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一篇空白,用人们聊热点和八卦讲理工的反文化播客的节目,我是主播白老师我是陈老师,大家好久不见啊那关心我们的听众朋友们可能会问你们消失这么久是干嘛去了那这个问题其实应该白老师来回答吧虽然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真的关心我们,为什么没更新的朋友,但是还是姑且交代一下
这段时间断更确实是因为我又在找新的工作现在算是总算有了一个结果最终还是得继续在学术的苦海里挣扎所以我们也第一时间就回来更新了今天的话我们就从白老师找工作中的感悟开始聊起吧整体来看其实这两年不管是
国内还是北美这边感觉就业市场都是相当艰难啊去年我是有一个也是在北美这边博士毕业的同学他找了一圈业绩的工作也是找不到最后去了医学院做博后那国内的情况也更不用说了前几天还看到了一个热搜啊叫扩招后的博士毕业生前路难寻
确实,这个教育的本质啊,尤其是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它其实就是一个就业的蓄水池嘛,像现在这样子只入不出肯定会满出来满刀爆啊,而就业的出口呢,又跟经济的大趋势密切相关,如今这种经济向下走的全球环境下,那扩招又在不断往上加,那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压力爆炸也是情理之中了。
对其实学理贬值可能已经说了很多年了像现在很多工作门槛他起手要求就是你得有硕士文凭但是你读了一个硕士本质并不是说你多了一些技能这个文凭只是用来筛选人数的实际上大部分人在高等教育时候学习的内容他和最终职业以及工作的内容压根没有什么关系就真没什么人在做自己专业内的事所以就是说这个教育和工作已经严重脱节了
比如说建筑行业就前段时间还在小红书上刷到清华的状元建筑系本科去 CMU 的硕士他都去华为干外包了那你说这种领域头部中的头部的履历都去干华为外包这活了那可以说是整个建筑行业的价值我觉得都有一点要被否定掉的那种感觉我觉得就不说你对这种精神上的打击就有这种自己付出了这么久这么多年到底去干了啥
现在就是连维持基本生计都成了一个问题了呀
那所以再说到博士的话其实情况某种意义上说它比本硕更严重因为博士做的内容实际上是越说越窄的那企业根本没有办法消化这么多的博士钱多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还能说大家搞搞基础科研装点门面但现在经济下行一切赦落摊开的时候博士文凭其实也不过是另一种的人数筛选罢了
所以啊,最近这些年,所谓名校博士去当高中老师甚至初中老师的比比皆是,也才会出现清北区街道呀,斯坦福博士去居委会呀,之类之类的这种新闻。是啊,因为说实话,就咱们一直以来,不管是中考、高考、考研这一路考上来,其实所有的考试都不是能力测试,不是说你达到多少分你就合格了。
而是进行一个人数筛选嘛所以才有那个说法说企业想要 985 是因为 985 的学生有更多已经被归训的非常好的 UG 主义做题家那本质上我也承认我们一路以来的教育就是教我们两个方向嘛一个是你要乖乖听话然后就是做一个卷生卷死的牛马嘛再一个就是你要揣摩上意要猜老师出题人想说什么要猜老板想要什么的就是一个舔狗嘛
对而且就某种意义上说很残忍的讲所谓的你博士毕业以后收入待遇的不公平这也是一个伪命题对不管哪一种性质的企业来说只要是在一个正常逻辑和他这个企业在良性发展的情况下那他最终还是想要实现收益的那么你作为一个个体创造多少价值就发多少工资
但你说就是咱们是种每天创造学术垃圾的博士真的能够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去给企业创造企业想要的对应的价值吗我真的感觉就是各种意义上这个能力和企业的需求都很难匹配上
所以才说现在已经是那种心灵鸡汤式的读博了,就是说不再考虑博士出来啊,我有一个待遇提高啊,这种朴素的性价比的想法,有这种想法才读博士,是说明你不对啊,你本来读博就得当成一个奢侈品消费,它就是一个人生体验,是因为你真的啊,我想要研究什么什么东西,想要探寻什么科学真理,你在读博,这才是真的呢。
