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19|買房需要考慮的因素?

EP19|買房需要考慮的因素?

2022/10/11
logo of podcast 煮酒論時事

煮酒論時事

Shownotes Transcript

例如: 未來的經濟衰退 股市崩盤 利率調升

兩岸戰爭 等等

未來變數太多 而且現在是房價高點

有錢人是沒差

但普通人一輩子可能就買這麼一間

不得不考慮外在因素

各位怎麼看?

: -----

網友軟蛋頭回覆:

深夜睡不著來回文XD

說實在,有錢人買很多間曝險更多都不怕

你普通人買一間自用怕成這樣

自住房你要考慮的就三件事

1.是不是你喜歡的物件

2.租金有沒有高於房貸利息

3.你能不能承受看錯趨勢的結果

白話一點來說

就是你能不能承受,想抄底結果

遇到2020-2022這兩年噴發巴臉的結果

假設你現在有200萬現金

全部放定存,定存給你1.2%,30年複利

你200萬過了30年變成286萬

但如果去買房

200萬當頭期可以買1000萬的房子

以每年通膨2%來說

30年後,現在的1000萬等於30年後的1810萬

簡單來說

房子成長810萬,而定存只多了86萬

這邊幫大家解釋一下

什麼是複利

複利是現代理財一個重要概念,

由此產生的財富增長,稱作「複利效應」

,對財富可以帶來深遠的影響。

假設投資每年的回報率是100%,本金10萬,

如果只按照普通利息計算,

每年回報只有10萬元,

10年亦只有100萬元,

整體財富增長只是10倍,

但按照複利方法計算,首年回報是10萬元,

令個人整體財富變成20萬,

第二年20萬在全部投入會變成40萬,

第三年40萬再變80萬元,

10年累計增長將高達1024倍(2的10次方),

亦即指10萬元的本金,最後會變成1.024億元。

人類歷史中,要長期達到每年100%回報是幾近不可能,

以華人首富李嘉誠)為例,1950年以7,000美元成立長江塑膠廠,

在2006年擁有約188億美元身家計算,

撇開其他因素,他的財富在57年增長268.6萬倍,

其每年的複利回推亦僅為26.68%((188億/7000)開57次方=1.2966)。

在另一個西方世界常引用的例子中,

假設美國土著1626年,願意以60荷蘭盾出售今日曼哈頓的土地,

並將這60盾放到荷蘭銀行,收取每年6.5%的複利利率,

他們2005年將可獲得約6兆港元的存款,

較紐約市五條大街的物業總市值還要高。

而2006年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艾克森美孚),市值亦只有3兆港元。

正因為複利的倍數式增長速度,在不同古代社會中均禁止收取複利。

古蘭經)》就明文規定穆斯林),「不要吃重複加倍的利息」(第3章130節)。

重複加倍的利息,說的正是複利。

1571年,英國開始容許每年最高10%的貨款利息,引發連串道德爭議,

但此後利息效應開始為人注意。

現時世界各國普遍都有對放債人所收取的利息有最高限制,

一般都以30%年息為上限(香港法律容許的上限為60%)

,在此以上的都被視為進行高利貸)活動而加以取締。

而現時信用卡)欠賬的年息往往高於20%甚至30%。

講完複利名詞解釋

回歸正題

當然有人會說他做5%年利率的投資,

而且他心態夠好,

第一期就全部歐印且股利繼續投入

這樣200萬過了30年可以變成860萬

房子成長810萬,投資成長660萬

看到這裡,不算租金成長、假設心態夠強

敢一次歐印其他投資且中間不會殺出

房地產跟著通膨跑勝率還是比較高

因為房地產可以五倍槓桿

也就是說200萬頭期可以買到1000萬的

房子這就是槓桿的魅力

也是房地產的魅力

而股票融資只能槓桿1.5倍

利率約4-5%

且1年半後要還

很多人都死在這

而且股票崩

還有斷頭的風險

相對於房地產利率1-2%

分30年還

且長期來說房價只會上漲

你聽到這

是否覺的房貸特別可愛

對了,說到外在因素,每一年都有這些因素啊

除了升息循環

經濟下行的風險,2020講過一次、去年三級警戒講過一次

股市崩盤2008、2020演過一次,結果都意外的是起漲點

兩岸戰爭風險從我還沒出生講到現在

說實話,講這些就是杞人憂天

-評估可負擔的範圍

-物件80分喜歡

-每個月金流穩定

-長期自住

這幾個因素考慮就好

不然,考慮那麼多沒辦法決定的,

怎麼不怕萬一隕石掉下來砸中房子的風險,

怎麼不怕發生芮氏規模七的淺層地震,

怎麼不怕哥吉拉從地底跑出來打爆你家

當然,自住客隨時都可以買,投資客等明年吧,

投資要考慮短期大幅增值,自住又不用

趁現在仲介很閒、代銷中心沒人去看房練功,

就算不買也可以多看幾間來規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