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0.失落的香港,能否凭借 AI 这张船票重新繁荣?

10.失落的香港,能否凭借 AI 这张船票重新繁荣?

2024/10/15
logo of podcast 卫诗婕|商业漫谈Jane's talk

卫诗婕|商业漫谈Jane's talk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D
Diane
S
Scarlett
卫诗婕
独立商业作者,曾任极客公园执行总编,专注于商业、科技和人文领域的深度报道和分析。
Topics
卫诗婕: 我在香港感受到一种失落,香港在人才流动和新兴企业崛起方面停滞了20年。中国加入WTO后,香港作为贸易港口的光彩逐渐褪去。香港政府曾试图抓住web3红利,但最终遇冷,现在面临大模型技术浪潮的机遇与挑战。这场AI研讨会探讨了AI新技术与香港本土优势结合的可能性。香港应利用AI技术,吸引全球人才,重拾文娱产业的辉煌。本次节目邀请了Scarlett和Diane两位嘉宾,她们都对香港怀有特殊感情。 Scarlett: 我热爱香港,见证了香港娱乐业的兴衰,希望香港能抓住新的机会。香港曾经是娱乐中心,但如今新作品产出较少。香港应拥抱科技,并关注AI在应用场景上的发展。香港在Web3发展上有一定优势,但Web3遇冷,香港应更关注AI应用场景。香港在AI发展上应深度挖掘应用场景。 Diane: 美国、中国大陆和香港在大模型浪潮中的氛围有所不同,香港更关注应用场景。硅谷的科技基因源于斯坦福等高校,而香港的基因更偏向娱乐。香港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制造业、地产、金融和科技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金融向科技过渡的阶段。香港曾拥有买办优势,但随着中国开放和互联网冲击,这一优势逐渐消失。香港创业者更倾向于选择深圳大湾区,因为大湾区在政府扶持、生活成本和供应链方面更有优势。香港缺乏像内地城市那样完善的招商引资体系。香港优才计划存在问题,人才没有真正落地扎根。香港整体观感停留在20年前,经济发展停滞。香港港岛和九龙发展差距巨大,九龙地区更能体现香港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柏林是香港应该成为的样子,充满活力和年轻力量。香港旺角缺乏年轻力量和活力,商业品牌也较为老旧。生成式AI在香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富豪买单的领域,例如富豪回忆录和记忆博物馆。香港艺人对AI的拥抱程度较高,例如刘德华的AI MV。香港的文娱基因与AI结合,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Scarlett: 香港在80-90年代拥有强大的文娱基因,但如今优势有所减弱。香港文娱产业的优势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化学反应。香港学界在AI技术推进方面投入巨大,但商业化落地需要时间。香港应学习硅谷模式,将长期研发与商业化结合。AIGC对香港战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AI将重塑媒体和内容消费生态,并带来商业模式的革新。新闻的旧商业模式正在崩溃。AI革命既是大厂的武器,也是新创业者的机会。AI时代可能出现新的生产力单位,即个体创作者。AI不会导致所有设计师失业,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客户数量。AI技术如同工业革命,会淘汰一部分工作,但也会创造新的机会。 Diane: AI可能会改变人类的情感关系,甚至让人类爱上AI。人们对偶像的爱是一种自我投射,AI偶像可能替代传统偶像。AI可能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部分人成为消费者。AI以更高频次和开放度冲击着我们的世界观,迫使我们重新接纳新的世界观。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香港在过去20年逐渐失去了光彩?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香港作为贸易港口的优势逐渐减弱。内陆的快速发展使得香港的买办优势不再,同时香港在人才流动和新兴企业崛起方面出现了停滞。

香港特区政府曾试图抓住哪些科技风口?

香港特区政府曾大力发展web3,但赛道很快遇冷。近期,香港试图抓住大模型技术浪潮,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应用场景的探索上。

香港在AI技术应用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

香港拥有丰富的娱乐艺术基因,AI技术可以与本土的文娱产业结合,如生成式AI在音乐、电影、虚拟人物等方面的应用,为香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什么香港的文娱基因仍然存在优势?

香港在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期间,涌现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人和电影导演,如刘德华、张学友、王家卫等,这些人才及其默契的合作关系仍然存在,为香港的文娱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香港在AI技术研究方面有哪些进展?

香港的学界在AI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成立了多个实验室。政府和学术界正在合作,以长期研发为基础,推动AI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AI技术如何改变香港的媒体和内容消费生态?

AI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包括信息源的甄别、选题统计、假消息的甄别和降噪等。AI生成的内容和工具正在重塑媒体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AI技术是否会带来新的创业机会?

尽管大公司在资源和财力上占有优势,但AI技术的变革也为新的创业公司提供了机会。每个科技范式的转变都会成长出一批新的公司,创业者可以在细分领域找到新的机会。

AI技术如何影响就业市场?

AI技术可能会替代一些基础性工作,如客服和销售,但也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尤其是在创意和技术领域。整体上,AI会改变业务流程和组织形态,但不会完全取代人类的工作。

AI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的情感关系?

