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压住了整个 LCD 投影仪的趋势对
DLP 是美国的一个独家专利的技术一台拖下来可能得人民币三四千块钱目前来讲的话 LCD 的这种技术中国是全球领先的它完全可以实现 DLP 一样的效果国产的便宜的可能几百块钱也就是说我们真正绕开了这个专利是的是的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这个行业快速的增长
当时给我们合作的很小的一些工厂因为我们的产品卖得好他们的知名度也高了他们也得到了一个快速的发展的机会
苏买通它某种程度上压住的是确信中国供应链会迎来一次彻底的升级然后大量的国产全球化的品牌会崛起它想要做这个孵化器是的 是的 你说得非常准确平台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推力吧因为涉及到一些关税像一些南美市场做不到 50 美金的话平台就直接贴了这些美金
为什么你觉得中国白牌都会慢慢转向品牌铁牌还是不行所以慢慢地我们要参与到研发参与到产品定制甚至涉及到使用什么样的芯片更加激烈地竞争什么样的卖家最终能够存活下来那一定要让消费者记得你是谁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商业漫谈,我是诗杰。一个国产品牌如何在 18 个月内完成全球级的现象级增长,这是今天的嘉宾 Macubic 的故事。这家在 2023 年底才刚刚创立的国产品牌,
抓住国产技术的转折点以创新在全球市场撕破了一道口子将欧美的奢侈品投影仪从几百美金打到 50 美金仅仅半年的时间就寄生进全球投影仪市场出货量的前十名不同于过去听过的很多用资本实现大力出奇迹的新消费故事 Macubi 的创始人陈月云十年前还只是一个勤勤恳恳钻研技术的白牌老板
他的创业始于自己十几万的私人资金没有融资一点一滴将贴牌出口的生意做大直到 2023 年他敏锐地抓住了一系列时代的际遇完成了从白牌到国产科技创新品牌的华丽转型这个故事里浓缩了太多中国制造的优势和国产技术的机遇所以这期节目我邀请了 Macubic 的创始人陈月云
一起还原他的创业故事相信会对许多做品牌和出海的朋友们有丰富的启示今天的嘉宾是半年就将自己的品牌做到全球出货量 top10 的 Macubic 的创始人陈月银欢迎陈总哈喽大家好我是陈月银陈总给大家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好的 师姐我是从 2012 年开始做跨境电商有十几年了我们公司一直也是专注于家用影音设备的研发和销售目前全球前十大电商平台我们都有生根吧至于公司的产品我们也做的是垂直的内幕主要专攻于家庭影音设备包括之前的基底盒然后像目前主要的投影仪等等
因为我这边关注到 Macubi 这个品牌是因为这个品牌的增速真的非常强劲它从无到有再到冲上全球的 top10 销量其实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也很好奇这个过程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会儿可以来还原一下先问一些问题您刚刚提到 12 年开始做跨境到现在为止已经 13 年的时间了能不能先宏观地讲一下在您眼中这 13 年这个行业有什么样的变迁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好的在这十多年的时间大概会有这么三个阶段最开始的时候可能就是说跨境电商的起步阶段应该是纯贸易为主更多的是市场上有什么产品然后把它搬到电商平台上的销售或者是说工厂生产什么他们卖什么然后在第二个阶段的话就逐步转向专业型的就不是说每个商家什么都能卖了因为
它更涉及到专业性也就是说在第二个阶段商家的销售需要考虑产品的专业程度熟悉对应的技术研发以及消费者的偏好等等第三个阶段就是品牌的阶段其实也是我们现在在大力在做的一些事情品牌的话对于市场要有更详细的这种调研然后产品的
定位需要更精准另外需要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以及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自己的品牌定位以及他的品牌的使命吧大概可以分为这三个阶段吧陈总我听出来您有一点点口音您方便介绍一下您是哪里人吗我是湖南人
