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4.【番外】如何进入一场高质量对话|狂喜播客节

14.【番外】如何进入一场高质量对话|狂喜播客节

2024/11/24
logo of podcast 卫诗婕|商业漫谈Jane's talk

卫诗婕|商业漫谈Jane's talk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天域
李叔
诗杰
Topics
诗杰:打破与新认识的人交流的僵局,关键在于发现彼此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前者带来共情,后者带来碰撞。有目的的沟通,例如采访,需要基于明确的原问题,设计系统性的问题,从对方最近的状况入手,引发其思考和回应。采访开头应提出一些对方容易回答、不需要过多思考的问题,以打开话匣子。 李叔:与不熟悉的嘉宾交流,应展现对嘉宾的了解和重视,从其履历、生命历程或关注点入手,找到共同话题。沟通需要建立在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之上。面对访谈中的冲突,要做好对话失控的准备,因为失控之后可能会有新的张力和秩序出现。在沟通和访谈中,不应害怕冲突,因为冲突之后可能会有更深层次的发现。访谈的风格取决于嘉宾的成熟度,成熟的嘉宾可以自然流动,青涩的嘉宾需要引导。真正的沟通是在不期而遇的瞬间发生的,并非通过技巧或计划可以预料和抵达的。有效的沟通需要弱化索取感,真正看见对方,才能建立信任。解读一个人,需要了解其过去经历,因为现在的样子是过去经历的总和。访谈中,不应强迫对方展现脆弱或痛苦,应尊重其意愿。将负面问题转化为正面问题,可以引导对方积极回应。主持人不一定需要有自己的观点,但必须有自己的立场。如果嘉宾有被采访的价值,即使不喜欢,也会邀请其上节目;如果嘉宾说了可能会引起争议的话,会进行保护性剪辑。沟通需要时间和耐心,真正的深入沟通需要双方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天域:访谈开始前,应展示对嘉宾的了解和关心,提出一些别人可能不会问到的问题。在沟通中,真诚可以化解冲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遵循镜像原理,对话者之间的状态是相互作用的。在访谈中,沉默和留白可以激发对方说话,因为大脑讨厌真空。即使不喜欢嘉宾,如果其存在代表某种时代趋势,也会邀请其上节目;会对嘉宾的言论进行保护性处理。沟通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真正想要倾听和了解他人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Deep Dive

Key Insights

如何快速破冰,构建出一种舒适场域?

可以通过找到对方的共同点或不同点来打开话题。共同点带来共情,不同点带来碰撞。此外,了解对方的背景、最近的活动或兴趣,提出具体而有趣的问题,也能迅速拉近关系。

访谈对象一直‘开屏’怎么办?

让对方先开一会儿,观察对方的反应,判断是否可以挑战或引导。通过温和的方式让对方感到舒适,逐渐建立信任,从而引导对话深入。

如何面对冲突?

不惧怕冲突,冲突有时能带来更深层次的沟通。关键在于真诚地面对对方,理解对方的立场,找到新的对话张力和秩序。通过冲突可以看到对方的真实面貌。

主持人是否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

主持人不一定需要有自己的观点,但必须有自己的立场。立场决定了主持人会问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用观点去强行碰撞出观点。例如,代表弱势群体的立场会引导主持人提出更多关注弱势群体的问题。

如果发现对方在撒谎,是否会拆穿?

会用柔和的方式拆穿,例如二次确认对方的回答。如果对方坚持,可以接受但保持怀疑态度,后续再探讨。目的是保持对话的流畅性和真实性。

是否会邀请不欣赏的人上节目?

不同的主持人有不同的观点。李叔表示不会邀请不欣赏的人上节目,而天域则表示如果对方有时代价值,即使不喜欢也会邀请。关键在于是否能通过访谈带来有价值的讨论。

访谈的分寸感是什么?

