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在放下找钉子的锤子后,我赚到了第一个 100 万美金」|和Mootion联创童超聊做产品、AI视频创业全景和出海

「在放下找钉子的锤子后,我赚到了第一个 100 万美金」|和Mootion联创童超聊做产品、AI视频创业全景和出海

2025/4/21
logo of podcast 十字路口Crossing

十字路口Crossing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童超
Topics
@童超 :我创立Motion的初衷是让不会使用AI的人也能轻松制作视频,讲述自己的故事。Motion的定位是简化视频创作流程,用户只需四步就能完成视频制作并分享。我们关注的是为用户提供持续的创作能力,而非追求单一的爆款视频。AI提升了视频创作效率,但内容运营仍需用户自身努力。基础模型能力提升是好事,但应用和产品设计能力将更加重要。提升产品体验的关键在于持续的用户访谈、操作简化、细节优化以及快速响应用户习惯。降低推理成本对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我们在架构和推理测试方面投入巨大。一个简单的“模板”功能带来了收入的增长拐点。我们不让用户选择模型,是因为用户更关心最终效果,而非模型本身。我们关注的是长期用户,而非短期尝鲜用户。持续的用户访谈能够帮助创始人避免先入为主,并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技术背景的创始人容易犯“拿着锤子找钉子”的错误。早期曾专注于3D动作生成模型,但最终发现难以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本轮AI浪潮的特点是普惠性,技术路线进化可能性更多。在AI时代,无需在当地寻找代表,应相信AI和用户的力量。华人创业者出海的三大优势:接地气,增长和运营策略,人才储备。 @Koji : (问题引导,观点补充) @Ronghui : (问题引导,观点补充)

Deep Dive

Motion:让AI视频创作触手可及

我创立Motion的初衷,是希望让那些从未接触过AI的人,也能轻松制作视频,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Motion的定位并非复杂的技术堆砌,而是简化视频创作流程,将原本繁琐的步骤压缩至四个:构思、结构、元素选择和最终合成与分享。我们更看重的是赋予用户持续创作的能力,而非昙花一现的爆款视频。

AI并非万能,用户体验至上

诚然,AI显著提升了视频创作效率,将原本可能耗费数小时的工作压缩至几分钟。然而,一个成功的视频账号运营,仍然离不开用户自身的努力:好的故事、清晰的表达、有效的展示和精明的运营策略,这些都与AI技术本身无关。

我坚信,基础模型能力的提升对我们而言是利好消息,而非威胁。它意味着视频生成能力将迈向新的台阶。然而,这更凸显了应用和产品设计能力的重要性。未来,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将是那些能够将AI能力与优秀的产品体验完美结合的应用。

持续迭代,精益求精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策略:

  • 每周用户访谈: 我坚持每周至少与一位用户进行深入访谈,持续收集反馈,避免先入为主,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
  • 操作简化: 我们力求将视频生成流程简化至极致,让用户只需四个步骤就能完成创作。
  • 细节优化: 从用户反馈中不断改进细节,例如针对不同种族形象的生成优化,以及针对伊斯兰教义的特殊功能开发。
  • 快速迭代: 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迅速调整产品功能和设计。
  • 成本控制: 在架构和推理测试方面投入巨大,以降低成本,让更多用户能够负担得起。

一个看似简单的“模板”功能,就带来了我们收入的增长拐点。这证明了,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并提供便捷易用的功能,才是成功的关键。

专注长期用户,而非尝鲜者

我们刻意避免让用户选择不同的模型,因为我们发现,用户更关心最终的视频效果,而非底层技术细节。这与我们“让不会使用AI的人也能轻松制作视频”的初衷相符。我们更关注的是那些长期使用Motion的用户,而非那些仅仅尝鲜的短期用户。

创业经验与教训

持续的用户访谈,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用户需求,更能避免技术背景创始人容易犯的“拿着锤子找钉子”的错误。我们早期曾专注于3D动作生成模型的研发,但最终发现难以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本轮AI浪潮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普惠性,它让AI技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能够惠及更多普通用户的工具。这为技术路线的进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出海策略与华人优势

在AI时代,我们无需在当地寻找代表,因为AI本身和用户的力量,就能帮助我们拓展全球市场。华人创业者在出海方面拥有三大优势:

  • 接地气: 更能理解用户的需求,并找到合适的市场切入点。
  • 增长和运营策略: 在快速增长和运营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 人才储备: 拥有既懂技术又懂产品的优秀人才团队。

展望未来

我相信,AI技术将持续发展,并为视频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Motion将继续专注于提升用户体验,并探索AI剪辑与AI生成的融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强大的视频创作工具。 我们期待与更多用户一起,探索AI视频创作的无限可能。

