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向心城市》:对话经济学者陆铭,就业、报志愿、养老的理性思考框架|14

《向心城市》:对话经济学者陆铭,就业、报志愿、养老的理性思考框架|14

2025/6/23
logo of podcast 不束高阁|talk

不束高阁|talk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哈希
陆铭
Topics
陆铭: 我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56%,并且还在持续上升。这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更是由人性和人们不断升级的需求所驱动的。人们的需求从基本的物质满足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和情感需求,这直接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文化娱乐等。即使是制造业,也需要通过服务化来提升附加值,例如研发设计和品牌建设。 陆铭: 我观察到,服务业的发展与人口流动密切相关。由于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需要在同一时空发生,因此它高度依赖人口流量、规模和密度。这导致人口持续向城市集中,特别是从农村到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大城市外围到中心城区的流动。尽管个人选择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技术进步如人工智能,虽然会取代部分制造业岗位,但也会加速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进一步强化人口向心集聚的趋势。 哈希: 我认为陆铭老师的观点非常有启发性,特别是在当前快速变化的时代,理解这些规律和趋势对于个人做出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无论是选择职业、规划城市生活,还是考虑养老问题,都需要对宏观经济趋势和产业结构有清晰的认识。经济学家的观点能够帮助我们认清大势,从而在个人选择上做出更合理的判断。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业占比上升的原因、产业结构特点以及人口聚集趋势。陆铭教授以经济学的底层逻辑,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了后工业化时代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口流动趋势,并对“乡愁”现象进行了理性分析。
  • 服务业占比超过经济总量一半标志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 服务业持续上升是人性需求升级的必然结果
  •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明显,附加值更多来自于服务业
  • 人口流动趋势是向心城市聚集,但存在技术和心理限制
  • 乡愁是情感,但需理性看待城乡选择

Shownotes Transcript

嗨 欢迎回到不数高格 talk 跟有趣的人聊有趣的书 我是哈希我们本期的音频来自于我在 6 月 19 号在得道 APP 上面跟经济学家陆铭老师做的一场读书会的直播这次读书会的内容非常的有启发对我们读书 就业 报志愿 养老 城市选择 职业规划等等很多方面都非常有指导意义

所以我也拿到授权可以在咱们的播客上面也跟大家呈现这一场读书会当中我们聊到的内容陆铭老师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可能有很多朋友已经通过大国大成向新城市这些知名的经济学著作已经认识了他陆铭老师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特聘教授

陆铭老师的书有个很特别的点就是他们既是专业著作但同时又是畅销书这个确实是很难得一见的也就是说他同时是具有知识性专业性但是又非常受到大众读者的欢迎对于普通人有启发意义

这次直播的背景呢是我们在得道 APP 上面跟陆明老师合作了一个名家讲书系列叫读懂城乡在这个系列里面呢陆明老师会解读六本跟城乡发展和个人空间决策有关的书籍

我也会把这个讲书系列的链接放到我们的 show notes 里面那么我也很荣幸的可以作为这个讲书系列的主编其实两年前就曾经跟陆铭老师合作过一个名家讲书系列叫读懂城市而这一次呢我们是跟随陆铭老师进一步的把视野放大从城市拓展到城乡

继续去理解有关空间有关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一些非常重要的道理和根本的逻辑

那么理解这些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就像陆铭老师在之前的讲述系列当中就讲到的一句话就是人生当中几乎所有的重要决策本质上都是空间决策比如你看像读书就业买房子女教育等等这些决策可以说没有一个离得开空间

而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了解经济学家的观点的意义就在于经济学家研究的是普遍的规律是根本的逻辑

我们当然每个人每个区域每个国家它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同时毫无疑问它也会很大的受到普遍规律的制约受到整体趋势的影响所以那么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你在做出选择之前去认清大势认清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当下的人口流动遵循什么规律城市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规律创新活动遵循哪些规律等等这些

之前陆老师就说过一句话我也非常的认同就是经济规律背后是人性而人性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真的如果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想要在当下的变化当中抓住一点什么不变的或者说能够把握的东西的话那可能这期音频的内容就是你要着重的去听的

最后呢我再稍微说一下我们本期音频的这个时间条大概是什么样的在开始的 40 分钟左右呢陆铭老师会先分享一些在这个后工业化时代对我们会很有启发的一些关于空间产业人口的洞察

这个呢是我们在直播之前就有沟通过大概会聊到的问题首先就是什么是后工业化时代为什么说它已经到来以及在后工业化时代它需要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呈现是什么样的

在后工业化时代又呈现什么样的人口聚集趋势在这样的聚集趋势下大城市的人口发展会有上限吗以及怎么看待大家最近经常说的人在北上广心却在鹤岗这种乡愁以及纠结的这种现象还有怎么看待返乡养老这类问题

那么在陆铭老师分享结束之后呢我会跟陆铭老师聊一些更加拓展的话题比如说在 AI 时代人口的流动趋势是什么就业结构还有城市发展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还有比如说高考报志愿当中城市学校还有专业的重要性排序是怎样的对于有的人现在会说的文科已死这类的声音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看

之后还会有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比如说人到中年的职业规划应该怎么做给出一些讨论最后还问了路明老师一个关于只能给一条建议会是什么的问题就是在这个变化这么快的时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或者心态是什么

我相信我们今天的内容会给不管是校园里的学生还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或者是进入中年的人甚至在考虑养老问题的人都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好那么下面呢我们就把话筒交给陆铭老师

大家好哈希好首先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见面其实非常巧今天我们这个直播的主题是关于后工业化时代还有一些城乡发展的这个议题我特别巧今天我正好是在一个考察的行程上我今天和一些企业家和一些学者一起就正好是在四川的芦州

大家都知道在卢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知名的酒企叫做卢州老教那我们今天白天呢就在卢州老教下面的一个红高粱的生产基地进行考察然后下午呢又在企业进行了参访所以我觉得这个时机啊真是非常巧合能谈今天讲到的后工业化时代的这个空间的问题而且大家可能一听到我今天讲到这个例子卢州老教可能首先想到它是一个

酒业企业所以它应该归入到制造业里然后它的宏光是暖基地似乎有点农业我等会还会再结合我今天的内容里面还会用今天切身的体会来跟大家谈谈在后工业化时代一个制造业和农业相关的企业又跟服务业发生什么样的链接那么今天我讲这个题目是从后工业化时代开始了

我要回答第一个问题也是哈希之前问我的就是在后工业化时代为什么说我们已经可以下一个判断就是后工业化时代已经到来了那么首先来讲这个概念什么叫后工业化时代关于后工业化时代有很多种定义有的定义是比较强调它的经济发展的一些水平有的人比较强调它的一种生活方式等等我那是经济学家

我觉得如果用一个指标来度量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的话其实就是可以去看服务业在 GDP 当中所占的比重那么如果服务业超过了制造业或者说服务业超过了整个经济的一半那我们就可以把它定义为叫后工业化时代了那我们中国今天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就在我们刚刚过去的 2024 年中国服务业在 GDP 当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了 56%

而且这个比重还在持续上升在就业当中的比重这几年因为大家都知道因为疫情的冲击等等这样的一些原因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阻碍所以在就业里面它的比重是在 50%左右徘徊但是也非常接近 50%这个比重了

那么从这两个指标角度来讲呢我认为其实中国事实上已经处在了一个后工业化阶段来临的这样一个边界上那么展望未来呢服务业在 GDP 当中所占的比重它会持续的上升那么这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过程当中的必然会出现的趋势好了那大家一定问我那为什么我可以下这样一个判断说服务业的占比会越来越高呢

刚才主持人哈希引了我在书里面讲过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实际上是个方法论就任何的经济规律背后啊是普遍的人性其实有的时候呢我也作为一个经济学者呢我经常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问说你们经济学家讲的这些规律啊它是不是真的是规律啊

其实我觉得你如果相信人和人之间本质上来讲是有共性的那我接下来就结合这个人性来给大家讲为什么我们说后国文化时代他来临了以后服务业占比会越来越高

大家可能不管是学什么学科的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听说过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叫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数他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人的需求是分层级的比如说当你收入比较低的时候你最浅层的需求就是吃饱穿暖然后你就会追求一些享受型的需求那么到了最高阶的时候是一种安全感和精神精神上这样的一个需求

那么其实你看我们中国在过去这个 40 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其实我自己本人年龄是 70 后啊应该说从我的小时候到现在完整的经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的 40 多年的历史我们在小的时候啊

其实当时觉得吃饱穿暖就已经是很好的生活了我不能把你讲我小学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小学的时候还是穿这个哥哥姐姐穿剩下来的衣服传到我这然后很可能有地方还修修补补的那是我们的儿童时代现在我想你年轻人已经不可能想象这样的生活了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后来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

所以回顾在过去的 20 多年时间里面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也伴随了城市化那么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呢中国的居民的消费需求集中在比如说家用电器汽车还有买房子那么再到了今天这个阶段最近这些年大家我不知道有没有观察到一个现象我们的一些比如说汽车已经开始在国内增长放缓了因为我们现在整个中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 3000 万辆

