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十字路口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 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我是主播科技杨远程联合创办了街旁新事项和唐岛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会在未来十年彻底改变社会赋能人类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
本周的十字路口是农历新年前最后压轴的一期我们打算来聊一聊在 AI 创投领域人人都关心的一个话题就是 AI 的出海 2024 年有越来越多 AI 的创业者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也出现了一大批超过了 1000 万美金年收入的出海产品那可以说好几个比如 Monica 比如 OpaclipHey JimHicks 等等我们能数出数十家待会我们会一一细数
那出海呢看上去是势不可挡我最近自己见到的 AI 创业者和他们交流不夸张的说十位里面有五位都说他们已经在出海做全球市场了剩下的五位虽然现在还在做国内但是也都蠢蠢欲动都在积极的思考或者储备资源也可能在积攒出海的勇气所以本周的十字路口呢我们打算来聊一聊 AI 领域的创业者们他们为什么要出海他们看到了哪些我们没看到的机会和可能性
而那些已经迅速从零到一实现了超过 1000 万美金收入的 AI 公司他们又是做对了那些事情我们要如何去学习模仿甚至说复制他们的成功经验呢本周我们邀请到线性资本的董事总经理郑灿
现行在 2024 年投资了 11 个 AI 项目,非常的活跃,一年下来我估计正在也聊了有上百个 AI 的创业团队,在一线感知着水温。而今天的另一位嘉宾是 Linkcloud 的联合创始人高宁,这两年高宁陪伴了超过 100 位出海的企业家前往美国和日本。
对在 AI 这一波创业者们的思维的变化和市场趋势有着独特的洞察那大概半年前高宁也做客过十字路口和我们聊过一期叫做那些你不知道的 AI 产品正在海外闷声赚大钱在那一期里面我们介绍了差不多 20 个优秀的出海 AI 产品那今天我们也会和高宁一起继续分享看看在最近半年又出现了哪些新的在 AI 继续闷声赚大钱的新产品是
首先欢迎二位,也请二位分别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一下自己的 2024 吧那有请高宁先好的,谢谢 Koji 的介绍然后也今天很开心跟蔡总还有跟 Koji 一起录半年后的第二期节目然后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 2024 年的话我就选择了解锁英文就是 unlock 今年算是自己创业或者是做这个社区的第二年
所以解锁这个词就是说我们在新的地方包括湾区在东京开始做我们自己的沙龙所以认识了很多本地的创业者第二个是真的是有机会看到从 23 年跟我们一起出海的公司到 24 年开始有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了落地了尤其是在日本市场然后我们也有幸陪伴了这个领导役的过程
郑灿呢你的 2024 一个关键词是什么谢谢 Cody 我觉得我们的 2024 可能用发现来形容吧因为整个我们主要在线性投 AI 应用整个 AI 应用的领域今天还在很早的一个阶段所以常常有一种感觉是我们站在一个
新的时代的开始就好像你站在一个非常而且每天都在变得更大的平原上平原非常空旷然后我们在寻找新出现的物种这种感觉坦白讲在过去很长时间是很少有的然后有一句话叫做风起于清平之末我觉得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个比喻非常的形象站在一个空旷的而且每天都变得更大的平原之上寻找哪里有新的生命在出现在孕育前面我们开始的时候提到了好几个已经年收入超过 1000 万美金的出汗人来产品有哪些是我没提到的然后你们觉得特别值得和大家介绍的要不要高宁先再来和大家说几个
我就说一个可能大家已经听过就是虚高做的这个 pro.ai 它是一款现实适配于 iphone 的这个帮助大家去在通话中录音的这款 AI 的硬件因为它会在通话结束之后会给你发送 summary 然后它可能都不能叫做年收入超过 1000 万美金啊就是大家在朋友圈也说到是月收入现在超过 1000 万美金这是一个不管从增长的角度还是从产品定义的角度是
非常典型的一款很有代表性的一款 AI 的产品然后也接触了很好的 TikTok 就是这样的一些新兴的渠道然后找了一个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场景我觉得这里就好像上一期宇森你其实谈到一个节目去找到一个看起来不太起眼的人群或者需求但实际上有被大家低估的这样的一个需求然后迅速的打开了市场
其实看到 Ploat 的时候很多人会认为他做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电话录音然后 AI 转文字记下来这听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 idea 那很可能他也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甚至来自华强北的超低价竞争
那因为你和他交流应该比较多嘛我有两个好奇啊一个是他怎么在那样的竞争里面就是做到第一名的第二是他现在怎么思考再往下会面临的这个珊瑚海啸般的山寨的竞争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硬件是一个切入口但真正其实要去延展的其实是在数字世界也就是当你把这些物理世界来自的语音音频变成文字之后到底还能给它的公式
