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致AI创业者:2025年,去找这些VC拿融资|与「暗涌」刘旌复盘一级市场这一年

致AI创业者:2025年,去找这些VC拿融资|与「暗涌」刘旌复盘一级市场这一年

2024/12/15
logo of podcast 十字路口Crossing

十字路口Crossing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R
Ronghui
刘旌
杨远诚
Topics
杨远诚:表达了对AI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态度,认为AI将深刻改变社会。 Ronghui:强调创业者了解一级市场和VC生态的重要性,认为知己知彼才能做好融资规划。 刘旌:对2024年中美一级市场AI投资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上半年大模型投资热潮、下半年AI硬件和具身智能崛起,以及重点基金的投资策略和特点,并对Club Deal现象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分析了新一代AI创业者的特征,以及美元基金的全球化布局和面临的挑战。 杨远诚:分享了自己作为创业者对一级市场和融资的经验和感悟,并对AI创业者提出了建议。 Ronghui:对2024年一级市场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刘旌:对2024年中美一级市场AI投资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上半年大模型投资热潮、下半年AI硬件和具身智能崛起,以及重点基金的投资策略和特点,并对Club Deal现象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分析了新一代AI创业者的特征,以及美元基金的全球化布局和面临的挑战。

Deep Dive

Key Insights

2024年AI投资市场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2024年上半年,AI投资主要集中在大模型领域,下半年则转向AI硬件和具身智能。AI应用领域的Club Deal也逐渐增多。

哪些基金在2024年表现突出,专注于AI投资?

Monolith、真格、红杉、锦秋、顺为、蓝驰和线性等基金在2024年表现突出,专注于AI投资。其中,Monolith在热门项目上下注果断,真格凭借人脉优势,红杉采取稳健的No-Miss策略,锦秋定位为AI Native基金,顺为全面布局,蓝驰重注头部项目,线性高频出手AI应用。

2024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大模型公司?

2024年值得关注的大模型公司包括Kimi、MiniMax、百川智能、零一、宇树和智源。Kimi迅速崛起,MiniMax稳健发展,百川智能整合政府资源,零一、宇树和智源则完成了多轮融资。

什么是Club Deal?2024年有哪些Club Deal案例?

Club Deal是指多家基金共同投资一个大型项目,通常是因为项目规模过大,单个基金难以独自承担。2024年Club Deal案例包括Kimi、张月光、明超频、郭仁杰和王生乐等项目。

2024年新一代AI创业者的特征是什么?

新一代AI创业者具备技术背景与商业思维的平衡,资金使用策略更加谨慎。他们更早关注商业化,注重现金流管理,避免过度烧钱。

中国美元基金在2024年的全球化布局如何?

2024年,中国美元基金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红杉、高瓴、蓝驰、真格等基金在硅谷、欧洲、墨西哥等地设立办公室或加强布局。基金们通过与当地创业者和科学家的社交活动,建立早期联系。

2024年有哪些新的美元基金完成募资?

2024年完成募资的美元基金包括红杉的90亿美金基金、Monolith的三亿和五亿美金基金、经纬的十几亿美金基金、五元的七到八亿美金基金和蓝驰的五亿美金基金。

2024年一级市场的关键词是什么?

2024年一级市场的关键词包括离散、全球化、Club Deal和站队年代的开始。离散体现在资金端和投资策略的分化,全球化则是基金们积极布局海外市场,Club Deal增多,站队年代的开始则反映了中美博弈下的投资策略调整。

2024年创业者在融资时如何选择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

创业者在选择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时,应考虑资金的属性。美元基金通常更长期主义,支持理想主义,而人民币基金则更注重短期回报。国资背景的人民币基金虽然也在传递支持大胆资本的信号,但具体实施仍需时间。

2024年硅谷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有哪些变化?

2024年,硅谷的孵化器和加速器重新变得重要,Y Combinator、A16Z的Speedrun、HF0、AI Grant等孵化器对AI创业者尤其友好,尤其是对华人创业者。Y Combinator一年举办四次路演,以适应AI创业的速度。

Chapters
2024 年上半年,AI 投资热潮主要集中在大模型领域,Kimi 的融资尤为引人注目。下半年,投资重点转向了具身智能和 AI 硬件,同时 AI 应用领域的 Club Deal 也逐渐增多。一些基金在 AI 投资策略上展现出各自的特色,例如 Monolith 的果断投资、真格的网络优势、红杉的稳健策略、锦秋的 AI Native 定位等。
  • 上半年大模型投资热潮,下半年 AI 硬件和具身智能崛起
  • 活跃基金:Monolith、真格、红杉、锦秋、顺为、蓝驰、线性等
  • Kimi融资案例,MiniMax 稳健发展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十字路口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 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我是主播科技杨远诚联合创办了街旁新时相和唐岛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会在未来十年彻底改变社会赋能人类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

本周十字路口的年终盘点系列来到了国内的一级市场那在国内呢 2024 年国资人民币双币基金成为了主角但是也面临着挑战而被唱衰了好几年的美元基金可以说是纷纷在寻找出路那在美国那边呢在硅谷一级市场的

这个两个头部玩家看起来仍然是多年来无法撼动的 Sekoya 和 A16Z 但是背后也暗流涌动出现了一大批新的玩家在投资的主题上两边可谓是殊途同归 AI 是绝对的 C 位主角

而本周我们很开心邀请到了长期关注一级市场报道的暗勇 Waves 的主编刘金和我们一起来梳理在 2024 年中美一级市场的变化尤其是一级市场投 AI 的一些趋势变化那我们希望这一期呢是对创业者们有价值的内容因为对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永远是找人和找钱

因此去了解一只市场在发生什么了解 VC 的这个生态系统了解 VC 们在思考什么在关注什么甚至他们的野心是什么他们的焦虑是什么都是创业者值得去思考甚至是应该去思考和关注的所谓知己知彼才能有地方使去做好融资的规划

那刘金作为爱勇的主编可以说是亲自采访过国内所有主要的 VC 的合伙人们那爱勇呢也经常有对行业产生很深远影响的报道那虽然今年有比较多关于一级市场的负面的新闻但我们今天是不想在这期播客里面聊市场有多冰冷

我们还是希望延续十字路口一直做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的这一个宗旨来和大家一起盘点在今年仍然在积极投资的这些基金们的情况那第一个问题想请刘金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一年下来你对投 AI 的基金们的整体的观感是怎样的嗯

就是我觉得可能讲 AI 基金的观感不如说可能大家整个资本流向上的变化吧今年上半年其实大家的关注点应该还是在大模型上吧这波 AI 浪潮其实最开始大家的关注和资本就是从大模型开始的上半年应该最重要的那就是中国六小龙里面可能最关键最受大家关注的应该就是 Kimi 的融资当时那个数字其实是震惊语类的应该是阿里有一个十亿美金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然后进入下半年之后其实大模型的融资是相对放缓的但这肯定也是必然的因为经过本身资本也是有周期的嘛

下半年可能更多还是巨声智能和 AI 硬件会有一些规模还可以的融资发生比如说语术等等但它整体而言从规模和影响力上来说肯定略小于上半年还有就是其实今年下半年在 AI 应用领域是有一些 collab deal 出现的这个其实也是比大家预期可能情况会更好一点我们要不也来稍微聊一聊就国内非常在活跃着的这些 AI 的基金人家在投 AI 的基金他们的一些策略

然后看看刘金你会觉得今年有哪些基金他们很有特色让你一聊到 AI 就会想到他们侠义上的 AI 投资我觉得可能国内现在真正的在比较有章法的投的基金可能十几家其实没有那么的多他们其实主要还是以美元或者是双币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机构

这个里面我第一个想到的是 Monis 就是曹熙做的那个因为我觉得这个具体哪些 club deal 待会我们可以展开来讲但是我觉得基本上很多很热门的项目背后都有 Monis 而且就是其中可能最值得说的就在 Kimi 上他们的下注是非常果断的然后因为它是一个新基金应该是 2011 年左右成立的所以对于一个新机构来说可能这的确也是一个比较

