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勇闯「AI 创业激战区」,Medeo 在想什么?|和晨然聊 AI 视频产品、年轻人的机会

勇闯「AI 创业激战区」,Medeo 在想什么?|和晨然聊 AI 视频产品、年轻人的机会

2025/5/25
logo of podcast 十字路口Crossing

十字路口Crossing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荣慧
陈然
Topics
@荣慧 : Medeo 发布后获得了很好的评价,并引发了小型刷屏,@陈然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成长迅速,已成为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本期播客将讨论 Medeo 产品及其在 AI 视频赛道上的突破,以及 AI 给年轻人带来的机会。 陈然: Medeo 发布后,用户反馈产品功能区域划分清晰,这让我感到欣慰。Medeo 发布没有设定明确的传播指标,但超出预期地获得了一些关注。Medeo 没有正式发布是因为 AI 产品需要长时间打磨,且公司不追求流量和造势,更注重用户口碑。

Deep Dive

Chapters
Medeo AI 视频生成工具发布后,在朋友圈引起小型刷屏。此次发布并非以追求流量为目标,而是更注重产品完成度和口碑积累。发布后的用户反馈和传播程度超出预期,主要集中在产品功能和清晰的区域划分上。
  • Medeo 发布后在朋友圈引起小型刷屏
  • 发布以产品完成度和口碑积累为目标,而非追求流量
  • 用户反馈超出预期,肯定了产品功能和清晰的区域划分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十字路口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

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新一代 AI 创业者和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我是十字路口的 Koji 联合创办了街旁 新石巷和唐岛发起了 AI Hacker House 这个新一代 AI 创业者的社群空间我相信科技 尤其是 AI 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价值创造机遇欢迎大家找我聊天 碰撞想法 链接下一个可能性我是十字路口的荣慧在美元 VC 工作过也做过五年的硅谷驻站记者关注科技发展和商业故事也欢迎大家找我聊天和我交流

本周十字路口的嘉宾是陈然陈然所在的团队叫 1toX 他们这几天刚发布了一款 AI 视频编辑产品叫做 Medio 那 Medio 呢有小型刷屏获得了蛮多的很好的评价

我认识陈燃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一年里面看着他从一个产品经理成长到现在就非常称得上是一个超级个体从当时自己手搓一些小 demo 到现在可以独立的 hold 住一个高复杂度的 AI 项目

那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好像这个竹笋般的生长的速度和生命力也比较像是史图鲁口一直在倡导的叫做做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这样一位典型的代表那在今天的播客里面我们会和陈燃聊两个部分的内容一个是 Madeo 这一款产品

为什么在基站的 AI 视频赛道他们刚发布的新产品还是冲出了一条不错的新路第二是晨然的个人成长 AI 给这代年轻人带来的机会要如何抓住

我们先来进行一下快问快答的环节首先请问陈安的年龄 25 毕业院校在复旦读的本科计算机然后在 Cornell 读的研究生计算机在 Medio 之前你做过一些什么在大厂做了 9 个月不到就来了 1-2-X

在这之前做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全站的 project 包括跟新石像合作的 AI 遗嘱项目包括自己测了一些跟 agent 相关的小的项目对我和陈雅海一块做过一个叫 AI 遗嘱的项目晚一点我们可以展开聊一聊

然后诚然的 MBTI 核心座是什么 EMFP 双子座如果你要用一句话安利 Madeo 这款产品的话你会怎么安利它是一款小白到专业用户都可以用一句话来生成一个专业的视频的 AI 工作室在 Madeo 目前生成的视频里面诚然你目前看到最大的一个爆款是什么

没有什么爆款我感觉我觉得还是比较早期的但是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是我在推特上面放了关于 medio 的一个字数的一个故事然后他直接把这个故事转成了一个视频并且还还@了我

我觉得还蛮有意思我没有想到他会把我的故事转成一个视频好的回头我们会在播客的 show notes 里面放这个视频的链接然后也辛苦陈然到时候帮我们精选几个其他的视频链接放到这个播客 show notes 里面给大家参考对上次我见到陈然是在 ai hacker house 差不多一周之前吧然后那一天是有一个发布会是 flow with 在发布他们的新的 agent 的产品叫 neo

那其实陈安那个时候差不多是同期也在发布 Medio 然后发了之后服务器就爆了然后陈安他们应该搞了一个通宵但是那之后你还是决定来 AI Hacker House 想来看一看 Agent Neo 的那一场发布会所以其实比较好奇想问陈安的第一个问题就这一周发布到现在

你应该收到了非常多来自朋友们的来自用户们的一些反馈你现在整体的感受怎么样对这一次发布我感觉这次发布对我来说没有特别大的实感因为虽然是我们正式的 launch 但是呃也是规划了蛮久的我感觉这件事情只是完成了啊但是比较令我欣喜的是有一些用户反馈我们说我们的产品的功能区域的划分想得比较清楚呃

我感觉还是没有白费之前几个月的那个很大的成功这个他得到的这种反馈

反馈或者用户的这个传播的程度和你的预期是一样的吗还是比你想的这个来的更热烈其实我们这次都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需要在传播上完成的指标因为呃我觉得我们这次发布更多的是一次呃非常雏形的尝试然后在节奏上希望现在在这个时间节点呃还是发出来吧嗯所以在传播上我们本身就没有特别大的预期呃以至于其实后来看到还是有一些呃

公众号还有一些 KOL 在转发我觉得还是比较欣慰的因为还是比较超出预期的说实话现在大家在发这个新的 AI 产品的时候都会比如说做一场发布会然后会发邀请码然后会请 KOL 来做一些造势然后听起来这个 Madeo 好像在这个部分没有特别的去把它当做一个发布 company 来做这背后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一个是我觉得本身做一款 AI 产品需要花的时间本来就比较长其实说实话我们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做特别长的时间我认为工具产品本身就需要花到以年来算来打磨这个产品的所有细节现在还是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我认为现在去正式发布一款完成度比较高的产品也很难这么说

然后第二个是我们公司的特点吧本身我们不是一个想要博流量然后在造势上就是跟其他产品进行一个很直接的竞争呃我们更希望就是

也比较为所发育可能就是想要慢慢地把这个产品打磨上去然后积攒一些用户口碑而不是现阶段非常明确地关注 DAU 这些指标为什么当初要选择做 Mateo 这一款产品

我先讲我是怎么加入 1-2-X 最早的时候 1-2-X 是由王冠、姚勤还有一位技术联创一起成立的王冠是之前 Kimi 的产品的负责人然后他当时负责 Kimi 的模型训练的效果

当时他特别想做应用层然后跟我聊到了 AI 视频这个应用层的赛道而我自己的有一些背景是比较交叉的因为我自己既是程序员也是一个内容创作者做过导演之类的事情我就特别想要结合我的自身的两个特性一个内容创作一个是技术开发然后我觉得 AI 视频正好就能把我这两个特质发挥到最大所以

我特别特别希望在这个赛道上能做出一款属于我的工具类产品然后 Madeo 为什么是现在开始做一个是视频越来越成熟我们发现像生成视频类已经有特别多的玩法像去年其实我们还判断这个东西因为成本还有它的稳定性问题没有办法做出一款完全自动生成的视频但说实话我们中间有

有 pivot 过就是看到了现在呃市面上的生成的视频的玩法越来越多我们觉得这个速度可能已经快到了呃那差不多也就是时机能够做自动一键生成的视频呃其实一开始我们 medio 定位的方向还是做视频剪辑其实现在也算是视频剪辑我们强调的是一个端到端的生成一个可交付的视频

然后并且你还可以在工程文件项继续修改而不是说在乎它一定是生成的还是剪辑的两个方向我们都会尝试是在很多方向中选了这个还是说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是它

