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节目将会聊到波兰诗人米沃什的诗《一首关于世界末日的歌》。 内容来自我主持浮于野书店银弧诗会的部分剪辑。尽管这期的剪辑因故拖延了半年,但我个人很喜欢关于这首诗的讨论,再次推荐给大家,尤其在政治性emo的时候。 这期我们不仅聊到对世界末日的不同理解,更有刘大风补充1944年华沙起义的历史背景,带我们思考,在一个波兰知识分子眼中,什么样的世界境况是世界末日?立成回答,当人们已经不关心正义了。 从诗歌聊开去,又提到了加缪的那句话“暴君于百万人的孤独之上喃喃自语”,让我们的这次诗会,有了回望历史,反思当下的意义。欢迎大家进入诗歌的世界。
**主播:*甜菜 *鸣谢:*浮于野书店主理人刘大风及参与银弧诗会的十几位朋友 *朗读者:*闻起来像妖怪、叶寒 【收听提示】 01:14朗读诗歌米沃什《一首关于世界末日的歌》 03:00这首诗的底色是什么? 05:44甜菜从文本细读中探索这首诗 10:36刘大风补充华沙起义的历史背景 16:40对世界末日的解读 22:10在一个波兰知识分子眼中,什么样的世界境况是世界末日? 25:16朗读诗歌米沃什《礼物》 【提及诗歌】 一首关于世界末日的歌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 张曙光 译 在世界结束的那天 一只蜜蜂绕着三叶草, 一个渔夫补着发亮的网。 快乐的海豚在海里跳跃, 排水管旁幼小的麻雀在嬉戏 而那蛇是金皮的,像它应有的样子。 在世界结束的那天 妇人们打伞走过田野, 一个酒鬼在草地边上打盹。 疏菜贩子们在大街上叫卖 一只黄帆的船驶近了小岛, 小提琴的声音持续在空气中 进入一个缀满星光的夜晚。 那些期望闪电和雷声的人 失望了。 那些期望征兆和大天使喇叭的人 也不再相信它会发生。 只要太阳和月亮在上面, 只要黄蜂访问一朵玫瑰, 只要蔷薇色的婴儿出生 就没有人相信它会发生。 只有一位白发老人,会成为先知 但还不是先知,因为他实在太忙。 一边架着西红柿一边重复着: 这世界不会有另一个末日, 这世界不会有另一个末日。 1944华沙 礼物 [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西川 译 如此幸福的一天。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蜂鸟停在忍冬花上。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在我身上没有痛苦。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提及*诗集**】* 《切·米沃什诗选》 [波]切斯瓦夫·米沃什 译者: 张曙光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7 《米沃什诗集》译者: 林洪亮 / 杨德友 / 赵刚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11 【本期诗人】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1911年6月30日~2004年8月14日),美籍波兰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 1911年6月30日,切斯瓦夫·米沃什生于立陶宛维尔诺。曾参加左派抵抗组织,从事反法西斯活动。后任波兰驻美国、法国外交官。1951年向法国申请政治避难,1970年加入美国国籍。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提及音乐】 波兰音乐家肖邦 E大调玛祖卡Op.6 No.3 肖邦 第二号夜曲,降E大调作品9-2 【背景补充】 华沙起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家乡军反抗德国占领军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在1944年8月1日开始的。波兰家乡军的目的是想在苏联红军到达华沙前解放德国的占领,以避免战后由波兰爱国者联盟占据主导地位。50,000波兰地下军采用了游击战对抗25,000德军,整个起义持续了63日,直到1944年10月2日,波兰军队方才向德军投降。一般认为,在整个华沙起义,波兰地下军没有得到苏军的任何援助。虽然苏联红军早在1944年7月29日就已经达到维斯瓦河的东岸,但因为先前的攻击已经使部队疲劳不堪,在继续进攻造成了更多伤亡后不得不暂停。 波兰地下军投降后,希特勒命令德军将华沙夷为平地。结果85%的地方都被毁坏。直到1945年1月17日苏军才进入华沙。屠城战役累计造成25万华沙平民的丧生。 【关于播客:这里有诗】 这里有诗,分享关于现代诗歌的一切。《近于正常》主播甜菜发起。可能是一个人的诗歌朗读,也可能是一群人的诗会共创。分享打动我们的诗,也分享喜欢的诗人。保卫诗歌,也保卫珍贵的日常。 公众号/微博:甜菜王 (分享诗会活动/深夜抄诗) 视频号:甜菜读书(分享读诗视频) 订阅渠道: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Apple Podca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