大学和硕士都是学的物理学专业硕士的话当时读的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的凝聚态物理第一份工作是做老师当时是在华南师大的一个国际预科中心也就是一些中学生即将要到海外去读大学的这么一个预科班一年就跨行业到金融专业
大概是做了有三年时间吧差不多 2012 年底到 2013 年初然后就开始辞职以后正式创业选择了跨境电商总是觉得想要创立自己的公司啊所以 2012 年的时候是借由什么样的平台关注到跨境电商呢
2012 年的话呢当时正好也是苏麦通刚刚的一个起步的一个阶段所以我们当时就觉得这也是一个机会就开始尝试从苏麦通开始做跨境电商那一开始的话我们是做的 TVBOX 也就是基顶盒一开始其实是没有什么供应链积累的为什么选择这个基顶盒呢 2012 年 13 年那个时候呢确实还是一个
快速发展的一个内幕然后自己也是这种理工科的背景当时我们也分析了一下这些做跨境的竞争对手觉得在这方面会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更快地熟悉这些产品所以那个时候跑工厂都是在深圳跑是吧是的是的
神针这边的话对于消费电子产品的话它会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就是说它在这个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产能提升等等方面都是效率非常高快到两三个月就可以把它做出来那你那时候创业拿融资了吗没有的完全是自己做
对完全是自己做一开始要投入多少钱去做这个创业十几年前从十几万人民币开始吧差不多是这样进货然后加上一些物流和一些少数的人工成本差不多是这样子吧您不是说您才工作了三年就出来创业了吗您这个创业的第一桶金是来自于哪里呀差不多吧就是说几年的我
我跟我老婆两个人的积蓄吧工作几年的积蓄吧前三年的时间也没有钱去雇佣很多的员工啊这种啊所以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自己去做另外一方面的话就是说其实它还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虽然
好处是看起来它是有利润的但其实你在做大的过程当中投入的其实也需要越来越多不断持续的越来越多的投入对 中间自己也需要考虑风险和一个平衡这个投入这个风险自己能不能承受也会考虑这种毛利的周转产品的周转 资金的周转 效率比如说您进第一批机顶盒竞价是多少利润大概有多少
我记得第一批既定盒的话当时很贵每一台既定盒可能差不多是 400 人民币成本价对于我们来讲很有挑战因为一般的自由资金很少的情况下大家可能会选择单价便宜的可能就比如说几十块钱的东西或者小商品去尝试我当时记得大概我们是做了 200 台的既定盒为什么你们一开始就选择单价 400 块钱一个的既定盒呢
这个我们也是有考虑就是说小商品的话做起来压力小一些但是它也确确实实它相对门槛更低做的人肯定也会越来越多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选择一个有一定门槛的做好以后有一定壁垒的产品内幕来做做基顶壳这段创业的时候有哪些高光和低谷的时候吗
低估的话可能主要还是初期的产品的品质把控吧但是还算好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因为我们后面基本上我们每年都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是有增长的不管是销量还是利润说到高光的话呢就是说我们差不多是在速卖通频道上基地和我们长期保持内幕排名第一差不多是从 18 年到 23 年
第一名都是我们也是因为这样的情况然后我们也间接地给工厂做了一些广告因为我们的产品卖得好他们的知名度也高了然后他们也得到了一个快速的发展的一个机会他们能够接到很多的线下的一些订单啊等等啊
当时很小的一些工厂跟我们合作的可能甚至在盈亏平衡线附近的这样的一个状况吧跟我们合作比如说两三年下来以后增长了很多倍销量啊产能啊利润等等
这个我觉得也算是我们的一些小小的成绩吧所以您当时做机顶盒算是一个贴牌的生意吗就是从中国的供应链的源头拿货贴上一个品牌然后拿到海外去卖对一开始的话确实是这样子到后面的话我们
我们感觉简单的一些贴牌还是不行所以慢慢的我们要参与到研发参与到产品定制甚至涉及到使用什么样的芯片等等我们都会做一些深度的定制我的理解是通过把销售量做大使得你在销售的场景当中发现的一些需求可以作为新的产品定义是的
