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是食通社负责气候变化与生态小农调研的启华和两位嘉宾在内蒙古阿拉善的沙漠里录制的。2022年8月末,三个人坐在腾格里沙漠绿洲里的一棵大树下,你或许能在背景声中听到呼呼的风沙,鸟叫的声音,时不时还有蚊子苍蝇跑过来,发出细微的嗡嗡声。 这期节目的两位嘉宾,一位是毕业于北师大的生态学硕士马彦伟,他创办了“阿拉善致良田生态农场”、希望通过种植蜜瓜来改善沙漠环境,另一位是甜甜,她从生活工作八年的上海出走,参加了食通社的生态农业实习生计划,来到致良田农场实习。 创业8年,沙漠里的生态农场经营状态如何?休一个农场里的间隔年,对年轻人的生活能有多大程度的改变?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马彦伟:一个在沙漠边上的有机农夫, 除了种地之外,还喜欢读书和远行。希望自己既能脚踏大地,又能仰望星空。 雷甜甜:慢食主义,旅居生活。偶尔工作狂,梦想当个游民。下地除草和做饭是本人屡试不爽的解压方式。取了个笔名“田舍老翁”,梦想着跟东坡居士做邻居。 #本期主播 启华:从生活的温水里走出来看看;来到沙漠,与“种瓜不为了得瓜”的生态农人聊天,真好。
生态学硕士马彦伟创办的“阿拉善致良田生态农场”,总面积约1000亩,耕地面积占160亩。农场种植了小米及瓜果蔬菜,主打产品是蜜瓜。 摄影:喜鹊婆婆
嘉宾甜甜(左)、本期主播启华(中)和食通社编辑泽恩在致良田农场里用自种的南瓜“豪横”地做一大盘南瓜饼。 你也想体验这样的生活吗?不如关注我们的“生态农业实习生”)计划。今天截止哦!
2022年夏天反常的连续降雨之后,阿拉善致良田生态农场田里一颗完整的幸存瓜。
阿拉善人喜欢的野生食物“沙葱”,在沙漠里摇曳着玫红色的小花。 时间轴** 01:43) 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东南部腾格里沙漠查干湖畔的一棵大树下,大家伴着风声和虫鸣录制这期节目。 03:28) 嘉宾马彦伟当初为什么要到阿拉善沙漠里工作,又怎么创办“阿拉善致良田生态农场”,种上了蜜瓜? 07:07) 阿拉善人喜欢的沙漠野生食物沙葱,近年来在火锅店的羊肉卷里也能见到。然而2022年反常的干旱气候,让沙葱的生长晚了两个月之久。 09:42) 蜜瓜是致良田农场的主要产品,22年为什么产量大降低? 17:04) 食通社联禾计划实习生雷甜甜在上海办公室工作七八年后,来到沙漠农场生活。从一开始仿佛古代人被流放,到用自己种出的南瓜豪横地做一盆南瓜饼,甜甜的感觉到底怎么样? 22:00) 对甜甜直击灵魂的一问:在经历完农场实习期后,她真的会在未来选择“新农人”这样的生活方式吗? 23:40) 提问马彦伟:这几年里他观察到的中国这一代新农人,都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新农人们平时在一起聊什么? 31:14) 再聊聊“阿拉善致良田生态农场”的起源,从15年经营至今,农场还在亏损吗? 34:16) 和食通社合作招募实习生:为什么突然间,农场生活变得更有吸引力了? 38:22) 在从事生态农业过程中,致良田农场对沙漠的生态环境做了哪些方面的改善或努力? 42:34) “吃一颗阿拉善致良田生态农场的蜜瓜,能帮助改善 1 平方米的荒漠化土地。”这是不是太夸张了?沙漠里的良田也能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吗? 46:55) 致良田农场的三个七年规划,怎么才能让生态农人走得更远? 附录:食通社“生态农业实习生”计划报名)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岜农 节目策划 :启华 编辑:晓晶 制作:小葡萄 封面:万琳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