一开始想得很清楚一定要是做视频因为我们判断视频的经济只要有模态的声纬把文字或者是语音的各种信息以视频的方式表达出来它是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能够很快的拿到一个经济结果的而且我们觉得现代人本身看视频的习惯也是越来越大其实大家可能看一篇公众号的文字那他也肯定会看得进去这篇公众号的视频版本

所以我们判断的是有这样一个鲜艳的一个认知吧然后选了视频赛道之后但是视频也很宽广最开始我们就想选的是一个自动剪辑就是 URL 转视频的这个赛道就是一篇文章它有图文然后把这个东西转成一个自动剪辑的生成视频刚刚我说因为看到视频生成的这个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我们才决定把

把视频生成一键视频生成作为我们的主打功能但是我觉得这两条路确实不是一个很冲突的东西我们都希望在视频制作上有很多技术的探索但是它中间是生成的还是剪辑的还是检索的我觉得都可以因为只要观众能买单观众能够看得下去是一个好的视频我觉得它怎么制作怎么加工这个是由

Medio 背后的 AI 去搞定的而不是用户需要关心的你刚刚说到当时对这个经济效益的考虑可以具体说说吗就是对这个方向的应该说是商业价值吧就是你们当时具体有哪些可以说的一些测算或者是一些估量 OK 我们当时其实做了一些实验我们就把一些文章把它转成一个视频

然后我们发现这样的视频真的是有人看的而且即便文章可能几百阅读量或者是不是很高的阅读量但是转成视频之后一个是转视频成本也不是很高然后转成视频之后我发现观众也很爱看

那个时候看到播放量数据的时候你会有体感是感觉到首先视频观众会买单并且视频的信息含量其实没有那么高它反而其实做信息传播的媒介而言它的传播速度更快但是它其实传播信息量不是很高文章是一个信息密度比较高的东西所以我们一直都有一个理念是想要把这些高密度信息的文字信息转成视频做一次声维然后我们也

算是小型的 MVP 验证了这件事情是有价值的就是自己做了一个号码自己做了一个什么号我们做了一个新闻的号就专门做 AI 新闻

但是是哪个号我就不说了这个还是面向普通用户的可能大家看了会比较傻但是那个时候自己去做了之后感觉我觉得这个很难说有一个数据支撑吧就是一个体感吧包括其实现在十字路口也在做视频嘛视频大家爱看就是我觉得模态升纬它是有碾压性的一个经济的升纬的就是

我觉得文字一段文字他含的信息他转成视频之后他可能他的单价就会提升 10 倍我猜测啊这也不是一个验证的东西哎那一篇文章转视频这个过程中应该就是说你们最早在做这个测试的过程中

我想象一篇文章转视频想起来应该还是蛮容易的但是其实因为我写过脚本所以脚本其实跟一篇文章它的结构非常的不一样可以讲讲你们在比如说最早那个 MVP 从中有学到什么比较有价值的东西吗

就是把一篇文章转成视频其实你刚刚非常敏锐我在做的过程当中因为我自己也做过一些导演的经验但我没有做过很多短视频类型的视频我在从文章转视频我就会非常明确的感受到他的竹子稿的脚本和这个视频的语法的脚本

他不需要和文章本身进行非常强相关的匹配他有自己的一套的视频语言的表达体系比如说他的 hook 该怎么写啊他的 ending 该怎么写他中间应该怎么提供情绪价值怎么让这个视频让观众看下去他有自己的一套原体系

而反而是文章当中最在乎的那些具有信息价值的信息密度的东西在视频当中很难去体现比如说它的表格它的具体数据因为你一旦把数据念出来观众就不想看了反而是如果你提供一种很干货的那种干货感

它比干货更重要就是让观众感觉看了有一些知识收获看了之后有快乐知识视频当中更在乎的语法规则而不是说文章当中的那些具体的数据那些数据他可能就看一眼就过了而不会真的需要把它念出来那你们遇到有表格的文章的时候怎么处理表格的文章最好是表格本身是一个图片然后能把图片放到视频里面去展示那就 OK 了

或者是你做一个比较好看的表格动效我们这个也在尝试就有有一些更好的可视化的方式那他是不是要拆成不同的脚本的模板其实我们没有这么精细的去做还是比较草台的这个没有特别的根据不同品类去做稿子的撰写

当然我觉得不同品类本身是需要有可能有不同的模板的他肯定有自己的一套 sop 吗但是这个还没做过哎这个没做是因为没来得及做还是这是某种选择因为这个选择其实背后也可能意味着相信这个模型的智能之后就自然会把这些事情做好而不需要现在去雕花做 workflow 一个是

最大的原因还是精力不足没那么多时间去搞这种特别特别细致的这种东西然后第二个是我确实信相信模型升级之后他一定是可以在这种通用任务上不是不叫通用任务上在写稿的各种品类的任务上不需要人特别多的 structure 的一些指导他就能做到呃我觉得

less structure 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在最开始就上非常重的这种模板匹配啊什么的你有可能限制了模型的发挥把一定的权力放给模型可能效果更好一点这个真的是深有体会又放权对刚才你提到这个精力不够来干这个事情那这个在过去一段时间为了打磨 Mateo 这款产品你的精力最多是放在哪里的

首先我对外其实是说自己是 medio 的产品负责人啊但其实我主要的工作是在提升视频效果我负责的做的事情大部分是调研和预言会新产生的一些视频领域的可能性比如说 ai 生成视频那他一键生成视频的可能性啊

比如说 ai 自动剪辑那自动剪辑的可能性然后接下来我就会定义他到底什么是新的品类或者说现在的品类是什么那在这个品类下的视频他应该如何用 ai 做出来接下来我可能就会手动把它剪出来之后开发一些 ai 的 demo

然后还有一部分工作就是优化出来优化做出来的视频效果比如说 prompt engineer 或者是 workflow 或者 agent 相关的事情整个 matto 的视频生成的算法都是我搭建的然后我平时花的工作时间可能

大家难以想象首先我会花很多时间刷视频我会花很多时间沉浸在抖音和小红书里面的视频还有 YouTube 上面的视频 YouTube Shorts 上面的视频因为只有一直沉浸在这种视频的这种 vibe 当中你有可能才 get 到他的那个情感到底是怎么传递出来的

然后输入视频花了挺长时间然后接下来我就会自己手动去尝试去模仿他们去剪这种视频并且分析他们做视频的步骤沉淀成一个可以被刨下来的代代码然后因为我自己是全站工程师嘛这个视频生成呃视频的剪辑语法从我这分析完了之后也是从我这把它开发出来

所以我感觉我是在做两件事情一个是做内容一个是写代码一个是非常理性非常逻辑的就是去梳理这件事情它的结构化的拆拆解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然后第二个就是做内容的时候大部分还是比较感性的刷视频的时候我就会比较就是看这些视频能够怎么去传递一个观点他们的节奏感是什么样子的

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上是在做这些你说你刷了好多短视频然后去感受那个短视频讲故事的那种外部跟怎么表达情感

我想先问一下就是你刷的都是哪一类的视频然后短是有多短以及你从中总结他们的那个 vib 他们那种表达情感有什么样子的套路首先我没有特别特定的去刷就是去我在刷的时候是什么都会刷总结可能是后验的去总结

我刷的时候我现在的感觉是抖音上的视频对我来说它的节奏感都非常像几乎是一样的因为它能够在一个串联的这个上滑下滑的这个视频流当中能够生存下来那它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调性的

我一直很想找到这个调性到底应该怎么去用结构化的方式去表达或者说他不应该用结构化的方式去表达这个我还体会不到但是我只是感觉上我情感上能够 get 到这个东西是什么样子他能够带来的意义就是我看到一个视频我能 get 到这个玩意会不会在抖音的视频里面活下来这种判断力感觉是刷出来的然后第二个就是我会定向的刷一些视频比如说 YouTube Shorts 上面的科普视频或者他们的新闻视频

