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No 141. 汉代玉器集萃,在良渚“宜子孙”

No 141. 汉代玉器集萃,在良渚“宜子孙”

2025/1/14
logo of podcast 白衣刷展

白衣刷展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白衣
Topics
白衣的小助手芬达:良渚博物院的《宜子孙》展览是杭州目前最值得推荐的展览之一,展览内容丰富,与"玉魂国宝"系列展览不相上下,值得推荐。 白衣:良渚博物院《宜子孙》展览延续了之前"玉魂国宝"系列展览的水准,但惊艳感有所降低,灯光过亮略有干扰。展览全面展现汉代玉器风貌,涵盖全品类、高规格的两汉玉器,展厅体量和分布合理,专注于呈现汉代玉器,而非追求大而全。展览对汉代玉器的梳理简洁明了,既适合初学者,也留有深入探索的空间。展览的核心在于展现汉代人对玉的理解和文化观念,虽然展览并未直接点明,但其内涵已体现在各个单元中。展览的单元设计简洁明了,既浅显易懂,又富有学术深度和探索空间。展览名称"宜子孙"并非单纯指多生孩子,而是一个更广泛的吉祥祝愿。展览前言引用夏乃先生的观点,精炼地概括了汉代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的地位和特点。夏乃先生认为汉代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的过渡时期,其变化体现在品种而非数量上,并体现了社会、技术和思想的变化。《宜子孙》展览将汉代玉器分为材质、工艺和用途三个部分进行展示,并展现了汉代玉器文化观念的转变。汉代玉器的材质种类丰富,得益于疆域扩张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带来了更多元化的玉石材料和审美风格。汉代玉器加工工艺的提升与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密切相关,特别是渗碳技术的应用,使得铁制工具的硬度和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展览的后续单元从玉器的用途出发,展现汉代人对玉的文化观念和象征意义。“千秋”单元展示了汉代的丧葬玉器,特别是金缕玉衣,体现了汉代人对玉的观念和对死后不朽的追求。“受福”单元展示了汉代的玉璧等器物,体现了汉代人认为玉可以带来福气的观念。“常乐”单元展示了汉代的玉器配饰,体现了汉代人用玉来装饰和表达身份地位的观念。“延年”单元展示了汉代人认为玉器可以带来长寿和辟邪的观念,以及相关的器物。通过了解汉代人的玉器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玉文化的形成脉络。展览中约三分之一的展品来自徐州,展览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博物馆的展品,展现了汉代玉器文化的统一性和地域特色。即使对汉代玉器有所了解,展览仍然值得再次观看,因为其展陈效果和细节值得关注。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良渚博物院精心打造的跨年大展;杭州目前最值得看的两个展览之一;全面展现汉代玉器风貌的展览;欢迎收听【主要内容】00:05 展览的内容和汉代玉器背景介绍,“宜子孙”是一个很美好的展名展览具体解读14:05 前言,材质与工艺40:25 符信47:48 千秋52:17 受福59:00 常乐72:22 延年82:32 展览总结和观展小贴士相关播客:No 6. 集齐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的徐州博物馆,还有哪些好东西? No 35.有趣的汉代世界,就在徐州这个汉画像石馆 No 107. 清明来徐州,怎能不下墓?(上) No 108. 清明来徐州,怎能不下墓?(下) No 135. 徐州番外篇:芒砀山汉墓群与萧县汉画像石 感谢@川后 提供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