不同画像的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这里面他其实提到了真正在因为你 AI 的这个软件的展示的部分其实你就要通过所谓的订阅制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些职业性的比如说律师比如说这个 dentist 牙医然后比如说在这个现场的一些这种施工的工人然后保险销售就是有这样的人实际上会把它当成一个就是真的在工作场景中也非常有效的一个产品
大家还是非常愿意去订阅和续费的然后回到第一点的话我觉得许高应该是我看到的在 AI 快速 CHPT 出来的时候快速去抓住这个红利以及去找到这个机会结合最好的产品之一因为至少从 23 年的角度来说他一定是最快的去推出这个产品
其实这样的用户群和用户的心智你第一个做的人如果你做的好你还是能占据很大的不管是你从后面所谓的关键词的搜索然后视频的播放量等等的话其实一直都有很常委的优势的那也问一下郑灿有你看到的哪些年收入超过 1000 万美金的出牌亚亚产品你觉得让你感到非常的值得一提眼前一亮
我们投资一家企业叫做 NOTA 可能大家或多或少也听说过他们主要是做会议智能的 AI 助手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一轮的 AI 能够让他做的这件事变成可能跟大家不太一样的是他从日本开始做其实我们是看着他在日本一个月赚个小几千美金到现在就整个的收入肯定是已经过了 1200 美金了
他现在大概在日本的 C 端整个用户群体当中占到超过 75%所以在日本开始做从 PLG 从 2C 转向 2B 然后另外一方面其实他们开始做 globalization 就很奇怪就是从日本达到日本海外所以他现在大概有 25%的收入来自于日本以外就可能有 20%来自于美国这可能大家都可能还不太了解
其实做会议的转入也是一个非常红海的地方那 NOTA 是怎么做到今天这样的成绩的我觉得可能有两个点吧最重要的一个点日本市场是一个很特别的市场日本的市场天然有一个屏障使得说很多人很多竞争对手上来就被 block 而且是自愿被 block 在这个屏障之外所以日本
本土的竞争相对是偏弱然后日本的整个环境是一个供不应求的这样一个环境所以他在日本其实通过正规军的打法就 SEO 就能够比较顺利的成长起来对
他在日本做 SEO 也是做 Google 吗然后用日本的这个本地的团队吗还是就是用会日语的中国人去做 SEO 最开始的时候其实用会日本语的中国人就行当然你能找到在中国的日本的留学生其实都可以因为在你做 2C 的时候其实你没有必要去到日本但当你开始要走 2B 的路径的时候你需要有日本的办公室你需要有日本的一号位那是一个
战斗的升级其实我们刚才也还聊到另外一个就是也是年收入超过 1000 万美金的 AI 产品叫 Higgs 这个是一个比较低调所以可能大家日常也不太去讨论的一个公司 Higgs 是有一个产品群有好几十个产品
然后刚才我很 surprise 的是,郑灿有提到说 Hicks 他的目前的状态只有他的创始人彪哥才能做的,各位请郑灿给大家介绍一下彪哥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什么他可以那么厉害?我觉得彪哥最牛逼的就是在过去的经历当中其实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一套怎么样去运营流量的方式
就是从选品到去运营流量很多时候同样的一件事情我觉得在会运营的人手里和在不会运营的人的手里是以千倍级的到流量这个事上我觉得整个 Hicks 的灵魂人就是他
我很好奇二位这一年会觉得自己回头看的话做了哪些值得分享的事之前我在极客上打趣高宁说他是中国的 2024 年的郑和因为他带着放业者出海像当代郑和一样第一件事
我觉得在这个上下半年我们是比较完整的就是每个半年去了分别去一趟硅谷和日本一方面是看到了说这个不管是有数万公司的创始人还是说有更多的上市公司或者是准上市公司的创始人都会亲自的带队呃
带着高管然后跟我们亲自去到实地考察然后我看到了所谓的弯曲这面叫 founder mode 或者是说这个创始人亲自驱动精神我觉得是非常非常的明显这个是跟 23 年变化很大的一点然后第二个事情是我们在继续落地的过程当中是 23 年时候做了第一期的关于 SEO 的 workshop 嘛
那我们今年是大家在继续发展或者是继续关注的话题之上就新增了两个板块一个是关于 PMF 一个是关于 social marketing 海外的一些推广的方式跟国内还是非常非常大的不同这个不仅仅是一个渠道的不同而是你从用他国的市场的人用户在思考些什么在关心什么这也是一个思维模式的转变
最后一个事情是我觉得还是自己挺开心的就是在日本做了第一期的第一场的面向华人的沙龙郑灿呢我是非常好奇就现行这一年应该是最火热的美元基金之一吧投了 11 个项然后可不可以分享一下你们主要投了些什么方向如果可以透露的话也可以介绍一下投了些什么样的公司和产品
我们今年在 AI 这个方向上总共投了 11 个项目像 Cody 说的然后在年初的时候我们也 launch 了一个 program 叫做 Linear Boat 主要是为了能够去帮助
新的全球化的 AI 创业者就像我们说今天在 AI 的很早期实际上对于我们是这样对于创业者也是这样其实我们希望说可以有一些新的变化能够更轻更快的去帮助今年头的 11 个项目主要都是面向全球市场大部分是 to consumer 和 to professional 绝大部分企业的 base 在中国然后
然后主要的方向大概这样几个吧教育陪伴生产力工具科技消费品然后这也是我们会持续关注的方向就根本上讲其实我们对于方向并没有那么设限但我觉得有这样的一些倾向更多的其实也是 AI 最早落地就 AI 落地的先后导致的这样一个变化
对线性是投了 11 个 AI 项目整个线性投了多少个项目整个线性投了 17 个所以投的 AI 占比还是非常高的然后刚才我还看到另外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你说大部分都是面向全球市场的 AI 公司
这个是多大部分应该除了一个之外全是上来就面向全球市场我想这个和早几年投资的版图应该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不会有那么高比例的出海这个是你们刻意为之还是不知不觉就投出了这样一个分布来啊
