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公司将在8月份揭晓其长期承诺中的机器人出租车,这一消息是由埃隆·马斯克通过X平台发布的。据称,这款即将推出的自动驾驶汽车将基于特斯拉的下一代车辆平台建造。此前在同一天,路透社报道称特斯拉取消了生产一款价格更亲民的电动汽车的计划,该车预计售价在2.5万美元左右。据报道,马斯克告诉员工,与其生产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不如完全专注于开发一款能使其他车辆过时的自动驾驶汽车。马斯克长期以来一直在暗示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的可能性,甚至在一次活动中展示了一辆完全覆盖着布的车辆,那是在公司公布其第三份“大师计划”时。几年前,他曾推测特斯拉车主可以通过让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出去接送乘客来赚取收入。这将是所谓的“特斯拉共享车队”,正如马斯克在《大师计划第二部》中所描述的那样。他写道:“你也可以只需在特斯拉手机应用上点击一个按钮,就能将你的车加入特斯拉共享车队,并在你工作或度假时为你赚取收入,这种收入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抵消甚至超过每月的贷款或租赁成本。”马斯克的这番话,再次将社会的关注点引向了由人驾驶的汽车向由AI驾驶的汽车转变的大趋势上。
苹果公司近日放宽了其App Store的限制,允许复古游戏模拟器进入应用商店,并提供可下载的游戏。这一举措意味着之前仅在Android平台上的复古控制台模拟器现在可以进入iPhone。Apple声明,这些游戏必须遵守“所有适用法律”,隐含着将禁止提供盗版标题的应用。苹果还更新了关于超级应用程序的规则,如WeChat,规定其中的小游戏和小应用必须使用HTML,明确指出它们不能是原生应用和游戏。在美国,苹果允许云游戏服务进入App Store,似乎是为了应对反垄断诉讼。在欧洲,苹果对音乐流媒体应用程序的规则进行了更新,允许它们在应用内提供外部购买链接,并在欧盟提供定价信息。尽管面临批评,苹果仍计划对通过外部链接完成的购买收取佣金。
苹果公司因被指控侵犯医疗设备制造商Masimo的脉搏血氧专利而遭到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禁售命令,该公司随后提出上诉。Masimo主张苹果的侵权行为损害了国内产业,尽管在提交投诉时Masimo并未实际拥有智能手表,仅提供CAD图纸作为证据。此前,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ClearCorrect Operating, LLC诉国际贸易委员会一案中裁定,通过互联网发送的3D模型不构成“物品”,不受ITC管辖。苹果辩称,由于当时并无实体手表或“物品”,且不存在真实的国内产业,因此应驳回此次禁售令。苹果担忧,如果ITC的决定被维持,其他公司可能效仿Masimo的策略以达到禁止竞争对手产品的目的。目前苹果通过销售已禁用血氧技术的Apple Watch Series及Ultra版本作为应对措施,而整个案件的最终解决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
特斯拉取消了推出低价电动车Model 的计划,转而聚焦于发展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技术。这一决策表明,特斯拉对于入门级电动车市场的高度竞争态势进行了重新评估,认为市场已饱和。尽管此前马斯克对外承诺过推出该款经济型电动车,以实现“为大众提供负担得起的电动汽车”的长期目标,但现在公司选择放弃这一目标,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特斯拉认为,自动驾驶将成为未来出行的主流,而且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对公司来说至关重要。马斯克更是强调,如果特斯拉无法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其价值将大大降低。此外,尽管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野心尚未全部实现,公司的高估值部分基于市场对自动驾驶技术未来成功的预期。
近年来,OpenAI和英伟达几乎垄断了AI大模型和显卡市场,但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需求的增加,这一局面正面临挑战。一些新兴公司开始寻求突破,如MatX和Taalas,他们致力于开发专为大模型、更具性价比、更适合AI应用的芯片,以解决目前大模型培训成本高昂和显卡算力浪费的问题。MatX由两位前谷歌工程师创立,专注于为大型语言模型(LLM)设计优化的芯片,旨在比英伟达GPU更高效。Taalas立志改变由英伟达主导的AI市场,提出一种自动化过程,快速将AI模型转换为定制芯片,增强效率和降低成本。这些初创公司的出现不仅挑战了英伟达的市场地位,也反映了AI技术发展对硬件的新需求和趋势。此外,英伟达自身也通过投资AI初创公司,以及推出云服务和AI平台软件,加强其在AI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AI芯片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预示着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变革。
OpenAI正在进行GPT-新模型的红队测试,旨在评估其安全性,预计GPT-将于今年夏天发布。红队测试专注于识别潜在的安全漏洞,如提示攻击、数据中毒等,以确保模型的稳健性。与此同时,OpenAI也在与微软合作,筹划一项耗资数十亿美元的数据中心项目,旨在进一步提升GPT-的处理能力。此外,该项目还涉及到技术选型的调整,例如,OpenAI决定不采用英伟达的InfiniBand网络设备,而是转向更经济的以太网电缆,虽然这可能会牺牲一定的网络性能,但能有效节约成本。这些动作体现了OpenAI对于未来模型发布的充分准备和对安全、成本效益的双重考虑。
江苏小伙张泽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塑造“数字生命”,通过还原逝者的面貌、声音与话语,以“AI疗愈”名义帮助人们缓解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他的团队“超级头脑”提供三种服务:AI疗愈、数字相框和3D超写实数字人,这些服务收费不等,为人们提供了与已故亲人再会的可能。尽管商业化运作,张泽伟仍强调其主旨在于“陪伴”,并希望社会能更宽容理解这项服务。同时,随着AI技术的普及,市场对于数字生命的讨论也越发热烈,既有基于情感的支持,也有对于技术滥用的担忧。不过,对于许多经历丧亲之痛的人而言,这项技术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慰藉方式,帮助他们面对并处理失去亲人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