比较重要的策略另外就是真格真格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其实一直以来讲就是投资的逻辑所以他在人的 network 上的建立我觉得还是做得很好的而且 ARJ 波里面其实是有比较漫长的美国的工作经验或者说有一些是有大厂的经验那在这点上我觉得真格还是很有优势的

所以他们到底最后有没有投那是另说但确实是很多 Founder 他们都是很早就发现了然后红杉我觉得红杉整体而言它还是跟它之前的整体策略比较接近的就是还是一个 No-Miss 的策略然后外界知道的比如说魔场里面 Kimi 啊 Midimax 之谷它应该都投的

然后但事实上我觉得红杉投的实际的 AI 公司是远多于我们知道的这些数量然后还有就是景秋景秋因为大家知道他那个就是 Founder 梁杰以前是字杰的好像是字杰的财务投资的负责人然后他也在红杉待过所以其实他们也在非常系统性的看 AI 基金而且他们我之前听一个说法就是说他们好像是觉得自己是一个 AI Native 的 Found 这个我觉得可能也是他们一个很大的特色

哦 AI Native 的范他是怎么定义自己的具体我其实不知道但是就是其实我觉得他区别在于比如说你让他去跟 Monets 相比或者说甚至跟 Nanche 相比那他们还会投一些可能范科技啊或者说其他移动时代就是留存下来的一些电脑嘛但是锦秋应该就是只 focus 在 AI 上哦

其实我有看到锦秋最近出了一个投资的项目叫 Soy 这个和线性之前推的 Bot 比较像都在讲大概投资金额可能比他们常规的稍微小一点但是他们的投资决策非常的迅速锦秋也是很快就投了一个也有在做官宣然后还有就是顺维其实我觉得顺维在进一波里面的表现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他才是真正的 No Mies 就了解他六小龙里面应该至少投了五家

然后我之前其实和他们的合伙人有交流过他对方也挺坦诚的因为我问他我说你为什么每一家都投他觉得就是现阶段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其实他觉得很难看出来好还是不好或者说他也很难判断出谁有那个王者之相他是有个说法特别有意思他说就如果你觉得你该投你肯定有一千个理由去支持你可以投你不该投你也能找出一个千个理由你不去投所以他就干脆都投了而且我觉得盛为这些年他的进行的综合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也有比较有底气去干这个事情他这个投资也不是顺为宜家在做因为大家知道他其实顺为背后是雷军嘛所以他们的很多投资是他们和小米和金山三家一起去投的这个也是一个挺挺有意思的机构然后南池也是吧有

我的感觉是南池在头部项目上的下注也是很激进的应该是今年夏天的时候我们其实和 Terry 也就是他们的那个关键合伙人之一朱天宇有过一个交流他当时其实只是说机械项目可能还比较贵的一个事实但为什么还是要在好项目上下注呢我觉得这个其实跟 Morris 有点像虽然南池是一个南池应该是 05 年进入中国吧就在一个新的周期里面新的周期开始发生的时候其实老基金跟新基金面对的挑战或者说面对的机遇其实是一样的

但是对于老金来说难点在于你说一个新机构可以轻装上阵但老基金它的包袱还挺重的这里面其实很大难点在于就是组织的问题它对人员惯性做出改变我觉得男时代基本上对 AI 的投资还是很 all in 的这个态度是非常非常明确的然后过去两年他们可能 align 的一些新的项目好像基本是不是也都是跟 AI 相关的

刚才我们说到了几个各有特色但同时又都非常积极在投 AI 的基金包括红杉 真格 Monolith 蓝池等等然后这里头也多多少少提到了一些明星项目了而大模型肯定还是今年最受关注的投资方向最近非常受关注的月之暗变的仲裁的新闻我记得爱永也是第一家报道的媒体那篇新闻一出来我感觉这个瞬间转发我就看公众号右下角图标在狂飙

瞬间就破了百破了五百破了一千而这个我们提到大模型也会讲有一个神秘的公司 DeepSick 那爱永也是连续两年独家采访了他们的 CEO 所以我们来聊聊大模型公司刘金今年聊到他们你觉得有哪些特别值得一提的故事尤其是和融资有关的故事我觉得大家肯定首先会想到 Kimi 吧 Kimi 肯定是整个

我觉得不仅是 AI 行业可能是整个中国级市场过去一年当红炸子机因为 KME 本身是一个在去年的时候其实它并尤其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当时大家关注大模型可能看的还是更多是当时老王就王辉文做的那个公司光年之外对光年之外 KME 后来尤其是今年就是春节前后拿到了阿米的那笔投资之后我觉得它迅速上了牌桌而且走到了牌桌中央

所以我觉得 Kimi 其实是这波里面一军突起的一家公司关于它融资也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个大家也可以看看我们的报道感觉你们的报道加在一块都快成一本书了这本书应该还在继续吧然后跟 Kimi 相对的可能是 Midimax 但 Midimax 我觉得它整体的步调是比较稳的

包括他公司的业务的发展还是挺稳定的 minimax 应该反正我了解据说也是有最新的一轮融资的在进行这两家一度被放在一起比较就是我们今年 6 月份我们办了一个活动当时我觉得大家还是会把 minimax 跟 teamme 放在一起去比较好像是整个

拯救家魔场里面绿小龙里面可能有点像是针尖对脉盲的公司当然现在可能这个比较对象已经逐渐变成了创业公司跟大厂之间当时我们做那场我觉得那个标题叫当月制安面和 minimax 的投资人坐在一起一边应该没错话应该是一方来了三个投资人一方来了两个投资人就是我觉得那个挺有意思的是我记得当时我好像临时问他们一个问题我说在场的投资人里面有谁会编程

但是这个问题可能会多多少少有点偏见吧就是也不是的确不是说汇编成投资人就能更投的好大模型嘛但很有意思的是什么呢很有意思的是在长城五个投资人里面 Kimi 的投资人都不会 Minimax 的投资人都会我觉得这个东西好像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表明这两家公司和这两个创始人风格的差别

我觉得就是可能大家能感受到比如说 Kimi 是一个除了那些他的什么中国 AGI 之外他其实还是有蛮强的人文主义精神的这么一家公司嘛什么公司办公室门口放一架白色钢琴对吧但 MIMAX 给人感觉是是一个比较理工男的这么一家公司所以就是我觉得当时那个投资人他映射出来的差别其实

其实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它还蛮有助于让我们去观察这两家公司然后还就是百川百川是因为它在前段时间宣布自己完成的好像是一个 50 亿人民币的一个融资但它那个应该是几次融资把它打包在了一起的金额百川当时也是说自己的估值达到了 200 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反正业内也会有一些讨论百川还有一点特别有意思的是其实百川你看它那个融资里面宣布的包括的资方里面其实包括了 3D 的国资

这个也是一个蛮有意思的就是它也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现在整个资本流动的方向然后 01 其实我一直不是特别了解甚至他在最近的那个宣布自己融资时说的是一家什么战略投资机构和什么东南亚某财团对他们甚至还造了一个新词吧叫做某国际站头明白这个好像是蚂蚁然后我觉得大模型可能就是这么几个比较受关注吧

然后其实我觉得泛 AN 领域还是有一些比较受关注融资情况的发生比如说语数语数我觉得也算是今年一个非常明星的项目了从金额上来说有 10 亿人民币我觉得这群方道里面王兴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也跟他聊过我觉得他其实是那种他是一个歪财如何和这个时代共振的因为我觉得科技领域的创始人其实有个特点就是他们基本都是师出名门你看不管杨志宁还是谁他们都有

都有非常好的学历背景然后有在就是什么期刊上发布过那种非常好的论文学术论文但是其实王兴兴不是啊王兴兴他从小是一个非常偏科的人说是好像英语也不好啊等等吧就是反正他的学历在背景家机器人里面其实不是特别突出但是他自己非常喜欢机器人可能童年时代非常喜欢动手这件事情所以几家公司现在也蛮受投资人喜欢的因为