对,这个就对此只能含泪说一句你清高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想法很有可能才是最合适的毕竟从科研本身到生产的转化率它就是一场豪赌你有钱的时候可以抽盲盒那就像医药领域这种新药研发你做完三期的与传之前有无数关卡可能会导致失败
但这些所有失败你之前花的钱他都是不可能会还回来的而你其实也很难预知这一次的实验会不会成功所以这些才会出现一旦有学术方向选错或者说有学术论文造假他很有可能带来的后果是数亿级的资金被浪费掉如果你是一个基础的
研究的话那这个风险确实很大那能够承载这种风险收益的要么就已经是国家背书的一些高精尖研究要么就是顶级的药企科技企业之类的
但这样说的话其实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博士学位成为我们刚刚前面提到的那种仅仅是人数筛选的作用的话那你就只有划山一条道你只能继续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深攻钻研这个科研这条路一条路走到黑但是这个又涉及到另一个话题就是做科研你真的只是做科研吗因为说实话博士找工作如果大家概括的说话其实就是业界和高校两种选择
但我在找工作时也发现就是能够招博士的岗位就算你是去企业岗其实你还是在找做 research 的岗位然而残酷的事实就是其实也没有那么多业界岗位
没有那么多的企业需要搞所谓的创新去增值所以呢结果就是不管是外部推动还是自己擅长的东西是这些最终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回到高校的科研系统里面但其实就是高校的这个学术界的科研系统给你做一个独立的 PI 当然也不意味着你就是在主力做科研了哈
反而现在我倒觉得 PI 这个活它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创业公司你就是这个创业公司的 CEO 你做 manager 做管理的成分是远远高于你做 researcher 做科研的你要建立这一系列这个领域的人脉网络 social network 你还要管理你的 lab 这就是管理你的公司那你还要不断去招学生或者博后这就是在招员工你把 HR 也要干了
那同时呢所谓 PI 的本质你要写基金写本子这不就是拿钱吗这说白了就是在讲故事搞天使头啊那发文章才是那个卖的产品和包装给你这个创业公司去打广告打响你的名号那这一切杂七杂八加起来真正留给你去做科研的部分其实是真的很少很少了
当然这也一定程度上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国内清教感觉这么难就大家嘲讽高校的环境差其实如果你不是把高校当做一个真的理想主义像亚塔来说它其实很正常就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那寺庙里面一样勾心斗角呢
说白了还是国内整体的创业环境就是比较艰辛啊而且国内这种向上管理的方式方法假说呢就是比较传统东亚吧对那就不得不说现在这个情况是真的卷呀现在国内已经从上至下卷到升博士了前几天在小红书上看到申请捷青科技组的
博士的要求它是三个条件至少满足一个比如要么你就五分以下的文章你得有十篇或者是你有单篇十分以上的原创文章要么就是参与过 Nature Science Seal 这样的主刊项目刷到的时候令我大为震撼博士候选人的要求已经比我们当年博士毕业的要求高了但是这还才哪到哪更令人震撼的是评论区的反应都说现在这要求是非常非常正常的
能够做到的本科生都有很多很多了为数不多唱反调舌战曲如说也都达到这条件了还需要读他的博士吗这些发言 IP 我定睛一看原来都在美国让我不禁感叹各位 IP 国外的同志们你们的思维已经远远落后了现在早就已经卷出花来了都
哇这种简直让我怀疑就是是不是你刚编的故事但是至少那个截图是明码实架的真的是很吓人而且最恐怖的是就这甚至都不是终点啊这只是一个博士的申请就是只是
追求一个站上起点的资格而已你真的走科研学术道路下去的话你博士要毕业你毕了业之后要找教职那么你清基国基样样你都要卷不管是论文还是项目这全都是你的 KPI 那不光你需要文章的发表多现在还要只看一作而且还得开始顶看一作因为现在已经变成代表作了只能要五篇对不对甚至呢
发了顶看一做的呢都不一定能平上那些帽子还有另外的对不对弯弯绕才去满足那些更深层的要求就这么说呢现在是你不达到业绩要求已经不是说你能不能多发钱了而是说你是会飞升即走甚至有些学校还会让你再退回一开始入职时候给你的安家费你要倒扣钱啊