你到了这个阶段以后你会发现只要稍微家里面不是属于那种就是如果经济特别状况特别差的情况下大概基本上家家都有车甚至可能没准一家里面还有两辆车有的人他说我没车没车可能不是因为你没钱买可能你主要还是因为比如你生活的地方这个上班什么等等比较便利因为今天其实你这样是想买一辆车其实并不是那么贵了所以到了这个阶段以后其实汽车需求也饱和了

那么家用电器更加不用说了基本上你现在如果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家里面电器也基本上都有了那么到这个阶段以后大家其实可以想一个问题你如果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是不是会人们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那么人们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后你新多出来的钱用来干什么最近这些年大家可能会看到一个新的现象你看旅游非常火爆

对吧第二比如说娱乐文化产业现在年轻人啊一方面在买制造业商品的时候他尽量想着省钱但你看年轻人如果去听一场音乐会看一场体育赛事或者南方小土豆到耳濒去旅游看冰雪世界你看我们年轻人很舍得花钱的

还有一些情绪价值最近比如说像这个喇布布这个很火喇布布是个什么东西它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它是一个商品对吧但你为它愿意付那么高的价钱不是因为它是个商品它给你带来实际上是一个情绪价值而它背后的附加值上来自于设计

所以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以后我的一个总的意思就是说大家新生出来的很多需求实际上是或者直接就是服务比如演唱会和旅游或者就你表面看起来你买的是个制造品但它大量的附加之上来自于研发和设计这个就是我们讲到的后工业化时代的这样一个特征换句话来讲我们所讲的后工业化时代实际上它是由人性和人的需求升级所带来的

那么接着这个话题我们就要讲第二个问题了在后工业化时代产业结构会出现什么样的特点那我想呢我可以总结这么几句话第一呢就是服务业的需求会持续上升第二呢就哪怕你做的是制造业或者农业或者是房地产或者是建筑业你可能也需要去做一些服务家来为你这个产业去做赋能好我们这几句话一个个来讲啊

我们先讲服务业比重的持续上涨我们在服务业里面呢通常是划分两种服务业一种呢叫做生产性服务业另外一种叫消费性服务业有时候我们把它称之为叫居民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那么大家想当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的时候你是不是会从简单的加工制造然后逐渐呢就需要一些生产性服务业为你这制造业进行赋能

比如说研发设计还有后端的消费者服务品牌等等我们今天在有些中国的产品里面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好像已经很强大了但其实你如果跟发达国家同样的产业相比较而言我们国家相关的产业的附加值实际上是有限的

比如说我们的新能源车新能源车现在我们在全世界可以说最强的如果不是之一的话那么但你要看我们的出口也很厉害但是呢你去看我们的这个新能源车在国外的售价其实并不高

他跟我们看到有些国际上非常著名的有一些汽车市场商从他的单品的售价角度来讲他的品牌效益所带来的附加值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我去年的国庆节带着我们一些学生在意大利游学看到这个法拉利

法拉利大量做的是定制的车当然我们不否认法拉利本身的比如动力的技术发动机的技术本身就是非常好但是其实法拉利这款车之所以被消费者所认同并且大家去买这个车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而它的品牌效应实际上大量是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来获得的那么我们去年在法拉利访谈的时候法拉利的高管就跟我们讲了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

汪凡法拉利不是一家制造业企业我们是一家体育运动公司当然这句话我觉得他可能本身也是个噱头因为他可能想让这句话能够让我们迅速的理解他所表达的意思换句话来讲这家企业的附加值不是来自于制造本身而是来自于服务业那么这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生产性服务业它的重要性我们前面讲到了卢州老教

那卢州老教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呢它本身应该归在制造业里的但是我其实已经是第二次到卢州老教来进行参访了我就非常深刻的意识到其实卢州老教他现在在做很多跟服务业相关的事情比如说研发他现在开发低度酒鸡尾酒还有呢比如说把这个酒啊更多的植入到像咖啡馆啊酒馆啊这样一些场景里去

那么这种实际上就是服务家还有最近我这次来我得到一个消息就是现在在国家一些部门的支持之下他们在这边接下来要建一个中国的白酒博物馆你说白酒博物馆是什么白酒博物馆实际上是服务业但是它这个很可能未来会带动整个的这个文旅产业的发展那我刚刚一讲这些例子呢你们可能会问我陆老师你刚刚举这个例子啊

你觉得其实都是制造业它统计应该是统计在制造业里了对的这件事情其实是我讲到的接下来会出现的产业结构的另外一个特征我等回过头来还会再讲这件事情就是制造业本身会出现服务化但是请大家注意在我刚讲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赋能的时候这个制造业其实会有大量的服务业它不是自己做的它是外包的

比如举个例子我再用刚刚讲到的卢晝老家这个例子如果他自己去研发新的低度酒那么这个研发他不单独进行统计的他是统计在制造业里的但是他如果做一个咨询比如若是你们来帮我做一个课题我们未来的企业战略是什么或者是张三李四你帮我来设计我这个酒标他这种服务也就外包了

那么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然后有越来越多的这个来源啊附加之来源就来自于外包出去的服务业那么这个时候呢他就会再来整个经济里面的服务业的占比的提高了最近有一个企业蛮火的叫饮食科技最近敲钟了上市了

我去年夏天去参访了影视科技它是一家深圳的企业做的是 360 度的体育的运动相机我参访的时候我就问了他们创始人之一我说你们企业有没有自己的终端产品他说我们有的有一家小小的厂紧接着跟我讲一句话他说其实我们有一些在想我们要把这家企业分离出去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企业以后专门做研发设计

然后生产我就不自己独立做了我外包出去做这句话里有信息含量如果一家企业它是高科技企业它自己如果带终端产品它就在制造业它如果哪一天制造业它外包出去了它纯粹做研发设计和品牌和销售了它上就是服务业了那么比如说今天我们讲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前段时间大火的 DeepSeek

我想这件事情大家肯定都有共识的像人工智能越来越多但请问人工智能统计在哪里大家想如果人工智能它是做一个机器人它有一个物化的产品而且是自己做比如像语术科技那么它就在制造业里但是 DeepSeek 它是没有终端的物化的产品的它就在服务业里

这就是我们讲到后工业化阶段以后啊这个生产性服务业的这个发展那么同样的道理呢也会适用于比如像金融啊贸易啊航运啊这些事还咨询啊这些实际上都是生产性服务业它是为制造业赋能的那么与此同时呢还有一种就是生活服务业我前面讲到到了这个阶段以后呢那么你的吃喝玩乐啊然后呢文化娱乐

体育旅游医疗健康养老脱优大量上是服务业那么就会带来服务业占比逐渐提升那么这里面我觉得需要去纠正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很多人把服务业跟制造业对立起来觉得一个国家是要靠制造业为本服务业有的时候我们不是很看得起

但其实在我刚讲的道理里面一个国家只有通过生产性服务业才能提高你这个制造业的最终的国际竞争力因为你的大量的创新活动在研发设计的创新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服务业里的还有品牌那么你可能要问我了那老师你讲生产性服务业我听懂了因为这边有高科技的但生活服务业不是跟制造业在抢劳动力吗有很多人这么问我啊

那你这样想呀一个国家的大量的人口在那里他要不要就业我们现在在一二三产里面一产这个就业肯定持续下降的二产的就业我可以告诉你我们二产的就业负增长已经十年了最近这段时间里面呢由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于就业的替代其实二产接下来里面的这个员工啊大量被机器人替代可能是个趋势

尤其是一些比较标准化的工作岗位大家想用机器替代劳动力实际上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国的制造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迈向一个发达国家的一个表现所以我们已经不能只让制造业创造就业了虽然它能创造 GDP 好了请各位一起想那么接下来我们劳动力就业怎么弄怎么办

我可以告诉大家只有服务业才能持续的为大家去创造就业就从创造就业的角度来讲那么另外请大家想我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不是也会逐渐的把原来我们在家里做的很多活然后外包给市场去做这个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比如说我越来越少在家做饭我到外面去吃饭那这就说明你的服务的需求提升了你生活质量是提升的

对吧如果你比如说原来在家里面是自己清洁卫生的今天你请一个家政服务员帮你家里面去做保洁那这是你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啊所以大家千万不能小看服务业而且还有一点就是服务业实际上能够消化制造业的产能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制造业啊碰到很大的困难就是比如说我们出国这个出口碰到很大的困难了国际正经的环境对中国企业出口会形成更大的压力

国内我刚刚讲到我们的需求增长也会有一些局限像你通过发展服务业其实消化制造业的产能比如说我们再以白酒为例今天我们在调研路上我就在跟几位卢士老教的同事一起在交流这个事情我说你这样想你如果而是比如今天我们讲股东消费那么当然希望大家比如说白酒也是消费之一但是我消费酒的场所并不一定是我直接到一个店里去买了酒回家喝