我刷到后面我越觉得这个视频就是一个情绪价值其实真真的不在乎他有那么多那么多的知识要传递更多的是让你感觉看完之后非常的舒服其实我们今天这个想和 Madeo 团队聊

然后 12X 有两位连创王冠和姚行然后我们也都和他们认识并且也都特别喜欢他们觉得是非常有趣的特别的这个创业者对但这一次 Maddox 发布之后反而我和荣慧觉得最想邀请来上播客的是陈然是因为那一方面是我们之间更熟了就是每个月我们几乎都会见面然后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其实我们觉得十字路口邀请了很多的创业者很多的创始人

但是反而比较少有在一线真正这个所谓的就是把手弄脏 with dirty hands 在真正做产品搞设计做研发的人所以这个今天陈燃来是想也和你多聊一些一线实战的一些感受然后刚才你提到就是你会一方面做内容一方面做研发所以我很好奇就是在团队里面你会

怎么描述自己扮演的角色就和你配合的人还有哪些因为听起来好像你一个人就是一个队伍把很多事都给做了首先我大部分时间确实是在做预言和调研的工作大部分时间确实是一个人在做这些事情我们的团队剩下的那就是我的坚实的后盾了他们负责工作

工程化呀还有产品的所有的落地的事情我基本上到了 demo 的那个阶段我可能就把这些事情交给我的团队了我的角色更多的是像一个预言家吧就是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玩各种 ai 的工具市面上的各种生成的视频的工具我都会玩一遍然后新出一个东西包括昨天不是正好发布 cloud 4.0 吗然后昨天也守着那个直播看完之后等着那个 api api 一出来我们就开始测试

然后凑出来之后啊果然牛逼大部分我的工作时间就是在呃

因为也要追这种 ai 新闻嘛我肯定也需要知道一个新技术出来之后他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变革所以我会花很多时间去做各种各样的 demo 因为只有我觉得只有 demo 做出来我才知道体感上这个东西是什么样子的而且特别我最开心的就是把这个 pipeline pipeline 各种东西跑通之后呃他做出第一个视频之后我可能就会做出 10 个视频 100 个视频看他效果是如何

所以我的工作更像是一种像在画画一样是一种创造性的东西我觉得很好玩其实陈强和我有一个之前的小合作就是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新事项的项目叫做 AI 遗嘱然后那个项目大概的意思是说我们鼓励每位年轻人都在今天暂停下来比如说十分钟然后在 AI 的引导和陪伴之下思考一下如果你真的要写一份遗嘱

你会怎么写然后这其实是一个想让人在一个极端情况下去思考什么对你来说是真正重要的什么又是不重要的然后在 AI 遗嘱这个产品里面呈然不但做了研发也做了产品和

设计包括有一张非常漂亮的海报也是当时成人做的我觉得看到那张海报是有一种就是哦在 ai 时代果然审美还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都知道怎么用 ai 生图但是要用什么样的 prompt 然后生出来之后要去做怎么样的这个审美上的选择

能看出这个人的审美决定最后产品的走向然后我们再回来聊一聊哈就是刚才我们提到 one two x 有两位连创嘛王冠和姚行也都是很厉害的产品和很资深的这个

AI 行业的从业者然后想问一下陈燃你们团队内部是一个怎样的一个结构呀因为我知道你们是全员远程办公即便王冠和姚行他俩都在北京他们也不是天天在一个 office 里面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一个新的组织想听你介绍一下然后也想听一听就是你自己和王冠和姚行工作配合的这个感受与体验对我们是全员远程办公的形式其实这也是我在

这是我第二次尝试远程办公我之前在美国实习的时候当时在 TikTok 也是远程办公所以远程办公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但是这也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所有人远程办公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形态首先我感觉所有的会议肯定都高效了很多因为我们没有必要一直聚在一起开一个非常长的会我们甚至会

尽量刻意把这个时间控制在每天开的例会一定是在 30 分钟之内的然后包括全员会那可能就是一小时之内因为包括一些分享之类的呃会议时间减少之后你大部分时间是在独处呃你一个人在思考一个问题并解决一个问题我觉得这对人的主动性要求非常高呃然后等

整个整个团队我觉得磨合的这个就是超级超级棒我们有了自主选择权去分配时间之后我感觉每个人其实更能够专心的把这事干好而且我们本来也没有给团队所有人设定一个什么 kpi 呀或者指标去达成我觉得这件事情应该从招聘上去完成的就是你只要招聘到了很好的呃高质量的人才然后给他一个很适合的创新的环境那他就会做出来很主动的做出来一些创新的事情呃

我觉得这是 1-2-X 一个比较好的基因吧文化基因然后我跟王冠和姚行的配合说实话没有那么多的配合因为我感觉我更多的花在花花在的时间都是在

写代码或者是调提示词或者是调研各种工具上然后我跟他们的配合更多是在战略上的沟通比如说我们会选择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还有包括什么论文出来之后我们又得到了一些技术的验证技术的验证假设

呃这些事情可能会坚定我们在哪条路上呃做什么事情但是具体的就是汉就是这种脏活累活我感觉很少有这种呃沟通我感觉我一个人也能 handle 完哎你刚才提到就是你们会一起去看一些有什么新的论文出来之后某些你们的想法方向得到验证可不可以举一个例子啊就最近一次这样的一开始拿不准啊

但因为有一个新的技术的发布新的论文的发布让你们觉得哎对了这样的例子首先我们在去年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在看强化学习因为我们相信这条路会有一个非常大的爆点然后一直到 deep seek 出现了这个爆点之后我们那天就非常兴奋就是

这条路是对的因为我们之前做了一些产品的假设是基于这个技术技术假设去做的遥行一直都会在每周的周会分享上去讲这一周发生了什么

发生什么论文他非常非常的介意他他会统计整个这个生态啊这这个这一周发生的所有论文他都会看他是用欧三辅助他帮他看他所有论文都会过一遍然后挑选几篇他觉得比较重要的技术路径的那个论文

然后呃我们从很早开始也在压谷歌的统一动模态因为他太强了然后一直在等谷歌爆一个东西出来啊结果上头谷歌又爆了个东西出来反正统一动模态这条路也是

一个赌注吧去年我们就在压这条路所以才会有 1toX 这个公司在 Madio 你们看来你们最大的竞品是哪些因为其实我有听到一些声音就是说 Madio 在 2025 年的 5 月份发布但他能做的事情是 InVideoV 的一年前一年半之前就能做的你怎么看这样的同质化或者有没有什么差异化是其实大家没有看到的才会出现这样的负面声音

我觉得这个是肯定会有这样的声音的因为说实话我们在最开始做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些比较头部的竞品但是我们本来公司成立的使命不是往这个方向去走但是我的体感是最开始他肯定都会非常的像因为你要做一个 AI 剪辑的产品或者 AI 视频制作的产品

它肯定也无法脱离掉视频表达本身所需要的产品的功能比如说它肯定是我们想做 AI 生成的话那它就是 AI 一键生成那也差不多的然后包括你要做编辑的话那它编辑器肯定也长得差不多的我觉得这些本身是会很趋同的因为它的解法已经有 SOP 了

然后第二个就是我们我觉得本身产品就应该做的是去找那种 3%的创新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用智慧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商品我们想要追求的是更少的 token 更强的放话性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商品的结果这就意味着我们会想要一直持续优化这样的视频效果让模型能够做更高质量的信息表达

我们也觉得信息我们也觉得视频会成为未来的信息表达方式所以我们希望 Madeo 能够让不懂做视频表达的没有没有天然训练过视频表达语法规则的人也能够通过视频去表达我们并不是很想去做一个再做一个剪印或者是再做一个 in video 我觉得这个确实没什么意义的我

