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破地狱没那么好,阿诺拉没那么差

破地狱没那么好,阿诺拉没那么差

2024/12/21
logo of podcast 云中电影

云中电影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云中电影
Topics
云中电影: 我认为《破地狱》虽然继承了香港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展现了殡葬行业的细节和香港市民的生活百态,但它被过誉了。黄梓华的角色,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并没有被很好地塑造,反而成为了一个编导思想的工具人。他从一个爱钱的婚礼策划人转型为殡葬策划人,转变过程缺乏铺垫,尤其是那句点题之作——“破地狱不光是要为先人破地狱,更是要为活人生人破地狱”,显得苍白无力,缺乏说服力。他要不要生孩子的故事线也很仓促,是为了突出他要破自己的地狱,但这种意图过于明显,人物的转变显得生硬。总的来说,黄梓华这个角色的写作是失败的,他更像是一个工具人,随编导的意愿随意改变。 云中电影: 此外,文哥这个角色在影片高潮时做出的选择——让女儿来破地狱,我也觉得值得商榷。文哥一直是一个坚守传统的老古董形象,但他为了表达对女儿的爱,打破了几十年的规矩,这与他的人物设定不符。爱女儿不一定要打破规矩,编剧把爱女儿和坚守规矩对立起来,是为了煽情,但伤害了角色。整个影片为了煽情做了很多设计,痕迹感重,伤害了两个主要角色。虽然女儿的角色演得很好,但戏份过多,减弱了两个男主的戏份。总的来说,《破地狱》具备现实主义题材的优点,但也硬套类型片框架,与现实冲突。

Deep Dive

Chapters
本集影评主要讨论了香港电影《破地狱》的优缺点。影评人认为影片在展现香港电影的传统和行业细节方面做得很好,但对黄子华饰演的核心角色的刻画有所欠缺,使其沦为工具人,点题金句缺乏铺垫。此外,影片中关于生孩子的故事线也显得仓促。尽管黄子华的表演使角色鲜活,但角色本身的塑造存在缺陷。影片中另一个重要角色——文哥,其在高潮部分的选择也值得商榷。
  • 《破地狱》继承了香港电影的优良传统,在展现行业细节和人物生活方面表现出色。
  • 黄子华的角色塑造不够成功,沦为工具人,点题金句缺乏铺垫。
  • 文哥角色在高潮部分的选择不合理,为了煽情而牺牲了人物的逻辑性。
  • 影片中女儿的戏份过多,影响了两个男主的戏份和主线剧情。

Shownotes Transcript

各位好,我是云中电影最近看了三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也是非常热门的受欢迎的一部是《阿诺拉》就是今年的青棕女大奖影片另外一部就是现在炒得火热的《破地狱》那么第三部呢也是另外一个国产动画的良心动画吧我觉得是《雄狮少年 2》

这三部为什么都说是现实主义题材呢其实他们也不是特别的现实主义尤其是阿诺拉呀然后我觉得是有一点荒诞的夸张的漫画式的现实主义但是他们这三部电影的确都是基于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上来进行创作的尤其是破地狱破地狱其实是我觉得是应该是今年或者说是最被高估的一部电影吧

但我不是说不喜欢这部电影《破地狱》它有着非常好的一个香港电影的传统一个就是兵战行业的展现就是它是一个行业电影它里边有很多兵战行业的细节包括《破地狱》这个仪式我觉得都是挺可看的然后也挺好看的包括香港市民的人生百态这些生活的细节这也是一贯的香港限制主义电影

他们一直秉承的一个很鲜活的这样的人物对话生活细节这样的一个优良的传统那么这个传统我觉得在《破地狱》这个电影里面是非常好的继承下来所以这个片子整个是挺好看的然后包括黄梓华因为也是一个近些年来非常有人气非常有亲和力的这样一个角色所以他在这个片子里面自然就会对老百姓对日常生活的这种展现会让大家很有亲和感

包括他的动读效果也是从最早看起就是他每一场动读效果都看所以对黄梓华近些年的这个票房神话呢

我觉得一方面有点意外因为他也不是第一次拍电影拍了好多年电影了但是都不受欢迎但是他这种厚积薄发到这几年成为了香港民众的一个代言人其实他在动毒校里一直都是香港民众新生的一种代言人所以他迟早会在票房上或者是在某些方面会

引领这个风潮的我觉得一向都是这样只是他没有遇到一个特别好的电影这个机会之前都是用动毒笑这样的形式来去表达那个时候已经很火爆了那么遇到了合适的电影的形式和合适的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和人心环境之后黄梓华这几年的爆火也是有迹可循的那么扯远了我们说回这个破地狱破地狱我之前说就是有一点点