刚刚还说做 PEI 是像一个创业公司讲道理创业公司破产了也不需要倒赔投资人钱吧对所以如果真的带入 startup 的逻辑的话会觉得这个环境简直就是地狱这也是之前其实有过报道的自杀去世的那位南林的副教授的情况
他当时就是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然后因为没有办法报到大课题组报到院士大腿也没有更先进的仪器设备所以后面升不到项目没有达到学校的考核要求必须要求他退还部分安家费那南宁的安家费不知道啥情况但是我知道浙江省的一些大学就比如宁波大学
他是非常有神奇操作他是把公积金全部都提前预支给你这样算做他发放的安家费如果这还要退回的话真的是可以和诈骗的套路一起同工了果然学术缅贝是名不虚传的
是啊而且怎么说呢就是这个非升即走好像现在已经又往下卷了就是不光是讲师你要面对的问题啊好像最新的版本是副教授你升不了正教授也得走人就在今年 1 月 5 日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有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常规副高岗位管理的通知里面规定的是啊新
哎
其实素本会员来说这个飞升急走制度其实也是非常悠久了他最早其实是在 1860 年从哈佛大学对吧世界领先名校率先提出了这个新入职的教师在一定聘期内必须晋升职称否则不予续聘的规定
此后呢首先美国其他高校纷纷进进然后咱们又开始从咱们国内的顶天高校清华北大开始学习然后逐渐蔓延到国内其他高校现在怀疑什么专科什么都要开始这样学了那经过咱们这个东亚卷王的发扬光大呢这不光是这个一定聘期内你必须晋升否则不允许聘啊
他这个一开始录多少人这就又升级了某些地方可是有过一个编制我招十个人每人卷三年发这个十篇论文这样子高效用来刷业绩的小妙招啊主要是就是除了写本子和发文章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量化所谓的这种 KPI 的办法毕竟现在一切都要有 KPI 嘛而大家所做的研究等
到真正转化成实际有用的成果那都是至少以数十年为单位的那更不用说其实很多研究领域不存在可以直接落地的东西那至于说高等教育理论上本来应该最为基础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教育那更是没有办法量化了或者说其实很多青年老师连完成学术 KPI 都已经竭尽全力了那再加上其实现在国内还有 35 次的门槛
那很多老师读完博士博后其实都已经 30 多岁了两年升不上清基很有可能就全部完蛋前面所有一切努力都白费那这种压力和焦虑这简直就是倒计时死亡倒计时的焦虑真的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说就是在松多周少就是高校的编制只有那么多情况下
而尤其是我们前面有提到其实很多人除了做科研其实也没有很多更好的选择那这样的情况下其实就只有越来越卷这么一条路了之前还看到一篇科学网的报道是采访大龄博士生的 35 岁的博士生就提到感觉自己已经失去了 95%的机会怎么说哎
更可怕的是这里的博士起码还有 5%的机会但如果你大方向没选对很有可能 5%都没有就有的行业它就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或者说就是对科研和技术没有那么多往前发展需求的行业整个行业的发展险景你可以说它几乎都是被判了死刑的情况那么这种 funding 少连博后开的岗位可能都开的少那比如前面提到的建筑行业还有现在已经成了梗子土木老哥的状况
土木是真的惨但是怎么说呢土木这种也曾经辉煌过只是现在没落了本质上还是一个供需关系出现问题吧那从咱们作为这个科研搬砖狗来说眼下能够做的可能还是去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吧
不过啊这话又说回来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摸索探索的过程那我们现在做博后嘛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廉价的科研劳动力打短工它其实就很像科研吉普赛人啊到处流浪就像你这一路过来东亚北美欧洲马上都要转变了呀