大家会觉得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一家公司能够在技术和商业化上能够取得比较好的平衡还是一个给大家挺大安全感的事情吧我觉得还有一个就是智源吧智源反正也是今年它可能跟语述是两家机器人领域就是很值得圈点的公司然后它也完成了一个 A++++加伦对吧

有史以来最多家已经数不清楚几个家我觉得这个以前我还问过一个投资人为什么现在的这些波融资金会出现这么多家家家的情况不像可能移动时代它就是 A 或者 B 或者 C 这样的一个当然可能会是 F 什么轮对吧当时他跟我说法是现在的这波公司呢它可能 mine stone 没有那么的明显

可能有一些小的技术化技术上或者商业化商业进展可能就会 close 一轮融资了所以但它这个变化可能又没有那么的显著可能公司又不愿意把这个定义为用一个新的字母去定义它所以就会变成+++轮在这种聚元的融资过程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们之前好像还给投资人颁了一个奖我觉得这个好像也一定程度表明了现在整个创投创与投之间这么一个关系的变化

他颁的什么奖啊当时好像有什么最佳投后然后还有就是张月光吧张月光其实也是今年被讨论度很高的一个迪欧因为他是在就是今年的那个春节前后好像非常光速就完成了四轮而且我觉得张月光他的整个人物画像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是大场高辟

加在他在因为他当年在阿里期间做那个 Mirror 相机嘛其实是有自己的代表作但我觉得就是他的离开也挺巧妙的因为 Mirror 显然是一个天花板可能没有那么高的一个机会他在顶点离开其实赚足了一级市场的好奇的嗯

然后跟他很像的这种 founder 可能还有类似于郭仁杰或者明超平这个我觉得可以待会我们再展开来讲还有这部分我觉得涌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思潮是在这个 AI 兴起之后大家会觉得他其实是一定程度上有技术平权的这么一个可能性吧

然后好像人人都可以做一个自己的 AI 产品在这波机会里面出现了一批新的人就是所谓的独立开发者他们其实以前更多要么就是程序员要么就是设计师等等之类的然后当时也会大家会觉得好像很多的 AI 创业者会从这波独立开发者中出现当时我知道有蛮多基金花了一些心力去 mapping 这波人我记得之前我们采访过一个人叫赵纯享

他其实也算是比较典型的这样一个画像的人吧这个我记得十路口之前也跟他聊过但是后来我觉得周恩祥后来是应该没有拿到融资他因为这个事情还蛮 sad 就是觉得好像为什么投资人们没有那么的给他那么多正反馈

我觉得就是从现在这个阶段来看我感觉大多数基金们还是会把他们的整体投资策略变成像要么就是海外留学的回来的人要么就是有点像互联网的那个周末期大家去找这个大厂高 P 的这个逻辑

对我觉得在这里面其实是出现了一些分野的就是独立开发者甚至这个叫超级个体或者小一点的团队可以非常快的在现在基础设施很好的情况下在用 AI 的赋能迅速的做 AI 应用并且 Day1 就能够收到钱这和早年是不一样的

那一方面对他们来说好像也可以靠自己从 0 到 1 不需要很多的启动资金那另一方面其实对 VC 来说也会认为这样的项目 maybe 他未来的天花板可能不会有这个对 VC 逻辑那么有吸引力的倍数所以两边好像慢慢的也会发现互相也不是那么需要因此这个基金还是回到了他原来的这个投资逻辑里面去 6

柳俊刚才其实你提到了好几次 club deal 这个词要不要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club deal 的定义是什么然后我们聊一聊今年有哪些 club dealclub deal 最开始我记得因为我也是好几年前第一次听说这个说法的时候我也专门搜了一下它它其实是一个 PE font 好像也是 Belt font 里面常用的一个名词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凑份子尤其是面对那种非常大的那种交易可能一家很难吃下这么大的盘子

就会几家来共同完成我觉得 VC 行业讲到 Clubdeal 这个词应该最早好像是当时 21 年或 22 年的时候有一家 GPU 公司叫必任当时很多人会把它形成 Clubdeal 因为它也是很短的时间之内吧半年或者一年就完成了好多那种资然后背后占了可能三四十家基金所以最开始呢大家可能会多少我觉得就是 Clubdeal 是一个贬义词但我觉得其实它

不一定是个贬义了可能更多还是一个中性词有的可能公司很好美心项目大家都想投这是一种有的可能就是我刚刚说的那盘子可能太大大家一下吃不下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说这一波 AI 公司可能基金们的整体的确定性是没有那么高的所以大家可能会就人多力量大把一起互相打气来投这也是一个对 Club deal 的解读科技刚刚说今年有哪些 Club deal 对吧

我觉得最开始肯定 Kimi 算是了我记得我们之前写了一个稿子应该是 30 亿还是 30 亿美金加的一轮就是腾讯和高龙创投两家去投 Kimi 那一轮当时是一个融资的消息然后我们那个稿子里面专门做一张图把这些 Kimi 的历史投资人全部罗列上去当那张图写的还挺密密麻麻的然后接下来我觉得 Clapdeal 可能更多是指的是 AI 应用领域的几个 Founder 比如刚刚讲到的张玉光

还有就是提米出来那个明超频还有就是追觅的那个郭仁杰追觅还出来另外一个人叫王生乐他做那个游泳机器人也算是机器人 Club deal 的发生啊往往都是其实我觉得是在某种市场情绪下发生的啊比如说那个就是张又光那个叫沐妍治愈对吧这个公司他其实融资的时间就融资解读率非常的快

我当时听说好像就是大家的这种就是各家基金投入的时间可能就是一个上午跟下午的区别而且在这过程中其实大家也会互相看别的机构有没有入手嘛就是这个可能也会有这种同辈之间的焦虑吧还有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其实是我就不说名字了也是刚刚讲到的某一家公司就两家投资人其实是在打游戏的然后其中一个人可能就先投的先决定投的那个投资人不小心说漏了嘴

第二天另外一个投资人就联系了这个 Founder 然后很快就投了进去这些都是那种就是 KW 的特征就是他可能大家的融资进展会比较快

对张月光背后的基金有哪些我知道大概是 Monolith 蓝池高荣是不是还有高领都在里面包括智普智普好像是他第一个投资人然后最近的明超频也是多次听到他的名字他是从月质案片刚出来的原来负责他们出海的产品叫 Noisey 的一位产品负责人对的我觉得很多基金都在看他但他做的方向好像跟他原来也不是直接相关的好像是做 AI coding 方向对对

应该是 5000 万美金的估值甚至不止甚至不止好像更高刚才你还提到了两位从追秘出来的 Founders 可不可以也讲一讲追秘一个是最近大家讨论比较多就那个郭仁杰他应该是以前追秘的中国区总裁我理解他可能更多是做营销但是对于这种小力机器人或者是什么这种家电类的行业营销可能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他这次出来好像我听说要做 AI 玩具北半机器人对吧

然后也有蛮多就是知名的就刚才我们提到那几个也都投了然后还有就另外一个就是王生乐嘛王生乐他做那个叫心脉创新凡机械背后其实好像莫尼斯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参与者还有就是张怀廷张怀廷是一个大家可能不太知道他应该是以前高层的 CTO

然后他这个公司的名字很有意思叫与爱为伍然后那个爱好像被一些地方被写成那个 AI 然后这里面也有红杉也有高荣也有真哥然后还有南池其实感觉南池还蛮高频的出现在各个明星项目里面的不管是月之暗面还有想到那个景坤做的 main funk 就产品叫 james park 还有那个刚才说到张月光然后

包括最后提到的这个怀庭其实都有这个蓝池的生意而且他们投居生智能投的也比较多就是支援机器人银河机器人对还有一个我的那个校友就是江公略之前在 Apple 然后最近出来做智能硬件叫 Vicher 这也是蓝池比较早投到的其实今天盘点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他们过去好像在 PR 上讲的不是太多但其实这么一数下来投的还挺多的你最近有采访他们的合伙人吗