这大概是在发生在哪一年的事情这差不多是在 19 年 20 年这个时间段吧当时跨境电商正好也是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疫情造成的一些影响使得跨境的电商平台上的购物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吧也恰好我们感觉到行业发展的这么快的话了
可能跨境电商的卖家慢慢的应该会转向于品牌性的卖家为什么你觉得白牌都会慢慢转向品牌 19 年 20 年大幅度的发展的情况下接下来一定就是说会面临更加激烈的一些市场竞争那什么样的卖家最终能够存活下来不仅仅是说把一个产品做好
卖的便宜或者对这个产品的技术很懂或者是说研发很强我觉得这些还不够那一定要最重要让消费者记得你是谁比如说想要买机顶盒或者想要买投影仪的时候他就会想到你而不是说再重新到市面上去搜索一下你一定不是从 19 年才开始有品牌梦的吧很早有这种想法吗
有有这个是比较早差不多创业前三年左右就开始有这样想法但是之前自身的各种条件资源还不具备去投入研发投入大力的品牌条件不具备体现在哪呢我们的体量市场占有率等等如果太小的话呢投入相对比较大这个是我们承受不了的当时一年的销售体量大概是多少千万级别的吧
你当时判断你的销售体量要做到多大才有可能满足配套成本下降的这么一个边界呢至少要过亿吧除了销售体量之外还有其他的不具备的条件吗还有就是说供应链的资源啊
一开始的话可能我们提出一些需求让一些相对实力好一点的工厂去帮我们做帮我们开发我们付开发费等等方式可能反而比我们自己做会效率更快
那到后面到我们的体量足够大的时候我们会配置比较强的研发团队完全根据我们的需求来做那这个时候可能效率比找别人付费开发会更好这个算是一个自建工厂的过程吗自建研发中心然后再配工厂对吧是
那 1920 年怎么突然就支配了一方面销售额上了一个台阶另外我们也看到了跨境电商平台上需求是越来越多而且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一方面自己体量大了有条件去做这些研发另外我们也需要投入更多才能够保持我们一路以来的优势就是说可能我们会有
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比如说两三年利润都会要投入到产品开发当中去后来是顺利的吗因为我知道 22 年到 23 年你就从机灵盒转做投影仪了为什么呢
其实也还算顺利从基地核转做投影仪的话也是因为基地核的功能慢慢地它就集成到电视机投影仪里面来了我们基地核 19 年 20 年那个时候销售量达到了一个顶峰所以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我们研发的方向
另外一方面大理念的是也在关注投影仪的市场当时投影仪还是 DLP 为主导的一个市场 DLP 是美国的一个独家专利技术
它也是一种投影的显示技术通过反射的一种模式说起来稍稍有点复杂但是它这个技术也并不是说我们国内做不了而是因为它是被专利保护的那我们国内投影是不可能绕开这个专利的那只能向它买现成的芯片方案就会非常的贵我们算两下做下来一台投影人民币三四千块钱
但是它的价位的话跟我们品牌是不符合的我们是希望做大众能够购买得起的投影仪那直到 2020 年我们看正好国内的 LCD 的这种显示技术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吧
有一个数据是 2023 年的时候中国 LCD 光基全球占有率达到八成了就直接掌握了行业定价权您刚才讲的中国 LCD 的技术我的理解是它绕开了美国的 DLP 专利技术还是它做了什么样的优化跟 DLP 完全不是一个技术路线真正实现了绕开了这个专利
是的 是的 这个 LCD 的话它其实是一种液晶显示的技术通过一个液晶显示屏幕前来讲的话它完全可以实现 DLP 一样的效果在效果上面两者有什么差异吗 DLP 的话 因为它之前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它的投影的显示效果比如说画质 均匀度 清晰度
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差不多十年前就可以做 1080P 的显示效果当时的 LCD 确实做不到但是最近几年差不多在 2020 年 2021 年开始比如说京东方他们也进行了一些技术的升级每年效果都