其实我们做了蛮长时间的思考关于这个问题最大的一个原因我觉得还是中国的工程师红利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应该卷到一个更大的市场去基于这个想法我们开始去走这个全球化的路
这一年二位的工作看上去都是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关注 AI 的出海有没有什么让你们印象非常深刻的故事呀就是我在东京参加了就是由 We2AGI 然后这个 ConfUI 的华人这边积极的组织者包括还有一些大模型 AI 的创意这些组织的这个 ConfUI 的第二次的全球的峰会
我没有想到就是他们不仅邀请了就是真正 UI,ConfitUI 的背后的创始人然后还有那么多的视频 AI 大模型的背后的训练师还有非常厉害的这些创作者设计师还有就是爱好者一起聚在了东京大家完成了整整一天的超过将近快 20 场的这样的交流是中国人一起去发起的这样的一个全球性的活动我觉得还是对我的冲击非常大的
然后我就再快速说一下第二件事情就在湾区接触到 UAIC 的这样一位华人创业者然后他也是 AI 的创业进入的是这个医疗这个领域就真的是为就是用 AI 很好的去进入到这个医院里面的一些信息化和自动化的一个服务里面就虽然这是一件特别苦就是他讲到特别繁重的一件事情但真的是能帮助比如说特定
门诊部然后护士或者是背后的这重复性的工作的劳动者释放大量的产能去让他们真正注入到真正对患者对医院有价值的事情上面但我其实想说的第二点作为华人嘛然后又做 SARS 或者是做这么传统领域中的创业你不会担心有很多的这些挑战和这样的一些融入的障碍
他给我一个非常让我感动的一个回答是说他自己是 PhD 出身他以前没有想过要做 AI 加 SaaS 的这样一个创业但是他说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像 Notion 或像 AirTableCofounder 其实都是华人他们都花了很多时间前期的去做好的产品或者去了解这个用户花了很多时间他们不是
Day1 就是很成功的一个产品大家都都 pivot 了很多次但最后都做成了这么成功的公司真的是鼓励了他们然后他说也是因为他们的一些成功让 VC 更有勇气和信心去投华人来做 SaaS 或者是进入到相对来说壁垒和障碍比较高的领域所以他其实非常想把自己的一些经验然后后面有机会能够分享出来或者贡献出来
所以一个是你看到了勇气另一个是看到了创业的前辈给新一代的创业者们打的样大家带去的力量其实我们在前几期十字路口有一个复盘这一年的美元基金的一期节目里面也有花很长的篇幅在讲美元的在讲美国的美元基金他们现在非常积极的在投华人团队然后我们其实当时做了一些统计像 A16Z 的 speedrun 这个复划器里面
就投了可能有七八个华人团队甚至招了这个就是中国背景不是说 ABC 背景是就在中国读本科的这样的背景的投资人加入他们那这个也是他们历史上少见的招聘那我觉得这背后释放出的信号也是对于这一批新的华人创业者在去做出海市场的时候寄予厚望吧
郑灿那也想问一问你这边在 2024 年有哪些和出海相关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或者人我觉得我大概也先讲两件事一个是我也参加了 Link Cloud 高宁组织的日本的 trip
我觉得那个实际上是对我今年可能启发最大的一次 trip 这是第一次,这是第一次去日本去做一个可能类似于商务考察这样的工作然后那也是就第一次认识到日本实际上是一个很特别的市场它是一个跟中美都不太一样的市场也开始触发我去思考说其实很多时候当一件事情的第一个台阶很高所以这个会有这个跨越第一个台阶的问题的时候
那这个大家往往会失去一些探索的兴趣和勇气其实这个台阶后面可能是一个通途或者乐园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对我而言印象特别深刻而且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现在 guide 我做一些工作对另外一个事儿
实际上就是刚才讲说在一个很早的时间也讲我们今年年初的时候 launch boat 实际上在同一个时间我们其实做了一些别的工作我们开始认真的在我们自己的公众号上写文章这个背后的原因是我们觉得在这个时间点其实所有人都在想思考未来会怎么样自己应该怎么样而且没有什么正确答案因为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
所以我们希望能够从这些角度去帮助创业者把我们的思考把我们看到的信息能够分享出来
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就之前我同事跟我说过在不同场景下面听到大家说我们的公众号写的很好这个但终于昨天其实正好碰到一个很老的老朋友说哎这个你们好像今年开始搞内容了这个搞得还不错这第一次听到特别的自豪
但其实我真想说的是我也特别鼓励所有在思考的朋友们能在这个时间把自己的思考分享出来因为它的杠杆会特别特别大因为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在渴望 pick 其他人的 brain 的世界推荐大家关注线性资本的公众号
其实郑灿刚才提到线性今年非常积极不只是投资积极做内容也很积极那在一线你有哪些体感你今天看了多少个项目我其实来之前数了一数我们在册的大概有 100 多个但这 100 多个指的就是我们可能 formal 聊完需要入库的项目所以实际上可能
因为大家知道我们可能会更 casual 的很多做一些 first touch 的就会更多一些我想可能有几个比较明确的感受吧
今年的确整体的速度会不需要去抢项目没有所谓的抢项目这件事我觉得可能几个原因未必是像大家想的可能说投资冷却了而是实际上某种程度上我一直觉得所有的东西都在飞快变的时候其实创始人也在仔细思考然后投资人也在仔细思考双方的思考会到一个点上然后投资才会发生