我觉得有点过于和失望的地方是不是因为他不好看而是因为他其实他写的人物啊尤其是黄梓华这个角色是这个片子里一个非常核心的一个人物但我觉得这个角色没写好

写成了一个工具人写成了一个好像是要寄托了很多编导的这种要传达的思想的这样的一个工具人他反而是不如许冠文许冠文扮演的那个文歌更有个性更有性格当然文歌这个角色最后有个处理我也觉得有点值得商榷吧我们先说回黄子华演的这个中年从婚礼策划人转型到

冰葬策划人这样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其实是我觉得挺有戏味的尤其他转行过来包括带着很多固有的市场的这种观念来去套到一个非常严肃的传统的冰葬行业里面会发生很多喜剧冲突和故事那么这一部分我觉得电影表现的是很好的但是我就是觉得黄梓华这个角色他整个尤其是后半部分的写作

就这个角色的写作不是说黄梓华的表演这个角色的写作我觉得是特别工具人特别工具化的为什么这样说就是尤其是他说出那句所谓的点题之作吧就破地狱不光是要为先人破地狱更是要为活人生人破地狱这句话其实我觉得在片子里面他

是没有经过一个很好的铺垫和沉淀或者说是经过一个很好的转折让他达到这样的人生哲理这样的一个思想因为黄梓华在这个片子里面的表现就是就是一个角色的表现他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爱钱然后由于也要还钱嘛所以他不得不一切以经济和市场

为主来去操作这个兵战行业所以才造成了很多跟传统观念的冲突但是我们说到要破生人地狱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高的一个境界了等于是要超度他人就是我觉得是一个类似佛的境界才会去做到要破生人的地狱他这个境界就是他这个人物的这种

有一个特别市井的所谓的世俗的这样的观念到一个类似一个非常高的这样的一个思想境界

他中间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多的一个铺垫只是说中间他帮助了一个人去帮助他儿子之类的就有一些帮助人的这种想法但其实本质上还是做生意嘛所以我觉得这个点题的这个金句从黄子华的嘴巴里说出来有点点不太有说服力就是在这个角色在这个角色的这个阶段他说出这样的金句其实只不过是编剧想点题而已然后也要强行的让

这个文哥这位老的南某师傅去感动那么这个就是非常工具包括这个后面啊尤其是黄子华后面他忽然又跟他的妻子产生了这个要不要生孩子这个讨论然后这个整个故事线就关于他的要不要生孩子的这个故事线也是非常的我觉得很仓促

我觉得我知道编导的意义他是想要突出黄子华不但要破别人的地狱他还要破自己的地狱那么自己的地狱才是最难破的就是这个意图就是又是特别的明显然后就像我说的如果你连破自己的这个地狱的这个觉悟都没有的时候你是很难去破别人的地狱的就是我是说了之前的那个金句出现的位置是不太合适就是因为

这个人物这个角色的这个觉悟连自己的这种小小的地狱都还没有破的时候比如说他所以我觉得这个人物的写作是有点随编导的意愿随意去改变的因此他就是更有工具人的感觉尤其是

他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又是非常的重要然后在非常必要的关键的时候又出现去推动啊或去反对啊或去支持啊就是黄梓华本来我觉得黄梓华的演技是普通的吧就是他也不是很差因为也演了这么多年戏但他也不是属于梁家卫梁朝卫就是

就是黄秋生那个级别的就演什么像什么就黄子华演什么基本上还是黄子华本人的一个特质在里面刚才我也说了黄子华的特质就是非常有亲和力非常幽默然后跟大众的这个距离很近就是简单说就很接地气有点像是中国的沈腾这样的感觉

所以说他的存在是可以把这个没有太写成功的角色变得很鲜活因为大家是非常熟悉黄自华的所以自然觉得他扮演的角色是很鲜活的因为他是一个鲜活的黄自华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个角色的写作是有点失败的那么再说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文哥这个南某师傅做了几十年的南某师傅然后他是在影片的最高潮

就做出了他的一个选择,让他女儿来破地狱这个选择我觉得是我个人觉得是有点又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文哥这个角色其实一直是用一种编制的传统的老古董这样的一个大家眼中的这样的形象存在着然后非常敬业非常专业的一个这样的形象然后最后为了表达他对女儿的爱然后让他打破了自己所谓男模师傅

几十年的规矩吧然后达到了影片的一个高潮我觉得这个高潮对我来说就是从戏剧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它是