我觉得现在这段看起来很像也是很正常的未来的迭代就会很不一样了刚才其实你有提到就是你虽然和他们很像但是其实使命不一样那在你看来你们的使命是什么他们的使命是什么首先

我刚刚表达可能没表达完就是首先我觉得人是有天然的做过语言的训练的大家表达一个语言的语法规则是非常熟的大家学过语文但是人没有天然训练过对于视频的语法规则你要去用视频剪辑工具去剪辑一个视频你可能学工具就要学一会但更多的是你不知道怎么去用视频的语法规则去表达

一件事情比如说你拍一个 vlog 你要做怎么怎么去做叙事你你讲一个故事你要怎么去做这个故事你捡起来应该怎么才能符合这个剪辑的顺序关系呃我觉得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把这个表达的过程没有那么痛苦让没有经过训练的小白或者是经过训练的专业用户能够非常快速的通过一个工具表达出来他们想要做的东西无论这是一种呃

新闻还是科普视频还是说呃还是说他们想要讲一个故事还是说他们要做呃

广告其实我们现在还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好呃卖掉想要服务于哪一类品类视频这个也非常取决于市场市场的反馈和这个技术应该往什么方向走我觉得 bunty x 相信呢就是视频会成为信息的表达方式就像文字一样然后我们希望卖掉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视频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而且

我们也相信 1toX 是在辅助大家去做信息的表达然后我们最相信的一句话叫做一记一份信息多份表达因为在 AI 这个

加工方式下的加持有可能我们不再去关心中间的这个过程是怎么去加工的怎么去剪辑的还是生成的我们更关心的是结果而这个结果可能是多份的表达方式比如说你有同样一份信息源你想要表达表达给给老人看的给小孩看的给年轻人看的给新潮思潮的人看的呃那他可能表达方式就不一样

但它其实是一份信息的多分表达我们想要完成的就是尽可能减少从一份信息到多份信息表达中间的痛苦而视频是我们现在选的第一个表达方式然后我其实听完之后还是有点困惑就是听起来因为你刚才提到虽然现在产品长得一样但使命不一样所以现阶段的同质化在你们看来不是个问题但是你说的这个使命我觉得

这个 Vade 和 Invidio 可能也认可他们可能也这么想那怎么去理解这个竞争就是会不会人家使命也一样但其实一年前就做了你们现在做的事我觉得这是这是很合理的质疑我相信的是视频本身这个赛道是一个非常宽广的赛道因为他呃

呃他的语言表达体系会很不一样比如说你做一个营销视频剪辑或者是做一个播客视频剪辑他所需要的工具本身就不一样的因为他依赖的表达要素就不一样比如说播客当中可能更多是语音

主导的或者文字主导的信息传递营销视频广告可能依赖的是一种情绪一种还有音效还有各种转场还有商品的各种展示那他所做出来的工具本身就会不一样然后我们现在暂时选的这个品类是新闻科普知识或者是故事这一类视频那他就区别于比如说带人像的有带人脸的上字幕的这一类视频我觉得视频本身是

取决于你想要完成什么样的品类视频的工具就会往什么方向发展但最开始你肯定是一个剪辑工具所以最开始肯定都会很像一旦你确定好了你的品类往那个方向走之后就会很不一样我们肯定不会想要去再做一个剪印因为剪印是一个通用剪辑工具它就像是一个可以完成各种代码的 IDE 它什么都可以做但

也有锤类的场景等着去探索但这个我觉得现在太早期我们也很难去固化我们一定是往哪个方向走所以现在其实你们还没有找到一个认为要固化的一个或多个方向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长得比较小

那这个会不会也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 Vid 或 Invidio 做了那么久了他们其实也没有往某个方向去固化那是不是做到某个垂直领域这也不一定是所有人最后竞争的一个选择呢有可能这个市场就会赢家通吃哦

我不太认为这个市场会被一个工具得给主导的通吃因为因为我还是觉得视频是一个非常宽广的赛道你刚说的 V 的没有固化我是相信为的早就固化了你可以去看他的营销他的营销所有的营销点基本上是在说字幕他的解决的痛点基本上都是就是口播带口播的人像视频上字幕这个痛点然后做人物的剪辑这个是

最大的亮点吧至少他的首极端他是这么去宣传的就是各种各样的 fancy 的字幕他也因此而出圈了挺多因为他字幕特效挺好看的我觉得大家会有自己侧重的一个擅长的领域的然后视频而且视频的表达语法本身就很丰富你可以在字幕做的很精进你可以在音效上做的很牛逼你也可以可能在生成的功能上做的很牛逼但你想要把所有功能都做好我觉得是不大可能的

除非是像剪映这种超级大玩家但是即便他做到即便剪映做到所有东西都通知比如说像 PR 他什么东西都能干之后那就肯定会有一个人希望有一个更简洁的工具能够只完成他某一类视频的剪辑

工具类产品就是这样它不会是一个一个玩家一直在那顶住的现象即便他做的很多什么功能都有什么功能都有它的拥种就是一个劣势嘛那它就会有更简洁的比如说专为播客而生的只剪播客的我就只是上个字幕为什么要上这么重的东西呢对吧

而且如果你只要做的很垂你就可以做反复的优化你有可能训练一个模型你有可能专门做为播客在做一些非常细节的雕花大家会为这种东西买单的我觉得这个观点你可以再看一下其实像现在

还有一些那个别的 agent 的公司他们可能也会再加入什么视频生成的我相信那个时候又会有人来问那这个东西和你们这个有什么区别呢那肯定是有区别的因为你如果想改的时候你还是会回到一个带有 editor 的界面一个编辑机界面如果你要改他的字幕你最好还是通过 GUI 去操作因为这是剪辑产品不可绕过的一些非常简单的细节但是一旦问起这种简单的细节反而是呃

通用的一些如果 agent 他加了这些东西他虽然生成出来但很难改这也是一个弊端吧所以大家可能最后的产物都会很像但是他的路径会非常不一样

而且用户去完成一个产物的生产的路径也会很不一样对确实 LabArt 就可以直接这个作为一个 design agent 可以直接生成视频因此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觉得除了它生成的这个视频目前不带编辑功能之外但我但我觉得未来它是会带的因为它现在生成的图片都是可以这个单元素去再做二次编辑嘛那如果进一步发展它

也有了更多的资金有了更多的用户他很可能下一步就会上这个功能那我们再更这个泛一点说吧就是你怎么看今天就是全世界都在做 AI Agent 这件事情就是有没有一些和大家不一样的想法

agent 这件事情我是有一些想法的首先我们其实在内部也探索了很多关于 agent 和我们在内部也探讨了很多关于 agent 和 workflow 他们到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什么时候用 agent 什么时候用 workflow

而我觉得至少在 Mateo 这个产品当中我觉得在剪辑这个领域本身是有一套人脑的 SOP 的比如说我作为导演我作为一个剪辑师去剪视频的时候我大概率会经过好几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素材整理然后理解一下素材到底在干嘛然后大概构思一下现在视频的脚本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想了一个脚本之后然后就开始粗剪粗剪完了之后就会进行精简精简就挑一些小的一些瑕疵或者剪一些气口啊或者是加一些字幕什么的就做一些包装既然人脑或者是我们剪辑师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去工作的那其实它更像是一个已经固化好的一个有流程的概念

而如果他已经很流程化了那我觉得 agent 在这个场景下可能就没有那么适合我更愿意提的另外一个词汇叫做 agentic

而不是说 agent 因为 agent 更像是一个实体一个真的打工人吗我觉得 agentic 是一种方式它是一种技术方式如果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开放一个问题你不知道用户会干什么那可能 agentic 的方式它是更适合的因为开放的问题需要用开放的解法去回答