所以这是一个其实我觉得相对更正常的一个事当然在一个变化的过程当中可能思考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对吧不像原来可能大家很长时间在一个 status pool 其实这些思考早就做完了我看到我就可以投了今天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都要仔细想一想
然后另一个方面是我觉得可能今天整个创业的试错的成本也变得更低了因为 AI 的原因显著的比原来低然后试错的速度也变得比原来更快某种程度上我觉得大家的确在期待着这个创始团队能够给到我们一些让我们信的东西因为反正也不用花很长时间至少从我们的角度看很多东西其实可以很快的
所以我觉得这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回过头我觉得还是那句话我觉得这是正常的投资的速度然后整个市场上至少我的感觉是绝对不缺钱然后只要这个创始人在他的阶段 deliver 一个好的结果不管你是 pre-marketpre-product 还是在一个 PMF 的阶段对吧你在 pre-product 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的想法和一个 prototype 你
你在 PMF 的阶段有漂亮的数字我觉得都不用担心融钱的问题这是我的感受高宁其实也是前投资人现在可能和做投资人一样每天还是和创业者泡在一起
你在这一年下来有些什么样的体感其实大家其实有发现前面我们聊到的 plothex 或者是还有很多真的发展挺不错的这不管从用户的角度还是收入的角度都以不同的角度增长的挺不错的公司其实都 bootstrap
没有拿钱然后我们今年确实见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并不是说从头到尾他真的不拿钱而是说你不用拿钱但是快速试错这个市场的原本真的变得很低有些创业者其实上他就是一个人或两个人或者一个小的团队在快速的在某些产品上进行一些验证并且他们也成为很好的这种 indie hacker 也好或者是说独立开发小团队也好也取得一定的收入规模那这个时候他们可以去选择
半年前高宁和我们有一期节目就是那些在海外闷声发大财的出海公司然后那期节目播放量非常高大家都想从里面找到一些财富密码又过了半年想问问高宁你有没有发现一些新的在海外闷声赚大钱的出海产品
第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呢是就我们去年上半年应该聊到了很多跟纹身图相关的包括我们讲到的 Color Pro 啊包括讲到 Photo 啊包括讲到这些 23 年开始其实是抓住了就是在 Stable Diffusion 或是图片测开源的产品之后突然就应该是这个
快速增长的我觉得还是发展很不错的这个有代表性的出海的公司那 24 年回顾下来我发觉首先就是这一类的公司由图片变成了就是延展成了发展成了多模态加上视频包括了有纹身图片图片身图片然后图片身视频这一波的红利我觉得还远远没有结束我觉得 open art 可以说就是像 open art 像 polyverse
那都是很好的朋友那整个的收入的增长或者是在这个人群的细分甚至国家区域的增长上其实有了个特别大的突破举个简单的例子那比如说针对于健身的人针对于这个不同国家区域
修图的人群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修图的这个产品然后针对于甚至 SMB 他们做海报的做这个需求针对于这种餐厅的一些特殊场景的那这样开发出来之后都使他们的收入其实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我觉得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
然后第二个我觉得有意思的应该就是这个之前和 Codew 应该有讨论过的就是今年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品类是关于宗教类比如说像这个有一个华人开发叫 Blast 这样的一个产品它主打的是这个伊督教的应用比如说帮你去做经文的这个诵读然后引导师的祷告但是实际上达到的效果我觉得并不一
不完全是功能性而是更多心灵上一个提升那这个的话我知道它其实也有挺大的一个增长然后包括之前有来我们沙龙分享过的 X-Mind 就是一个做脑图的这样的一个非常成功的一个产品其实他们去年或者是一年之前其实推出了它跟佛教结合的一个产品那我了解到他们
发展也非常的不错然后我知道他们也开发了一个关于塔罗牌的一个 AI 的应用然后的话呢那我有问我们来做这个塔罗牌或者这个有什么有意思特别的地方那其实有一点 surprise 我是但是他们就说到其实是我们的设计在某些的这个色彩和这个人物的设计上更加的精美其实就靠这一点
他们就会吸引了很多就是对他们在外观上或者在这个产品审美上特别把印的或者付费的用户那如果还有一家公司我觉得稍微有一点老一点但是我觉得可能不少的人吧包括我其实都是曾经用过他们的小神却就是测测
其实是蛮早的刚开始从心理测试性格特征测试 MVTI 因为这里面从不同的功能的角度都能结合 AI 去达到更好的互动的效果以及更好的解读的效果在这个过程当中的话他们应该是这一两年有非常好的一个增长
然后那第三个我自己觉得就前面有讲过但我觉得自己我觉得就是未来的这一两年我觉得特别有机会的就是所谓的 AI 原生的硬件吧那包括其实在近期的 CES 上已经看到了挺多开始有
特别有想象力的一些产品了我觉得主要看到的一方面的创作者就是创始人或团队来自于中国还有一波的话是来自于日本我更多的是期待就期待有更多是从这个心理的或者是情感的陪伴上跟针对于特别的一些人群还有特别的一些国家去推出来的团队
昨天其实王兴也罕见的发了一条朋友圈他分享了一个 CES 上的产品是一个很搞笑的产品那个产品叫夫妇为什么叫夫妇呢是因为它是趴在你的杯子上夫夫夫把你这个热气腾腾沸腾的水或牛奶或咖啡给你吹凉对因为这个我可以 echo 一下因为我看了一篇文章就是讲 CES 的这个硬件然后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就是这个 25 美金的夫妇