有一个大幅的提升那在这种情况下 LCD 现在的成本比 DLP 的要低很多可能只有它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但是它们显示的效果包括成像的细腻度还有亮度等等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了才会导致在全球的市场上 LCD 会这么大幅度的去
很多份额被它吃掉了对对对推动了树脉通这个行业的一个向前的一个快速增长所以中国的这个 LCD 技术最早是由哪家公司研发的中国的话最主要是京东方另外也有比如说华欣光电啊等等啊整体来说 LCD 的这种技术中国是全球领先的
所以 LCD 技术是直接地拉动了投影仪这个类目的普及吗是的可以说它对投影仪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2020 年往后它每年迭代的速度就更快了 2021 年
它的一些显示效果已经跟 DOP 里面相对中低端的产品已经差不多了进入了一个爆发期对所以市场也是在增长那么各方的一些研发投入包括镜头包括光学的一些技术大家也一直看好这个方向的各个方面的研发投入都更大那效率也更高升级迭代会更快了
所以 20 年的时候具体你是怎么知道这个 LCD 技术有大幅的进步呢当时我们确定想要做投影仪这个行业我们当时也是不断地去采购投影的样品当时只要哪一家不管是哪一个品牌或者哪一个工厂他们有新出一款投影仪我们都会去买买来测试看看这个效果怎么样也不管它有多贵在众多的样品当中后面
所以您当时采购的这些样品是国产产品还是海外的产品都有国产海外的都有便宜的可能几百块钱贵的
一两万的也有不管什么价位只要是新品我们就都会买过来测试那个时候就有几百块钱的投影仪我一直以为是你们把这个投影仪的价格打到几百块钱的对那时候有几百块钱但是
它的效果跟现在的四五百完全没有办法比差了几个代那时几百块钱投影可能还只是给小孩子做一个玩具使用很模糊的那种是吧对所以用 LCD 技术去做国产的投影仪你也不是最早的那一批就一定有人比你更早因为你买到了很多样机那肯定是的那你凭什么觉得你再去做能够超越他们
或者你有机会超越他们呢当时我们也没有想到要去超越海水最主要的是我要找一款符合我们品牌发展的技术能够被大部分消费者买得起的这样的一个技术的投影我们想将来这个行业一定会快速地发展
所以我们当时其实也是非常看好这个行业你压住了整个 LCD 投影仪的趋势对吗对因为当时其实市场的体量并不大它还是在一些非常低端的一些领域里面而我们想做中端或者中高端这样的一个领域
但是中高端的话我们又希望有比较好的性价比而且根据专业机构的预测家庭影印未来几年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快速的一个增长趋势上次在行业会议上面我看见您跟京东方的那个总裁一起出席的你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怎么去加深这个合作的还是通过上下游工业链来认识到的我们是从
我们当时选择了做这个行业之后随着我们的产品销量的增长那么我们需要做更长远的一些规划一些库存的计划上半年需要把下半年全部做好那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跟所有
所有的供应链去进行沟通,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认识的,另外的话我们也会提出我们的一些建议,比如说为下一阶段的新品显示屏提供一些参考的建议给他们。
我之前和做硬件的品牌交流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提到成功的公司他们往往可以联动上下游的供应商之间互相能够给出一些对产品上的好的建议比方说大疆他从最源头的供应商听取他们的意见把这些需求做到整个产品设计方案里面
所以使得这个产品在出生的时候就可以从最上游的研发做到成本的最压缩性能的最大化是的你说的非常对其实你们跟京东方也有点类似于这样的关系对吗没错没错不仅仅京东方而且整个上下游的链条我们都有深度的一些合作为什么最后唯独选择了京东方深度合作呢
一方面的话呢京东方属于国企 LCD 显示技术研发的过程当中前面可能需要长时间他们应该算是纯投入的那这种投入也算是大到国家的战略吧因为毕竟我们很多东西不希望老是被国外的一些技术垄断确确实实有国家的支持在里面那肯定能够做得更顺