其实把这个片子整个之前对女性的一些偏见啊各种东西在这最后的高潮得到一个反击和释放从编剧的角度我觉得写出这样的一个情感高潮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人物的角度从南模式副文革的角度其实它是不合理的因为你为什么非要把你爱女儿这个事情要跟你兼顾

坚守了几十年的祖师爷的规矩一定要合在一起要去打破呢你不能从别的地方就是说你不打破规矩也能爱女儿好不好你也能表达出你的爱意好不好就是说一个这么固执的几十年固执的南无师父他会在最后的阶段打破这个几十年的这种规矩打破他的信仰吗我觉得这是一个信仰的问题

信仰这个东西它是不是那么轻易的是可以改变和改动的如果那样的话那你所有的信仰几十年的这种付出其实就变得没有意义他把这个事情跟女儿的爱合在一起就是让观众好像理解我对女儿的爱是大过一切的这样是可以颠覆我的信仰的达到一种戏剧性的冲突但我本质上对人物来说对这个角色

文哥这个几十年坚持信仰的这个角色来说是一种伤害他完全可以又保护他自己的信仰然后又爱女儿了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呢这就是一个编剧

和导演的一个我觉得特别刻意的一个地方仔细一想一想是很不合理的但是为了煽情就会做到这样的一个效果所以整个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为了煽情他做了很多这样的巧思和设计吧就是他的痕迹感是有点重他其实是有点伤害了这个影片的两个最主要的一个角色

相对来说他女儿的角色就魏诗雅扮演的角色大家都公认认为她演技很好的确演技很好但他女儿的这个角色确实是由于演得好吧所以她戏份有点过多然后让整个片子的主线有点纠缠不清那么我觉得这片子最好看的部分还是两个男主就是文哥和

黄子花瓣的这个中年殡葬司的这两个人的碰撞和对手戏我觉得是非常好看的那么他女儿的戏虽然演的好但是我觉得是有点减弱这两个人的戏份啊就是我觉得文哥的戏份其实是不太够如果能再多一点文哥的戏份可能这个片子这个两个男主的这种对立啊碰撞啊火花啊会更明显一些

当然它会损失其他线索的一个叙述因为这个片子已经很长了两个多小时所以总是有个取舍我觉得这样会比较好一些所以说我觉得这个片子它具备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很多优点就像我之前说的它对生活的展现对行业的展现对人物的这种小细节的展现是非常鲜活非常写实的但同时它又有很多所谓的

治愈片类型片的一些框架去硬做一些冲突那么它其实跟现实的东西是有点不同或者是有点冲突的吧我觉得也是我稍微有点不太满意的地方

然后我可能扯远一点说到这个破地狱这个片子里面黄子娃也说这个破地狱其实是为了生人安心它并不是为了先人的那么这一点其实在佛教的地藏经里边它也有讲述就是你做一些功德

那么七分之中生者就是只占七分之一其余的六分是生者自立就等于是你做的为死者做的这些功德呀念的经啊做的法事啊那个死者得到的福利只有七分之一

其实七分之六是做给生人做给你活着的人的这其实就是一种破地狱啊就你做的东西其实只是为了你自己心安或者说是更多是为了你自己的福报就是他更多是关怀现实的人而不是完全就是

局限于或者是沉溺于过去逝去的人这一点其实的确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都是更关注生人这一点所以破地狱这个概念它不是说特别新

因为这个佛家早就说了就是一切都是为了生者继续能更好的活下去那么这么一个概念这是我展开想到的这个片子因为让我想到这个死亡这个题材也是最近我特别关注的一个题材就是如何是面对死亡

如何去面对继续生存的这些生者所以这个题材我觉得是非常好非常重要的那么另外一点就是《破地狱》这个电影能够在香港拿到影史的票房冠军我觉得也是非常宝贵的一个经验吧就像中国你看中国的票房冠军都是些什么片子都完全没有严肃的沉重的片子能拿到票房冠军的别说影史年度的都基本上是没有的

年度前十度很难所以我觉得香港这个市场还是挺值得尊敬的他们可以把最好的票房和最多的讨论度给这么一部严肃的沉重的也不搞笑的这样一个电影我觉得挺值得尊敬的所以《破地狱》这个电影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尤其是出现在香港我还是非常认可这个整个事件整个现象的虽然对这个片子本身我觉得就是普通

那么说到另外一部我觉得可能有点被低估的然后经常被嘲笑的就是今年的金钟旅奖阿诺拉我看很多豆瓣的影评包括我身边的一些影评人都觉得这个片子这不就是一开心满花吗

就是觉得好像很普通很庸俗那的确这个片子的表面现象我觉得是一个很庸俗的搞笑片我也没想到一个金龙女会颁给一部搞笑片因为这个片子分为三段第一段是灰姑娘爱上了或者是嫁给了一个富二代的这样的一个幻想式的一个设定那么第二段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有点荒诞的然后又有点焦躁的这样的一个寻找