你可能只是外面去吃饭然后顺便喝了酒啊大家想你去吃饭的时候你实际上消费是服务但你喝了酒呢它间接的实际上消化了中国的产能同样道理大家想如果你今天餐饮业发展起来了餐饮业是不是要买点桌子椅子买点锅对吧比如说你现在如果让年轻人去听演唱会演唱会我就听演唱会我自己也去听这个音乐节啊我还买一个垫子对吧

那么这些东西都是制造品所以它实际上拉动了制造业消费所以千万不能把服务业跟制造业对立起来

那我刚花了点时间讲服务业的发展那我前面实际上结合卢州老教的例子结合法拉利的例子结合饮食科技的例子实际上我都讲到了制造业的服务家也就是说今天你的制造业如果提升附加值你大量附加值是来自于服务业的比如说为大家提供情绪价值我自己曾经就买过一个包啊我在小红书上买的

这个包呢其实本身不值什么钱但包上有四个字叫早点退休然后我就背着这个包去参加学术会议然后我的同行就笑说安保是一个包上四个字早点退休在这个例子里面我讲了两件事第一制造业通过设计加了四个字我就去买了坦率讲我并不缺包我有各种各样的包但是我冲了四个字

第二我讲到小红书作为平台经济的作用因为我是通过小红书上的账号然后去看到了这个生产厂家在那里比如说有图片文字在分享这个包有些年轻人买了一个包他会去秀一秀大家尽量看年轻人在小红书上有自己账号自拍弄一下哎他就产生了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赋能作用呀那我刚讲制造业我再给大家再给大家讲讲房地产啊

我在四月份的时候呢参加了一个可以说商学院不是真正我们在高校里的商学院就是一些企业的商学院然后呢我去给他们讲课这个商学院的组织者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家然后我跟他讲了很多服务业的这个事情包括服务家的事情他这个下课以后啊我说陆老师你今天讲的我太受启发了

他说我作为这个房地产行业这个老兵啊我还在跟我们的企业讲要搞智能化我这里要先打断我自己啊其实考虑智能化也是不错的智能化本身也是服务家但当时我今天听了一课以后就发现其实我还忘了一件事情其实房地产也可以去做服务啊比如我讲一个现象啊但是如果去观察一下二手房的市场就知道今天同样的房地产产品比如说同地段的

同城市的周边比如学区消费环境全一样一家一个二手房是物业好的另外一个二手房是物业差的我可以告诉你那物业好的那个房就卖的更贵什么道理就是今天到了居住在这个时代房地产对老百姓来讲不是住的这件事情那也是因为我们前面讲的人性带来的需求的升级

也就是我今天这个房地产对我来讲不是一个房子就回家睡个觉而是我要考虑它的物业是不是让我省心周边的消费环境是不是好所以这是我刚刚讲到的对制造一个建筑业的例子那么再接下来大家想那么对农业呢我们今天在这个红高粱的生产基地里面卢士老教的红高粱生产基地里面我们一行的这些学者在想今天农业其实有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发展前景就是跟文旅相结合

有很多今天在乡村振兴里面做的很多项目如果当地农村风貌非常好大家可以看到今天有些农村在发展文旅民宿有些年轻人返乡去做比如说旅游业开个咖啡馆开个书店其实都是农村和农业包括乡村振兴上在提供新的服务

甚至我前面讲的电商和平台经济为农业也在赋能比如我自己就在小红树上买鲜花那这就是农业得到了现代科技和平台经济赋能的这样一些例子好了那么讲到这里我就要回答第三个问题了那么也是哈希问我的说后工业化时代呈现怎样的人口急剧趋势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的很简单就能回答我告诉大家服务业跟制造业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

制造业的产品它的生产和销售可以在空间上分离的比如说我现在下单买一个家用电器它可能上个月在无户生产的然后我今天买了它在生产和消费上面是空间和时间上是分离的服务业我们精确有个专门的词的叫做不可贸易产品换句话来讲

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它必须在同样一个时空条件下去发生那么这就叫服务业那么现代科技有的时候可以让有些服务业在时空上发生分离也有的比如像今天我们通过直播的方式就让我们生产和供给在时间上还是同步的但空间上分离了因为今天理论来讲看我的直播的有可能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对吧但是我要告诉大家

绝大多数的服务业产品吃喝玩乐等等它在这个时空上是不能分离的即便像我们今天讲的知识传播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条件但是我自己是做老师的那我也可以告诉大家那我们做老师都知道线下如果有机会上线下课那效果比线上课绝对要好很多

最起码有一个道理我就可以告诉大家今天比如说等我们到互动环节可能哈希会作为主持人来问我很多问题但你想那肯定不如我们如果哪天在线下见面你当面问我对吧而且这种互动的感觉就会非常好所以线上和线下它有的场景是可以替代的有的场景它是互补的那么你可能会说那怎么会互补呢刚才我明明讲是替代啊

对啊今天我在这里跟他直播好像替代了呀可是我是不是通过直播让大家知道陆老师这个人名字而且他的书有大国大臣有向心成士然后哪一天我突然如果要是比如说在线上搞个讲座你是不是就来了呀你会说我以前在线上看陆老师我没办法跟他互动我今天要跟陆老师去互动我有些问题要问他这是不是相互赋能呢像他今天我在做这个线上活动在帮我拉流量和做广告嘛

那么如果你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由于服务业的这样一个特性它一定是依赖于三个跟人口有关的东西人口流量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一定是这样的那么就会导致什么呢导致当人的服务业的占比越来越多第一提供消费服务第二提供服务业的就业机会那么人总体上来讲是农村往城市跑小城市往大城市跑

和大城市的外围往中心城区跑这三句话就是我在我的书向心城市里总结出来的人口流动方向那这是我要补充一句有朋友说不我不喜欢大城市有的人说我是数字有名我们经学家讲的这些趋势呢是指大的趋势它跟个人的选择不是一回事

如果你个人是说我不喜欢大神之喧闹我想到农村里面比如我去做农民我去到农村里去看民宿我因为从事的行业我可以在线上办公我就到某一个偏僻地方去做数字游民然后有人说我直播我的工作就是在线上给他唱歌他想你在哪唱都一样对吧也没人在意你在哪唱他在讲那这时候呢你个人的选择

完全可以离开我刚讲到的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的地方但是从趋势上来讲我在书里用数据告诉你的这个趋势是从大量人的选择来讲人的趋势是从农村往城市小城市往大城市大城市的外围往中心城区回归的就是因为服务业在消费和就业当中的比重在持续上升这样一个导致的这样一个趋势

那么讲到这个道理呢哈希还在事先问了我两个延伸的问题啊我也顺便在这个机会呢评论了一下他说在这样的急剧趋势下很多人会问那大陆人口发展有上限吗这个问题呢我觉得不是一个简单的有和没有的回答我觉得既可以说有上限也可以说无上限那我分别来解释一下首先我们来讲为什么我说是有上限呢

你看一个城市人口能增长多少其实是跟人类的两件事情有关第一是技术第二是心理承受能力技术呢就是指比如说在古代的时候我们在一个城市里面是靠步行马车后来呢有了电车有了汽车然后后来呢有了这个地铁你会发现人类技术每进步一下它就会让这个城市长大一下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心理啊

他其实大概能够忍受的通勤的极限平均来讲虽然每个人的忍受程度不一样但平均来讲大概是一个小时左右的通勤换句话来讲人类城市的这个边界大约就是比如说今天地铁一个小时能跑多远大概就是这个城市物理上的极限了

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什么城市达到这样物理极限呢你如果去看东京都市圈请注意这里我讲的是东京都市圈不是东京市不是 Tokyo city 是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它的半径大约在 50 公里到 80 公里就是我刚讲地铁坑子坑子坑跑跑跑跑大概一个小时就大概这个距离了人类社会城市为什么从小变大的因为你原来马车跑不远的

知道吧而且在以前的这个马车时代啊人类处理马粪的能力会影响到这个城市的环境如果二十时光倒流一百多年纽约这个城市可以说的那个人就臭气熏天因为马粪很难得到处理那么这样的一个时候呢他就限制这个城市发展环境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呢人类今天的城市的边界

大约在我刚讲的物理距离距离市中心一个小时车程大约 50 到 80 公里半径那么物理意义上能达到这样的一个极限那么你实际上这个城市能不能达到呢就看你这个城市产业发展能不能有足够的产业发展的机会来创造就业岗位了所以绝大多数城市实际上不是达到了物理边界而是没有达到我刚讲的 50 到 80 公里的这个半径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刚讲城市发展实际上是有极限的

但是其实你也可以认为他没极限为什么呢因为即便是在东京整个日本的人口是负增长的东京和东京都市圈人口还在增长他只是增长比以前慢了以前我们说东京是个 3500 万的人口所以我讲的是东京都市圈在 50 公里到 80 公里半径范围之内他人口是 3500 万现在我们的数据已经开始用 3700 万还在增长在这个意义上你说他的极限到底在哪感受一下我也不知道

