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介|绍
《主角》首次刊发于《人民文学》2017年第十一期,并于2018年首次出版。这部小说以秦腔艺术为背景,讲述了忆秦娥从放羊娃到秦腔皇后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复杂关联。
但,如果放在“老登文学”的视角下看,《主角》又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和研究的文本,尤其当它被置于另外三本著作《白蛇》《人鬼情》《霸王别姬》中时。当Z世代读者用“架在火上烤”形容忆秦娥时,他们抗拒的不仅是线性叙事与苦难美学,更是隐藏在文本深处的性别政治。忆秦娥从山村到城市舞台的进阶,沿袭“进城改变命运”逻辑,但年轻一代更关注《丹麦女孩》中莉莉的自我觉醒——前者将成功等同于对体制的顺从,后者将存在等同于对身体的诚实。秦腔的“非遗神圣化”在小说中被建构为忆秦娥的精神支柱,但这种书写本身已成为新的规训装置。“传统文化保护常沦为对压迫性别的怀旧式复刻。”Z世代更愿看到《奥兰多》式的文化解构——让戏曲程式成为性别流动的媒介而非牢笼。
本|期|主|播
杨舒蕙:传播学博士、大学教师及祛魅研究所主理人,同时兼具视觉艺术家、插画师与学者的多重身份。她主攻数字艺术创作,其核心作品《斯芬克斯的世界》系列通过流动的性别形象(如人兽混合的斯芬克斯)与童年记忆、中式文化的奇幻重构,挑战传统性别二元论,探索赛博格时代的身份流动性。学术上,她关注植物图谱的殖民政治学,揭示植物分类与权力扩张的共生关系,同时参与女性主义文学解读,如以视觉化方式解构韩江《素食者》中的植物隐喻与女性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