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钱婧老师聊一聊,科研烦恼少一少|048

钱婧老师聊一聊,科研烦恼少一少|048

2024/12/9
logo of podcast 早日毕业

早日毕业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H
Hero
钱婧
Topics
钱婧: 本期节目讨论了科研中的诸多难题,例如动力不足、结果焦虑、与导师沟通的挑战等。针对动力不足,建议强迫自己进入工作状态,例如去图书馆或咖啡馆;当极度沮丧时,可以给自己放假,彻底放松;时间管理上,建议采用“每天三件事法”,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针对结果焦虑,建议不要将自身价值与科研结果挂钩,要认识到导师的压力也可能导致其对结果过于看重;与导师建立清晰的心理契约,避免误解和冲突。科研的意义在于工作本身和对世界的理解,意义感不是主动追寻的,而是在工作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科研工作的快乐感与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选择好的科研环境很重要。导师和学生都应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在科研的修罗场中苦中作乐。 Hero: 分享了自己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导师不明确的指令造成内耗、动力不足、对结果的过度关注等。针对动力不足,建议强迫自己进入工作空间,例如去图书馆或咖啡店;如果效率不高,可以用时间来弥补,每天完成最重要的一两件事即可。针对结果焦虑,分享了自己在博士期间没有 paper 的焦虑,以及导师带来的压力。认为工作与读博各有优势,工作有更高的可替代性和选择性,读博则能获得持续的学术记录。科研的意义感会随着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而变化,选择好的科研环境很重要。在与导师沟通时,建议保持真诚,并尝试表达感激之情。 钱婧: 在焦虑的时代,很多人会感到科研动能失效,缺乏动力。克服低效的方法是“每天三件事法”,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紧急的事情。当感到极度厌烦和沮丧时,可以给自己放假,彻底“毁灭”一段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学生与导师之间需要建立清晰的心理契约,避免误解和冲突。读博读硕过程本身压力很大,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导师的硕博名额是团队资源,导师需要有领导力,才能更好地管理团队,实现多元化目标。工作压力相对较小,选择更多;科研的意义在于工作本身和对世界的理解。意义感不是主动追寻的,而是在工作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科研工作的快乐感与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选择好的科研环境很重要。导师和学生都应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在科研的修罗场中苦中作乐。很多时候导师和学生都是这个庞大系统下的受害者,需要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在科研的修罗场中苦中作乐。

Deep Dive

Chapters
科研过程中感到倦怠是很正常的,不必过度焦虑。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来应对,例如远离床铺、给自己放假、调整精神状态等。
  • 远离床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 给自己放假可以帮助恢复精力
  • 精神状态对科研效率有很大影响

Shownotes Transcript

双厨狂喜!本期是钱婧老师来咱们台串台的一期节目。我们就着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的科研老大难问题出发,共同讨论了在不想做科研,没劲儿做科研,做了没意义,为了科研凑合活着,被笨蛋导师语言攻击等情境中该如何自救。钱婧老师也在本期节目中注入了很多能量和希望!

🎵 When you were mine(Hy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