人类未来技术进步是不是有可能再进一步的上升让城市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大他说我也不知道在这个意义上我就再总结一下城市人口有没有边界有没有极限有但也可以说没有但是有一点我也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中国建大城市以及周边的中小城市连接成的都市圈

远远没有达到我刚刚讲到的城市发展的可能性的边界相反我们今天很多城市还在限制人口的增长不是因为人口达到了边界而是因为行政的限制导致的

那么再接下来最后一个问题哈希这么问的这样的人口急剧趋势跟这两年越来越牵动人们神经的这个乡愁形成了一种有趣的映射似乎也反映了很多人内心的纠结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这次在推荐的有一本书里面的他的题目叫再造乡土

讲的是法国的历史我心理上可以从这本书开始先讲起然后回过头来讲讲我们中国的情况在上个世纪二战以后法国实际上经历过一个非常快速的城市化的进程有一段时间法国是要农业高度依赖进口的后来在二战以后法国政府就决定要推行大农业

结果一推进大农业以后呢一方面促进了人口的城市化农民进城一方面呢通过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啊它就使得法国非常迅速的从农业进口国转化成了人口出口国注意啊我这里首先还要岔开话去来评论一个观点很多人都认为城市化进城不利于粮食安全不利于中国的农业的竞争力

我在刚才讲的法国的例子里面要反过来说另外一件事情一个国家的农产品是否有竞争力真的就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

农业的生产规模经营在刚刚讲的法国的例子里它通过促进城市化使得农场的规模增加了以后反而通过规模经营可以降低农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然后来促进这个国家的农产品的出口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这点上中国今天农业所出现现象不是因为农民少了而是因为农民进城受阻了农场的规模实际上是不够大

是这样导致的好了那么在这书里面就有一章专门讲到了当时法国呢有一些进了城的农民也带有很浓重的乡愁于是呢就有很多法国农民选择在农村呢选择自己所谓的第二居所这里又有信息了他们是允许到农村去买房子的

我们今天中国截止到目前为止是不允许农村的宅基地仪上面的房子卖给本村以外的其他居民的城里人是更加不要想这个是不是应该改变我认为应该改变的好我们再往下再回到法国那么于是当时很多法国人就到了农村去了结果在书里讲了一些案例说有一些人去生活以后就发现有很多不便利

尤其是这里面讲了一位女性她就讲到这个去了以后就各种各样的不方便今天我们在卢浙老教的这个访谈里面我们在路上也讲到这个事因为今天中国农村里有很多人是进城以后农村的人口是越来越少路上我们就讲到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农村居民是有比较浓重的这个乡愁的最后要回到老家的我个人的观察是这样的

一代农民进城最后有了钱挣了以后呢他的确回到农村在农村造房子那么今天这波比较早进城的农民工呢今天在农村里面他的年龄大概在 60 岁上下了啊但是到了二代实际上今天回农村居住的这个趋势已经大大减缓甚至很多农村人到了春节回老家

其实都不一定住在自己老家的房子里面的因为大家有过农村生活经历或者调研经历都知道一个房子如果一年不住人那房子里回去是没法住的你回去的唯一任务就是打扫卫生其实很多人春节回家都住县城的酒店然后拜访完老人和亲戚完了以后就直接回了二代里实际上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人到了三代很多人都出生在城市里的农活一天没有做过

所以中国城市化率随着迭代以后其实年轻人返乡的可能性就越来越低那么今天反过来我们城里人有很多想象觉得农村自然环境好然后绿水青山我觉得大家可能如果是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我特别要提醒一句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

觉得你的未来的职业可能跟农村有关比如说你去做农场还有比如开民宿我觉得可以今天有很多真的他的工作岗位就可以线上办公的人成为数字游民形成一个社区就一起到一个比如浙江的一个农村里住着这种模式也是有的那你一定要想明白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的话呢我觉得可以的

但是尤其是我们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朋友你可能不要太高估自己在农村生活的能力为啥你今天在城市里面享受的很多生活便利到农村是没有的

比如说今天你在城市里面我先不说医疗如果讲医疗你可能就觉得这不用讨论那肯定是在城市里面医疗在农村那你要几十公里以外才有医院那更不要说好的三甲医院了我就讲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吃怎么解决如果你现在在城市里面经常要跟朋友聚个会平常有时懒得做饭就可以叫到外卖那我可以告诉你基本上到农村是要自己做饭的就光这一个问题就是问题

然后很多人说我以后还挺想去过田园生活然后种种菜什么之类的反正我是这么觉得因为我自己家里面是有院子的我是打理过花草的其实花草需要的照顾比种农作物种蔬菜要少多了但你要知道打理花草更不要说种菜是个多么花时间和体力的事情

到了夏天冬天有太阳晒有蚊子的时候是个多么痛苦的事情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凭想象就觉得自己好像很浪漫很田园木戈还有一个问题朋友圈也是个很大的问题人是需要社交的人天性是有社交的需求的如果你到了农村

是一些朋友一起去或者同好比如前面我讲到就是数字有名一起去有一个社区问题不大如果你没有这样的一个社区氛围你到农村去你首先融入就会很大的问题其次呢自己周边可能没朋友那有的朋友可能说那我我回我老家我老家是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呢我也稍微提醒一句啊就是嗯

因為我前面講到總的趨勢來講呢是人口會進城你的同齡人等到你想回農村的時候你的兒時的小夥伴可能他進城去照顧他的孩子的孩子了哈哈就是他自己可能是祖父母去照顧小孩去了換句話來講呢也就你回去了別人走很有可能打麻將湊不成一桌

所以我觉得就是乡愁这件事情要想清楚就是乡愁作为一种感情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乡愁是不是影响到你的行动我觉得一定要理性的决策今天我们在农村看到的很多现象是大家挣了钱到农村造房子其实造了房子不住的然后我甚至还碰到过一个出租车司机我在书里写到过

我跟我孩子讲过了你们现在在城市里面留着很困难爸爸已经帮你把农村孩子农村房子造好了你们可以回农村去娶媳妇我那次跟这个出车司机我讲我说大哥你自己现在都在城市里打工你孩子从小生在上海在上海上学你会指望他到农村去娶媳妇吗那我也不能说不行啊但是要真的好好想想那我觉得今天我解答的所有问题我最后想讲一句话是什么呢

我们今天在讨论农村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其实是出生在城市生活和长大的城市今天也生活在城市我们很多时候对农村其实缺乏了解的那么有的时候呢我们是会为自己想象当中一个东西

去形成一种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比如说希望国家要去保存一个农村我这里要插开一句如果一个农村是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有古建筑的这个保护绝对需要国家现在也正在做这件事情但中国有大量的农村是没有历史文化古建筑的保护的必要的

那么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说那我就主张政府应该用公共政策去把农村给保留下来而且有些人要在农村待着因为我们要有乡愁我觉得这个想法我就觉得不是很行因为这有点相当于什么呢让别人去帮你保留你认为有的价值我觉得如果真的因为乡愁向往对农村的生活在我刚刚讲的那些问题想清楚以后你就去农村就可以了

但是不要去主张自己在比如北京和上海待着然后是主张别人去农村去帮你维持一个乡愁我觉得这个就没必要坦率讲也没人会听你的好

好吧我就讲到这了哈希各位朋友感谢大家支持我的一些作品书还有以及在得道平台上给大家讲这些书有些书是我自己写的有些书是别的作者写的我希望通过这些讲书的过程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这次我在得道平台里面讲书里面特别有一本书是费孝通老先生的一本文集我自己最近又把这本文集读了一下我真觉得有很多朋友

在引用费老先生的很多观点的时候恐怕误读了忽视了他有一些观点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费老作为一个百岁老人他从自己年轻时候是一个年轻学者那时候是在战争年代

然后到了后来计划经济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然后再到新世纪他整个这一生当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他的观点怎么演变的我希望我的讲书以及大家可能也会找援助来读希望能够大家去进一步去认识到我们的学术研究他的科学性以及他所背后揭示的用前面讲到的就是人性的共同点好吧我就讲到这阿鑫把时间再交给你嗯

好 那我们感谢陆铭老师的分享下面呢就进入我们直播的下半场我们跟陆铭老师聊聊我们这个讲书系列聊聊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那首先呢就是其实陆老师刚才已经提到了

两本在我们这个讲书系列里面会讲到的书了那可不可以请陆铭老师给我们看直播的朋友就整体的介绍一下咱们这次的读懂成乡这个系列的六本书都有哪些呢

首先我先感谢一下读者我刚才在看那个直播的屏就是感谢大家支持如果你觉得我讲的东西很接地气跟你有帮助这是我最开心的那么我们学很多东西的知识其实都对我们普通人来讲有很多帮助我们决策的这样一些道理在背后那么这次我挑的六本书呢