我觉得它主要是在销售一个快乐销售一个故事就是我肯定会去买而且高林刚才说到这些在海外做的不错收入也不错的新的产品们我觉得我自己试着总结其实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就是模型能力的提升解锁的新的可能不管是文生图文生视频就开源闭源新的进步带来了非常多新的可能
然后另外一个像提到宗教它和 AI 的关系很有趣我觉得他不会说自己是 AI 产品的对他整个网站没有任何 AI 那为什么 AI 可以帮助宗教类的产品突飞猛进呢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宗教产品是大量的要做内容而在过去这样的内容是制作成本极高的那 AI 帮助他解决了内容的供给端的问题然后另外一方面就是做这样的产品要去获客获得流量那 AI 在这个里面也帮上了很多
帮忙做 SEO 所以其实类似宗教这样的产品其实我看到还有一些就它符合两个特征第一是 AI 可以这个高质量的高效率的生成内容另外是 AI 可以帮你做流量又解决供给端又解决流量端就像这样的这个创业机会也蛮多的然后有另外一个我觉得其实最近半年看到的它和 AI 没什么关系但是我印象非常深是一个 APP 叫做 StressWatch
因为 APP 的收入是相对更透明的大家是可以在 sensor tower 上看到的 stresswatch 这个产品它现在一个月有 60 到 70 万美金的收入
所以这个是我们在自己的播客里面因为我们聊 AI 聊的多所以有时候会看不到的领域但在这个领域也不断有中国团队冒出来做出这个出海的全世界都认可并且买单的新产品当我们去年的时候看到一些 APP 端的产品其实发展的也还挺不错的
看到了一些小的团队吧然后呢借助看到了一些已经被验证在 web 端上已经被验证的一些场景实际上在 app 端上同样会有一些相似人群的一些机会然后快速的做了一个这样的一个移动端的应用我也相信是今年一个比较大的机会其实这一波我们提到的很多赚钱的公司都是 web 端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流量端的红利的问题
虽然看上去谷歌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了但是其实真的过去十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 PC 上的流量竞争反而是弱于移动上的大家可以用 SEO 去非常高效率的获得免费流量这在移动的时代哪怕就此时此刻的今天是不可能的在移动上去获得免费流量
去哪里搞所以这是我觉得为什么这一波我们看到很多赚钱的公司其实在做外部端而又因为 AI 它天然带有生产力提升的属性所以在外部端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机会政策在这里有什么补充我们因为主要看 based 在中国的创业公司所以其实多多少少会发现说目前在
赚钱的赛道上其实相对是比较拥挤的也就是我们看到做的比较成功的产品基本上在几个大的赛道上包括了像图片视频然后也包括像一些 CAI like 的的
叫陪伴或者聊天这些赛道都很大了但也的确都很拥挤我们做的好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我们对这些本来就钻研的比较多就像视频本来是这个中国的想象对吧因为有体系所以有简易然后有各种视频的这个 AI
我们也很期待看到说在其他领域和包括其他市场就刚才我们其实一直在讲其他市场有一些类似的机会这里面其实就 Echo 刚才 Koji 讲的就这几个推动力对吧比如说新的模型带来的新的机会或者新的模型能力可以举个例子有很多之前就闷声发大财的非 AI 的领域
那其实可以被 AI 改造那它同样是一个美生发达产的领域今天语音 AI 让大家可以就今年大概是第一个 AI 说话像人的元年对吧那其实如果我们把它用到电话上
海外有一个很奇特的领域就是专门用电话帮你去 argue 你的账单退货各种这种事对吧那这实际上是一个你不愿意干但这个之前有公司等于外包帮你干那今天其实可以通过 AI 来干我们其实看到有团队在做这样的事对包括他们在 PH 打榜的结果也很不错
就这是一个就你明确知道可以挣钱的行业这个公司的名字你还记得吗他叫 Pine 对他是一个这是一个原来声望的团队叫 Pine 这个很有意思我们很期待这一些类似 Do Not Pay 对类似 Do Not Pay 甚至类似于 Billshark 就我们很期待看到这些就是在实际上本来就是一个 business 的领域能够有人去用 AI 去做它
最近你们还看到了哪些给到你们很多启发的产品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产品吧这个我比较上头的两件事对吧 coding 和多摩泰那在 coding 的角度其实我过去大概试了市面上大部分 AI coding 的产品对我而言感受最好的是 Consonant 这里面很有意思就是因为这些产品实际上是针对不一样的目标和不一样的客户群体的然后我们觉得说
给你给我一个很强的感受就是产品力因为我们讨论产品力强弱的话其实产品力是一个把产品做到刚刚好的程度那这点在今天因为 AI 干了大部分的这个工作 heavy lifting 所以实际上在一个产品上真正就是团队需要做的事情是去花很多时间做很多 engineering 的工作去把这个我所需要的控制提供给我
然后让这个东西在我最少的交互下最后出一个正好是我要的结果就听起来是很魔幻的但今天的 AI 真的可以做得到对吧那比如说我是个工程师所以我用 Cursor 的时候其实我是需要有不少控制的我需要它按照我的想法
那今天基本上 80% 90%的工作他都可以按照我的想法出一个正好的结果但他正好给了我一些控制那比起来另外一个产品叫做 Bow.new 对吧那实际上他是针对不会编程的朋友的那我用起来就很难受因为就我觉得我总是打不准对吧总是往左偏一点改一改往右偏一点但对于可能他针对的人权人员这是一个正好的产品