然后确确实实也是金德奉在技术这一块的话 LCD 技术这一块应该算是做到全球领先我是留意到您后来首创了一个 LCD 超短焦技术是吧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它在狭小的空间里面也可以投射 100 寸以上的这种大屏幕画面
对超短焦技术的话也是有几个过程第一我们逐步逐步把这个投射比缩短原来大部分行业里面用的投射比大概在 1.1 以上 1.2 1.3 这样的一个投射比我们可能比较早的应用到 0.9 的投射比在我们去年的一个新品里面已经做到了 0.6 的投射比意思就是我离得很近我也可以投技术越小离得越近
对对对要投出同等大的画面我可以投这笔越小我就可以离距离越近投出来您其实是从 22 到 23 年开始真正转做投影仪的对不对是的是的所以你们这个技术现在申请专利了吗有的因为毕竟中国供应链这么成熟的情况下后面可能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吧
你们这个 LCD 超短焦技术比如说别人把你们的样机买回去拆机它会破解你这个超短焦技术是如何做到的吗短期应该是比较难其实是从现在开始去做它也可能会比我们晚我们刚才其实聊了很多产品层面的您的这个创业故事我们接下来来聊一聊跨境出海的一些真正的难点像你刚才讲高速发展的二三年那一年的双十一你们是卖爆的
你们当月应该是突破了百万美金然后仓库都卖空了到了 24 年的 618 又是销售额突破了 600 万美金这个销售额的摸高对于很多的品牌来说应该都是一个很想要学习的案例是怎么做到的呢说实话 23 年算是第一次
有那么大的销量的话我们确实也超出了我们自己的预期确实我们也没有预想到有这么大的这么好的一个反馈双十一就是阿里的主战场然后你们其实也是在速卖通上卖爆的前期筹备双十一的这个过程当中平台有没有预想到说后面你们会有这样子的一个销售额当时这个产品之前几个月的数据确实非常好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想过会这么高
没有这么高对我们想的大概是这个销量的 50%左右比较搞笑的一个事情就是平台跟我们之间一直在想办法怎么把这个库存的问题解决
当时可能我们的库存周转已经不足一天所以我们完成的成品过来 QC 以后立马就陆陆续续地往仓库发货因为销量那么大的话我们要保持不断货从物料供应商到生产到各方面确实也得到了他们非常大的支持这个过程当中平台有给你什么独家的资源位或者是流量吗
平台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推力吧因为一方面的话当时恰好是他们也推出了像百亿补贴啊在双十一的时候给了一些比较大的低度的补贴比如说像一些南美市场因为涉及到一些关税啊做不到五十美金的话平台就直接贴了这些美金使得我们产品价格力有一个比较好的增长
您刚才提到这个速卖通的百亿补贴计划这个百亿补贴补贴的是商家和消费者吗
跟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有点像平台出这个补贴然后商家的价格根据它的补贴来下降最终是消费者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正品但同时商家就相当于用原来的价格获得了更多销量对这个百亿补贴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的呀苏买通最早的时候不叫百亿补贴应该在 22 年的时候就开始有了 24 年的时候就正式地把它
叫百亿补贴了你们这个 case 应该也是它百亿补贴推出之后一个非常好的 showcase 是吧对 是的 是的这个也是我好奇的速卖通会扶持包括 Macubic 在内一批的新兴的国产品牌但是为什么最终是你们卖爆了
后面自己复盘的这个过程确确实实做到了天时地利人和吧天时的话就恰好是这个产品技术的进步然后我们恰好赶上了技术它的一个零件件再加上供应商他们都非常坚定地想要
对对对应该是一个合理的结果
当然最核心最核心肯定还是要你们自己的技术和产品非常的过瘾我对顺脉通也非常感兴趣因为过去我去观察跨境和电商的时候坦率讲我会觉得阿里有非常独特的优势但是感觉之前好像始终差一口气然后您其实也是一路陪着它成长过来的这个平台这十年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
树脉通平台的话这十多年来确实它有了很多的变化然后也有不少的沉淀在里面从一个为商家提供卖货的一个电商平台慢慢地它成长为一个跟商家合作一起来推品牌扶持品牌出海提供专业的运营来辅导商家也就是说它慢慢地
