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56 2025的港股,横扫千军雄霸天下!

EP56 2025的港股,横扫千军雄霸天下!

2025/3/6
logo of podcast 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J
Jeff
使用ChatGPT来改善关系和解决争论
麦迪森大雄
Topics
Jeff: 我观察到市场策略从“除了中国什么都投”转变为“押注中国”,尤其体现在对中概股的投资态度变化上。半年前我预测美股估值过高,并已在11月到12月清仓美股,转为持有现金,这与我的预测方向一致。半年前我们预测美股存在高估风险,港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并有筑底迹象。投资的成功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无法准确预测。恒生科技指数的持续上涨,反映了市场对中概股信心的转变。港股科技股近期涨幅过大,存在回调风险。从估值角度看,港股科技股相对于美股估值较低,但短期内涨幅过大,存在风险。南下资金对港股的影响力正在增强,但其与恒生指数的相关性在历史上并不显著。当前流入港股的资金中,短线资金,特别是对冲基金,占比相对较高,长期资金占比仍然较少。外资回流港股,部分原因是美股估值过高,以及对中国科技公司发展前景的看好。外资在港股的投资比例通常不会超过其总投资组合的20%。去年开始,美股估值过高,部分资金已开始撤出,转向港股和中概股。投资需进行仓位管理,保持一定的现金仓位,以便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对于看好长期走势的投资者,可以采用分批建仓策略,降低平均建仓成本。投资策略应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性格特点制定,仓位不宜过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切勿盲目乐观或悲观。投资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市场波动带来的压力。目前港股市场缺乏明显的低估值机会。 麦迪森大雄: 恒生科技指数的增长率不如美国科技巨头,但其估值较低,使其具备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并非永久的。我的投资策略是选择少量但稳健的投资标的。我仍然看好A股市场。我看好港股是因为其估值低廉,特别是阿里巴巴。部分外资在去年四季度开始增持中概股,DeepSeek事件加速了这一进程。中国权益资产的长期发展,需要自身实力的提升,不能过度依赖外部资金。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投资结果难以完全预测。从估值角度看,港股科技股相对于美股估值较低,但短期内涨幅过大,存在风险。外资回流港股,部分原因是美股估值过高,以及对中国科技公司发展前景的看好。中国权益资产想要走的远,打铁还需自身硬。投资需谨慎,避免盲目自信或完全不懂。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最近实在太多听友提问美股港股的问题,于是我们马上串台了这一期,看看我们都做了什么,也同时分享对于市场的看法。

欢迎大家加入听友群,微信添加 yilaoyong1


本期大家听到了非常多的财经内容,而且之前也是有听友错过了预定,我们也是为听友粉丝特地再争取了福利。

财新网可能经常关注金融信息的听友都知道,财经新闻资讯必读网站,7天24小时输出高品质的原创内容,为读者提供每日必需的高品质财经新闻、资讯、评论,以及基础金融信息服务。

官方会员价格648元一年,我们为听友提供的优惠价格是498元一年。大家可以看到找到下方的链接按需购买。请注意有效时间到3月20日为止哦。

cchuodong.caixin.com)

【时间轴】

02:07 回顾半年前我们针对美股和港股的观点

05:31本期港股美股的内容框架

06:25 恒生科技这么猛这么高,还能买吗?

09:38嘉宾提早布局,重仓港股的逻辑

11:25 港股在普遍乐观的气氛下的风险提示

15:45 十倍股的上涨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无法预测

17:59 资金层面,港股现在有谁主导?外资还是南下还是本土?

22:40 当下的外资回流的原因,以及他们配置的逻辑

29:20 中国权益资产想要走的远,打铁还需自身硬

34:07 以当前的节点来看,如何做股票的配置

39:53 找到适合自己的仓位管理方法

45:46 认真给自己做个评测,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多少

50:53在香港期权市场的大手笔交易

57:23 每次投资必须要归因、复盘,然后精进

01:00:58 现在港股已经没有明确的捡漏机会,要小心了

01:05:23当下之后的港股走势的基础是什么

01:08:49 AI带来的投资机会还有哪些地方?

本期人物

Jeff(“截胡不截财”主播 、小红书、公众号:Jeff大截胡)

麦迪森

大雄(知乎号:狮城大雄、20年国际投行老兵)

【制作】

番薯剥壳工作室(Yakimo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