但是像视频创作这样的领域在很多的 SOP 当中已经非常固化了它先粗件再精简那它更适合工作流所以我觉得我更相信的是在视频领域应该是 80%的 workflow 和 20%的 agentic 而这样做才能更好的稳定的交付一个结果我们再聊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我觉得陈燃是有很多的实践也有非常多的思考在 AI 领域

有什么样的最近大家新形成的共识是你特别不认可的我觉得是 mcp 吧我觉得首先我对 mcp 是一个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我感觉它是一种协议并且它其实想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协议它解决的是一种生态的问题它其实解决的便携性的问题它并没有带来一个非常跨时代的技术

而他鼓励的是模型和工具之间的交换和交流的能力他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提示词的管理方式但是提示词也有很多别的管理方式你可以自己决定你如何管理这种上下文如何处理模型的输出结果和如何结构化和如何省你的成本

但是 MCP 我是感觉市场上对于它的探讨其实是非常热烈的而且它的新闻还有包括大家就是营销上的爆点可能都会带上这个词但实际生产落地当中它也没有真的解决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如果要做一个垂累场景本来也不是很需要谈

生态扩展那 mcp 对我们本来就不是特别大的帮助但我知道有一些人肯定会因为 mcp 受受益比如说像

一些平台化的产品比如说像扣子他如果要做 agent 他肯定呃加上 mcp 让大家都能做可插拔的插件这当然是他的优势但如果你要做一个垂类的产品可以没有那么优先级高的去考虑 mcp 这件事情因为他又给你代码工程上带来一个复杂度但他也没有解决你的技术实际问题第二我想聊的是我

越来越感觉就是解决用户的需求不一定需要用最优的技术这个技术可能呃是一个框架比如说 agent 就刚刚说的吗刚刚说过了我就不再说了呃还有一个是有可能你也你也不需要用最好的模型因为呃

大家现在做 ai 产品肯定都是混合的上各种模型来解决一个问题通过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来解决整个问题吗都是端到端的交付结果啊但是你这个中间的每一个节点在干什么他可能不太需要用最好的模型去干而且我甚至发现有的时候把模型从 3.5

sonnet 切换到 3.7sonnet 它表现效果还更差了这个也是时有发生的它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就很奇怪的差异我本来以为生模型会让我更好但是由于他们虚模型每一个模型厂商的数据 alignment 会做的很不一样比如说

cloud 他会把 coding 的能力放的最高那他可能在别的任务当中会有一些小小的损失这个损失可能在你实际你的业务场景的任务当中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他有有点损失而且他会有一些奇怪的 cloud 3.7 比 cloud 3.5 会有一些指令遵循的

小的 bug 然后这些东西你可能你不测你是很难知道的包括你在新闻当中你肯定也很难知道的这种东西只有在一线的实操的人去真的调过提示词你才会发现这些认知而这些认知一般都不会在市面上去流通它可能会在某一个论坛的某一个

有一个小角落出现但是确实这样的信息很难找到二次验证这个只有自己去用自己的眼睛看到才知道所以这个认知就是不要盲目相信用最好的技术而且也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需要最好的技术这里正好想问一个轻松一点的问题就是我最近发现身边大家在用的这个模型就不是用来编程就是日常问答的模型都已经开始变得非常的千奇百怪

就是好像每个人的这个喜好都不太一样那比如我自己最近就因为这个 ChatGPT 加了 Memory 功能也因为有一个朋友在 ChatGPT 工作送了我这个 Pro 会员我可以用很长时间的免费 Pro 会员就这俩叠加在一起我就觉得越用越被套到这个整个 ChatGPT 的生态系统里面其实都每天就是开始只和他对话了然后陈燃你最近用什么用的最多

因为我大部分时间用 cursor 吗 cursor 有什么模型我都会尝试一下

我写代码的话我最多用的还是 cloud cloud 系列的然后 cloud 3.7 thinking 然后还有 jammini 2.5 pro preview 这些我最喜欢就是 jammini 和 cloud 嘛然后 jammini 他有就这两个模型他有自己的脾气就 jammini 可能是因为训练了动模态我不太清楚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他审美确实比 cloud 要好一点点但是他的特点就是他输出的东西就没有 cloud 这么

复杂我一直称 cloud 三点机是一个多动症小孩他会一直做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特别他在 cursor 里面工作的时候你已经完成这个需求了他还要去

呃故意再给你重构一下优化一下再再多加几个发了多加几个函数他是非常的多动症呃然后他指令遵循能力没有那么没有没有可能 3 0 5 好呃这两个模型确实我用的比较多就是你用多了就会感觉脾气就真不一样 opinion 的模型我反而用的越来越少了呃我只会用他的图像模型吧因为 opinion 他给我的输出的感觉是比较严肃比较严格然后非常数学呃非常呃

怎么说呢非常具有科学的意味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那个 openai 一直想要解决科学问题在数理啊然后物理这些方面一直做了很多优化特别是他他会经常给我输出表格我不是很喜欢看表格然后但是我知道有很多人喜欢比如说摇形他就是高强度使用 openai 因为他只有 openai 输出的东西呃非常的干货没有呃

没有口水化然后都是表格非常结构化因为他是非常的 j 人然后我这个批人我就很需要情绪价值

对我也想说我也是街人就很喜欢看表格看到表格就好开心说我靠这样的一个混沌信息也能给我整理个表格出来一下子世界都清晰了但我看到表格我就头晕了我很讨厌表格然后呃所以我就没有那么喜欢 OK 但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倾向性吗呃我看最近 Grok 那边也挺多用户在聊的特别小叔呢刷了很多人去玩 Grok 的那个呃

文字模型然后我觉得看大家的场景吧就像普通的问答场景基本上各家都差不多那承认你作为一个 PM 你在做 MEDU 这个产品的过程中思考最多或者是你觉得你思考的最重要的那个问题是什么我觉得这个这个很有意思

我在做 medial 的时候一直在看呃另外一个产品我很喜欢 cursor 啊其实提了很多很多次了我相信大家都会被 cursor 给启发到先讲 cursor 给我带来启发吧然后嗯 cursor 他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他解决了三个边的关系就以前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候可能只会考虑传统的这个产品工具啊

或者这个产品本就本身他和人之间的交互他只有两个端他这两个端只有一个边所以你做的所有的路径你比如产品的用户体验路径你基本上在用户来之前你是可以被梳理完的就是非常非常确定性的他是有分支的有决策数的

但是有了 ai 的加值下他就会变成三个端的关系他有三个顶点就是传统的产品人还有 ai 那他的连线就会有三条边我们在做 ai 剪辑的产品那首先得有一个剪辑产品才会说有一个 ai 在里面干活并且人还需要他在里面干活你还会给他派活继续修改我相信现在所有 ai 产品都是这样去思考的他是三边嘛然后克瑟做的比较好的就是他用各种

他有一套非常明确的划分功能的方式就是他的 ai 能干的事情和 ai 获取的前线和 ai 执行前线的递增他就有各种不一样的功能点比如说他在 inline 的 tab 他这然后再往上就是 edit 然后再往上就是 chat 再往上就是 agent 这个模式我觉得他真的想得非常非常清楚而且中间过程也非常的明确

他就解决了这个交互关系然后我在卖酒当中最经常思考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个三端关系应该怎么解因为你首先得兼顾原来的传统的剪辑软件然后

人跟简旧软件的交互你是很容易思考清楚的但是 ai 怎么在这个软件当中去干什么事情这个还是挺难的因为相当于你会把一部分的人创造的过程放到了工具里面这一点是以前的传统产品不会去考虑的你不会考虑用户来之前他要创造什么东西一定要把它做出来

但是你现在做 ai 产品基本上你就是你自己得成为一个创造者你会成为创作者之后把这个东西在你的产品当中自己做出来用 ai 做出来之后然后等着用户来然后这个分支条件就已经 hold 不住了因为他有无限可能性