其中有一些是讲到经济学的一般的规律的比如说我这里这次就讲了一本实际上是一本区域和城市教科书它其实是蛮理论的那么我讲的时候挑了一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些观点

有一些就属于研究中国的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一些书籍我刚刚讲到包括费老的书他作为一个前辈的学者可以说是我的老师辈的老师辈这样一位前辈的学者应该说人生的经历经历了整个 20 世纪的中国

那麼他一生當中怎麼一步步走過來的以及對於中國的城鄉區域發展的看法

那么我也挑了一本我的学生背的这个书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钟悦俊老师他以前是我的博士那么他有一本也是学术书是研究的叫大国产业结构那么他这里面有了很多一些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那我也把主要的结论拎出来大家如果不一定是专业的人士的话那你至少就是可以去听一下这里面的一些我们通过学术研究得到的一些观点

那么还有有些书就是国际的一些比较有些是中国的比如我自己前一年主编了一本书叫做《创新之城》去年出版的我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我们这几年一直致力于出一系列的报告我们出了叫《强城时代》《创新之城》还有本书已经在路上了叫做《流量城市》

那么今年 8 月份在深圳我会开发布会那我给大家讲了创新这本书里面的创新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是中国的那么还有一本书是纽约叫创造大都会那么这本书呢那你想如果我们在中国讨论大城市问题那我这里要稍微插一句你可能觉得中国讨论大城市问题是不是讲你们上海啊不是的中国的一个省会城市可能都比纽约的人口多

所以纽约市是 800 万人纽约的都市圈是 2000 万人你想中国达到 2000 万人在都市圈范围之内中国有很多你想光成都一个应该说省会城市它的人口就已经达到 2000 万了所以其实我们讲纽约对于中国很多大城市的发展

其实都是有借鉴意义的那么有些东西我们不能学因为美国的政治体制它的社会的治理结构跟中国都不太一样但是有一些比如说关于城市的设计管理其实是有共同之处的所以我挑了一本书讲纽约那么还有一本我前面讲到的再造乡土讲的是法国那法国它虽然是个发达国家

但是跟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其实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这段时间里面相对于其他的发达国家来讲其实它是比较农村的它的农村人口和农业人口占比是比较高的农场的规模也偏小

所以我们今天回顾到几十年之前看这样一个曾经的发达国家他怎么去对待他的城市化的这个进程怎么看待城市化跟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法国人民在那个阶段里面怎么看待城市化进程当中的乡愁

我觉得看看其他国家走过的历史对我们理解中国今天的当下还有未来也就是中国未来在发生的事情可能在别的发达国家都发生过了包括前面我在讲课的时候也举到了日本的例子日本当时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因为他们的整个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比中国早嘛

所以当时他们在几十年前产生的很多问题是我们今天在面对的问题前面讲的乡愁是我讲的很多人今天对于农村的还是很深的情感希望到农村去买房子造房子当时日本也是在曾经有段时间没有很多其实也可以称之为叫第一代农民工进城以后那么他们就想我是不是老了以后呢回农村去养老在农村买房子造房子

但是其实后来都没回去其实原因就是我刚刚讲到真正等到自己老的时候其实需要医院服务社区的氛围朋友圈甚至在就业很多日本老人退休以后在城市里面比如男的开出租车女的可能开个小酒馆因为他需要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有一种不被社会所脱离的那样一种感觉

所以我不扯远了我的意思就是说其实看看别的国家历史非常有好处的所以我就通过这样的一个六本书的组合拼出了一个大概的一个了解区域和城市还有农村发展的这么一个拼图嗯

好的那么听完陆老师的介绍呢不知道我们的听众朋友们你在这些书里面你最期待的是哪一本呢也可以把你期待的那本书的书名发到我们的直播互动区里面那我自己作为陆明老师的编辑我私心来讲其实我自己最期待的就是陆明老师刚才提过两次的就是我们正好明天要上的那本《中国》

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因为这个也是我自己在编辑稿件的时候就触动尤其深的一个解读那本书刚才像陆老师说他是收录了费孝通老先生他从上个世纪 30 年代一直到 2003 年的很多的文章可以说是横跨了费老的整个学术生涯然后陆老师的解读呢我记得我当时在编辑那篇稿件的时候还特地的发了一个知识城邦就是当时我就说

没有想到有一个对学术文集的解读能够解读的这么的打动人心就是这个解读里面它是有书也有人然后有评有数有理有情而且呢也让我们看到了就是费老他一生当中他的思想是如何变迁的就是破除了很多我们很多人对于费老思想的一些误解

就是我们很多时候可能是局限的去片面的可能切取几句话去看费老的思想而没有把它放到当时的情境下去看而陆明老师这篇的解读呢实际上就帮我们破除了很多这样的误解所以我真的非常推荐大家明天可以去听一听这一篇的解读会非常的有收获

好 那么下面呢我们来聊一聊大家在陆铭老师的讲书系列比如说直播评论区以及讲书的评论区里面就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那比如说陆老师在直播和讲书当中都有讲到嘛就是现在世界城市和人口的一个普遍的规律就是人们在从农村往城市跑从小城市往大城市跑

从城市的边缘往中心去跑您在书里呢也把它称为是一个向心城市这样一个趋势那么但是在 AI 时代很多人现在都会觉得将来有越来越多的工作能够被 AI 替代完成以及可能有越来越多的工作可以远程的完成那么

您觉得在未来的 AI 时代这种向新城市的聚集趋势还会不会继续或者说 AI 会加速或者是减缓这样的趋势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其实我这问题回答了很多遍了我在具体回答哈希代表可能读者问的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讲一个方法论我觉得方法论其实蛮重要的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思考一个社会现象的时候

一定要总体看问题不能局部看问题或者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表示问题表述方式就是从整个社会和人的行为角度综合的来看而不简单从技术的局部角度来看好我去来解释一下比如说 AI 时代还有线上经济的发展

他有没有取代一些我前面讲到由于服务业的发展里面会导致的人和人之间见面特别依赖于人口密度人口流量和人口规模有没有取代呢如果你用技术的和局部的观点答案是 yes 比如我前面在讲课的时候我就讲到今天我们这个直播就是因为有了腾讯会议这样的技术

和直播技术让我们不一定要在物理空间里面面对面镜交流了那你说这件事情存在不存在存在的还比如我前面讲到数字游民有些人工作可能就是我是一个插画师完了以后就在农村里待着我就是做直播的我就在线上给大家表演唱歌那原来你不可能这样做现在你可以这样做了你在线上就能完成你说这个东西有没有存在存在的所以我首先肯定是存在的

但是我前面给他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就如果你看人口流动趋势啊你要考虑的问题不是个体的选择而要考虑的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如果要是绝大多数人他的工作和他的消费他更加依赖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口流量那么这个大的规律就不变了那么未来到底是越来越多的人是可以不依赖人口流动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口流量还是更加依赖呢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好了那么接下来讲人工智能啊人工智能的确它取代了很多岗位但是呢又用我前面讲的方法论你容易感受到是取代但是你可能忽略了人工智能跟人还有互补性我再讲一遍啊你容易看到取代因为你看到的比如工厂里有一个人工智能它让工作岗位减少了就取代那么这种呢比较直接的

但你可能忽略了互补性什么时候是取代什么是互补呢从一般的道理来讲他取代掉的工作岗位他比较是用我的词叫可以编码他比较流程化我给你写个代码 123 干嘛那就被取代掉了但是有一些功能有一些就业岗位他不是这样子的

比如像主持人今天哈希如果是被数字人取代掉的话我估计我们今天直播的这个效果就不会很好再比如说讲书那哈希你为什么不去找个机器人来读那几本书呢 AI 都能做到的呀 AI 你把一个扔进去然后它就出来了呀然后你再让一个数字的人去模仿陆老师声音可以做到的呀但前两天我在采访小红书的时候他们用了一个词我觉得非常好他说我们现在对人工智能啊

就觉得创造出来的内容没有人感所以我们就希望就是在平台上的内容都要有点人感人感是什么东西人感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里面所需要的理解力沟通力共情力亲和力表达能力等等这些东西呢是没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好了在这个过程当中请大家想全中国 14 亿人口几亿劳动力他总要工作的嘛

那什么样的工作被取代了呢我前面讲到流程化的大量流程化的岗位商在制造业里那什么样的工作是我刚讲需要人感的不容易被取代的呢大量在服务业里在服务业里面很多岗位它跟人工智能是互补的在制造业的岗位里面很多是互替的然后这个过程呢就会因为前面哈希用了一个词是加速还是扭转那我告诉你是加速的

人工智能会加速劳动力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那么大家想原来制造业是在什么样的城市在中小城市服务业在什么样的城市在大城市在大城市内部制造业在哪里在郊区服务业在哪里

在中心城区所以如果你理解了人工智能是更加快速的让制造业的岗位向服务业去流转的时候你就知道它在空间上的表现就是加速人从小城市往大城转从城市的外围往中心城区去转那么你在生活当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呢举个很具体的例子啊