AI技术的发展使得虚拟伴侣和AI偶像成为可能,人们可能会与AI建立情感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一种自我投射,反映了人类对情感的需求和认知的变化。

Chapters
节目开篇描述了香港的经济停滞现状,特别是九龙地区的景象仿佛停留在90年代,并与港岛的现代化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嘉宾们探讨了香港经济停滞的原因,以及香港在AI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香港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停滞,景象停留在90年代
  • 港岛和九龙发展差异巨大
  • 香港中产阶级缺乏发展动力

Shownotes Transcript

今年9月,我去了一趟香港。走在旺角、铜锣湾、油麻地一带的时候,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属于香港的失落)——20余年的时间,香港人才的流动、新兴企业的崛起,整体出现了一种停滞。

本世纪之初,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香港这个贸易港口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内陆飞速发展的十几年中,特区政府曾试图抓住科技红利的风口,它大力发展web3,无奈赛道很快遇冷;那么近期火热的大模型技术浪潮,它又能抓住吗?

这次我的香港之行,正是为了参加这样一场闭门准入制的AI研讨会,这场名叫Future & Remix的研讨会全程用英文进行,在香港这个国际文娱艺术之都,来自全球各地的从业者、艺术家们进行了一场自由探讨,也让人看到了 AI 新技术能与香港本土优势再次结合的可能性。 (Future & Remix 现场圆桌,从左至右依次为:贝恩Bain公司合伙人Larry朱、英国编剧Simon Mirren、Scarlett、科幻作家陈楸帆)

这期节目,我邀请到**「Future & Remix」这场闭门会议的两个主办方,一位是本届香港Ultra电音节的操刀人Scarlett**,Scarlett 12岁来到香港,先后成为音乐电视频道Chanel V的总负责人,并在之后两度创业成功实现财务自由,Zebra Lab是她的第三次创业。**另一位则是著名播客品牌声动活泼的创始人Diane,**Diane定居硅谷,对中美两地的创投环境有着长期的观察。

有趣的是,我们都对香港怀有一些特殊的感情。节目中我们探讨了香港如今「失落」的成因,本土的创业环境,以及一些可能性:AI时代滚滚向前,对于拥有丰厚娱乐艺术基因的香港来说,深耕并大力发展 AI & 文娱的应用,或许有着极大的想象空间。

你对香港有着怎样的印象和观察?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

本期嘉宾:

李岱 Scarlett( 连续创业者,ZebraLab 创始人;公众号👉「Zebra Labs」)

丁教 Diane(声动活泼创始人;小红书👉「丁教Diane)」)

主播:卫诗婕 (小红书👉「诗婕 Jane's talk)」;即刻:卫诗婕);微博:卫诗婕))

主播的话:这是一期饱含感情的节目,嘉宾们纷纷表达了对香港这片土地的某种钟情,钟情植根于上世纪,浓浓怀旧风情中,偶尔流转出香港于上个世纪的闪耀,这种闪耀与今日的香港形成一种对照,让人有些许惋惜,并由衷地期盼香港能再书写下属于本世纪的篇章。

这期的主题音乐,特意选用了我特别喜爱的、创作于1976年的一首粤语老歌,《浪子心声》。

本期 Shownotes:

03:08 Scarlett 12岁来到香港,见证了香港几十年来的兴衰

05:46 web3 最火热的时候,香港很想抓住这一波科技浪潮

06:14 大模型浪潮,香港的机遇是发展应用?

08:15 四波时代红利:制造业、地产、金融、科技;前三者曾支撑起香港半个世纪的辉煌

09:53 2000年初中国加入WTO后,香港的买办优势也不复存在

10:31 大湾区与香港本土创业环境的对比:创新需要构建土壤

11:54 **香港优才计划:**人才不在香港落地扎根,便没有意义

13:47 停滞的香港,生活仿佛定格在20年前

16:00 「柏林是我心目中香港应该成为的样子」

18:16 生成式AI 在香港的落地:富豪回忆录、记忆博物馆……

20:11 人们现在都看韩国电影,为什么香港把这20年让给了韩国人?

20:56 给刘德华用AI 做MV,和大张伟、吴克群合作,新作品有趣在哪?

26:42 香港文娱基因的优势真的还存在吗?——「王家卫、徐克这群人在,优势就在」

31:22 浸会大学教授反复提及:新闻的旧商业模式正在崩溃

37:59 AI 时代,新的生产力单位会被构建

43:29 这场看似「务虚」的研讨会,最热烈的压轴圆桌:人与 AI 之间的情爱,是否会发生并改变我们的社会?——居然没有人反对!

50:12 AI 时代的高频跃进,会迫使我们接纳一个全新的世界观

彩蛋🎉:

研讨会现场👇 会后晚宴👇 ————

加听友群,请添加微信 shangyemantan

商务合作、联络《商业漫谈》,请添加微信 SJ_Jelyne(添加需备注职务来意)

有关本期内容的文字思考),欢迎搜索并关注我的公众号「卫诗婕 商业漫谈)」。

有关主理人:卫诗婕,独立商业作者,曾任《极客公园》执行总编,早年任职于《人物》、GQ报道、字节跳动。代表作:《ofo的终场战事》)、《罗永浩:薛定谔的理想主义)》、《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中东社交十年风云:金矿、折戟、浪潮再起)》、《下一站,沙特)》等。作品曾获金字节奖年度新锐作者、网易非虚构文学奖年度作者、全球真实故事奖中文报道十佳。

有关「商业漫谈」:这是一档关注科技、商业、人文的深度访谈节目,致力于记录时代的商业史。聚焦商业趋势、伦理、竞争、价值。

「打捞时代碎片,文字对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