慢慢地把商家当成自己这个平台的一部分经营比较大的一个优势另外它这么十多年来沉淀的比如说海外的渠道物流海外仓包括它覆盖的范围是所有全球电商平台里面没有哪一家平台能覆盖到苏买通这么多的销售的国家这两个方面的依据
一方面是它的沉淀积累的一些优势另外它的一些变化它慢慢地它现在也是在转向于重点扶持品牌推出它的百亿补贴投这个钱为了支持商家的品牌在海外取得更好的发展所以最早期的速卖通它是以白牌商家为主吗是的最早期的时候确实是以白牌为主是
是不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供应链也主要是以排排为主可能真正做到有品牌的也很少很少
没错您觉得苏买通在过去十年当中他们的战略和重心有没有发生过变化最近一次比较大的变化应该算是之前可能不分白牌或者是品牌除了国际大牌可能会有一些区分到现在它确确实实非常明确的就是说通过百亿补贴配合品牌出海这样的一个策略也就是说它的重心已经是
真正的去扶持商家走品牌路线
这个是最近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应该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对于平台自身来讲它有这么强大的供应链在背后那么它能够除了扶持给商家补贴之外它也会特别重视提升品牌形象这样的话也能够让更多的海外消费者记得住这些品牌记得住这些物美价廉的一些商品平台也会越来越有竞争力吧
我的理解是它某种程度上压住的是确信中国供应链会迎来一次彻底的升级然后大量的国产全球化的品牌会崛起它某种程度上想要做这个孵化器因为这些品牌茁壮成长的过程当中自然也撑起了这个平台的生态是这样吗是的是的你说的非常准确
把苏买通和亚马逊这样的平台去做比较的话我观察下来可能有一些差异阿里旗下国际业务的平台它会更多的去主张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和中国品牌的这个丰富度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差异
亚马逊和苏买通的区别目前来说还是非常大的亚马逊的话可能更加注重于区域性的吧一些市场销售价格比较贵一方面可能平台目前来说还是以盈利为目的
那它需要赚取比较高的佣金服务费等等那速卖通的话呢它能够投入金金白银的补贴这些品牌给予流量支持等等从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来讲之前我们觉得亚马逊的购物体验应该会更好因为它方便退货消费者的一些要求它会非常重视那么到
速卖通平台的话它就更重视消费者购买的产品的价格力还有售后的一些体验等等最近也是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如果说要特别明确它们两个平台之间的区别
大白话来讲的话一个平台目前是以赚钱为目的一个平台是以扶持品牌为目的就是从商家尤其是成长型的商家角度来讲可能会觉得像苏麦通现在的阶段会更有红利是吗
是的 是的我有一些关于这个平台的历史问题比较好奇早年在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刚才提到它其实主要是白牌玩家在活跃所以其实欧美市场里面确实平台给这些市场的消费者留下了一些比较刻板的地价标签
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会有一些这也是为什么他现在要做这个优质品牌来去洗刷掉这个其实还是做低价但是是做高质的低价也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说的质价比而不是性价比了对没错这也是中国品牌的定位嘛就是我可能用一个更 reasonable 的价格但是我给你提供超出想象的质量是的是的
我还有一个好奇是我知道智麦通这个平台它最早好像是从俄罗斯和巴西开始突破的这个您知道为什么吗对最开始的话可能第一大市场是俄罗斯市场然后第二大市场是巴西市场这个具体的平台的战略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感觉这一点也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因为恰好是俄罗斯巴西这些市场确实是亚马逊覆盖不到的一些地区