今天我们在中国有一个岗位这些年持续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就是外卖小哥那外卖小哥什么行业是服务业让你去问很多外卖小哥你去问他你上一份岗位是什么他说上一份岗位在制造业里今天制造业出现什么情况呢人工智能在取代劳动力这让制造业那个工作比较枯燥

所以很多外卖小哥他不愿意去做制造业工作岗位他愿意在服务业里做外卖他外卖虽然也很辛苦但是很多小哥跟我们讲因为我们经常做调研啊外卖小哥跟我讲我至少在城市里我灵活就业没有人那么管着我然后呢我还能边上班跟别人交流不忙的时候呢外卖起手在一起聊聊天比较有那种人情味的交流

所以大量的港位就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回到我前面讲的现象它原来是在一个中小城市的制造业里转到了在大城市里的外卖港位上

所以是加强的好吗我回答完了我回答完了希望我讲清楚了好的就是所以陆老师就认为在可见的未来就比如说您之前提到的向心城市的那个趋势以及您之前直播里面也提过的那个双重中心外围的这个模型会一直持续并且会加速会越来越显著是这样吗

为了回答哈希这个问题我先把他问题问到两个词语先解释一下我有一本书叫《向心城市》向心立的向心那么这本书的意思就是讲人口流动的方向为什么是农村像城市小城市像大城市大城市外围像中心我就解释这个事情其实我也讲到人工智能和线上经济对人口流动的影响那么它是一种向心趋势

那麼所謂叫雙重中心外圍模型呢是指

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有一个中心有一个外围那么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自然地理条件好的地方容易产生一个大城市那么自然地理条件比较偏远的地方它离大城市越来越远那么经济的结构就越来越偏向制造业然后偏向农业旅游自然资源然后它的人均 GDP 就是对中心越高然后越来越剔度递减它是这样一个规律的

那么这个理论呢它并没有在实践当中去告诉你哪里是中心哪里是外围那我结合中国的这个研究因为我做区域经济研究做了 20 多年嘛那我就总结出来一个所谓叫双重中心外围模式它的意思是什么呢中国的双重中心外围是两重的

在整个国家的这一重呢就从沿海向内陆地区沿海是中心内陆地区是外围那么在比较小的尺度里面呢就在一个城市群的内部或者是一个省份的经济内部它是从大城市

向外围逐渐递减的那么如果你今天不管来自于中国的哪个地方你就想象在你那个省你有一个省会比如河南的郑州啊然后比如说这个湖北的武汉啊那你想你这个省的经济是不是以省会为中心那么它的经济的密度还有人民 GDP 和产业结构就慢慢从中心往外围就开始依次的梯度的有点慢慢递减这个样子这个叫双重中心外围模型

那么给定我刚讲的这个双重中心外模型向心的趋势我实际上前面对于哈希的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就告诉你这个趋势不仅会长期存在而且会持续演变甚至有可能在技术的加持之下有可能是会加速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制度变革因为我们这几年呢大家都知道中国非常强调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或者说构建是什么呢就是要畅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那其中就包括了人口现在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们的户籍制度改革已经在实行的推进但是不是还有临门一脚这球还没踢到那门里面吗就比如说很多大城市还有对于外来人口的限制对不对那你想

今天你有这个户籍制度限制中央的目标是把户籍制度改革最终设定在人口自由流动而且户籍制度在未来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实现它会转化成一个叫长住地登记制度也就是你住在哪你就登记在哪然后公共服务跟你的户籍身份挂钩也就只要你登记在比如说某一个城市里你就应该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包括子女入学

包括社会保障包括连租房公租房你想这个制度变革是不是也是让人口会更加畅通我刚讲的向心的趋势吗所以不管是制度的变革还是技术的影响都是会强化我刚讲的趋势而不是反过来的哈希我就回答到这里了好的好的

老师我们刚才聊的是 AI 时代人口流动的这样一个趋势也想跟老师再聊一聊城市就是您觉得可能从城市的投资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在 AI 时代哪些城市它可能会获得一些新的发展机会或者以及我们其实现在看到很多城市都在搞 AI 产业园算力中心就您如何看待这样的一个热潮呢

我覺得對你剛講的問題我也許要分兩句話來講第一如果說 AI 對哪個城市會帶來發展的機遇我可以這麼說每一個城市都會在 AI 時代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這是我的第一句話第二句話你問到比如說很多城市在發展 AI 產業園我覺得這是誤區其實今天講 AI 其實還可以再聯繫到數字經濟

不管是 AI 还是数字经济还是科创其实呢它是有两个层面的一个层面是从生产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那比如像 DeepSeek 它是一个创新的人工智能有关的这么一个产业那么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呢那么它是高度集聚的再联系联系我们这次推荐的书呗

我们这次不是讲解了一本叫《创新之城》吗《创新之城》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大家听我详细解读我会再给大家讲这个为什么就是说《创新之城》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一个国家的创新的活动会比人口的集中程度更高也就是说你不管看中国还看美国还看欧洲很多城市绝大多数国家创新是集中在少数的城市里的

我是指那种带有研发性质的创新比如说类似像 DeepSeek 这样的产业那么它的集中程度是超过人口集中程度换句话来讲如果你今天不是在几个创新条件非常好的城市你说我搞个 AI 产业园你是想把 DeepSeek 引过去我不知道反正你可以试试看他们会不会去你可以试试看我最近正好接触了一些企业界和产业界人士

有一些朋友跟我讲他们到苏北去苏北这个地方你看它到底是沿海地区哪怕它在江苏相对来说比苏南要稍微落后一丢丢但是据说苏北很多地方政府非常清楚说我们不要你那些什么高科技什么之类的我就要你那个制造业就他知道类似于像 DeepSeek 这样的产业要到当地来发展请问你人在哪儿

就你的人和产业氛围在哪你的高效的研发跟产业界的研发相互匹配吗对吧所以有些地方政府其实头脑非常清楚的但是哈希你的问题可能也包含这么一个意思我们有些地方政府可能就觉得好像 AI 这个时代我要去抢一块蛋糕来如果我不把自己一个城市的发展的条件想清楚

很有可能就你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进去没效果事后呢是让你很多钱是浪费的还有我还要提醒一句他会上当受骗这个在投资界案例太多了很多人拿了个 PPT 说我是国际尖端啥跑到地方政府去说我要来投资好了地方政府给圈进去了钱投下去了人没了

这个例子太多了所以我想一个地方政府如果走上这条路就没必要但是你们可能会问我陆老师你不是刚才讲 AI 时代每个产业每个城市都有机会吗对的因为 AI 产业平台经济创新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应用从应用的角度来讲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机会的

有的城市是更加强调 AI 的创新那么前段时间大家热议的杭州六小龙那么就是属于这种那么有的城市它可能是 AI 的应用比如说你今天如果在当地地方政府 DeepSeek 产生以后大家可能也在媒体里看到很多地方政府就说我们建了政务的系统的处理就把 AI 引入进来帮我处理政务的公文那你效率就提高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政府

所以你每个地方都可以用 AI 来处理你的公文吧再比如说人工智能可以用来去管理一个地方的交通人工智能可以在一些公共场合帮你解决一些市民的问题那你就用嘛产业的应用包括我们消费者的应用是每个城市都有机会的甚至在农业里面先用 AI 来进行田间的管理打个比方讲最近我在接触这个一个卫星团队啊

未来可能就可以通过卫星的图片然后结合人工智能的技术来识别一个地方的苗情怎么样然后田间管理比如说是不是有病虫害是不是有些地方比如说土地利用效率不高这就是人工智能啊但它用在农业里的所以人工智能将影响我们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产业未来的世界不是

应该说不只是地区和地区之间可能会有些分化和分工在人和人之间和产业和产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还会产生用人工智能的和不用人工智能的差别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个地方都有机会我总结一下创新类的引领类的这种人工智能或者平台经济和科创是集中在少数地区的

但是更多的地区呢是要去做人工智能和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以及大量的应用以及把自己的一些数据再回过头来投位给人工智能去产生更好的数据的应用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每个地方政府都有可为关键是你怎么选择正确的赛道好吗

好的谢谢陆老师刚才我们跟陆老师围绕着人工智能这个话题聊了很多也非常的有启发那下面呢想跟老师聊一个新的话题就是我们其实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也就是六月底它正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间节点嘛就是很多学生马上要进行高考报志愿

那高考报志愿这件事情它也涉及到空间嘛所以也想问一问陆老师你看在高考报志愿它有非常重要的三个要素对吧城市学校还有专业这三个要素那如果让您就是按照重要性给他们排一个序的话你觉得应该怎么样排序呢首先有一个狡猾的回答就是都重要

我認為都重要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嘛所以都重要但如果要在都重要的情況下讓我一定要排個序的話呢我個人的偏好我覺得城市還是蠻重要的城市還是蠻重要的然後學校蠻重要的專業我相對來講我覺得會排在比較後面當然我需要解釋為什麼嘛首先為什麼城市重要呢

