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与北凉西凉李暠,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世为陇西大姓,高祖、曾祖都在西晋任郡守,祖父仕前凉为武卫将军,封亭侯。吕光末年,建康(郡治在今甘肃高台南)太守段业在张掖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今甘肃敦煌西)令,迁敦煌太守。公元400年,李暠在敦煌自称冠军大将军、沙州刺史、凉公,史称西凉。公元405年,暠又自称大将军、大都督、凉公、领秦凉二州牧,迁都酒泉。公元417年,李暠病死,子李歆继位。西凉李氏政权,只有今天甘肃的酒泉、玉门、安西、敦煌几地,“地狭民希”(《资治通鉴》宋武帝永初元年),步骑兵合计仅三万人,军事力量虚弱。李歆“又好治宫室”,“用刑过严”(《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丧失民心。当时西凉的近邻北凉,兵力很强,西凉远非其敌手。公元420年,李歆听说北凉主沮渠蒙逊出兵东伐西秦乞伏炽磐,便想乘虚偷袭蒙逊的根据地张掖。沮渠蒙逊却有意布置疑阵,实际上他并没有引兵东伐,而是把军队埋伏在李歆进军的路上,以便进行伏击。歆率步骑三万东出,中伏大败,不肯退兵,率众与蒙逊决战于蓼泉(今甘肃高台西),结果全军覆没,歆战死,酒泉随之失守,西凉亡。西凉二主,立国凡二十一年。*in m 李歆弟敦煌太守李恂闻酒泉失守,据敦煌自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不到半年,北凉主沮渠蒙逊提兵二万,围攻敦煌城,“三面起堤,以水灌城”(《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城陷,李恂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