访谈的分寸感在于尊重对方,不要借了解之名去刺痛对方。尊重是最大的前提,如果对方不愿意分享某些信息,应接受并尊重对方的自我保护。

如何处理负面问题?

可以将负面问题转化为正面问题。例如,问对方如何走出困境,而不是直接问最痛苦的经历。这样既能避免对方的防备,又能引导对方分享积极的经历。

文字访谈与播客的难度区别是什么?

文字访谈可以修饰和剪辑,播客则更注重真实性和即兴表达。文字访谈更强调信息的完整性,而播客更强调对话的自然流畅和情绪的传递。

最大的沟通感悟是什么?

沟通需要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贸然开始。真正的深入沟通需要时间,播客提供了一个场域,让深度对话成为可能。如果没有准备好,宁愿进行浅层次的闲聊。

Chapters
在节目开始,嘉宾们探讨了如何开启与陌生人之间的对话。他们认为,真诚和发现共同点或差异是打开话题的关键。同时,在正式采访中,了解嘉宾的背景和关注点,并提出一些能引发思考或共鸣的问题,有助于迅速破冰。
  • 沟通是慢慢抵达的,从互相了解和熟悉开始
  • 与陌生人交流,可以从共同点或强烈反差入手
  • 正式采访的开头,可以从嘉宾最近的经历或关注点切入
  • 让对方知道你不是nobody,很重要

Shownotes Transcript

月初在上海参加了狂喜播客节,与「日谈公园」的主播李叔、「天域FM」的主播天域,组合了一场圆桌对话,对话的主题原本是:播客节目主持人如何访谈嘉宾。

原本还担心话题无聊。

但结果是,三种不同风格、不同背景的访谈者碰撞出了非常多火花——从李叔一句「碰到采访对象一直开屏怎么办?」开始,我们的谈话一路深入,火花四射,不仅现场观众听得专注入神,我们彼此也都从同行身上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启发。

如何快速破冰、构建出一种舒适场域?如何使谈话深入?

我们该如何面对冲突?当你要进入一段对话时,是否已经做足了准备?

从播客和采访的业务角度出发,我们聊出了更普世的一些思考。当然,意愿比技巧更重要。

将这期难得的番外篇分享给大家,欢迎留言分享更多的思考~ ## 本期嘉宾:

李叔 (播客「日谈公园」主播、资深媒体人)

天域(播客「天域 FM」主播、创业者)

本期 Shownotes:

02:46 面对新认识的人,如何打开交流话题?

08:09 李叔迟到了,哈哈哈

10:57 「让对方知道我不是 nobody,还蛮重要的」

12:04 访谈对象一直「开屏」,该怎么办?

14:19 碰见杨子你怎么办?!🤣

15:05 有时要做好对话失控的准备,失控后或许有新的张力和秩序

20:02 天域:相信真诚是可以化解冲突的

20:42 一镜到底,还是跳出喊 cut?

22:06 镜像原理:对话者之间的状态,是互为作用的

24:29 「你是在模仿姜文吗?!」

27:21 沉默与留白的力量:大脑讨厌真空

30:18 访谈的强干预与弱干预,主持人的「控制力」是什么?

33:23 绝妙的沟通往往是不期而遇的

33:55 周立波的禁忌,令人汗毛竖立的细节

36:57 索取感更弱的交流,从愿意「看见」对方开始

39:16 解读一个人的密码藏在他的过去里

40:00 让人沉思的问题往往是好问题

41:25 访谈的分寸感:不要借了解之名去刺痛对方,尊重是最大的前提

42:42 化负面问题为正面问题,或许能够解局

45:29 文字访谈与播客的难度区别

49:23 主持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吗?未必。但必须有自己的立场。

51:43 如果对方在撒谎,你会拆穿他吗?

54:18 会请讨厌的嘉宾上节目吗?会保护不喜欢的人吗?

59:36 做了这么多访谈与沟通,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btw:第三届「狂喜」播客节「贰狂」的售票已经开始。想要了解的朋友欢迎扫码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