因为如果按照我们前面今天讲到的那个趋势一个城市它会有自己的性格还有产业特征然后大学生读书以后虽然你可以全世界全中国挑地方但是怎么说呢你在那个城市所学到的东西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是有影响的

你看即便就是说今天大学毕业以后理论来讲你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就业但是有很多人还会有更大的概率是在自己读书的那个城市去就业那为什么呢因为你大学四年你不光是在学校里读书的你可能还会在那个城市里面去实习或者哪怕不实习你生活你会了解这个城市的很多信息建立一些人脉然后完了以后这些东西对你就业是有影响的

所以呢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中国慢慢慢慢发达程度越来越高的这样一个时代呢你在这个城市所学习到这种校外的这种知识和技能其实对你人生影响非常大这是我讲城市那么第二呢我就学校那学校也有自己学校的个性的但是一个学校里面通常有很多专业

所以你这个学校如果比较符合你的调性比如像有的学校就理工科气质很强有的学校呢就文科气质很强那文科里面谁要又分比如社会科学强还就是比如说文史者强那么你进到一个学校去以后呢现在很多学校的专业啊它是可以转的啊哪怕本科时候不能转的话呢你的本科生的时候呢学校里面都会开一些公选课

那这时候你这个学校的性格会决定了你在这个学校里面读书所能够获得的综合的这个信息还包括前面讲到的朋友同学网络等等那么再不济

你到比如说读研究生的时候或者你出国的时候你这个学校能给你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撑它可能跟你这个学校的比如说教育的综合的质量它的专业的构成可能影响你研究生以后的选择那么我为什么相对来说把专业首先专业也很重要专业也很重要但是为什么把专业相对来说排在后面呢因为就我前面实际上讲实际上专业可以换

专业可以调整的然后专业在考研的时候是可以换的然后呢专业到你就业的时候现在没有严格对口的没有严格对口的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可能会觉得我谈抽象你就没体感有一段时间不是大家觉得学文科不好意思我现在特别得首先跟观众要得达成一个协议就你不要认为我是在为文科做广告

否则的话你会觉得我讲的话是偏工心就失去工心了因为我自己是学文科出身的稍微透露一下其实我在高中时代是学理工科的后来因为各种机缘读了文科所以你不要把我的话理解为我就在代表文科说话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文学典型文科大家可能有时候会觉得那学文科学文学我告诉你现在在我们的游戏产业里面对文学专业还是有挺多需求的

为啥呢因为游戏面这个人啊他是带有故事的身份的他有角色的所以他需要学文学的去写这个人的个性和价值观我举这么一个例子那你说文学跟游戏有没有关系如果我今天不举这个例子可能很多人觉得游戏不应该是理工科吗对吧再比如建筑也那建筑也不是文科啊我前段时间听有一个朋友跟我讲说这个

其实就是你们得到的托布华老师我们有在直播的讲了这个例子他说在中国某著名高校建筑专业好像最近这两年因为房地产业不好然后招生就出现了困难然后托布华老师就讲他了解到情况是游戏公司也非常需要做建筑业的为什么呢因为在游戏里面很多建筑的建模的场景

他需要有建築學的美學和立體的思維能力我覺得這兩例子告訴大家什麼呢今天沒有一個行業直接跟某一個專業對應不是的每一個行業都需要多專業哪怕你今天是人工智能行業你是不是需要有一些搞倫理學的人平台經濟要不要公關部

我覺得這是這樣的那麼稍微我還是忍不住為文科正個名大家不要嫌我煩我覺得是這樣的就是我們當前對於文科的這個氛圍不好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因為今天實際上前面在講的人工智能的時候已經提到了這一句了人工智能時代取代的大量崗位實際上是具有重複性的它比較工作流程化的

强调我们在传统的这个教育模式之下的人的一些模仿机器的能力的比如我的演算能力记忆能力我跟大家讲很多我们这种技能是理工科相关技能相反我前面在讲到这个人不能被记忆所取代取代这些技能比如共情力理解力表达力沟通力人感很多实际上是人文社会科学培养出来的

好如果你今天你自己或者你的孩子去读理工科我也强烈建议你啊

不要盯着演算解题记忆这些功能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里面在这个方面是非常欠缺的要多多重视千万多多重视那些不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我再强调一下理解力沟通力表达力共情力人感的这些能力

它能夠讓你在人工智能時代立於不敗之地好吧就算是學理工科也要注重人文社會科技技能的這種綜合素質的培養好吧我就回答這些

好的,谢谢陆老师,其实陆老师刚才把我后面想问的问题直接就回答了,我其实后面也想问一问您关于这个文科已死的看法,其实我们前些天我们在跟北航的计算机学院的刘雪峰老师在聊这个专业还有就业的时候,他也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信息,

就是他的一些学生啊计算机学院的学生现在去大厂实习就发现就大厂招生招他们写程序的做大模型的招生每招一个理科生同时就会招三个文科生那那三

是的

比如人工智能啊 算法是理工科問題但是算法解決什麼問題往往都是文科問題它的應用場景都是文科問題 是的 是的而且你去問一下平台經濟它最後瓶頸往往不是在理工科問題上是在文科問題上 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我在上海一個平台去調研的時候

然后上海的一些地方政府跟这个平台讲你们能不能跟我们一起去制定数字人才的标准因为我们要发展数字经济言下之意就是你把这个标准制定出来以后我们就能去用这个标准去上海不是有户籍就把这些标准放到比如说落户这些人才标准里面去了结果平台经济很懵他说什么叫数字人才我说你们觉得什么叫数字人才平台经济是这么回答我的说

如果是你们都认为是数字人才的有共识的我肯定不缺比如说程序员大家都会觉得这是数字人才他说我缺的你们可能不会觉得他数字人才的我说你缺啥呢他说我缺南京西路方 PPT 的你们可能问什么叫南京西路方 PPT 南京西路方 PPT 就是跟投资人去解释他的平台的商业模式的逻辑的这不是理科是文科他特别缺

比如说我举这个例子再比如说我前面讲的小红书我们最近跟小红书讨论了人工智能的问题你想现在人工智能是个技术对吧那么人工智能这个技术能用来干什么有很多应用场景的有的人工智能用来制造谣言有的人用人工智能去创造艺术那你比如面临一个人工智能时代你的平台经济以及政府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你肯定希望技术是向善的吗

但是什么技术是向善的呢这个人工智能是不会告诉你的它是要人的判断的所以它需要有大量的人去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呢就是我在人工智能的应用里面哪些我应该去限制它哪些我应该去鼓励它这些问题就是应用了一句什么话呢打败技术的是人文

我就用这句话来总结了因为今天我没有时间讲更多的例子了希望我就刚刚举的这些很简单的例子能够帮助大家去思考问题这些如果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没有被重视的问题如果大家不去重视比如说你今天是个家长你老逼着他去背书解题我告诉你啊这些技能在这个时代都是可以被取代的但是呢你如果是不重视人文这些东西培养啊

早晚有可能會吃虧比如今天我們很多企業時不時中國就會來一段新聞說某些企業某些人可能產生某些輿情了你去追溯那個企業創始人很有可能的背景就是學技術出身的他對於自己這個技術往前走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引發什麼樣的輿情甚至有可能會站在普通人民群眾的

某一个对立面上碰到一些指责没有思考没有思考我知道有些企业甚至在想去裁撤掉自己的比如说某些研究部门我指的不是技术研究技术研究都重视的但对这个研究部门比如说研究公共政策的研究跟政府的关系的研究社会舆情的研究公共政策的觉得好像没什么用没什么用就想把它裁掉

我跟你講你今天不應該去裁這些部門你應該大力加大對這些部門的投入等到你哪天碰到一個很具體的問題就發現這些研究是有用的當然這裡面我在文科之死那個文章裡講到我們做文科的自己要反省自己我們現在做的研究你有沒有去回答

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切是我们要反思的但如果你做一个企业哪怕你最后是一个很成功的身家过亿的企业如果你在有一些涉及到我刚刚讲的这个问题上如果出了问题会给你的事业产生重创最后很可能你最后重创才明白原来这些东西是重要的来不及了

中国今天到了这个发展阶段以后我们在社会发展前沿里面碰到的越来越多的问题都会出现在我刚刚讲到的伦理政治社会经济商业模式等等这样的问题里面往往这些前沿的瓶颈问题都是文科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好吗好

好的那陆老师其实刚才相当于是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那么我们现在既然已经聊到了你看专业还有人的能力的塑造其实也想问一下陆老师因为您是教经济学的嘛然后我其实上学的时候也是学的经济金融这个领域但是

其实这两年如果说你看家里有亲人朋友问我该不该给自己的孩子去在当下报经济学类的专业我其实不太确定该怎么样去回答所以说想问一下陆老师如果你面对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就是比如学经济学它的意义在哪里那你可能比如说你会给出什么样的思路或者建议呢我不能给要不要报经济学专业给出建议