Shownotes Transcript

从模型到应用,AI 视频产品层出不穷。

本周,我们邀请从创业开始就专注做海外市场、到 2025 年年初有 200 万用户、达到百万规模 ARR 的 Mootion 联合创始人、首席产品官童超,和我们分享 Mootion 在 AI 视频领域的创业故事。

你会听到 Mootion 用户如何使用 Mootion,童超对「拿着锤子找钉子」式 AI 创业的反省,对「模型能力提升是否会淹没应用」的看法,对提升产品体验的心得,对 AI 视频领域的分析,以及 Mootion 作为一家从第一天就出海的企业,对巴西、阿拉伯市场的分析。

PS:因为播客是视频连线,播客的一开始童超给我们播放了几个 Mootion 的视频,因此播客里 03:07-04:42 里是一边播放视频一边讲述,如果大家没有听懂可以跳过这部分,从 04:42 开始我们也请童超重新描述了一遍 Mootion 用户用 Mootion 生成视频的用例。

🚥 第一部分:Mootion 是什么

01:12   十字路口 v.s. Mootion 快问快答

02:47  每天花 5 分钟用 Mootion 做一个视频发在小红书上,现在有多少粉丝了?

04:57  Mootion 用例分类:短视频创作者用生成方式替代原素材剪辑模式;生成动画式对话教学短片;专业创作者制作 MV、广告等

06:10  没有「爆款」也不追求包括,是否意味着还没有真正击中市场痛点?

08:11  AI 作为工具,已经从 20 分进化到了 50 分,但想运营好一个内容账号,剩下的要靠用户自己

09:00  聊聊最近刷屏的无剪辑直出《猫和老鼠》视频,看好 Test time training 测试时训练

11:37  纵观过往技术发展史,「套壳」往往出现在一个技术被太多宣传和讨论的时间,基础模型的能力提升会更凸显应用和产品设计的能力很重要

13:09  模型能力提升变成商品,产品打磨早做一定比晚做好

14:44  提升产品体验心得:每周至少访谈一个用户,视频生成操作简化、细节优化、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迅速调整、在架构和推理测试方面做投入降低成本

20:32  AI 在视频生成方面的「反共识」:AI 知道惊恐的镜头怎么表达吗?为什么不等大模型降低成本?

23:32  一个简单的功能「模版」带来收入增长拐点

24:43  Mootion 用户没有选模型的功能,为什么这么设计?

25:50  「AI 尝鲜者」v.s.长期使用用户,做取舍

🚥  第二部分:创业心得:创始人要坚持做用户访谈,避免「拿着锤子找钉子」

27:51   用户访谈的好处:让创始人避免先入为主

30:37  技术背景的创始人容易犯的错:拿着锤子找钉子

32:01  Mootion 走过的「弯路」:做过世界上第一个在 3D 动作生成的模型,但难以找到用例

34:20  作为前「创新奇智」产品负责人,经历过的「拿着锤子找钉子」

40:59  这一次 AI 浪潮最大的特点是普惠,可以看到很多技术路线进化的可能

44:13  在 ChatGPT 发布前一周在 OpenAI 见到 Ilya 和 Greg

🚥  第三部分:AI 视频创业分析

46:17  AI 视频创业全景图,五类企业逐个分析

50:26  「从产品的创新性和体验来讲,我很欣赏 Descript」,和一个跟着用户一起成长的产品 veed.io

53:28  对国内 AI 视频领域的期待:希望有更多视频模型出现,视频模型领域最佩服可灵

55:55  从行业角度分析,可灵做对了什么?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产品话,坚持到底,较早选择国际化

58:13  现在视频的基础模型能力还处于发散阶段,创业团队和大厂的投入成果可能会并行一段时间

🚥  第四部分:Mootion 出海经验分享

1:00:30  Mootion 最大的三个市场:巴西、阿拉伯地区、美国

1:02:54  巴西普遍接受新事物很快,阿拉伯用户严谨,需要找到一个小切口

1:05:21  台湾和日本用户特点很相似,接受比较难,但一旦接受忠诚度很高

1:07:17  华人创业者出海的三点优势:接地气,在增长和运营策略有「秘密菜单」,同时拥有两种人才

1:09:24 相信 AI 和用户的力量,出海不再需要在当地再找人做「代表」

欢迎订阅「十字路口」播客

🚦 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  主播 Koji:新世相/躺岛的联合创始人。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会在未来彻底改变社会,赋能人类,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Koji 的即刻Koji 的网站

👧🏻 主播 Ronghui:供职于科技 VC,前《第一财经周刊》驻硅谷记者,Ronghui 的即刻

———————————

🎄 本播客由「新世相声音森林播客计划」支持。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