采访过对男子批发的也还可以吧嗯

然后对我觉得男士挺有意思的是他应该是 05 年成立的在中国成立他其实是从以前是洛杰亚吧朱毅把他在中国做了一个品牌我应该是刚入行的时候就和朱毅有过一次漫长的访谈很长大家聊可能七八个小时那样我觉得朱毅他挺有意思的是他是一个新加坡人对吧然后可能是南洋投资人然后他性格我不知道是不是跟他语言有关他呈现出了整个的性格感觉是挺不疾不徐的

但我觉得他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自律的人好像是 19 年我有一次从香港回北京然后我在飞机上碰到了他当时我是很吃惊的是他坐在经济舱里面的然后我当时因为这个原因有点不太好我一直跟他打招呼对于他年纪比较大但我觉得他其实还是非常有斗志的他始终很希望把南极作为一个更顶尖的机构

然后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他们为什么在结果浪潮里面表现如此激烈的原因然后他们前一阵是不是发布了一个数据说是自己好像什么投了 20 个项目就一年今年把投了 20 个多项目然后大概也出去了大概个 11 亿人民币左右吧就是在这样的市场的情况下这个力度确实还是了不起的对创业者来说是很有价值的帮助对其实科技我有想问你的问题就是你其实做时机过后差不多也有一年的时间也系统性的访谈了蛮多这个行业里面的参与者

然后你自己本人也是从移动时代开始创业的吗你的观察是就是这一批新涌现的 AI 创业者和之前可能移动时代那批人会有什么不一样吗我觉得最明显的一个不同的感受就是团队可以更小启动可以更容易我说的是做应用不是做模型嗯

因为在移动时代做一个 APP 起手基本上就是得有超过 10 个人后端前端安卓 iOS 但今天各种原因我觉得第一个原因是基础设施变得更好了你做啥事都可以找到一个 SaaS

尤其如果是做出海的话那个 SaaS 可选包括他们的成熟度都极高然后第二个原因呢就是确实有了 AI 做编程的做设计的做营销的做文案的就是方方面面甚至就是做公司中后台的也都效率变得更高了一个人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还有很重要的是这个 Day1 做 AI 应用可以赚钱就是在过去做 APP 是几乎不可能就在早期收到钱的都是要把量做起来然后再用别的方式去赚钱

所以团队可以更小也因此发现就是新一波的创业者有很多都是新面孔是从各个地方冒出来的我自己感觉啊就不管是在硅谷还是在国内就尤其头早期的基金大家都意识到需要去建立新的 network 需要去建设新的朋友圈那其实在这个时候就发现这个早期基金的它的美誉度或者知名度就重新变得更重要了

因为在过去我们都知道以真格为代表就是扫这个名校扫大厂这种方式来去和创业者建 Network 的方式在今天它仍然有效但是不是唯一有效甚至会因此 miss 掉很多重要的机会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最近出现了蛮多的孵化器也出现了很多

很多基金在积极的运营社群在做内容这个是一个挺大的新的变化我刚刚讲到真哥可能他算是充分发挥了他这么多年积累的这种 network 但是我觉得对于多数机构来说我觉得甚至包括某种方法包括真哥自己吧就是这是一个新的周期其实大家可能都重新站在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所以你刚刚讲的那个 network 我觉得确实是现在基金尤其是早期基金面对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所以你能看到很多机构也在做一些孵化营营

创业营加班尝试我觉得它其实更多也是为了让新一代的创业者能够更高效的找到自己对 而且我发现这些创业营和孵化器的项目和上一代也有一些不一样就他们更强的在讲社群的感觉就不要强调 Founders help Founders 然后可能也是因为在今天 2024 年我们也有了很多上一代的 Founders 他们积累下来的经验可以在往后去传承

比如说这个能想到第一个是创新工厂他们和 Founder Park 一起做的这个项目然后这个项目里面就非常强调邀请了有经验的创业者来去帮助新一代的创业者以及我正好有两个朋友他们都参加了兰池的那个不明创业营

然后结束之后两位一位叫西元一位是 J 他们给我的反馈都非常的不错他们说这里是挺纯粹的一个创业者的社区那首先这个蓝池这个营他不是只针对背头的他是大家都可以来报名的那他们觉得很像是回到了在学校上学的状态就是到其他的这个参与的成员的背景是比较多元的然后也很优秀而且同时有一个有趣的事情是不明他强调自己是个道

在这里大家是共创的以及这里面我觉得有一个我现在还记得的点是他们提到这个不明请到了景坤就是小杜之前的 CEO 也是蓝池头的那个 Jay Spark 那个项目的创始人的分享然后景坤在这里的闭门分享里头讲了自己当时从百度的位置下来在准备创业这个从零到一的过程当中用了哪些方法论来去寻找方向来去分析自己这个我觉得对

他们就给我的反馈啊是觉得这个帮助还蛮大的你刚说那个道道挺有意思的我觉得这个跟那个跳海那个逻辑也挺像的然后还有就是你刚提到那个 FoundersHave Founders 那个其实应该是月的当时的一个 slogan 我觉得这个跟红杉它那个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我觉得这个也形成了就是还蛮遥相呼应的然后奇迹好像最新的那个 Demo Day 非常火爆但那天我没有去啊科技你当时在现场吗能不能就是这个展开讲讲

其实说到奇迹我当时是看到一篇文章我非常感慨的那一天其实那篇文章是他们过去一个校友写的那个是王登科大家应该也多多少少可能听过这个名字因为他历史上做了很多爆款包括最近一个红红模拟器也是 AI 应用的第一波爆款那篇文章写的这个饱含深情

就是我之所以印象深刻就是我没想到奇迹这个带给了参与他其中的人如此深刻的影响王登科就是感觉这个带给他的不只是资金不只是资源甚至带给了他很多的精神力量

然后他里面我觉得有一句话就是我印象很深他就说今天投资市场变得越来越谨慎融资越来越像贷款以至于中国创业者都在讨论要不要出海奇迹还在非常单纯的每年进行足额足量的投资给到那些出出毛卢

有野心勃勃的年轻创业者因为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关于奇迹的正面的负面的一些讨论有些人会说奇迹投的项目很多都看不懂或者很多都非常的 crazy 但其实这个又从另一个层面在讲说投早期甚至投非常非常最种子论的早期是不是就应该去支持一些疯狂的梦想今天的这一批创业者我觉得大家积极的去了解有哪些孵化期有哪些创业役

是一个特别快的可以获得资源获得认知的一个方式所以真的推荐大家都去搜一下去了解一下去报个名说到这里我想就是也值得一提的一个点是我觉得这一代的创业者他们比十年前甚至五年前的创业者

有更多的一手的来自其他的 Founders 的经验分享这个也是很有价值的这里面有一个潮流就从硅谷到中国都是这样就是在讲所谓的要创始人 Build in public 你把自己从零到一的过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出来可以帮助你获得比较多的

找去用户吸引到投资其实也能够这个帮助你其实带来的好处就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可以去观察各种各样的创业者他们在如何创业而在过去大家可能没有那么强的表达欲和分享欲对因为今天大家变得有动力了都在做自媒体都在积极的输出而其实播客我觉得也是中文播客最近呃

这一两年大家也眼看着很火爆嘛然后这里面就是多多少少创业者们就从六小龙的创始人再到这一批新的创业者大家应该 90%都上过博客不管在中国还在美国美国那就更多了所以在博客上面大家的分享很多也是很一手的故事和感受这个和过去看文字也有一些不同

而且我觉得就是我的有限观察我觉得这一批的 AI 的创业者他们有一个特征就是都特别能言善辩很多人都是写作高手比如说王登科我觉得就是他的文章是很有感染力的我这个 QQ 你应该感受也很强因为你访谈过很多这样的人

对我觉得就是这个确实是很重要的吧就是你怎么表达自己嘛不管是对客户还是对员工还是对投资人其实销售是一个中性的词啊就是把你的想法甚至说这个把你的梦想让大家能够理解清楚甚至让大家愿意相信你愿意和你跳上同一艘船这个是很重要的而且我觉得可能也是因为有这样的能力的创始人他更容易在早期脱颖而出

