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照片的本质》:从混乱中选择 | 第140期读书会

《照片的本质》:从混乱中选择 | 第140期读书会

2025/2/18
logo of podcast 三点吃茶

三点吃茶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殊昱
Topics
殊昱: 我在这次读书会中分享了史蒂芬·肖尔所著《照片的本质》一书。这本书并非探讨照片内容,而是介绍摄影师如何利用照片的物质和形式特征来界定和阐释照片内容。书中主要从四个层面探讨照片的本质:物质层面、描述层面、心理层面和建造心理模型。物质层面关注照片的物理特性,例如材质、边缘线等,这些特性与照片制造的幻觉直接相关。照片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其观看环境也会影响解读。描述层面包含平面、边框、时间和聚焦四个要素,它们构成照片的视觉语法。摄影师通过这些要素,将对世界的感受转化为构图并赋予其含义。心理层面解释了摄影师的工作方式:当我们看照片时,会在心里构建一个影像,这便是心理构图。不同摄影经验的人(无训练、学过美术、专业摄影师)拍出的照片差异很大,这与他们内心的心理模型有关。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心理模型,这影响他们拍摄照片的方式。优秀的摄影师的心理模型是其长期学习和实践的结果,他们‘吃什么吐什么’。拥有良好的心理模型只是成为优秀摄影师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人机合一,即与相机的适配程度。意识到自己拥有心理模型,并主动调整,才能突破固有的拍摄模式。心理模型既可以是僵化的,也可能是灵活善变的,这取决于摄影师的成长经历和学习。最后,书中也指出了摄影师与其他西方传统艺术家最大的不同在于摄影师必须依靠一套完整的语言体系(心理模型)来创作,而画家可以脱离这种体系。摄影师在拍照时,会不断调整,将三维世界转化为二维平面,这个过程的核心是心理模型。观众对照片的欣赏也依赖于其自身的心理模型,与摄影师的心理模型越相似,理解就越深入。要突破摄影上的限制,需要打开心理上的设限,积极学习和尝试。 言十: (由于录音中言十的发言内容较少,无法完整概括其核心论点,此处留空) SY: (由于录音中SY的发言内容较少,无法完整概括其核心论点,此处留空)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摄影师史蒂芬·肖尔在央美演讲时,因学生玩手机而提前结束讲座的事件。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当代人注意力和学习态度的讨论,也增加了肖尔在国内的知名度。
  • 史蒂芬·肖尔在央美演讲
  • 学生玩手机
  • 讲座提前结束
  • 注意力问题
  • 社交媒体讨论

Shownotes Transcript

“快照不是随意抓拍,而是对日常的高度专注与提炼。”

本期推荐书籍:《照片的本质》,Stephen Shore,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07

本期主播

殊昱、言十、sy

时间轴:

00:28肖尔在央美

03:26《照片的本质》由来及简介

04:31物质层面

07:30描述层面

12:51心理层面

13:49心理模型

23:37摄影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

主题音乐

Joe Pass - If (Album Version)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