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9.苹果之后,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的品牌越来越少|追觅空降回应三大质疑

09.苹果之后,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的品牌越来越少|追觅空降回应三大质疑

2024/9/26
logo of podcast 卫诗婕|商业漫谈Jane's talk

卫诗婕|商业漫谈Jane's talk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俞浩
卫诗婕
独立商业作者,曾任极客公园执行总编,专注于商业、科技和人文领域的深度报道和分析。
郭人杰
Topics
俞浩:年轻人的高效路径和努力能够快速超越前辈,追觅的目标是世界第一,即使早期被嘲笑。 郭人杰:追觅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高速增长,并有信心在未来超越苹果;追觅科技的前身是清华大学的一个学生创业团体,由创始人俞浩创建;追觅的核心研发团队来自创始人俞浩在清华时期创建的学生社团“天空工厂”,并在此期间进行了马达等技术的研发;追觅选择进入轻型电器领域,并以技术驱动为核心标准;追觅在高速马达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并成为全球领先者;追觅在高速马达技术上的领先,经历了研发难度、零部件供应和生产线的挑战;追觅建立了独立的国产供应链,并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追觅在马达研发和制造上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追觅基于马达技术,拓展了吸尘器、风扇和扫地机器人等产品线;追觅认为新一代制造业企业研发会回归中国,并坚信在研发和供应链上能够做到世界第一;追觅的目标是研发、供应链和品牌三方面都做到世界第一;追觅确信在研发和供应链方面能够领先,并通过品牌建设实现世界第一的目标;追觅学习华为的经验,但不会机械地模仿,而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华为的IPMS和IPD体系对追觅并不完全适用,因为追觅的打法是快速迭代;追觅早期专注于产品力和技术,后期发现高价策略更有市场空间;高价策略是市场留给追觅的机会,因为国外品牌难以承受高价竞争;高价产品目标用户对价格不敏感,更注重产品体验;高价策略降低了追觅产品的退货率,因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更有信心;高价产品消费者时间宝贵,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但对细节吹毛求疵较少;追觅不追求低价竞争,因为高研发投入需要高利润来支撑;追觅在2020年决定自建品牌,并向全球化发展;2020年,疫情和资本红利为追觅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追觅在2020年快速发展,是因为产品成熟、市场经验积累和全球化战略;追觅在2020年优先发展海外市场;追觅在2021年开始发力国内市场;追觅在2021年发力国内市场,是为了建立品牌影响力并布局科技生态;追觅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多年的技术和产品积累,而非一蹴而就;追觅的成功并非依赖于营销,而是基于技术和产品;追觅的技术和产品是其成功的基础,并能抓住市场时间窗口;中国供应链在过去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追觅的贡献是推动高速马达技术升级;追觅推动了中国高速马达供应链的升级,并提升了产业附加值;中国清洁电器行业客单价提升,是国产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供应链面临着地缘政治等挑战,企业需要进行海外布局和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自建工厂,以增强供应链的保障能力;上游供应链布局有外移的倾向;追觅强调“有效创新”,即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行创新;追觅从B端转向C端,需要扭转视角,从尊重客户转向尊重用户;追觅的“有效创新”体现在对标超越、拓展功能、跨行业创新和颠覆品类四个方面;追觅除了智能家电,还在布局更多新品类;追觅并非资金盘,而是注重研发投入和长期发展;追觅每年投入12%的研发成本,用于技术领先、创新和未来布局;追觅的研发投入涵盖了技术领先、性能优化、行业创新和跨行业产品四个方面;追觅的研发投入中,大部分用于现有业务,少量用于未来布局;追觅并非过度依赖营销,而是注重产品和技术;追觅目前还不是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是因为选择了长期战略而非价格战;年轻人不相信任何东西,只要努力就能超越前辈。 卫诗婕:新一代中国创业者在资本加持、供应链优势和技术积累下,敢于挑战国际家电巨头;追觅在短短四年内实现了从零到接近百亿的增长,并在高速数字马达技术上做到全球第一;追觅的成功故事,体现了新一代企业追求全球最好产品、挑战规则、实现中国梦的野心;戴森以工程师文化和技术领先而闻名;追觅认为戴森是成功的案例,通过单点技术突破带来全盘生意成功;戴森的吹风机和吸尘器在体验上是行业标杆;追觅的成功得益于技术、产品、供应链、以及小米代工的经验。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追觅科技能够在短短四年间实现从零到接近百亿级别的增长?

追觅科技通过技术突破、供应链优势和营销创新实现了快速增长。创始人俞浩带领团队在高速数字马达技术上做到全球第一,超过戴森等国际品牌。同时,公司通过抖音等平台抓住营销红利,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追觅科技如何在全球市场上与戴森等国际品牌竞争?

追觅科技通过技术创新和高端定价策略在全球市场上与戴森等国际品牌竞争。公司在高速数字马达技术上领先,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超越竞争对手,同时通过高价策略吸引对品质有高要求的消费者。

追觅科技在营销方面有哪些成功策略?

追觅科技通过抓住抖音等平台的营销红利,采用数据驱动的营销方式,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公司通过直播和内容营销,特别是通过展示产品在清洁方面的独特优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为什么追觅科技在 B 站上获得了年轻用户的认可?