所以这一点是我觉得非常非常困难的第二个我经常思考的就是做内容嘛就我发现 ai 其实很难产生一些超越人类的点子他给我很多啊哈某某的点子比如说他写的稿子我测多了我都能猜到他会写什么样的稿子写什么样的分镜头写什么样的设计其实这种啊哈某呢很难找到所以为什么我会对新模型这么呃感兴趣因为我很想知道新模型的啊哈某在哪里呃

我但我现在觉得 AI 他最适合的不是做这些替代人的创意的角色而他应该适合做的是那种带有一部分智慧的执行角色就已经有 SOP 的事情交给 AI 去做这种脏活累活比如说

批量的写提示词批量的抽卡还有优化提示词写一段很长的 prompt 或者是帮你写一个已经有 SOP 的分镜头的详细描述还有包括它自动化执行有 24 小时其实这些是 AI 最擅长的就是它有一定的智慧但它也可以发挥它的无限的算力无限的时间的这个特性我觉得 AI 产品应该把它最大化如果你想让它去给你一个非常阿哈梦的创意真的很难

我觉得在这上面发力的话就很容易碰壁如果你有一套 SOP 的东西让他做执行这是最擅长的这是他最适合的就把它最大化是我经常考虑的问题正好说到 Cursor 也想问问你我们之前聊天的时候你也提到非常的喜欢这个产品像我们前面聊了这么多你做产品的过程有哪些就是你自己特别喜欢的

当然 Cursor 是一个例子就是你特别喜欢的产品然后他们传达给用户的感受以及你刚刚说到你这个特别喜欢第一时间能够用新的产品新的模型你现在一天大概会这是一个怎么样子的度过今天我们是一个礼拜五在录制然后最新最新你用的那些的

模型或者是产品让你觉得特别有想跟大家分享的首先我怎么去度过我的一天其实刚刚我讲了我工作上做的事情嘛我有的时候休息的时间我可能会花更多的精力去做输入就是看一些电影看电视剧还有听歌还有研究一些电影潮流文化还有看书拉片的事情我最近在补一些跟编剧相关的知识因为我感觉我没有在

呃电影学院上过课但我觉得这些东西又很重要所以呃再补一些编剧的呃原理吧然后星期二号也就挺喜欢看这些呃拉片的事情呢我吃饭的时候也也会看然后睡前也会看一些书然后我还在探索的就是怎么去成为一个创作者吗就我觉得我觉得这个在工作之余其实要保留一个创作欲其实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因为你们其实也在创作吗我记得印象很深刻你们在来之前也说啊

不用现在说因为可能就把创作欲给释放了我觉得是他就是一个很极其脆弱的事情然后我目前还在探索我到底应该怎么去呃最大化我的创作欲呃然后第二个问题是你刚刚说最近试的产品我先把 cursor 讲完吧我觉得 cursor 虽然是去年发的产品但还是我觉得呃做的最好的一个产品因为他是一个真的落产的呃

产品他解决的问题是 ai 和人的交互并且在 ai 可操作范围之内来定义自己的功能区域并且真的在落产当中稳定的交付一个结果给用户使用因为现在的 ai 产品很多都是一个概念或者说他是一个雏形包括我们其实也是一个雏形吧他很难做到一个真的真的交付一个很强的结果啊但克里斯其实做到的为什么他做到是因为他嗯

他已经解决了就是如何在 cursor 的 AI 当中去写代码这件事情因为他用了模型最强的能力嘛就其实有点反直觉的是这就这些事情稳定落产是一个产品的基本需求反而是 AI 产品当中最最最最最难的事情因为我一直感觉 AI 产品是在从随机当中找这个确定性

这个就特别特别难因为随机就是一个伤特别高的地方嘛你要克服伤增去做工才能去得到一个稳定的结果嗯

这个确实太难了然后最近最近我肯定在测一些 agent 产品比如说 manus 和 labart 我觉得他们都会有一些很惊喜的东西然后这个相信大家也看到了你刚才说这个稳定交付的这个关键词我想补充一个问题是你觉得在短期或者是相对长期可能我说的短期是比如说一年内相对长期是两三年内发生什么可以让

整个行业发生什么可以让稳定交付这件事情稍微更普遍一些我觉得稳定交付是一个产品层面去解决的问题它不算是需要等一个新技术来解决的问题因为产品的稳定性是指呃

用户在完成同样的操作之后他希望得到的结果大概率是一致的或者有那么一点随机性但他随机性也算是一种可控参数就像 me journey 当中有一个 randomness 的一个那个滑块你在滑动 randomness 越高你本来期待的也是一个更随机的结果但是现在产品很难去解决这件事情就是因为本身这件事情的工程化是很难的

比如说你现在的 A-的产品他虽然可能第一次能够给你一个非常惊喜的结果但用户的预期会变成我希望下次还是他但做过 A-的都知道你下次还是他的概率很小他有可能就简单的你让他做一个网页他可能下次做的网页跟你现在做的网页就完全不一样用的用的旧站也完全都不一样但说实话用户会有这个预期他会想要稳定的结果但我觉得这个是

需要给产品时间而不是说需要等下一个技术我觉得就是 PM 都不笨都不傻就是他们都知道这个稳定性的很的重要但是就像你说的他跟用户的预期之间是存在一个鸿沟的这个鸿沟是什么我觉得 PM 肯定都知道我们需要去找一个更稳定的路径让用户能够有一定的预期并且超出他的预期完成这件事情

但是 ai 产品难的就刚刚说的你从随机当中找确定性是非常难的以前我们做产品你在用户来之前你是可以画一个 road map 的用户第一步点了什么东西发生了什么事情触发了什么什么东西他下一步再去什么什么地方点

这个流程太清晰易懂了你在来之前都可以没举完但是 ai 因为他有随机性而且他的步骤非常多你如果是一个 100 步骤的 ai 的这个问答那他最后会产生什么样的东西

是以人类无法 hold 住的一件事情就是大家都希望有他的随机但是这个随机能不能可控我觉得是很难的我一直都会想举个例子就是塞尔达就是塞尔达的那个王国之泪和那个旷野之息他们做开放世界我看了他们很多做游戏设计的这个

讲解他们做开放世界并不是说真的有一个纯开放世界你自由的探索因为自由一定是在一种限定的范围当中去做谈自由才会有才会有意义要不然你就只是纯一个那个开放的东西你没有任何交互没有跟世界的交互那你去开放乱走也没什么意义他们会设定一些比较大的目标比如说塔

他也会设定一些很小的奖励目标比如说雅哈所以你在探索的过程当中你大概率不会走直线去开塔你会在看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绕了个弯路然后又绕了个弯路然后又绕了个弯路每个人的体验都会很不一样都很随机但这些都是他们精心设计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奖励点呃然后我觉得 AI 产品难就难在他也得把这些奖励点或者是这些随机性的带来的呃

正反馈给做好这件事情就需要时间我觉得是因为这个行业还没有完全成熟在这个 AI 产品这个介绍路上去成熟大家肯定都知道是这样但是很难就是他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孵化一个更好的产品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其实换一个角度想这个里面也有巨大的机会我觉得就是只能等吧也也也可能可能是我们做出来也可能是别人做出来当就就还是想类比塞尔达就是当塞尔达旷野之星发出来那一刻大家看到的那种啊哈 moment

这个东西可能会在某一个 AI 产品当中也会产生每个用户都会分享自己的非常不一样的 use case 然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开放世界体验其实 AI 产品就是开放世界每个人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体验的然后这个东西我觉得只能到那个时候出现

你才知道就是他了但大家都会往这个方向尝试我们也会往这个方向尝试那你有看到你身边的人在积极的投身这样的机会吗

我身边其实大部分都是做 AI 的创业者比如说也来过你们播客海星 海星阿文然后还有非常强的刚获得小红书的独立开发者金奖的你好然后都是非常强的超级个体他们在艺术审美上和开发能力上我觉得都是走出了自己的野路子绝对不是说在学校里面学到什么东西都是自己一步一步去因为自己的热爱的东西