我想可能从外行的角度来说的话四海为家听起来还挺酷的还能体验各国家不同的文化收获看世界各地的风景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是吧但其实身处其中还是挺冷暖自知的主要就是这种不稳定感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吧再就是这毕竟不是一个永久性的岗位还需要筹谋未来的竞争力为未来可能的 turn your track 和飞升机走做准备所以说这也并不是逃脱了那卷
而可能只是延后了内卷然后再打开小黄书还会持续给你推送这两年形势变化有多快地方二三本院现在都不要顶看一座的人了啥啥啥的这真的是情绪再稳定看了都要破防每天都是一场修行哎那
但其实讲道理做王博会也不意味着就非得继续走 tenture track 这个科研道路往积极的方面说咱们不是说延后内卷而是保证了生活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自由再就是时代不一样了现在在找之前大家想追求的那种稳定性其实本身不管是你做科研还是在其他地方可能都是很难的了就这个稳定它真的存在吗
可能都要打一个问号很有可能大家意想中的那个稳定的一成不变的幸福生活已经是一个一厢情愿的幻想了那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各行各业其实都有这种 35 岁危机加上财源浪潮各个行业你说程序员难道不焦虑吗对未来难道他们就有很多确定感吗确实确实而且我真的觉得就是女性在面对这个年龄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是更加敏感
因为这个职场它就是没法绕开对你的婚姻这个话题甚至我可以用一个过分的词它是对于你生育的怀疑再加上你更古不变的性别偏见导致女性需要面对更加不友好的职场环境
那在这样不稳定的动荡的大环境里想要诉诸更强大的力量成为一个更主流的人来获得一种对生活的掌控感和安全感来获得一种稳定预期也完全是可以理解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这点我真的最近感受非常深我在找工作交流的时间里真的有很多时候都会出现那种自暴自弃的心理我相信就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有这种自暴自弃感的女性一定不少
是的主要就是我觉得你将会结婚生育走向主流道路的这个预期不光会来自自己它其实更多的还有来自于整个社会文化包括你的家庭它这种多重的期待就整个来说它会既希望你工作稳定又需要你去结婚生子
这个就好像一个工作不顺利事业没成就没关系很正常反正大家甚至包括父母也没有去期待你能够事业上有什么突破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反而他们会更期待你去结婚生子所以这个时候只要你去选择了那个 easy way 选择了那个结婚生子的道路你就一下又从那个事业失败的边缘人和不孝子 180 度大翻转
成为了一个大家眼中的主流人对不对有规划的成熟的大人这个仿佛是你在悬崖边你在那个峭壁上又给你出现的一条通天大路真的是很有诱惑力所以说如果在那种找工作或者说工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和不顺利确实女性会非常容易的就被推向了结婚生子更偏向家庭生活这样的所谓主流道路对
对,如果你是一个可能并不那么好,但只要他相对更稳定,有你可以用来生育的时间,那你就找到了一个好工作,这就是大家对女性的期待,所以就很神奇的是,我反而是在最焦虑和最难受的时候,就不知道为什么才真的能够对做出任何选择的女性都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就怎么说呢,就是比喊口号的那种,嗯,
每个选择都是自由的,每个女性都是自由的,那种有了更深刻的,更刻骨的理解吧。这也让我想起了看 B 站 up 罗兰朵女士的视频,她视频挺有意思的,当时有一个就让我印象深刻的,她说这个话攻击性其实蛮强的,有些人莫不是真以为不婚不育就是堵壁女性吗?不婚不育啥都不用做呀,这个独立信张也太容易获得吧,推到观众席的有什么资格嘲笑还在经济场的?
