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习近平试图通过传达‘无心之失可从宽处理’的信号来鼓励官员尝试创新,但这十年来形成的高压政治环境和高风险的政治生态,已经让官员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风险规避心理。他们不会因为习近平的一句话就轻易改变现状,因为潜在的风险实在太大。即使有‘容错’机制,官员们仍然会选择观望,避免任何可能导致政治风险的行为。这种观望态度,实际上阻碍了创新和改革的推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习近平的这种‘容错’政策与其一贯的强势专制风格存在根本矛盾。一方面要鼓励官员承担风险,另一方面又要维持其绝对的权力和控制,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容错’机制的实际效果可能非常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官员的风险规避问题。官员们仍然会谨慎地选择行动,以避免触犯政治红线,维护自身的安全。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