比如我们看到那个 San Otman 或者 Anthropic 的这个 Founder 他们时不时的就会写一篇文章而且都是在自己的个人官方网站写然后有非常漂亮的排版和设计那一出来这个迅速就可以传遍全网我觉得今天就是这样的媒体环境也让自己个体的发声可以得到更好的曝光和足够的影响力杠杆是很大的

对因为我刚想那个问题是你看其实更早一批创业者别说是那种就是可能什么 93 代或者之类的或者是那种移动时代的其实很多创始人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是羞涩的大家甚至会觉得一个人不那么善于表达是某种美德但是今天我觉得这个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我觉得只是在中国吧感觉在硅谷一直还是在积极鼓励表达的 Bill Gates 直到此时此刻都还在不断的做播客做短视频积极的输出甚至他还开中文的公众号就叫 Bill Gates 那个更新频率也很高我们再接着说我觉得今天的创业者其实还有一个做 AI 应用的一定要去申请的资源这个虽然和今天一级市场的话题没什么关系但我们在这里插一下因为想说这一期是对创业者有帮助的内容

我觉得大家可以去搜一搜各种各样的来自大厂的扶持的资源这里面是我当其中我要推荐的是那个微软的叫做 startup founders hub 然后他给力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我

反复确认了包括我自己也生了一个就他的这个 Azure 就他们云服务的那个资源库可以给到 15 万美金但是逐步解锁但最后可以给到 15 万美金然后你可以用这个去用模型就是 OpenAI 的 4O mini O1 都可以用然后他同时还给创业的工具包比如说给那个 GitHub 的企业版给 20 个账号然后一年的时间然后 Office 全套甚至给到 50 个账号也是一年的时间

那还有一个很有利的是 stripe 就是他可以送 coupon 就你免两万五千美金因为 stripe 大概是收 2%上下到 3%的手续费也就意味着你前面一百万的美金的收入 stripe 可能都不会扣你的手续费

很给力然后同时后面还有一些比如说 Google 的它那个项目叫 Startups Cloud Program 然后英伟达也有一个叫 Inception 的项目 AWS 也有这些大家都可以去搜一搜去申请一下几乎也都据我所知不需要任何的面试都是线上填表单就可以

然后国内也非常多从阿里云华为云到豆包街月质谱都有各种扶持创业者的这个项目包括那个袁老师的归基流动也有大家都多了解一下柳先生我其实有注意到爱永今年也做了非常多美元基金出海投资的报道我印象尤其深的是你们报道 BAI 去墨西哥的那一期

也看到爱永你们还在考虑要组织游学团一起去南美洲考察那其实我觉得这背后有折射出就是美元基金们在积极的这个走向全球的这样一个姿态你有观察到除了 BI 还有哪些基金有哪些具体的行动吗

我觉得因为大家现在在讲全球化的或者出海的这个故事公司都在讲这个故事其实我觉得基金也在讲相似的故事因为本身基金也是跟着创业者一起走的所以我觉得之前我们采的那个线性的一个合伙人叫黄松岩他因为是在德国他现在人好像是在慕尼黑因为他之前投了一家机器人公司叫斯林机器人然后后来他就因人际会发现了可能当地有一些投资机会然后过去

我觉得当时我那个转念稿子的时候我那个转发语还是说是投资人的流浪地球这是一个很大的趋势啊你会发现多数机构都在寻找外面的外部的机会比如说那个红杉高岭他们宣布在那个伦敦要开办公室嘛这个其实可能大家在外面上能看到比较多啊

我觉得其实长期来看像红领这样的基金它一定是做全球化投资的张磊好像我是很早就听说他是在日本和东南亚都有些布局然后先行可能是欧洲然后 BI 去的是墨西哥这个也有一定的原因其实是因为 BI 之前投了一些 Fintech 公司比如说那个 Story

他投了这个公司之后可能最开始他是用 FinTech 逻辑投到他投完之后他发现原来墨西哥是有非常大的比较就当时可能觉得很大的一个投资的机会吧但是确实可能跟特朗普上任之后可能很多人对长期而言在墨西哥做投资的中国 VC 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但是我觉得目前来看 FinTech 领域相对受的影响好像还是比较有限然后还有就是去硅谷的肯定是最大的一批

一个潮流我觉得其实不仅是南池啊真格呀高荣呀等等等等我觉得大家知道的其实这波包括五元都不同程度的在硅谷有一些布局有的人可能觉得基金可能甚至会在硅谷放一些当地的人去帮他们去当地关系的建立吧

而像比如南池的话他主意好像以前也是他现在归我自己做过 10 年投资所以这可能也会有一些关系网络上的延续还有比较值得一提的是云九然后因为 RUN 是 base 在湾区我最近有听云九的朋友给我讲说每年有两次他们的合伙人们甚至会一起去美国他们去的目的就是去和美国的科学家 PhD 们一起 social

就在早期和他们建立就是一些 personal 的联系然后大家会一块去滑雪一块去 hiking 就是一个好几天的一个 trip 我觉得这个也是他们积极的在去早期布局硅谷的这个华人网络的一些办法我们再说到美元基金的整体状况的时候其实不只是看大家投了什么然后看大家这个募的怎么样从哪里募

这个也蛮重要的所以刘金也是想问一问你最近有哪些你觉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新的物资他们可能代表着某种趋势或者代表着某种信号我觉得整体而言美元市场在过去三年吧

完成募资的的确没有那么多但是这边有一个背景是其实 20 年消费那波大的投资热潮其实背后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美元的大放水所以其实在 2020 到 2021 年之间甚至部分延续到 2022 年其实美元都完成了比较大的融资但是在 2022 年之后我觉得确实是新融资的这种新融资其实确实比较少

我现在可能没有办法很系统的讲但是我觉得有一些记忆中完成的融资比如说最最知名的就是红三亿九十亿美金那个是很大的一个笔融资然后 monets 作为一个新基金嘛它当时是一个是三亿一个是五亿五亿好像是它的二级三亿是它的 VC 经纬其实也有的经纬应该也完成了一笔比较大融资十几亿美金然后五元也是五元应该是七亿或者是八亿美金吧

而当时五元完成那笔融资的时候甚至市场上是有种说法是说五元把能够投中国的美元 LRP 的最后一笔钱拿走了然后南池应该是在二年完成了一轮好像是五亿美金里面是有早期和 priority 放但我觉得讲到美元基金这个事情我觉得要区分一个概念因为大家其实对美元基金这个理解我觉得基本把它等同为外资基金了

但是因为现在在这个就是中美博弈的一个大的语境下其实有很多机构他完成的这个放里面就是完成的这个募资里面其实典型的美国的美元资本是没有那么多的比如说像红杉他 90 亿美金里面我就了解他其实有相当大的比例已经是来自于中东或者是东南亚香港老钱

就是大家都在刻意的就 GP 轮都在刻意的去降低典型美国美元资本在自己的这种基金中的占比所以这个我觉得其实是一个很大的一个变化也是我们重新要对所谓的外资基金或者说美元基金理解它的一个新的一个注脚吧然后另外还有就是景秋应该也是有一笔新的融资新的募资完成也是一笔挺大规模的

我们前面聊完多了就是各种各样的投资的情况 club deal 包括大家募资的情况那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整体描述在今年一级市场你会想到哪个词呀我觉得具体来说我可能有点难讲但是可能包括这么几个吧

一个是离散这个是非常强的感觉因为我觉得过去 20 年中国的一级市场其实主要就是由美元主导的或者说由美元基金的审美主导的那时候人币基金谈起

美元那都是充满了艳羡即便到过去两三年销兵的那个达成的销兵他好像经常会用的一个词是说什么时代的天平终于到了人民币这一边这个有没有一种就是翻身什么把歌唱的感觉其实也是天下苦人民币久矣的感觉那现在我觉得市场变得是很离散的一个特征就是美元和本土市场进一步的分化

但这个大的背景肯定就是在一个中美的博弈的情况下当然还有可能跟本身以及市场的资产资产端的特征也是有关的因为我觉得现在市场上符合传统美元基金审美那套标的或者那个资产本身也是很有限的然后还有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很大的一个趋势就是国资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绝对领导地位