我觉得这话真的好有意思这攻击性真的好强那当然他确实是从一个已婚已育的异性恋的角度出发的他当然是忽略了如果选择什么都不用做其实也一样是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这并不是真的躺平什么都不用做而是要去跟一个巨大的社会惯性去对抗但是他讲异性恋婚育也是一种上赌卓
这是一种禁忌也是一种选择他是说这是一种整合资源尽量为我所用不要预先把自己放在无力反抗的受害者位置我觉得这种主体意识就算不讨论实操层面上能做到多少这种想法本身我觉得还是挺积极的
而且这个异性恋婚誉它不光是我拿出勇气上赌桌的一个勇敢的协会同时特别有趣的特别吊诡的是在我们现在的很多主流语境里面你这个结婚生子反而可以用来当成一个理由当成一个借口作为你进行另外一些事业选择或者
或者人生选择的理由比如特别常见的一个情况是说女生在外地工作那这个时候大家就会说什么女孩子啊你在外面打拼干什么太辛苦了或者说女孩干嘛离家那么远啊这种这种话这种时候其实这个女孩子的那个道德压力她是非常大的但是
但是这时候如果假设你有一个外地男朋友或者老公不管你心里重不重视他们啊 A 黑一下大家眼里就特别有理由了你这个所有的背景理想就特别合理了更别说你如果说我是为了小孩上学找一个更好的学区才在一个大城市呢哇那你这个在大城市拼不哇
是不是好有道理有没有比如说你远赴重阳赴美生子这听起来在有些人眼中啊都比那种赴美留学或者赴美工作合情合理多了呢
对对对所以这个其实经常在网上看到讨论就是很多人会因为想要获得更多的自由想要更多的摆脱原生家庭的压力去选择进入婚姻所以这也是一个理由但是这又带来了一件事就是你刚刚提到的这种选择未生育做准备一切都是合理的
但是这个好处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当妈的一切为了孩子都是应该的这种压力反而转嫁在自己身上它也是很可怕的就比如之前看 B 站 up 它其实本身就是一个装修 up 不是一个那种生活去 vlog 什么的它在介绍自己小房子的时候提到自己生娃还是在独居
周末才会带娃平时是交给父母带的哇那他的评论区真是各种长篇大论呀反正传统派也骂这个妈妈生了不养娃但是女权也骂你作为妈妈都对小孩不负责那你干嘛非要生然后你就发现两边都不怎么指责她的丈夫不指责孩子的父亲南宝再次美美隐形压力全又给到已经在职场婚姻中承受了巨大压力的女性
但就像当时在评论区我看到一个印象很深刻他就说那不能带给孩子完美的成长环境这小孩一辈子就毁了吗那么多抑郁的母亲难道被绑死在小孩身上就会给小孩一个更好的环境了吗其实妈妈们只有让自己过得下去才有余力去考虑孩子
是的我感觉这种母亲对育儿的这种压力和焦虑就像很多其他女性会遇到的比如说身材啊或者工作上的一些各种焦虑它也都是在被这个社交媒体所利用所放大着的你想这个世界上难道真的存在一个完美的家庭完美的生育环境吗即便存在这种有多少呢那反过来说那种你穷你就不要生小孩或者你压力大你就不要生小孩论调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法系
那一方面传统的文化语境里面对生育的那种痛苦危险对养育孩子的困难艰辛它当然是过于轻描淡写的但另外一方面一些网上流行的说法又何尝不是对那些选择生育的人尤其是选择生育的女性加以了过多的苛责和压力呢
就在那个 BJUP 主评论区还是那个人说不可否认在父母的爱与关怀陪伴下的孩子一定比不被期待出生的孩子要拥有更有利的成长环境也更大概率会拥有更幸福的一生但是这真的就比这个生命从来就不存在要好吗
确实一个生命它在什么情况下才有价值诞生才能够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确实就是一个非常非常难以统一的一个价值观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从最现实的一个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的所有人要想有一个幸福晚年它其实都需要一定的生育率或者说需要劳动力的再生产
来维持我们当下和未来的经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简单来说就是你总得有人交税有人干活吧这样讲的话现在还能够为了生育率做贡献的人已经非常非常了不起了呀
