竞争尤为激烈,企业都在积极研发新的材料以提升固态电池的性能和降低成本。设备厂商也在积极研发新的设备以提高固态电池的生产效率。然而,目前固态电池的成本仍然很高,这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一些企业正在采用“以战养战”的策略,先用半固态电池打开市场,再逐步降低成本,最终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与2015年的锂电池产业化进程类似,技术路线尚未最终确定,量产工艺仍在探索中。未来固态电池将在高端乘用车、低空经济和储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大幅提升续航里程和安全性。大规模生产将降低固态电池的成本,进而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例如移动机器人、医疗设备和太空探索。但固态电池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界面阻抗、循环寿命等,并且专利壁垒也可能阻碍产业发展。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将在未来十年长期共存,构建开放创新的生态比专注于单一技术路线更重要。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固态电池:能源革命的下一站,我们离未来还有多远?本期主题:固态电池产业化黎明前的暗战:从实验室到量产线有多远?2024年,被称为固态电池的“上车元年”。蔚来ET7搭载150kWh半固态电池实现续航破千,智己L6用“准900V超快充”刷新充电速度认知,长安汽车与太蓝新能源联合发布无隔膜电池,将电解液含量压至5%以下。这些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固态电池从PPT走进了4S店。但热闹背后,真正的较量发生在产业链的隐秘角落。 材料端的军备竞赛已白热化:厦钨新能源开发出适配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单晶正极材料,当升科技的高镍固态专用正极获得龙头认证;恩捷股份布局硫化锂量产,试图扼住硫化物路线的成本咽喉;而贝特瑞的硅碳负极与锂金属负极研发,直指能量密度跃升的终极密码。设备厂商同样不甘示弱,纳科诺尔的干法电极设备突破80米/分钟的双面复合成膜速度,先导智能的全固态整线解决方案让生产效率提升30%。这些看似枯燥的技术参数,实则是决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