因为对他们而言就完全用自然语言交互然后可以出一个完整的结果在当中不想他们做任何工作这个其实非常微妙的就看上去大家说到 Cursor 也会把 Boat 把 Windsurf 把 Lavable 放到一块说但是真正用完之后会发现其实他们的目标人群和设计理念是截然不同的尤其 DevinDevin 和大家就更不相同对我花了 500 美金然后 Devin 给我的感觉是
他把我所有的快乐都剥夺走了然后把所有的不快乐留给我展开讲讲他把我的创造的能力全剥走了我告诉他的东西很简单然后他花上巨长的时间让我等待然后最后给我一个结果我还需要很认真的看那个结果满不满足我的要求然后再跟他交互
就把我的所有的快乐都剥夺走了把所有剩下的不快乐的部分留给了你说的快乐更多是创造的快乐对因为 Cursor 其实你还是在创造基本上每半分钟每一分钟还要和他互动一次是 Devin 就是你交个任务过几个小时回来检查一下 Exact 要过好久半个小时起步然后搞不好还真的是超过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我现在用 Cursor 和 Devin 他们确实有非常不一样的用途但我都找到了某种什么时候用啥的那种感觉一个是 Cursor 我会解决非常具体的问题比如我前天刚写了很简单的一个程序就是每天早上 10 点定时去我的 Gmail 里面看前一天有没有新的发票邮件如果有的话把这个发票邮件里面的附件或者 link 下载下来然后再存到我 Google Drive 指定的一个位置这样每个月我就可以批量下载发给财务
然后这是 Cursor 可以做的一个类似的事然后 Devin 我觉得如果交给他做也可能做得出来但这种任务我就倾向于不交给他那什么任务交给 Devin 呢研究型的任务
比如说我最近自己在想一个项目如果我要这个去做第二个语言版本的话我会选择什么样的语言版本做西语市场还是日语市场还是德语市场法语市场然后这个任务我就丢给了 Devin 然后 Devin 因为他非常擅长去把一个任务拆解成一个一个的环节
然后他就非常像我找了一个麦肯锡的一个咨询公司他根据我的目标来去给我设定整个严谨的思路然后这个过程其实是可以给到启发的所以在乎的也没有那么说就 Devin 给我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而是他去拆解这个任务的过程我发现还可以这样去拆分这个思考的过程是的 Devin 其实真的就不是个工具
他是个人啊对他是个他是个 agent 他是一个初级员工而且在某一些地方其实没有那么初级还挺不错的但就是你把魂扔给他然后回过头来看我的 devin 是在那个一个朋友买的团队账号里面然后那个团队账号里面有六七个人所以我其实能看到大家都在怎么用嘛团队互相彼此能看到
所以我发现大家交给他的编程任务几乎都失败了这最后做出来都不太行所以现在我看到大家几乎都变成和我一样了就把研究任务丢给他这个也很有意思 Cursor 是你提到的一个印象深刻的带来启发的产品还有吗对刚才讲多摩泰其实另一个产品让我非常喜欢的是 Notebook LL 这是个 Google 的产品不了解的朋友们可能简单讲讲它最早是一个
就是帮助你去做 research 的产品但其实我特别想讲的是它有一个 audio overview 的功能就是它可以帮助你很短的把你的材料不管 pdf 还是啥生成一个几分钟的一个 podcast 对吧那这件事我们说产品力的点在哪呢就是基本上今天我们看这个 TTS 很成熟了所以大家觉得说这听起来是很简单的工作但实际上
所有就我我基本上试了很多种方式也看了很多种方式去 reproduce 最后的结果能够 reproduce 到到 notebook lm 这个水平的非常非常难就你你其实在一些很细节的地方就像 podcast 我们在聊天这个
我会在高尼说到让我觉得特别激动的时候我就会 jumping 对吧然后科技会在我们说话的时候表示因为他非常 active 在听他会有一些 verbal cue 对吧然后语速在大家讲到激动的时候会变快会变慢就这些事情其实
其他的技术手段今天就做不到对其实过了快四个月了然后有非常多复刻他的努力没有一个做到了他的我觉得六成的功力这个真的很有趣我们其实之前路过一期播客就我和荣慧两个人就在讲我们看都
notebook lm 的十个有趣的用法然后最近 notebook lm 还有一个新功能发布那个更有意思就是你可以听两个人的对话然后同时你可以随时跳进去提一个问题然后他们俩就会停下来然后打断打断对然后回答你的问题而且就是他们回答你的问题之前还会就两个人可能互相聊一聊接个话
就是极其的自然我觉得这个很难以想象就是这里面一定是有大量的这个非 AI 的模型能力带来的变化而这个可能是这个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就是在对用户的深刻动态在结合一些工程化的
然后当时我们为了做上一期节目其实有去看他们背后的团队这个团队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主要的核心成员他不是工程师也不是产品经理他是美国的一个畅销书作家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写作大神
他从头到尾都在参加这个项目因此是他的脑子可能提供了一些难以捕捉的智慧吧很微妙的东西就是让 Notebook 做出来的这个东西显得就是比别人要高一个段位而且到现在也没有人复刻出了是的他们其实就你说的那个作家他在 Hardfork 上面有一个播客然后另外他们的产品团队在 Sequa 那个 Training Data 上面有一个播客这两个我觉得是特别好了解他们背后
做就是思考方式和产品化的点就这个是产品其他我们看到复刻的我觉得就是
技术的对以及这个产品经理和核心的工程师现在已经出来创业了我看到这个的时候当时也有一个感慨就是其实硅谷还是一个自由的地方大家没有经验禁止就是没有这么一说所以你做出了优秀的产品你可以非常迅速的自由的去做下一个自己想做的事然后我们身边其实也有非常多朋友背着经验禁止一背就是两年真的这个很要命我觉得非常扼杀创新的结果是明确的
没有经验对啊这是法律的 difference 加州法律禁止经验其实法律也是大家文化的和价值观的一个折射是一个折射对