因为之前也有很多数据是说可能现在一体市场穿透之后可能 80%的钱都来自于国资要么他们做池头要么他们做 ALP 这边我觉得有一个事情挺有意思的移动时代其实是一个非常高度市场化然后高度民营化的一个时代这边的 founder 可能来自于山河湖海然后以前很多美元投资人尤其是在 22 年的时候在市场刚开始转型的时候其实很多美元投资人觉得他们很难参与到一些有本土特色的项目的原因是这些公司

那时候可能更多是一些能源公司一些制造业公司他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除了钱之外其实更多的是政府关系是地皮甚至是水电这么具体的问题但美元就当 AI 兴起之后很多美元投资人觉得好像 AI 又是一个可以再大干 15 年的历史机遇这看起来好像和移动时代的机会是很像但是我觉得其实走到今天我们能发现 AI 可能和移动时代非常不一样的特征就是其实 AI 还是一个背负了很大国家意志的这么一个领域

这个可能跟以前很多移动汇量公司它可能和国际民生的关系是很有限的这个也和为什么这一波 AI 的公司尤其是刚刚我们讲的那些大盲点公司它融资很快就进展到国资入场这个逻辑也是有相关性的是不是也是因为美元的整个池子不够大然后后面要继续拿钱也只有人民币的钱

对的因为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潜质的条件比如说确实以前比如说以前那个什么美元四傻对吧那几个 mega 放它可能在中国现在投资的确变少了这个是一个市场化的原因但是更大的一个背景是我觉得可能这波公司走到下面可能它确实更需要是有一些订单或者是什么反正它可能确实需要跟政府之间有更大的互动然后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它自己本身也有自己的主观意志嘛

你说就是美国有自己的 openAI 中国也得有自己的 openAI 所以其实我当时我记得那个 SORA 当时横空出事的时候有一家做这个 AI 视频的公司当时他跟我讲的一个逻辑就是说他在当时在 pitch 上海的一笔钱他说就是上海想做自己的 SORA 所以就是这里面有非常多的这种政府的意志在里面

然后还有就是离散我觉得离散还其实也不仅包括资金端的特征我觉得现在机构们的投资的策略也会按照地区按照领域去细分然后有的投资人可能也会按照自己个人的秩序去细分比如前段时间一直炒得很热就 IBF 也算是一个然后还有关键词我觉得这个可能不是一个词但是也是一个非常强的一个时代特征就是就战队年代的开始或者说以前那种奇强年代的结束我觉得双臂激进摩托床就是一个奇强对吧

就是其实在中美博弈的大的环境下除了 TikTok 这样的公司之外其实我觉得美元是一个就美元基金是一个靶子式的存在我不知道你之前科技有没有看有没有关注过其实 Information 老是追着红杉写我问过他们 Information 他们在中国的整体报道策略就是两家公司特别重要一个是红杉一个是 TikTok 为什么呢因为它都是这么一个巨大的时代议题下的一个投射物

而且我记得好像在 23 年初吧还是 22 年初当时 Information 有一个年度 prediction 就是它预见预测今年可能是他们的年度策划吧预测今年会发生什么它其实很精准的预测了红杉会做就是品牌的分拆所以在今天来看基金们不管是品牌还是架构上独立吧我觉得都在证明他们其实也都需要用更明确的方式来回应这个时代的割裂

就是比如之前红杉啊南池啊 GGV 啊经纬啊 DCM 呀都有类似的动作我觉得这个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理解吧你可以说有一定的被动行为但其实也是我觉得基金会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新的地缘政治和商业格局下可以更灵巧的布局对现在很多人对美元是蛮悲观的这个你也是类似的就是百分百悲观还是你从悲观当中也看到了一些乐观的信号

所以你看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 club deal 很多基金还是出手还是很激动的就是因为他们手上还是有弹药的嘛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啊我觉得过去两年在那个消费那波热潮之后其实美元手上的弹药是完全没有花完的所以他们还是就有钱吧所以就是这个是一个背景还有就是其实这段时间很多美元金都在开 H&M 就是 H&M 就是它每年到年中会开的一个主要 to ARP 的一个大会吧可能随时像 ARP 汇报有一些互通有误其实我们最近在跟他们聊了一圈之后反而会觉得就是美元在中国是很难消亡的

但是这个就是刚才我们说的那一点就真正受挫的其实是美国的美元基金但是那些非美国美元或者说其他币种的一些基金依然有配置中国的需求的对于创业者来说你认为在面对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这样的选择的时候不同的创业者的风格或者他们做的事情的种类的不同会有选择的好坏之分吗我觉得以前肯定是有

这是一种定见定见就是说就是美元是更所谓理想主义的更长期主义的这跟他钱的那个归种就是归宿是很关很关键的因为我们有时候会观察一个基金他的投资行为观察一个基金我们会主要去看他怎么投的但其实在一个基金的木头管推里面其实木那个才是才是前驱部队嘛

所以我觉得就是他的钱的来源会非常重要的决定了他的投资的审美那以前美元因为钱更长他可以支持创业者时间更长那他耐心也会更足所以以前大家会觉得美元的这么一个安身定命的东西就是我可以更支持你的理想主义那人民币大家会觉得他相对更短视这也是跟钱有关主要是因为他的大多数的这个这个存续期很久五年甚至有的是三年

所以这个其实会要求他们更快的快进快出但是现在这个国资里面其实你可能看到现在好多那个报道都会说什么要支持大胆资本类似于就是你国资你大胆的往前走我在背后给你做后盾我觉得这个其实信号也在传递但是具体它能够多快的或者说多大程度的显形在具体的投资行为上

我觉得这可能需要时间所以这两种不同的资本的它的钱的属性其实会决定了可以给你多长时间这个我觉得在对创始人选择上还是会要有一些更强的考量诶

其实创业者的心态我觉得在今年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我自己的感受是哪怕在短短的两三年前即便在疫情期间在消费品的领域都先不说科技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哪怕是消费品领域那个时候大家都是相信先把规模做大其他一切分支踏来的这样一个逻辑但是到了今天此刻

任何一个领域不管做消费品还是做 AI 大家都在讨论是如何尽早的做出利润就这个和你的观察是一致的吗大体相似其实我觉得这一代创业者其实挺难的你所拥有的时代的资金的充沛度肯定是跟十年前没有办法可比的

但同时你做的事情就是一个蛮难的事情那个话可能比较鸡汤啊就你要仰望星空又要找踏实地之前我记得我们访谈过那个袁庆辉就是他之前是就是归籍流动的他现在归籍流动的创始人嘛他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故事

就是袁老师他是一个非常有基础理想的人但是他之前他在被就是被官员制霸收购的那公司叫 OneFlow 对吧他当时就是当时跟我说这公司还做蛮苦的应该是六年做到了 22 年 23 年 22 年吧可能也做了有六七年时间当时他用了一个词特别有意思他说他其实是一个很有基础理想的人但是呢他其实几乎没有去管商业化的事情他总觉得有一天一定可以

我只要做出非常牛逼的技术我就可以实现商业化但是后来他会他有一个很大的反思他觉得就感觉这么多年创业好像像一场行为艺术一样这次他做规矩流动他就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在于他非常早做商业化就这个科技你应该知道他们招两个联合创始人也是可能专门负责这方面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袁老师身上这个特征就非常明显

还有就是比如说之前那个张月光他有一个策略非常有意思因为他拿了蛮多钱的吧应该拿了有五六千万美金左右的一个规模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其实这已经算是比较充沛的资金了但是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就在他

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方向之前他招的团队的总的支出是可以用他拿到了这些投资获得的理财的收益可以 cover 大家其实都更加知道去理解现金流更加理解钱是应该守紧的去花我觉得这个跟以前时代那种大逆出奇迹或者说大愿快上那种发现国际其实挺不一样的