我是觉得很多时候大家说尊重祝福三胎或者说那些更过激的话确实更多是一种情绪发泄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道德优越感还有那种谴责不完美的受害人的时候潜在的完美世界假象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就是这
这个话也很有争议也就是说那种几逼几提的这种也有类似的潜在逻辑就是如果我不去做什么什么事那我就不会受害那我就会是安全的发生在那些人身上的不幸那些人身上的坏事就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是觉得这种说法用来自我约束当然是无所谓的因为心理安慰很显然也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环
但是一旦扩大化用在别人身上不光是对别人的要求甚至是攻击自己的同性身上我感觉就多少有点不对劲而且说实话就我选择不生育或者说我不想生育确实这就是因为我站在一个自私的一个利己的角度出发的我担心生育的疼痛担心生育带来的损伤也担心养孩子花钱嘛
就像也有一些人他们生育也是从他们利己的角度出发不管是他们想要养老想要一个情感的陪伴想要养育一个新的小孩来完成自己的一些遗憾甚至他们想要满足自己最基础的控制欲望我觉得只要没有给他人带来伤害的前提下
自私的想法自私的出发点都是非常正常的行为动机啊这没有什么值得批判的大家都坦然一点不拧吧少内耗不好吗都承认自己自私也就无所谓了那想生育呢你就生育你想找男人就找男人当然你想找女人就找女人啊或者你想自己独美那也独美挺好的
并没有高下之分啊也不是非得就批判别人的道路才能确信自己的选择没错吧也不是非得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呀是的就真的还是世界太烂大家太焦虑了而且在这样的烂世界出生的小孩我们也很容易把自己的痛苦投射在他身上就对他对这种未来要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小孩产生同情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观点
是的但是真的让大家选择是不再出生和拥有这个生命到底有多少人会选择从来没有出生过其实也并不能够确定吧说回刚刚的话题就是婚姻啊生育啊这种我觉得说到底婚姻这个制度来说尤其是传统一心恋语境中那种男性养家糊口女性照顾家庭的婚姻
本质来说其实可以看成是另一种职场啊尤其是那种丈夫给钱妻子伸手要钱那种特别传统的婚姻关系说白了其实就是妻子把老公当成老板一份打工嘛当然有人会说你这样子打这种工那是助长了父权制度男权社会的不正之风
但是你给资本家上班那也可能是在给邪恶的剥削者贡献自己的力量啊你说你给南山毕生课打工就好多少吗难道那个马斯克他就是什么好人了吗抽象的大爹和巨象的小姐的区别罢了你说给邪恶的资本主义添砖加瓦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当然啊虽然这么说但有时候我也确实难免会觉得哪怕婚姻是另外一个职场是不是咱们有些姐妹对老公的标准比挑公司的时候要求低呢那是因为找工作难呀真的好难呀烂老公比好工作可多多了甚至比烂工作也要多多了呀这不是
找不到好工作了才去找老公吗人总是要吃饭的于是呢就真的这些人就非常容易走上我们刚刚说的悬崖边上突然出现的这条路是的而且也确实不能否认啊就是有一些人是可以从这个婚恋的赛道中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的那
那灵的心的人有豪赌勇气上赌桌的人其实也挺厉害的那反过来说如果灵不清楚如果自己一直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种随波逐流的人生哪怕你不倒在婚姻这个地方也会倒在别的坑里的
但即便如此我们确实也当然是要说就是婚姻制度对女性依然是不公平的现在我们说的都是在已经默认有亏要吃的基础上你怎么增加自身能动性会有一种怎么把烂牌打好的攻略教程但问题是不管咋样拿到手的确实是一把烂牌
现在的情况就是身为女性一开始这个牌已经不打地了你在职场在婚恋市场可能都牌不太好尤其是我们想到这个传统的文化确实对女性有很多的规训让我们去习惯于让步习惯于考虑他人习惯于做这个情感劳动
尤其是传统的习俗里还有在婚姻上是从夫居的问题啊女性就是在制度上被从原生家庭的知识中剥离了出来甚至这种剥离有时候还是原生家庭主动促成主动放弃的那比如我小时候就会被要求做家务学习家务嘛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你现在啥也不干以后会被婆婆嫌弃