尤其他们都是案子打出来的法律深刻了来 高宁对 我就说两个产品一个已经几乎已经变成我一个日活的产品就是这个郁博老师做的 YouMind 作为一个创作者来说我看到每一篇文章或者我想读的文章我其实有非常高的敏感度知道哪些内容对我是有用的这里面的时候第一要素就我希望能把里面的片段包括图片 包括视频
甚至视频里面的一些精华能够快速的保存下来这个是所谓的就是我讲的 Sneep 这个功能构建我未来创作的素材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起点然后第二件事情就是跟 AI 结合的更加的极致紧密的就是我在这个过程中看这篇文章中的思考这个思考有可能是我会去写一点自己的所谓的 thoughts
然后有可能是说有了 AI 之后更愿意是否把一些常温因为有些就像科技讲到的我不懂的地方想去本来如果旁边有个人的话是跟我探讨的那这些东西那我就交给了 AI 然后所以我很喜欢的功能是我截取了一些文段然后我就会以一个插件的形态那就跟他去对话然后第二个产品相对来说就成熟一些当然是我就是至今为止也非常喜欢的或者最喜欢的
这个 AI native 这款产品就是 Gamma 那当然创始人这个也是华裔嘛当然
在美国图生图长但是今年我其实被打动我的一个功能之一就除掉了所谓的这个这个 AI 的这个 power point 或者 slides 的一个展现以外的话我觉得就是它很原生的在 prompt 这件事情上让我或让一个小白的用户怎么去这个更好的去这个进行创作它叫做 prompt 优化但对我来说我觉得应该是如何让用户
不用写 prompt 那这件事情是他去怎么体现的就大家知道在这个 slides 的展现里面是有很多配图需要去做的现在 Gamma 的一个功能是说我不关心人什么 prompt 我打入进去之后他就会有一个所谓的叫做 optimize 或者我帮你去优化这个功能他会把你的一段的 prompt 解读成一个就是实体的以及风格环境的两段这两段是根据你写的非常糙的 prompt 去自动生成的所以这样之后生成的图片
我觉得就是我也用了很多不同的这种纹身图或者是这样的产品了
甚至我意想不到的是 Gamma 不是以纹身图而为核心功能的产品生成图片的效果是我现在见到的基本上不超过两次就能够选到我配图所以这个是我觉得产品这件事情所谓的产品力就真的是说它知道了用户非常极致的想生成好的东西但是不会写好的 prompt 它在这上面下足我觉得是下足了功夫
这听起来其实一个比较简单的事情但是他真的把它做到产品里面去就给用户带来很好的体验然后我们自己我最近在做一个事就是 AI 写 blog
然后因为要让这个 blog 有很好的 SEO 就需要在里面插入配图和表格和 table of contents 等等然后配图这个很有趣就是每篇 blog 我要求他插三张图而且要求他自己去根据上下文选择在哪里插图是最有画面感的然后再根据上下文的 context 来写 prompt 然后我们调 recraft 的 API 然后现在做了几百篇每一篇都看上去心旷神怡
前面我们在聊出海的时候二位都不止一次的提到日本这个是好像一个在二位今年一整年下来印象非常深刻的关键词那你们在日本市场是看到了什么样的机会或者看到了什么样的让你们如此兴奋的可能性呢其实我觉得日本最大的特点就还是刚才讲的它是个供不应求的市场背后很多原因了但总的来讲就是日本本身的
IT 能力很差 AI 这个能力也很弱
斗胆说的但整个的数字化的需求尤其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开始变得极其的强烈所以这里面有很多机会但没有什么供给然后我想其中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的进入的门槛它的第一个台阶特别高所以使得很多创业者或者企业吧这都不一定光是创业者大家在思考的时候可能自动过滤掉了
对所以我觉得才会有这个很奇特的供不应求的这个市场局面就是刚才讲到日本的门槛进入的门槛相对来说高是因为他们也相对来说保守一些或者是不太愿意其实轻易的去做改变
然后我们看到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说一旦其实你进入了之后你给带给大家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力比如说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或者是一个完全没有过的一个好的体验然后并且你真的是这个展示出你在日本市场本地化或者是一个比较坚定的发展的决心大家认可你是为我们而提供服务的时候他对你的拥抱或接受神助会直线的上升
那么我们看到是说日本也有一个比较好的另外一个角度补充就是日本在所谓的资本的环境当中也是相对来说友好的就是你如果要上市要退出一方面有比较大的这样的财团或者是这样的 CVC 能够成为你被并购的一个对象然后二是说的话你的收入门槛相对来说如果你是千万美金以上
你其实小几千万美金有小几千万美金上市的平台或渠道你大几千万美金甚至这个有几个亿的这个人民币的收入时候你还会有不同的渠道可以去上市而且我们今年看到了一些比较大的一些 IPO 跟软件或者是跟科技相关的不少都是华人吧或大中华的团队这个做的
对说到说到资本环境上日本除了退出的友好就是上市的门槛低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就是其实早期的日本的早期投资相对比较弱的相对总体的这个资金量这个资金体量和帮助程度都会相对小一些比起中国比起美国所以其实从这个角度讲
中国的创业者如果去进日本其实在这个角度上可能还有一些竞争所以中国的这个创业团队去日本不只有工程师红利还有资金红利是的所以是这个双重 buff 如果举个例子有什么样的创业机会的话其实特别有意思就是哪怕现在基础语言的模型或者翻译这个功能我们在日本其实都没有体验到非常好的日语转成中文或者是英文的好的产品然后这一点还是让我挺
挺意外的就是你有很好的翻译力成功但是实时翻译这件事情讲究的是说你对上下文快速的一个理解然后因为你因为理解了下文之后你可能要重新的去整理你前面翻译的文字嘛那日语又是一个很多表达又是一个道装结构的那么在这样语言的体系下的时候实际上很多