对其实在这一波啊确实没有看到呃就是烧钱烧得非常夸张的情况即便前段时间有流传一些截图就讲说几个大模型公司在想说在抖音到底怎么在投放投放金额有多少对这很快又被这些公司辟谣了但即便这样我觉得今天也没有烧出这种遍体鳞伤横尸遍眼的感觉不像当年比如说百团大战或者滴滴快递大战

我觉得这里面一方面就是好像过去大家觉得烧也就烧得很受伤烧出了 PTSD 然后另外一个好像也是因为确实在今天 AI 还没有看到什么那么值得烧的 Super App 因为 AI 的应用到目前它的网络效应

他的社交飞轮没起来但有人会讲说他可能数据有飞轮但在这一点上面我觉得信仰还没有强到让大家愿意去如此的烧吧你讲的很对但我觉得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就是今天的创始人如何去理解投资或者投资人这件事情这里面其实是有一个思潮的变化了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人类就是怎么讲经验累积的好处吧就历史可以给我们很多经验教训的比如说在移动时代其实大家都会觉得我的很多商业模式创新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壁垒所以我需要资本或者说谁有更多的钱本身就是最重要的那个生产要素了后来证明可能很多那种一地鸡毛的故事里面让这代年轻创业者是可以意识到资本你拿到了每一笔钱其实你都在被明码标价你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觉得这个也是现在新一代创业者们对我觉得资本应该更加好的认识吧我这边想问 Koji 几个问题啊就是你本来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一级市场的人嘛对吧然后你做时路口一年多来这个一级市场一年多有什么你意料之外的收获吗其实我觉得任何人都是

多多少少啊直接或间接被一级市场所影响的过去这个创业其实还是三段创业包括现在的唐岛新石巷过去的街旁也都是有 VC back 的

都其实不是一个靠自己的现金流滚起来的生意背后都有基金然后当时这个在聚美也是经历了一个当时资本市场还是比较受关注的故事吧就不到四年的时间就登陆纽交所然后我作为重要的参与的一份子也经历了这个过程感受到了一级市场很多的东西我觉得在 AI 的这一波浪潮里面我做十字路口这个播客还是感觉挺有

对自己的这个收获是很大的一方面是可以持续的保证自己在一线就可以和很多人交流包括如果我不做播客可能刘金我们也就是会一起约个咖啡随便聊天可能聊一聊去哪里旅行的这样的朋友不会像今天聊的那么的深入所以这个感知水温吧感知情绪我觉得另一方面就是心事项其实还是

希望持续的去做各种各样的突破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营销上而 AI 我们相信它会带来很多新的有意思的可能性对这里也在做探索

另外就是我觉得情绪价值也很重要,就是我们一直在讲,就是今天虽然大环境不是那么的理想,但是呢,其实你放到整个历史上来看,这是科技变革的一个黄金时间,就是很少有如此剧烈的科技的变化,就是在这一两年迅速的发生,我说的就是 AI。

那其实他的这样的技术的变化是催生出了很多的新的你可以说是愿望也可以说是欲望或者野心那他背后其实都是能量我觉得做十字路口是让我感受到了很强的这样的能量的也因此认识了一批新的创业者也认识了很多今天在一级市场还在积极干活的这个基金的朋友们吧我觉得这个呃

也是有趣的人生的体验这和几年前我们在移动互联网顺风顺水的大浪潮之下观察到的世间百态是很不一样的我觉得这对个人来讲我可以说是很大的成长因为石楼口现在你们做了应该也有蛮多期了你们都能做周更你未来对石楼口它能达成什么样的形态会有

会有一些预期你说未来的可能性我其实一开始做播客是因为有一个我 for 了很久的硅谷的一个前辈叫 Reed Hoffman 就 LinkedIn 的 Founder 然后他应该也是在 OpenAI 的董事会上还是在 Anthropic 的董事会上然后他其实过去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一直在积极的写播客做播客

我觉得它带给我很多的启发也带给我很多的力量感那我觉得这个事情持续的做下去呃

我们虽然才做了一年啊但已经很有收获我觉得坚持做下去做三年五年甚至这个贯穿我的整个职业生涯再做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都是很有可能的那这个过程中我相信它可以让我不断的交到新的朋友然后也能够让我不断接触到新的东西所以今年其实我鼓励了很多朋友

开播客刘金应该也要开新的播客了推荐大家到时候关注一下然后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好多朋友转给我看了一条新闻就是在就是英文世界有一档播客叫 20VC 然后他们也是没做几年这个播客的 host 叫 Harry Stebbins

然后他们最近完成了第三期的美金的募资募了 4 亿美金就他从一个博客起步变成了一个在今天被词在欧洲但是在全球范围内都很有影响力的这样的一个头早期的新锐基金这创始人也非常年轻对他非常年轻而且你们访谈过那么多就是 AI 领域的参与者吧有创业者也有投资人甚至是一些很大厂里面的重要的人就是这里面有谁让你觉得

作为一个受访者他会让你很难忘吗最近最难忘的其实是孟姓他刚去五元做合伙人我们其实聊了很多就是他的职业选择就是他怎么去认识自己到底是谁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自己的软肋是什么

然后再做出后面的职业选择我觉得这个虽然在聊 AI 但其实感受很多人听完之后都是觉得更大的启发是来自职业选择上的启发对我自己也是这样然后另外就是其实我们历史上流量最好的一期也很有趣

是来自百度之前的一位架构师叫做李乐丁他讲的一期标题是我要击碎你们对 AI 的一切幻想其实这是一篇蛮深入浅出的科普的然后同时他确实对国内也好对硅谷也好各种大厂的 AI 战略有很全面和细致的分析再加上他的这种理工科的

强悍的逻辑表达能力所以那一期其实受到了很多的好评我自己也很有收获而我觉得其实不管是梦醒还是李乐丁都是认识十年的朋友但我觉得在做播客之前和他们都不会这么聊天尤其是比如说李乐丁我们会一块自驾去内蒙古

但是几乎就聊工作就是聊得很浅就问一问你最近在做什么项目但因为做了播客之后发现其实对自己的这种帮助还蛮大的用输出倒逼输入学到了更多东西也发现身边藏着很多宝藏朋友我觉得你刚刚讲那个我觉得其实播客可能给很多以前不是记者的人给了一个他可以做访谈的机会

对是的还有一个就是他其实没有上过我们的博客但是是参加了我们的一个线上的一个 Founders Meetup 这个是每周我们都会在周三晚上组织一个四个 Founders 的线上 Meetup 然后现在做了 13 期了

然后这里面因为是闭门的所以大家可能因为有一些 Founders 他不太愿意公开讲或者他觉得现在不在 PR 期他不是很 ready 出来讲大家又想交朋友所以我们就做了这么一个小的线上会议然后在最近一期里面有一个拿到了 A16Z 的一个被塞湾区的 00 后叫 Jerry 然后他就给大家介绍他在做什么

我就觉得那个非常让我印象深刻他在做的是就觉得在今天虽然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但是呢大家精神空虚有些人可能还能够从比如说宗教上得到信仰但多数人得不到那所以他要解决的问题是看看能不能够用 AI 去帮助大家的精神生活

包括但不限于宗教生活得到更好的精神的这种力量的注入就讲完这个之后呢大家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默

我觉得可能这个我们都在说美元基金是支持梦想吧但即便中国的美元基金也支持梦想但像这样的如此高规格的梦想我觉得在美国确实还在实实在在的发生这不仅仅支持梦想嘛这个支持人类对自己救赎吧对我觉得挺感慨的嗯

然后那天其实在现场也有另外一些就是比较成熟的创业者大家就在感慨这真是月亮与六边市的故事你们前段时间不是做了一个跟斯坦福的一个合作的活动对吧当时我看你们好像也请了一个 A10 的合伙人过来其实我对硅谷那边还挺好奇但是我没有跟那边的生态里面的人有太多的交流我觉得不知道过去一年硅谷有发生什么吗这个科技能不能介绍一下