呃一直去钻研然后踩出了一条跟别人不一样的路呃我我觉得这也是现在 ai 给大家带来的新的机会吧就是每个人踩的路可能都不一样了因为他打破了传统的你必须要学比如说你要先学前端的什么什么再学前端的什么什么什么因为现在有了 ai 这个那个教育资源每个人都可以学不一样的技术战你想要做什么东西你都可以问 ai 呃

我觉得这是给年轻人的一个很大的机会还有一个就是因为我我是 99 年的我没有我没有特别多的市场经验大家可能听我的播客也会感觉到我没有很多比如说一些商业的

sense 或者是商业的经验但我觉得这也无妨因为我觉得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机会就是我们的思维可能没有那么局限于传统做一个产品应该需要做的什么事情因为 AI 它本来就是太新了以至于很多以前有经验的人会被这个东西给束缚掉然后看 AI 的时候可能用原来的方式去理解就理解不了了

然后年轻人本来就胆子大嘛就你只要一高人胆大还是能做出来很多好玩的事情的然后当这个局面非常的混乱的时候那肯定是新的力量涌上来的机会我之前在大厂里面就深刻体会到就是因为大家都不懂然后我成了最懂的人但明明我是最经验最不足的人因为在

AI 的新时代我觉得大家都是众生平等的你说这个想到我们前面嘉宾同钞就是他说他的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其实在 AI 这个时代没有谁的认知比谁更超前大家比的是谁能比谁迭代的更快当然我有利益相关我是年轻人所以肯定会这么说因为这给我带来很大机会我也不敢说我的经验比别人更丰富但是我觉得大家都在同一水平线去做这件事情的话

勇于去尝试做 demo 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我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做各种 demo 我甚至工作之后我也会做一些小的自己的小玩意去测一测这种测真的不是说一定是有什么结果的测他只是为了找一种感觉因为现在 AI 产品就是你不

你没等他发出来之前你不知道那个感觉是什么样子的而这个认知是需要最快的速度去迭代的比如说昨天靠的 4.0 亿出来那就又会有很新的产品形态可能会因为这个技术而成熟

比如说 GPD4O 发了 image 的那个生成它第一次实现到了图片到图片的完全一致性然后 Lavalt 就因此而大放光彩嘛因为 Lavalt 它中间如果要去保持一致性我看基本上都是 GPD4O 去做的嘛

这种东西我觉得就是那个技术一出来你就得非常快速的去试你才能最早的去接触到这个认知前面你也说只有 Demo 做出来自己才知道体感比如首先最近比如说一个月之内可能就是在一个时间限度之内你可能会做多少个你觉得这些 Demo 做出来给自己带来的特别实际的收获是哪些呀就是测一测那个感觉感觉内化出来的是什么首先我在做 Demo

或者测各种工具的时候我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性我是一个极其批人然后我很多事情都是随机去做的我很难说我这周一定要计划做一个 demo 我一般都是即兴的就是今天突然有一个 idea 我就想做一做然后你在做的过程当中你其实是享受做的过程而不是说非得拿到一个结果因为我大部分做的东西都是呃

没有意义的就是在你回看的时候你都会发现这个东西没什么没什么价值没什么东西但是它就会在某一刻你在做别的项目的时候你把之前的那些经验就可以用起来但是如果你就是正向去推过去你是为了用起来去做什么事情你很难做出来什么东西就只能说你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比如说我对视频感兴趣

我就一直在测 Gemini 2.5 Pro 来做自动剪辑我对他的能力上线是有一个非常强的体感的但这个真的只是因为我热爱不是说我在干这个工作我是觉得这种事情就应该 AI 做所以我一直想测我觉得还是找到自己想热爱的东西吧我觉得这个特性一直可以回溯到我最开始遇到 ChatGPT 当时 ChatGPT

我那个时候还在美国读书 CHB 刚出来的时候我作为人其实没有人讨论他刚出来的第一天我就开始用了因为我当时第一次感觉到我学的这个专业竟然还有一些好玩的事情因为在这之前我以为我的专业就是去做人脸识别我就觉得很无聊我当时还学的其实就是计算机视觉啊

但我觉得很无聊但 gpt 出来之后我立马就两眼放光我就觉得这个太好玩了他竟然可以对话因为我也做过自然远处理之前然后他对话给我的感觉太不一样了然后我就

我我那几天都在熬夜就是我每天就在跟他发消息我跟他我那个时候就在跟他打辩论赛跟他玩海龟汤嗯然后跟他玩情感陪伴就是那个我那个时候就把各种玩法都测过一遍这其实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个东西竟然是赛道呃我那个时候还没有特别多的商业感觉吧但是我只觉得好玩然后这种好玩呃是一种非常呃

稀有的品质吧就是如果发现你发现这件事情很好玩那用户也会发现这件事情很好玩

我觉得一个一个好的产品能让用户感受到这种情感的传递他大概率他的创作者是本身富有很强的情感觉得他好玩的我觉得如果创作者觉得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好玩非常有意思那他创作的东西也会让观众和用户体会到所以我尽可能的想要让自己处于一个情绪充沛的阶段就是随机的去做一些情感充沛的这种探索

如果我找到那个阿哈默默那我相信用户也会感受到我的阿哈默默我刚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不是说你可能带着某种目的去做什么事就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前置性的目标我想啊就是其实我想问的是就是在所有的这些事情结束了之后你自己再一个总结它可能已经变成你自己的某种习惯或者是某种心得就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我举我自己的例子吧就比如说

比如说最开始做这个播客我肯定不是冲着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去的也没有想特别多然后但我其实会到今年我觉得是到今年有一个点的时候开始终于感觉我说话的时候可能没有原来那么紧张了我最开始肯定不是为了让我以后不要说话紧张是的你说我在这中间收获了什么对吧

我觉得还是回回到那个好玩吧因为我很多我的情绪正反馈都来源于我做出来一些好玩的 demo 他做的这个过程就有点像拼乐高嘛这个过程本身是很享受的他他甚至有一种像我的娱乐方式我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个而且当你做出来一个 demo 之后呃

我们现在 AI 的创业者之间也会经常互相交流然后我们也会互相展示最近自己做过的 demo 就是海星他发起了那个 demo 应嘛然后我们当我们互相展示自己最近又凭热爱做出来什么 demo 的时候那个感觉是我很享受的我觉得他不是说给我带来了一个很强的技术上的提升或者什么什么东西没有这种感觉我觉得他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

他已经融入到生活的娱乐方式当中对你就会享受他其实你如果享受这种感觉就可以了我也没有企图从当中获得些什么我觉得其实让我想起那个泡瓜汉那篇文章就是说 how to do great work 如何成就伟大事业里面有讲说就是找到你干起来很轻松毫不费劲但是对别人来说这个还挺不容易的事当你找到这么一个事的时候

认真的去干它有可能你得到的这个回报就会非常的好那可能诚然做的这个事情正好是今天也是这个最 hype 的事情是 AI 对吧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钓鱼可能是观鸟但是找到一个你自己擅长做起来很轻松很有成就感但是别人也觉得哎怎么这个时候我干起来有点费劲找到这样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个人非常大的幸运其实说到说到这个 enjoy 其实

我感觉可能听感上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小我的事情但是我我的体感是现在很难再谈一个超级世界英雄主义我这一代我是非常深刻体会到就是

经济下行从我开始从我们这一代开始然后包括我在往前的一些学长学姐找工作都挺容易的但到我们这一届或者是上一届开始就都找不到工作然后大家其实没有那么多很大的梦想了然后仅仅是维持好自己的情绪稳定都已经很不错了