那如果能干的女孩的夸奖则是以后结婚的时候别人会夸你是个小媳妇的那这种文化底下你原生家庭其实一直在默默对女儿进行一个驱赶动作这也是在变相的去逼迫女性进入一个异性恋婚姻组建自己的家庭
或者说更传统来说他进入了另外一个家庭而且这种进入的新家庭哪怕很糟糕因为原生家庭已经把他们驱赶出去了他们其实也缺少了很多的支持来从那种糟糕的新的婚姻中去脱离因为就没有地方可以收留他们
对就更过分的是有些地方还有那种出嫁女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的这种习俗这本质上更是重男轻女啊艳女文化的一部分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嘛这实际上也让很多男性能够得到更多原生家庭的资源倾斜在职场上更有底气而女性呢就当然了再一次成为了牺牲品
对啊就是两手烂牌啊那我最近就看到一个例子就是说为什么理发师大部分是男性啊说因为这个行业前期就是做洗头小工的时候很亏就是赚的钱很少约等于就是学徒工只是能吃饭而已但即便这种只够自己温饱的收入如果男孩他真的想学的话家里往往还是会给他一些钱支持他的
那女孩子反过来她首先缺少了家里的这种知识当然同时她们也有更多机会去做什么按摩啊美甲这种类似的行业但是这种行业的区别就在于理发你做到后面做了一个大的头你你有了固定的顾客之后你的赚钱能力是很强的它是远远超过那种按摩技师美甲技师的而像按摩美甲这种其实也
看似女性牛好的职业往往也确实没有太大的晋升前景或者说她也是很吃青春饭的这其实也是另外的一种迫使女性回归家庭的手段是的 是的在职场道路上受挫被这样那样职业天花板挡住的女性往往只能回家做邻工照顾家庭
让现代资本主义有机会跟这些封建语念合围所以这一点其实就不仅仅只是我们刚刚提到的高学历的困境其实在所有都是一样的就资本家会剥削男性工人那男性工人回家剥削妻子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这其实已经是马克思女权主义早就阐明的基本事实了
那我们有时候也会开一些地狱玩笑说谁不想要一个老婆呢在这种语境下老婆妻子大概等价于一个住家保姆加生活助理加免费新伙伴加情绪垃圾桶等等等等那所以说在传统异性恋婚姻中谁是服务者谁是享受服务的一方也就不言自明了
是的,而且这也是为什么有研究发现虽然婚姻对男性的健康有益但是已婚女性往往比单身女性承受更多的压力和有更少的满足感健康指数也有所下降其实我还很怀疑就单论异性恋婚姻内部的暴力来说已经让这些已婚女性在统计学上比那些已婚男性或者说未婚女性不健康很多了
甚至研究者自己也说男性之所以从结婚中得到了更多的健康益处是因为他们承担的风险更少女性的健康大多不受婚姻的影响中年已婚女性甚至比单身女性面临更高的身体和精神疾病风险
对这就更不要说女性生育所付出的健康成本和时间成本那如果没有一个大的社会制度依托那女性生育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其实是会直接由企业承担的那它这自然返回来就会作用在女性身上然后女性在职场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那就又回到我们前面说的那个在找工作和职场上受到严重挫折然后干脆回家去当家庭主妇的这个噩梦循环里面
是的但是你说生育呢有时候女性生几个孩子还都由不得她自己了呢这个角度来说其实独生子女政策一定程度上也让一些女性至少有理由不去反复多次进行那些自己不想要的生育行为你看二胎三胎放开之后有多少人一直在抱怨家里在推生老二尤其是追二胎三胎的男保你看那个三胎性别比吧算算这里面有多少被流产的女婴想想看吧
对,就不要说生孩子是由不得自己的,其实后面生下孩子离婚是否有可能带走那也是一个问题,就像之前其实媒体也报道过的子四代妈妈群体的存在,这其实也是离婚司法实践中一些比较明显的对男性的偏向,或者说对有产者的偏向,而有产者又是因为我们前面说的职场不公平所带来的。
所以这一切就是社会结构的大问题这也是我在被现实毒打之后的最大感受就是你往左也不对往右也不对选哪边你都是有可能是错的你都会不满意都是被社会评判体系扣住笔伐的对象甚至更多时候是两头挨骂传统的也骂你非传统的也骂你没有践行六臂四体大家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在夹缝里生存做选择就像我们这期的播客其实我们也是在左边说一说右边说一说真的都是没有办法呀