追觅科技在 B 站上通过合作新晋创作者,用年轻人喜欢的语言和内容形式展示产品优势,获得了年轻用户的认可。B 站用户对国货和中国科技公司有较高的支持度,这为追觅科技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追觅科技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追觅科技的目标是在未来 5 到 10 年内成为一家比苹果更厉害的公司。公司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生态公司,提供多行业的最佳技术解决方案。

追觅科技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追觅科技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包括牺牲雇主品牌形象、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导致的断货问题,以及缺乏经验的年轻人给组织带来的风险。公司通过灵活的组织文化和强大的填坑能力,逐步克服了这些挑战。

Chapters
追觅科技从清华大学学生社团“天空工厂”起步,历经7年技术积累,凭借高速数字马达技术在智能家电领域迅速崛起,成为全球领先品牌。其成功秘诀在于技术驱动、全球化视野和对品牌的重视。
  • 追觅科技前身是清华大学学生社团天空工厂
  • 自主研发高速数字马达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 重视技术驱动,而非价格或营销驱动
  • 全球化视野,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品牌
  • 学习华为、大疆等成功企业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独特模式

Shownotes Transcript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年轻人不相信任何经验主义。」

用这句话概括「追觅」这匹黑马的诞生史,是再贴切不过的了——从 2020 到 2024,短短四年间,国产智能家电品牌「追觅」以闪电之姿,实现了从 0 到接近百亿级别的增长,销售版图遍布全球,并在高速数字马达这一单点技术上做到全球第一,超越戴森、iRobot 等国际龙头,同时,还自建了全自动化的工厂……在中国乃至世界硬件圈,这家年轻的中国公司已经引起了所有头部企业的高度注意。

这一切,是 87 年生的技术派创始人俞浩,带领着一群 90 后工程师、营销达人们,所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令我振奋之处在于,中国硬件在经历了几代的稳扎稳打后,新一代创业者在全球化视野下长成,天然地具有更大的信心和野心。

这家年轻、桀骜的公司在一些人看来有些「狂傲」——哪怕在创业初期,在他们的办公室、工厂内就张贴着大胆的标语:「要么不干,要干就干世界第一!」

他们卷技术、卷产品、卷行业;敢于做全球最高价的产品、默默布局更广义的智能生态……

你可能使用过他们的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吸尘器甚至吹风机,也可能听说或看到过他们在 B 站和抖音上的新颖营销。在市场上,也流传着有关这家公司的各类质疑和传说:天价营销费、PPT 公司(用各类新概念和故事来吸引融资)……

这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为什么我认为它像一座「冰山」?

本期节目,我邀请到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这位 95 后高管活泼、干脆、逻辑清晰、语速极快——「追觅」气质扑面而来。

这期播客中,他揭秘了追觅的成长史,分享了后进者的学习方法论,直面了市场上的种种质疑,也抛出一个更大胆的话题:年轻一代要勇于打破规则——苹果之后,需要更多有志于改造世界的品牌,而这一次,该轮到追觅了。

本期嘉宾:

郭人杰  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

主理人: 即刻-卫诗婕)  微博-卫诗婕)

本期 Shownotes:

02:48: 追觅的前身:创始人俞浩在清华时期组建了学生社团「天空工厂」

04:25 让航天技术进入千家万户的第一步,如何把单点技术上做到全球第一?

08:09 不做性价比,要做全球最好、最高价的产品

11:25 信心和榜样:华为、大疆和资本,让这一代有机会dream higher

15:14 「高价,才是市场留给我们的机会」

18:19 线上增长的爆发,追觅五年磨一剑

19:34 左手海外,右手国内,发力崛起的秘密

21:12 升级和挑战:中国供应链上游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23:02 从 toB 向 toC 转型:「有效创新」理论 VS 科技四维研发法

26:33 也想在单品类拿下市占率第一,但不是现在

29:07 抓住抖音红利,但红利转瞬即逝——「抖音把你算的明明白白,最后(优势)只剩下组织效率了!」

33:47 烧钱换增长?追觅直面质疑:我们对ROI的要求远高于行业

34:50 谈家电行业的「囚徒困境」:「我们去年打破了『不可能三角』」

42:32 掌握与 Z 世代交流的年轻语言:与 B 站合作成功的几点启示 45:45 大模型为家电带来的想象空间:从智能电器到智能管家

49:53 公司平均年龄 26-28岁,「年轻人不相信任何经验主义」

53:04 越来越多的中国创业公司,将有决心超越苹果

55:15 走心分享:追觅踩过的坑 & 成长的代价

本期提到:

**制造业最关键的三张王牌:**技术、供应链、营销

国际清洁家电龙头品牌 irobot、戴森

华为IPMS(Integrated Product Marketing and Sale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华为创造的两个重要的管理体系,分别用于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

高速数字马达:吸尘器、电吹风这类家电的核心技术,如「心脏」一般为产品提供动力(吸力)。

彩蛋🎉 (图为追觅创始人俞浩早期在天空工厂。) (天空工厂成员。)

————

加听友群,请添加微信 shangyemantan

商务合作、联络《商业漫谈》,请添加微信 SJ_Jelyne(添加需备注职务来意)

有关本期内容的文字思考,欢迎搜索并关注我的公众号「卫诗婕 商业漫谈)」。 有关主理人:卫诗婕,独立商业作者,曾任《极客公园》执行总编,早年任职于《人物》、GQ报道、字节跳动。代表作:《ofo的终场战事》)、《罗永浩:薛定谔的理想主义)》、《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中东社交十年风云:金矿、折戟、浪潮再起)》、《下一站,沙特)》等。作品曾获金字节奖年度新锐作者、网易非虚构文学奖年度作者、全球真实故事奖中文报道十佳。

有关「商业漫谈」:这是一档关注科技、商业、人文的深度访谈节目,致力于记录时代的商业史。聚焦商业趋势、伦理、竞争、价值。

「打捞时代碎片,文字对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