诞生出来本地化的机会而且今天聊下来二位提供了非常多的资讯也提供了非常多的洞察那我自己其实也很好奇就是二位作为投资人也作为创业者吧你们是怎么保持对行业这样的敏锐度的有哪些特别的信息的来源或者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去年这一年主要靠的还是两个就一个是订阅的 newsletter 第二个就还是 podcast 因为这两个是一个是在这个网页端能够去比较沉浸式的读的
然后我觉得最好的助力就是因为有了 Umine 之后我也能更好的去接取很多人的这样的信息然后主要关注的后面可能贴在 shownu 上面我最近关注比较多都是一些还是来自于我非常认可的一些投资人他自己会写的 newsletter 包括那个 Botstar 的 Venture 的创始人 AdSync 写的这个周报还有就是很知名的这个这个 Ultimate 的创始人就是这个投资人这个 Jermyn Boss 写的 SaaS 的周报这些都会关注那 Podcast 的话就很多了就
不一而足了我觉得这些关于 AI 的关于这个关于软件的或关于科技的一些播客然后甚至是今年也会更关注一些就一对一的跟一些这些大佬的一些访谈就深度的访谈我相信去年也看到很多真正的创始人自己会上一些播客
或 Cursor Devon 这些团队都上过播客 Anthropic 然后这个 NoBookLM 所以我觉得从他们这种一对一的深度访谈中其实还是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的对 其实和高丽一样我们也看很多 newsletter podcast
然后我个人可能稍微特别一点的是其实我的兴趣爱好是做东西所以很多时候其实等于会在做蛮多 servay
也会知道什么东西能做能做到什么样你最近做的一个有趣的东西是什么可以分享一下吗我最近在我最近就试过重新做更早的时候其实蛮有意思的是我们在那个 4 欧出来之前的那个礼拜的周末正好我自己
戳了一个本地的这个从文字到语言大模型文字到语言就是我说话然后转成文字然后模型然后在 TTS 出来的东西对吧
然后当时其实还内部写了一个小文章就是告诉大家说只有在本地有一个非常低的 latency 然后只有在这个非常低的 latency 下聊天你才能有这种打断别人什么的感受对吧然后我们说这东西一定是有东西能干的然后过了一个礼拜就有了然后现在 serve realtime 的 API 也有了是是是成本现在还降得很低是的就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我我会信这个我觉得明年整个
整个的或者往下整个的多模态尤其是最快就是声音模态会有很多东西出来因为技术把这个门打开了那我们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展望一下未来 2025 年二位认为在 AI 应用领域会发生什么有哪些是你觉得确定会发生的或者有哪些是你还没那么确定但是你很期待它发生的我也先说然后很期待被打脸
但当我觉得很确定的是我还是挺希望有一个 personal agent 他是能主动的去像一个这个看我所看然后这个我能跟他随时的去进行交流然后他承担的职能也逐渐逐渐的从一个所谓的工作或者效率的一个一个助理吧
就是能变成一个能在真正能在生活上能够提供一些陪伴和一些情绪价值的一个一个助手然后那所谓的就是说我记得宇森也讲过就是到底从一个你所谓的笔友就是你交给他然后他帮你去改人真正能变成一个像 devin 一样的你交给他一个东西他能自己去做他能自己去思考然后他又不懂了他还来问你就这样的我觉得后者其实是我想要想看到的
回到刚才讲的模型能力不管是从 SO 然后看到的更多的这些推理能力 influencing 这方面的提升更多的是在大家看到是在 science 上面物理数学科学各方面的 coding 大家讲到但是我就很担心的是说就是在情感在陪伴
在一些性格特征这方面的角度来说那其实现在看到的这个进展或者是从学术上进来其实没有那么的多因为我坦率说我觉得现在任何一种东西离 Hertz 真的相当相当的远我觉得远远达不到那我不确定这个道理是可能是一些工程化的能力还是说需要很多 research 还有进步能力的提升但我觉得这也说不定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创业或者是一个机会点曾灿呢你对 2025 年的期待确定的不确定的
確定的其實剛才講過就是我很確定多模態尤其是語音模態會在更確定的落地所謂更確定的落地就是這個變成 business 對吧就是能夠商業化而且這個可能是各種各樣的載體軟件的硬件的我覺得這是其中一個當然這不光是就不光是聲音這個模態可能還有別的模態就這些端到端的模型會打開這些可能性
相对不确定其实是非常不确定的一件事情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的所有的 AI 的机会几乎都还是产品型的或者叫工具型的但实际上
是不是会有新的平台型的机会出来然后因为那样的机会每一个都很大对吧然后更不确定另外一个不确定的是这个中国的创业者能在这个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对我觉得其实最后他说这个还挺有意思的就是我们看到的都是工具型的包括我们今天讨论的全部都是工具型那有没有平台型的机会出现这个秉持的思考关注好那我们今天先聊到这谢谢二位的时间然后我们也欢迎大家关注十字路口我们每过一段时间呢就会和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在海外闷声发大财的 AI 出海产品和公司希望给大家更多的灵感与启发祝大家新年快乐过个好年
谢谢新年快乐拜拜如果你认为有朋友也会喜欢本期十字路口的内容请转发微信推荐给他们最后欢迎你加入十字路口的会员群我们会在群里每天放送 AI 全球新闻并且鼓励大家在群里聊天互动交朋友寻找未来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