央华区之前的站点最主要还是美国然后是欧洲不像苏买通这样的一个大面积的覆盖全球几百个国家和地区有点像农村包围城市对但是像俄罗斯巴西这些市场对于中国的商品的需求又是非常巨大的因为中国制造在全球来讲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产品
所以其实是在巨头无暇或者是不愿意顾及的地方先从这些突破点开始生长起来是的现在几个大的跨境平台都上线了海外托管的这种模式我感觉它好像也是一个大趋势您从品牌的角度能不能讲一讲不同品牌的托管服务它有什么区别吗
海外托管它指的是由平台来销售以一个固定的价格平台就按这个价格来给商家去结算差不多是这样一个模式那不同平台之间的托管服务会有什么区别吗
比如说速卖通平它本身也有比较强的这种物流渠道有一定成本上的优势跟商家的对接也相对比较成熟比较完善因为它本来早就有推出多个国家的海外舱的销售方式相对来讲是
更顺畅一些吧然后 TikTok 的话呢它是相对在做电商这一块比较晚他们的平台弹性比较大销售的时候可能爆发比较高当然低估的时候也会很低因为它内容媒体为主的它的海外托管是一个刚刚开始的阶段然后 TikTok 的话呢就是说拼多多海外的这个
海外托管的话它可能会更加注重于给商品的一些补贴当然苏买通也有这些补贴然后它可能做一些补贴然后做一些流量等等它的缺点可能就是说它本身在全球海外的物流这一块会比较新相对来讲没有
我理解可以选择的话当然是希望是海外托管模式但是这个模式真的要做好也是有壁垒也是要选择的对吗
明白
明白那从白牌转型做一个新兴品牌您觉得最关键的点都有哪些呢我觉得做品牌的话跟白牌的区别最重要的首先自己的品牌的一个定位承担的使命是什么这个一定要搞清楚然后围绕着这个
核心点呢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说对于市场的调研比如说我们做白牌的时候有时可能一款产品我们会卖全球不同国家那么我们定位品牌的话我们慢慢地就会去转向更细分的市场比如说我们欧洲的哪些国家比如说西班牙可能他们的偏好是什么呢
是的 是的
你刚才聊到说其实品牌的关键是要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 Macubit 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呢我们定位就是说我们想要在投影这个行业确实是能够推动这个行业的一些发展不断地去推动上游的供应链的一些研发升级换代比如说屏的技术镜头的技术等等来促使这个行业能够加速的发展
而且我们希望打破投影仪只能是作为一个奢侈品这样一种定位我们希望大量非常好用的投影能够进入到千家万户去
我最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回望可能 90 年代 2000 年代中国消费者所接触到的一些欧美大牌的产品它一定是价格更高的但是相对应来说它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好包括售后品牌美誉度以及质检方面包括研发它都
会有更大的投入我就在思考它是否这一连串的成本和更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成本其实也算在了产品的价格当中而我们
红海市场是不是不停地会去挤压利润使得这个利润不够厚没有办法去支撑那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投入中国的这种激烈性的竞争薄利的环境是不是能够养出真正的百年老店我觉得应该也是可以的对确实这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大家会不断地去
去压低毛利但是走品牌的路线的话我们会始终要求自己保持在市场的领先技术迭代等到行业足够走向一个成熟期稳定期的时候那么这个体量并不一定再是快速增长了在一个平稳期的时候了那这个时候真正能够走下去的走得长远的应该还是这些坚持消费者导向产品技术又能够领先于市场的领先于同行的这种品牌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了这期内容有任何听后感或者是行业观察都希望您能在评论区留言和我分享非常感谢有关全球化出海等领域也欢迎留言分享你想听的话题我们下期再见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