其实前面我们有提到就是孵化器在这一代的 AI 创业者尤其应用创业者里面重新变得重要在中国有 Founder Park 有创业工厂也有蓝池的不明等等包括奇迹然后在硅谷这个也是重新变得非常的重要我想在背后的原因是移动互联网末期在硅谷大家关注的很多事情是政治正确那会大家可能更关注的是大的并购案甚至还有一个说法是硅谷正在华尔街化

然后再加上 crypto 也火了一阵子所以很多人觉得硅谷好像和我没关系了甚至在硅谷的人都觉得每天生活很无聊

但这一波 AI 来了之后我们看到硅谷又重新再一次成为了技术浪潮的引领者成了发动机那仿佛又一夜让大家感受是回到了移动互联网刚开端的时代出现了很多新的初创的公司前面的我们也提到很多 AI 的应用创业者可能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做一家公司出来

而他们所需要的前面的资源是孵化器就可以提供的因此孵化器重新变得重要了我们待会可以讲一讲有哪些孵化器然后同时在这个变化里面我还是有看到就是永远的第一名第二名还是 Secoia 还是 A16Z

但他们也做了很多的调整比如说这个 Fortune 最近有一篇对美国红杉的访谈的文章是在讲他们第三代的掌门人叫 Rolof Bosa 他面临的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现在的新一代的年轻的

创业者听到 Sekoya 这个字会觉得有点畏惧因为它和太多了不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大家会觉得和我有关系吗或者我能高攀得起吗所以其实 Sekoya 做了很多的事比如说他们做这个 Scoot 的项目就是发展各种各样的项目猎人然后这些项目猎人遍布在各种大厂和高校然后增加他们的触角去接触早期创业者然后同时 Sekoya 也写文章做播客然后把很多年轻的

就感觉很友好的这个投资人的面孔推到前台来而 A16Z 也是这个大家甚至会说他是一个这个媒体他大量的做内容然后他们甚至把做行业影响力这个事情往极致去做这是少见的在硅谷会在政治上去表态的一些机构他们甚至直接反对加州的蓝营

然后他们做文章做视频做播客甚至还有人说他们是个活动公司大量的做活动我觉得这些趋势和国内有点类似你刚刚提到其实即便是像大陆红杉这样的机构就美国红杉它也需要去做就可能年轻创始人觉得他们太遥远了是你太老了

那这种他也需要去做很多事情去连接新的创业者那他们有做什么具体的新的动作吗比如说他们有做孵化器吗孵化器我确实不太清楚他们有没有做但刚才说到 A16Z 是有做的而且 A16Z 他们的孵化器叫 speedrun 里面有不少大陆背景我们不说华人说大陆背景这样的就更能够表现出就这个他们在中国这个生态里面就是出来的这一群人吧对吧

就好几个这样的公司又都做 AI 应用的比如说我们之前在北大斯坦福中心办那个活动就我们一块办到 Portify 他们就是在 Speedrun 里面 A16Z 投的然后另外还有一个刚才提到的那个 Jerry 他做的项目现在还没有发布他也是在 A16Z Speedrun 里面然后我还有一次看到这个有一个微信群他们给我看手机

A16Z Speedrun 的这个复化器里面的华人 Founders 的微信群里面大概有 10 个人左右这里面还有一个信息要想到就 A16Z 最近刚招了一位大陆背景也就是可能五科都在大陆读的一位投资人叫 Daisy 然后他们在之前只有一位华人 GP 是 Jennifer Lee 我觉得他们招 Daisy 是非常充分的能够体现 A16Z 他们的 Consumer 这个基金看华人项目的积极兴趣的

然后除了 A16Z 也不得不提就是 Y Commandator 然后他们最近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变化成立 20 年来一个最大的变化是他们一年做四次路业激进的速度那他们在发布这个变化的时候提到的是以此来适应 AI 创业的速度

就确实每个月每个季度都大量的新的项目在涌现所以他们过去的频率不够从两次变成了三次最近变成了四次在十字路口我们今年年终的时候做了一期就是复盘他们在过去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投的 270 个 AI 相关的项目分别是啥就录了差不多四五个小时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过

对然后在那个时候我记得有一个数据是 Y Combinator 投的所有的项目里头虽然已经 270 个是 AI 项目但也只占所有项目的 70%

而他们最近一次露眼也就是上周 12 月 4 号那一次 AI 项目的占比到了 90%就还在攀登然后刚才说的 A16Z 对华人友好其实还有一个趋势就是不止 A16Z 我觉得这是一个整体趋势就是很多硅谷的孵化机加速机对华人创业者都挺友好的 HF-ZERO 这一个很牛逼的孵化机它每一期只做 10 个项目然后提供三个月的免费吃喝住交然后还有一百万美金嗯

然后这里头好几个华人的项目比如说这个之前一起作业的创始人肖顿做的新的 AI 的一个教育项目叫 ANIA 然后 Final Round 的 Michael Guan

还有最近周鸿祎其实拍了一期短视频然后也是他自己去 HFZero 的那个 house 里面去采访了王燕南就这些都是华人 Founder 或者说我们就是讲有大陆背景的 Founder 还有另外一个很牛叉的 AI Grand 这个头早期的孵化器他们对华人也很友好比如说 Opus ClipCritify

AQOO 他们全部都有投然后这里说个题外话就是我在准备这些内容的时候又翻过去看了一下 AI Grant 他们历史上一共有四个 batch 就投了四大波然后他们第一波就差不多在一年半去年六月份的时候那个名单现在在看简直就是星光熠熠当年不觉得现在看就是除了 Perplexity 然后还有 Cursor 还有 ReCraft

都是这两个月突然变成就是瞩目焦点的公司都是 AirGrant 在第一个 batch 就投到的还有一个蛮值得一提的是那个 Sara Guo

他的 conviction 也做了一个孵化器叫 Ambed 然后这里面也投华人的 founder 也很友好 Demiguo 做的 Pika 所以整体的感受就是这个在硅谷大量的孵化器在对 AI 早期创业者很友好而且对华人创业者也很友好或者说有大陆背景的创业者

可以考虑去看一看这些孵化器和加速器的机会正好前段时间我看到了一个 notion 文档里面整理了差不多 20 多个这样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回头我们会贴到这个博客的 show notes 大家可以去参考诶 实际路口你们那个 slogan 叫 AI 时代积极行动者吗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 slogan 老是会让我想起那个新生党当年那个 slogan 就是我们中央改变潮水的方向就是这个 slogan 应该你定的吧这是荣辉想的

容会讲的当时这个基于什么考虑我们当时做这个播客其实今年 1 月 1 号那个时候就是元旦节我俩都感觉好像有点丧所以我们觉得今年还是要干点积极的事情所以这个关键词就一直都在只是后来被提炼成了做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这样的一个关键词

然后做完之后发现确实啊就是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大量的很积极行动的人其实我们今天聊这一期是在聊一级市场嘛大家都觉得好像很市场很冷但是我们盘点下来啊发现还是有蛮多积极的基金的今天提到好多啊从 monolith 到真格红杉到蓝池再到锦秋顺维线性等等等等嗯

然后其实还有好多名字我们没有提到大家如果这一代的创业者想要融资我觉得是可以积极的去接触的不要因为看到了很多觉得基金不投的新闻就感觉的我都不要再去考虑融资的这个可能性了然后刚才提到这些基金我觉得刘金和他们的关系也很好接触和互动都很多我们如果有可以帮助到大家的地方大家也可以来加我们的微信嗯

我们力所能及的为大家提供帮助最后还是希望大家在 2025 年继续积极行动在行动的同时也能不断获得积极的进步能得到更多的好的反馈然后想起一句话最近挺喜欢的一句鸡汤叫做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才有可能可以成功

因为乐观者才会去积极行动又想起另外一句话这是多抓鱼的创始人猫柱说的最近这一年我把它放在了我个人网站的首页的最关键的位置这句话是说批判时总显得聪明就像建造时总显得笨拙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都可以积极的行动积极的建造哪怕显得笨拙哪怕显得好像在逆潮水而动

好啊好啊谢谢 Cogi 谢谢十字路口那也感谢刘金欢迎你再来做客十字路口也期待你的播客早日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