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back
听张醒婵聊聊《No,no!》
01:02:02
Share
2025/3/23
坏蛋调频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张
张醒婵
Topics
张醒婵创作专辑《No,no!》的心路历程与创作理念
张醒婵:我的音乐创作历程可以分为研究生之前和研究生之后两个阶段。研究生之前,我的创作比较零碎,多为一些片段式的灵感记录。直到研究生阶段,我才开始尝试将这些零碎的片段整合起来,创作出完整的歌曲。这张专辑并非完全从零开始,而是基于之前积累的大量零碎的 demo 进行创作的。 在创作过程中,我不断尝试不同的音乐元素,例如变拍,是为了营造一种超真实世界的荒诞感和扭曲感。我所指的‘超真实世界’并非指超级真实的世界,而是指随着时代发展,各种影像堆积,反而导致真实感下降的世界。 专辑《No,no!》的创作理念是将我对于现实的观察和感悟融入到音乐中。专辑设计了四个分身,分别用四把吉他,四种情绪类型,从外向内展现‘诺诺’这个人,体现我不同侧面和复杂的情感。专辑的歌曲安排也是按照从外向内的情感递进顺序排列的,不同板块使用的吉他类型比例不同,体现了情感的递进。专辑封面设计也与歌曲的吉他类型和情感递进相呼应。 歌曲《心说不易开疏》表达了我对人们过度依赖手机的反思,源于我想要摆脱手机依赖,回到童年不受干扰的状态的愿望。歌曲《于青》的日语式发音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受日文歌影响的结果。歌曲《念白》的设计理念是让歌词和音乐尽可能地靠近,营造共同的画面感。歌曲《A 到 Z》以历史为起点,展望未来,表达了我对女性以及其他被忽视群体的关注和重视。歌曲《空旺大马路》赤裸地表达了我内心摇摆、不知所措的情感,以及羞于表达的真实情感。歌曲《破折号》的破折号符号来源于美国诗人迪金森的写作习惯,表达了情感的微妙和爱在出现前后的反差。歌曲《缩水》表达了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容易迷失自我,希望人们能够找回童年的自我。 在创作过程中,我经历过瓶颈和崩溃,但我也从中学习到如何调整情绪,并重新专注于问题本身。有时崩溃并非完全是坏事,可以尝试将其转化为作品。我选择歌曲收录到专辑中,并非基于歌曲是否流行或流畅,而是基于歌曲的情感是否贴合专辑概念。专辑风格统一并非必要要素,歌曲的情感贴合度才是最重要的。歌曲的配器和氛围选择是基于情感表达的需求,而非为了迎合流行趋势。 我的音乐创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我小时候听的华语流行歌,苏打绿的音乐,以及大学后接触到的各种音乐类型和独立音乐。我不希望一味地模仿别人,而是希望走出自己的音乐道路。家庭经历和个人性格也影响了我的音乐创作。专辑的曲序设计是为了引导听众深入了解我的内心世界。我希望人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事情,拥有更丰富的想象力。我也对法律专业有过学习和思考,但最终选择了音乐创作作为自己的道路。歌曲中几秒钟的空白是为了打破歌曲常规走向,并引发听众不同的解读。临近25岁,我感受到时间紧迫,下定决心完成专辑。
Deep Dive
Chapters
创作历程与专辑概念:从零碎片段到完整专辑
本部分回顾了张醒婵的创作历程,从高中时期零碎的创作片段,到研究生阶段开始尝试创作完整专辑。专辑概念为展现创作者不同面向的四个分身,分别用四把吉他,四种情绪类型,从外向内展现。封面设计也与之呼应。
Play From
00:06
Share
高中时期开始尝试写歌,但编曲配器能力不足
研究生阶段开始创作完整专辑,有使用之前的demo
专辑概念:四个分身,四把吉他,四种情绪,从外向内展现
封面设计与专辑概念呼应
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专辑歌曲的细节与创作理念
音乐风格的转变与影响
对音乐创作的理解与未来展望
Shownotes
Transcript
前些天跟张醒婵打了一个电话,电话录音当中的一部分被做成了视频放在b站,另外还有一部分,被编辑成了这期播客。
Collap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