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盘点现象级网红背后的社会情绪:情绪滋养你,情绪吞噬你|正面007

盘点现象级网红背后的社会情绪:情绪滋养你,情绪吞噬你|正面007

2024/8/29
logo of podcast 正面连接

正面连接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小岗同学
董晨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专注于社交媒体研究和数码人类学。
Topics
董晨宇: 我认为网红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情绪,而非算法。媒介形态的变迁,从文字到短视频,让我们从‘说理’时代转向‘情绪’时代,如今更是‘普通人情绪’主导的时代。短视频的特性决定了它更适合传达情绪,引发共鸣。于文亮和郭有才的爆红,并非偶然,而是他们恰好触碰到了社会中被压抑已久的情感,引发了广泛共鸣。他们的成功,更像是一种情绪上的‘扫射’,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对社会情绪的精准捕捉。地方文旅的扶持,也是网红持续走红的重要因素之一。平台的去中心化策略,也促使更多普通人的故事出现在平台上,满足了人们对真实生活的渴望。网红流量的多元来源,包括基础流量、自然流量、事件流量和投流,共同决定了网红的最终走向。 小岗同学: 短视频创作更注重激发情绪,而非完整叙事。很多爆款视频只有短短十几秒,却能引发巨大的讨论和点赞。作为视频博主,我深有体会,短视频的精髓在于勾起人的情绪,无论是感动、愤怒还是争议,都能带来巨大的流量。 内容题材决定了90%的流量,创作者需要不断尝试,才能找到爆款的密码。 MCN机构能规范创作者的行为,但无法教他们如何精准把握社会情绪,每个创作者都是独一无二的。 创作者的精神状态普遍不好,因为情绪劳动带来的压力巨大,需要不断地去屏蔽恶意,维护与粉丝之间的关系,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网红容易‘塌房’,是因为难以控制社会情绪的反转,以及难以保持自身符号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最近一年的现象级网红,爆红的关键已不再是公司包装、幕后推手,而是,ta们恰好踩中了某个社会情绪点。“情绪”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过去两三年间的变化。

我们邀请董晨宇来录了这一期播客,盘一盘过去一年现象级网红背后的社会情绪。董晨宇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副教授,长期研究社交媒体、网红经济。

为了补充创作者视角——想知道他们会如何把握情绪——我们还邀请了另一位嘉宾,自媒体博主小岗同学。他在全网各平台累计有数百万粉丝,擅长制作击中社会情绪的短视频,譬如这样一条:“北京凌晨 请10个刚下班的人去吃海底捞”。

8月中旬,我们在北京完成了录制。我们聊到了一些过去一年曾刷屏的名字和现象——于文亮、郭有才、霸总短剧里当保姆的王妈、各地文旅……逐一拆解了这些“爆红”背后的情绪。某种意义上,它们都是我们社会镜像的切面。

不过,更值得深究的,是这面镜子整体的样子——

在董晨宇看来,伴随媒介形态变迁,从文字到短视频,我们实际上是一步一步从说理转向了一个主打情绪的时代。到现在,又进入了主打“普通人情绪”的时代——如今能引爆舆论场的,大都是明确站在普通人立场,对普通人生活和感受的表达。

这样的趋势,刺激着创作者要获得流量、生存下去,必须不断踩中情绪。“情绪来自争议,你很难获得无争议的情绪流量”,但社会情绪又极易反转,导致创作者被反噬。这样的局面之下,创作者的精神状态普遍不太好,职业也高度不稳定,随时可能塌房。

我们每一个生活在网络空间中的人也不能幸免。董晨宇觉得,网络意见气候的变化,和人们心理变化的方向恰好相反——

“大家越来越不敢表达,但同时又越来越有表达的欲望,因为大家的权利意识越来越明晰。我知道什么是属于我的,什么是我应该得到的,但另一方面,我们有很多事不敢去冒犯,因为任何的冒犯都会产生争议,任何的争议都会变成浪潮,而浪潮会把自己掀翻在地,这是一个悖论。”

最终的结果,也正是此刻的局面:

“以前严肃讨论的,现在都不严肃讨论了;以前可以轻松调侃的,现在也不敢再轻松了。”

本期嘉宾

董晨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社交媒体研究者

小岗同学   自媒体博主,短视频创作者,抖音、小红书、视频号、B站同名

shownotes:

01:57      算法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情绪

04:32      说理的时代过去了,短视频时代是一个情绪时代

07:27       为什么是于文亮?上一个和他表达了同种情绪的是《简爱》

09:12       为什么是郭有才?上一个和他踩中同一个点的是李安

13:14        成功秘诀:琢磨10个点,情绪上扫射

17:17        文旅又是怎么火起来的?

21:05        为什么这两年的现象级网红都是“普通人”?

24:29        社交媒体的基础设施化——“最后你不是用微信,你就活在微信中”

29:43         流量有哪四个来源?

31:30          题材决定90%的流量

33:30          MCN能教网红怎么踩中社会情绪吗?

34:57          创作者的精神状态都不太好

36:39          资本主义首先占据身体,然后是情绪,现在还要占据我们的人际关系

44:18         网红的悖论:红了就容易走到自己符号的反面,就塌房

48:57         为什么我们上网越来越谨小慎微?

51:33         现在该严肃讨论的事情不严肃讨论,该轻松的事情也不敢轻松

关于我们:如果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小宇宙上订阅我们。也可在微信公众号关注「正面连接」,阅读相关文章。让我们一起,面对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