这个之旅我不剧透大家看了知道这个焦躁之旅是非常搞笑的它是不是那种幽默它是故意搞笑这是里面的几个黑帮大佬然后做了很多无厘头的很可笑的事情和举动很有言语

让那个片子变成了一个搞笑片然后这个片子还有第三个部分焦躁之后呢就是一个非常现实主义的部分了这个现实主义不是说这个片子拍的多现实而是那个他们的选择所有人做的选择都是非常现实的那么这一点就是有点心理现实主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这个片子倒是它分了三段式的来讲述每一段的这个风格基调啊都有点不太一样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总之这个导演的风格包括整个控制这个叙事的过程还有一些技巧的使用并不是没有技巧我觉得肯定是比开心麻花要强多了因为有很多长镜头很多跳切都是挺有用意的当然这篇你说值不值得一个金钟旅那可能是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是不值得但是今年不是金钟旅小年吗今年的嘎那电影我觉得也没几部好看的

所以阿诺拉德金冬玉也无所谓吧至少它是一个非常另类的让人有点就是意料之外的一个搞笑的但是又有一些现实主义的基调基础还有一些悲剧的基调在里边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电影看着也挺轻松的就看完了也不像一般的干了电影那么苦大仇深

所以我觉得还是值得关注和值得欣赏的那么说到第三部现实主义电影就是《雄狮少年 2》说是现实主义其实它也是在一个非常套路的一个类型片的框架里边只是它在上海的这种对上海底层的一些描述第一集对广州底层的描述已经有了就是中国的

这些现实主义的电影我说真人电影其实都很少有像《熊狮少年 1》和 2 里面这样去描述一些非常底层的打工仔的这样的生活环境因为他这个动画其实把这些环境都描述得非常的真实

这一点我觉得挺值得肯定的就是中国的动画电影本来就是现实主义非常非常少没有什么现实主义电影动画电影那么这两部的确是有现实主义动画电影的一些基调基础在里面虽然它整个还是为了

票房也好为了观众也好是做了很多类型片的一个手法上的一个选择而且他的类型片手法我觉得也是中国目前做的最好的一个团队了无论是镜头啊剪辑啊包括叙事啊包括尤其是视听语言啊就是动画语言我觉得是非常棒的他把一些非常俗套的这个内容拍得津津有味甚至也有一些诗意啊把搏斗拍出了一些诗意这一点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我觉得这一集虽然我个人的感受是不如上一集那么亲切了因为武师文化岭南文化对我来说是更亲切一些的但这一集的搏击我觉得是非常难拍的因为小小的这个拳击台你能想象所有的这些可能用的手段啊镜头语言啊可能都很难超越千人但他还是做出了一些新意我刚才说了还做出了一些诗意如果没看过的朋友们的确可以看看熊十少年啊就是你明知道他

用这么一个俗套的设定用这么一个老土的我觉得很难突破前人的一个设定应该是一个很无聊的观影过程吧其实不是他的观影过程还是非常过瘾的就是因为导演编导的这个技巧类型片的技巧非常的熟练然后也不落俗套所以就让人看的还是很开心的所以这三部电影也是近些日子比较值得关注的三部片子吧当然还有一部就是

秘密会议我觉得也挺好看的虽然这个结局就是讲教皇选举的这么一个片子大家有空也可以看一看摄影非常好音乐非常好就一切都非常好就是结局有点太过于所谓的强调一种政治正确的反转吧我觉得这个反转好像没有什么说服力和必要感觉就是为了迎合现在观众的趣味硬加进去的

那么我发现现在的电影的确是很多是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无论是破地狱还是一个秘密会议还是熊市少年 2 都是有迎合观众的这个味道在里面进行这个影片的所谓的反转浙思都是建立在对这个观众现在观众的一种迎合的趋势上我觉得现在观众的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不如以前了你要迎合的话就让你的片子整体的

层次其实高不到哪去相反阿诺拉倒是没有太迎合观众的趣味我觉得它也不迎合性别议题男人女人看了这个片子可能都会有点被冒犯有点尴尬但是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电影独立艺术然后又加一点商业的这种混合的出来的阿诺拉

它有一种混搭的复杂的味道就是稍微还是有点意思的毕竟是甘纳的金棕榈嘛它再差它也是有限的嘛是吧再说我也不觉得差说了半天有点废话今天先随意的聊这么一些吧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