然后在此同时你还要有一些梦想我觉得我的梦想是肯定没有丢的即便是经济下行即便是呃我觉得大家都越来越只关注自己而不是说关注这个社会怎么样或者是社会再怎么进步其实跟我没啥关系我觉得我还是有这样的梦想的我现在在做这个产品做 medium 其实是本来就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在呃

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学学自学一些做导演的事情然后拍各种片子我是没想到 ai 和创作我的专业领域和我的兴趣领域能够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我我觉得我还是有这种创作的梦想的就无论是产品的创作还是视频内容的创作

但是我觉得这个时代最难保留的其实是自己的创作欲和这种激情因为我觉得很难在一个一直持续萎靡的这种经济环境或者是大家身边都过得不是很如意的情况下去谈自己的梦想因为我跟我的很好的朋友去谈论我的梦想的时候他们只会觉得挺好的

跟我什么关系因为因为说实话就是现在就是这个状况嘛我觉得所以保留这种激情保留这种活力保留这种创作欲是非常非常非常关键的我现在也在持续寻找我的创作欲啊我觉得可能是我人生经历还不够但是嗯至少我在这条路上我觉得希望也给大家有一些启发我很能共情我也想保留我的创作欲哈哈哈

因为我觉得还有一个挑战是有很多事情 AI 都可以帮你做了以及社交媒体上有太多太多千篇一律你都不用动脑子你都可以背出来的一些大家都这么说话的一些就是所谓 cliche 陈词滥调然后你刚其实说到有一个点我想补充一个问题是你说到你在读大学的时候本来以为自己的专业没有用了然后那个时候看到了 XGBT

为啥那个时候会觉得自己的专业没有用了当时的大概的比如说行业是一个什么样子然后你看到 CHARGEBD 的第一个感觉是什么了我本科是在 21 年毕业的然后其实那个时候还算是互联网的一个比较高峰期因为大家还是比较找到很好的工作然后薪资也会比较高

但我感觉那个是快到顶点了或者说已经到顶点了只是我那个时候体感不是很深刻什么叫做经济周期什么叫做顶点或者什么叫做移动互联网的高峰但过了才知道原来那个时候就是高峰

因为那个时候我的感觉是所有东西都已经很成熟了大家已经有很成熟的这些商业化的落地的各种应用了但是技术好像一直没有什么新的突破或者技术没有产生一些新的可能性其实在这种秩序比较森严的情况下反而是那些资源比较多的老手最能吃得开因为他们又有经验技术又没有非常大的革新

他们的经验是非常非常宝贵的但我像我们这种新人要去进去做一个呃产品的话那你你就是得从头学起吗一点一点往上升我是觉得这这个非常的无聊我当时只是觉得计算机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赚钱的工具它可能只是一个专业的东西吗但 gbt 我觉得它改变的点就在于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很新很新的东西并且它一定具有一定的价值然后

我是觉得他已经超出了我专业理解的那个可以完成的应用场景的范围所以我是觉得他 很有意思我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一直就是玩 gpt 嘛包括我当时闭社也是跟那个 gpt 挂钩的一些事情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做那个 prompt engineer 就天天 hack 他

你是因为觉得好玩吧这个我其实挺共鸣的因为最近做 AI Hacker House 然后所有人都问我为什么做 AI Hacker House 然后一开始其实我也没有想明白就我只是觉得内心有原始冲动然后突然有一天就是我意识到了一个念头就我发现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代是 2010 年前后我定义那个时代叫做我的五道口年代

就是其实刚才陈杨在讲说你毕业的时候同学们怎么可以对 GBT 不兴奋我在我读本科的时候也一样的就是你们怎么可以对 Web 2.0 不兴奋就是 Twitter Facebook 这么好的产品你们怎么都不喜欢用然后同学们主流都是要去亚洲研究院微软要去 IBM

所以其实在学校里面我是很非主流很孤单的但是到了五道口之后能找到同类就是和我一样愿意去个十几年的创业公司愿意把自己这个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一周六天所有的时间全部都放在去 build 的

我们喜欢用我们自己就喜欢用的产品上面的这样的同类的群体当中我觉得得到了非常多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是精神力量就是人认可我就是大家在一起可以就是得到很多的互相的支持然后另一方面就是也有很多启发和眼界的开阔所以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发现我想做 AI Hacker House 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我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场域为在 2010 年的 Koji 和在今天的陈燃就是我们处在这样的人生阶段的时候的人也就是我认为很可能是下一代的 AI 的厉害的创业者们就营造这样一个空间大家可以找到同类可以感觉不孤单可以抱团取暖吧挺类似的这种感觉好又被我植入广告了哈哈哈哈

我前面跟 Cody 也聊说我觉得陈然哥的感觉就是特别的

年轻意气风发有吗我一直会担心比如说很多嘉宾他们说的都比较言之有物然后说实话去年我也是听播客才理解到创业者是在干嘛的我就天天就是通过听播客给自己反习听一些创业者的故事然后反正我没想到我这个时候来上了一个播客你刚刚说到寻找跟保护自己的创作欲你有刻意做什么样子的事情来

保护它就寻找可能前面讲到比如说是不停的做一些 demo 当然如果有其他的你也可以补充我觉得这是我在人生当中思考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个我近期好久好久了已经思考了几年就这个问题了因为我的创作欲从我本科毕业之后就消失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然后我已经过了这么多这么久了吧已经三年了我感觉他还没有回来或者说他到底应该变成什么样子我其实没有那么清楚我其实很很久都没有在运营自己的频道或者说有什么特别想要用视频表达的东西但我知道我想表达呃但是

就是总差那么一点点可能是因为呃也人也变了吧然后我怎么去保护的我我现在开始保护的方式就是通过很多物理方式保护一个是我现在选择住在浦东吗啊我觉得我还是想住在比较静谧的一点的地方

虽然需要社交但我觉得社交那就再去第二个就是我最近开始借一些电子设备因为平常工作已经太花时间在一个电脑上了

我甚至有个手机锁会把它锁起来物理上的隔绝手机之前刷视频的时候刷出工伤了我就就再也不想刷视频了抖音真的很很独流我就会把它锁起来然后我就看书嘛平常会买一些书看书真的挺有用的就是看书会让你安静下来然后你我的可能特点是我输入我需要输入很多东西嘛然后才能输出所以现在我现在我的阶段可能是在输入的这个阶段

然后工作本身也会消耗我一部分创作欲因为我本来也要在 medio 当中去创作视频还有创作产品本来也是一种创作欲呃但是我自己我还没找到他到底在哪我我不知道我其实有很多这种半成都不叫半成品吧 30%成型的 idea 因为我的创作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然后我的创作欲大部分的来源都是来源于痛苦就是

就是当我哭的时候我的创作欲是最高的就很诡异然后我昨天正好我前天在正好在做高铁的时候我就突然那个就来我就哭了一路我就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哭但是我会感觉很爽他终于回来了我因为我很久没哭了就是我需要那种情感充沛的点然后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制造出来它是一种良性的良性的苦良性的痛苦

我包括之前我我在本科拍那些片子也是因为当时很痛苦然后我就想把这种痛苦传递给别人然后就拍那些片子我想说这不是诡异你看很多那种很有

才华的创作者他的创作的高峰期都不是在他很快乐的时候好呀今天谢谢陈雅我们聊了 Madeo 这个产品聊了你们团队非常独特的工作方式和一些你们这个非共识我觉得我自己也很有启发然后第二 part 我觉得我相信这个应该也能多多少少给大家一些力量就聊到你的个人成长聊到你的一些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都很好玩好

我们谢谢你的时间也期待你再来十字路口拜拜拜拜如果你认为有朋友也会喜欢本期十字路口的内容请转发微信推荐给他们最后欢迎你加入十字路口的会员群我们鼓励大家在群里聊天互动交朋友寻找未来的同路人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