是的那即便如此啊整体制度上来说还是有那种推动力想要把大家往非独身而是组建家庭的方向去推啊因此为了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存本身大家还是需要不得不去做出这样的选择去求助于主流的力量这跟前面说的女性选择进入家庭而非继续在职场的底层逻辑也是相当一致的
那就像是制度上很多比如说报税啊签证啊这些都是跟婚姻制度或者说跟结婚证给绑定挂钩了甚至连生育这个事你说单身生育其实也放开没多久啊那说到这个报税签证就是因为我看到了很多薄厚签证它是可以带家属出去
那有了一本结婚证你的家属就可以直接用薄厚配偶的签证来去找工作那两个人赚的当然比一个人多那包税甚至家庭还能减免欧洲那边甚至可以用薄厚他拿几年工签那家属又找到了工作用家属在续上工签连着续两年两个人搗着手永居眨眼就出来了
就像这种时候哪怕婚姻制度的种种避避我们都门清但真的落到生活的始处你能为了我就是要践行我的理想主义我就不领这个结婚证让我的配偶出不来吗这还是很难做到啊因为这种制度性的绑定它就是让你不得不去求助于这个你哪怕不喜欢的制度婚姻那这一点甚至不止是异性恋群体的焦虑啊同性家庭其实也可以少报税同性伴侣其实也可以办签证啊但
像我这样子性少数群体我就没有办法在国内扯结婚证那确实会感到不公平所以虽然也有很多酷儿学者说同婚合法化它会带来酷儿群体对更多传统异性恋关系的一种模仿但是这个东西再不好再需要改进和它不好也没你的份还是不一样呀
对啊而且结婚也不光是在这些制度性的问题就是你刚刚说的食操层面它是有用的还有在我们社会文化里面它当然也起了作用它有一种结不结婚决定了你成不成年的那种感觉尤其是对于未婚女性在更传统的一些地方比如说可能是非大城市的乡镇村庄
你不结婚就好像只是谁谁谁家的姑娘是一个小孩你对所有事情都没有决定权不算大人哪怕在城市文化里我也感觉就是家长对没有结婚的小孩是可以非常理直气壮干预的而结婚呢会给你带来一种豁免权
好像只有你建立了一种基于浪漫关系的配偶家庭你的生活才是独立需要被尊重否则你永远是一种准备的状态那这当然也跟我们的儒家文化可能是相关的人是为了家族集体而活的各体的生活只有跟现代生产关系的基础单位就是这个配偶家庭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有存在的意义
这种你只有结了婚你才能开启真正的人生的社会氛围其实感觉也跟那种异性恋的浪漫霸权的普遍文化也是相关的吧但是这样的话感觉又要回到反魂反欲保平安的路线上了这不就是
失去了我们今天反复横跳的意义吗这个当然不是啊我当然不是要否定亲密关系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只是想说咱们为什么不能既要也要呢就是制度上我们要去利用它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接受我们的理想主义
而深刻的情感连接也当然并不只发生在浪漫关系中更不只限于意境关系越是在制度文化都推着我们去走向那条独木桥去信仰那个独木桥的时候我们其实也越是要从更广阔的世界里面去吸取力量嘛
前一阵子我还看了抖音处的那个就是邀请了于秀华、完颜惠德、苏敏和邓静四个女性一起做的旅行综艺那抛开一些为了综艺效果制造的桥段不提啊有这样一个让一些看似普通的中年女性一起旅行的综艺真的是蛮好的
就是对不管是对于事业还是浪漫关系显然这些女性各有各的选择也各有各的困境但这都不妨碍她们去努力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不管是在职场上拼搏还是去倾向一个家庭生活还是追求自己的一个梦想
总之作为自己人生的主角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还是一件好事那希望大家都能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追求自己想要什么毕竟命只有一条人生也只活这一次嘛
对是这样所以就不管我们今天怎么反复横跳其实我们最终想说的是我找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还是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去找到自己对生活的那种掌控感那今天我们杂七杂八聊的就先这样了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跟我们讲述你的感悟大家再见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