因為每一個人的特長它不一樣興趣點不一樣但是我絕對可以給一個建議就是大家不管學什麼樣的專業都要有點經濟學的知識我順便這裡加一個註腳在國外發達國家的大學課程裡面普遍的做法是把經濟學原理

當做在本科階段的公選課的換句話來講實際上就跟我前面講的有一個理念有關係就哪怕你是一個理工科的學生你肯定必須要學一點經濟學的知識是這樣的那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經濟學它想是給解釋當今的人類社會提供了一些邏輯和理論基礎

比如说给大家随便举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表面看起来你可能会觉得这怎么会是经济学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它的底层的逻辑都是经济学家建立起来的比如说消费者行为那肯定就是经济学的问题了企业管理的最底层的逻辑人力资源的最底层逻辑也往往是经济学家去做的再比如说今天我们讲共同富裕很多人会觉得

共同富裕收入差距这些问题好像是社会学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个很大的误解经济学里面有大量的工作而且是非常基础的工作就是去研究比如收入差距的界定度量还有分解方法等等其实都是在研究收入分配收入差距的问题大量实际上是经济学家在做的工作

那么在有一些更加像社会的社会学的议题里边比如说像生育行为家庭的婚姻行为甚至犯罪的很多行为还有教育医疗

有些问题属于经济学家有大量研究产生了一些子学科比如说像家庭经济学还有比如说像教育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有一些属于它虽然不一定成了一个学科但是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的课题比如像今天人工智能的产生就有 AI 经济学

所以经济学是一门从底层原理再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跟踪非常紧的这么一个社会科学但是我同时也要做个自我批评一方面我们这个学科其实跟得很紧但是我觉得当前我们的经济学家在有一些回答前沿课题里面

不管是國際的人類普遍的問題還是中國的很多普遍問題我覺得做的工作有點跟不上我們日新月異的整個時代的發展這點坦率講我作為一個業內人我也很著急也在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工作去推動更多的學者去關注和回答現在社會普遍關切的這樣一些問題

是这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的一个意思就是说你学不学经济学的专业是个个人的选择但是要有一点经济学的知识作为一种储备

建立这样一种对于社会的理解力和对于公共政策的一种认知甚至未来也许你长大以后你要自己做企业家要创业还要参与公共生活参与政策制定我觉得有一些经济学的知识素养是必须的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好吗是的就是不管报不报经济学专业就经济学的思维它这个思维框架的塑造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咱们刚才聊的很多话题呢都是聚焦于可能刚刚要选择自己的方向可能刚刚要上大学或者是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那么我们的用户朋友当中呢有很多是 40 岁左右的中年人可能已经有了家庭孩子在职场也有一定积累那他们

他们也在面临一些选择也是空间上的选择比如说要不要换个城市发展那有的用户就问到说自己其实现在在二线城市干得不错但是总觉得天花板有限想去一线城市试试但是又担心就是年龄大了适应不了大城市的节奏而且这个举家搬迁的成本也很高那么对于像这样的群体陆老师您觉得就是他们可以以一个什么样的思路

來思考自己將來的空間選擇呢?哈希你在問剛剛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講到的這個人群在思考一些問題理論本身就是一個經濟學最基本的一個思維方式就成本收益分析法那麼作為我一個旁觀者來講我能夠對這個人群所講到的東西呢都是一些一般性的原則比如說成本你要考慮哪些方面收益你可以得到哪些方面

但是在我接下来讲到的具体的成本和收益那些方面对你个人来讲成本有多大收益有多大是每个人的个性化都不一样的我先讲收益如果你现在是在一个中小城市想往大城市跑那么大城市能给你带来什么呢通常来讲是更高的收入更前沿的产业发展机会

还有相对来讲可能能够给你提供各种各方面多的支持的特别是知识方面支持的比较前沿的知识的支持这个知识的支持的我都讲绕口令了一个朋友圈或者同事群这个是大城中给你的还从消费角度来讲如果你要是比如说比较文艺你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大城市有很强的多样性举个例子来讲吃

民以食为天那大城市可吃东西那天南海北的国内国外的啥都有通常来讲而且我专门研究过多样性城市有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越人多的大城市总体来讲它多样性越强那么还有呢就是有一些比较依赖于人口规模的一些文体活动娱乐活动中小城市很难有

那大城市比如说你要是画展啊音乐会啊脱口秀啊坦然讲你要到了一个中小城市几乎就不可能有了啊所以他的生活方面的多样性也比较强那么还有就是公共服务总体上来讲呢大城市他的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啊等等博物馆等等他的品质要比中小城市来的更好啊但是呢

我前面讲到你个性考虑嘛就这些东西你喜欢不喜欢如果你不喜欢你不是那么喜欢有挑战性你对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追求那么中天到大城市就是好处没那么大那么再讲坏处啊到大城市来讲呢那第一房价比较贵第二呢就是通勤的时间通常要长一点办个啥事啊一跑一小时没了这个有的时候就是路上花的时间很多

而第三节奏比较快压力比较大这些成本都是有的那么对于一个外来人口如果你到了类似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地方去可能还会面临孩子上学会面临一些困难那就是成本的一段那么这又因人而异了有的人觉得我无所谓我住个小房子无所谓

那个通勤成本长我在路上我就听音乐呗现在有了通信技术的改善以后大家乘地铁你看大城经常有人乘着地铁听着音乐听播客然后看电子书他可能一个小时就过去了那有的人觉得这样挺好你就可能不一定适应对吧那么压力大有的人就喜欢挑战有的人很容易崩溃所以每个人参数不一样那反过来呢如果你在小城市待着有好处吧有好处的呀

我刚才讲大城市几个成本正好是小城市没有的小城市相对来说比较安逸通勤时间短中午可以回家睡午觉我们在大城市很难回家睡午觉的如果你上班族的话压力没那么大节奏没那么快但是缺点呢他的缺点差好又是跟

大城市的好处是一对小城市呢生活比较安逸比如说绿水青山比较那个点居住的环境比较绿化好一点但他相对来说生活就比较单调一点那就看完全是你怎么挑选自己适合的生活但是我觉得总体上来讲呢我刚讲这个选择因为前面哈希说人已经到了中年四十几岁了你说年龄是不是个因素肯定是个因素啊

因为你越晚换城市好处因为你一辈子比如活到 80 岁 90 岁对吧你越晚换地方像你的用我们精神化来讲收益期就越短嘛所以全世界的规律的确是年轻人呢更加频繁的城市间换然后年龄大了以后呢就开始稳定居住了是有这样一个趋势的但是话又说回来我刚讲这个规律跟你个体选择又不一样从个人角度来讲

你想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可能 50 岁才开始创业他也休息会二次创业我觉得所以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如果你是有那种突破的精神的人年龄我觉得也不是问题好吧我就讲这些

好的谢谢陆老师陆老师刚才其实算是给我们讲述了一整套就是思考人生空间抉择的这么一个思维框架那么我们今天的这个直播的时间呢到这里也比较晚了那再向陆老师提最后一个问题吧也是我们现在非常喜欢向各位名家老师们提的一个问题就是您觉得在这个变化这么快的这样一个时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或者心态是什么

或者说我们具象化一点啊就是现在您有一个侄子或者侄女他刚刚毕业要步入社会您只能给他一条建议您觉得会是什么如果只有一条建议的话我觉得是找到自己的星座的能力我不知道你会问我这个问题啊这是我第一反应其实你刚刚这个问题就想起我那时候在读书的时候

换位思考我的老师就讲过这么一句话他说你看你仰望星空的时候其实这个天上的星星有的亮一点有的暗一点但是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我的老师跟我讲了这句话这句话其实我记得很久所以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句话就找到自己的位置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各种各样的差异出生的地点家庭背景然后人成长过程当中家庭有可能各种各样的变故

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中会打上各种各样的烙印还有的时候年轻的时候做了很多选择过了乌干天以后发现后悔了但是没办法时光不能倒流我觉得我们中国的社会就是会有一个一套统一的话术给每个人去打一个标签就是你成功不成功

然后这个成功是有一个单一的定义的就你挣多少钱你月收入多高你住多大房子你车开的多豪华然后这套标准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形成了影响所以有的时候我出去出差来接我的朋友说陆老师不好意思讲了几句话说不好意思我现在开这车是代步车不够豪华

我听了有点懵这是个问题吗我从来没觉得这是问题一个人开了一个代步的车去接自己的朋友这是问题吗我的意思我举了这么很小的例子啊就我在讲一个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这套标准啊让我们中国人活得很累其实每个人是有自己的心做的老天爷把我们放到这个世界上来让有的人成为科学家让有的人成为

这个有钱人但是就一定有很多人会成为普通人而且绝大多数会成为普通人甚至有的人可能会这一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遭遇比如身体会出现问题但是我始终觉得其实人的一生呢就是在上课或者说修行你碰到的每一个困难其实都会成为你后面成长当中那个非常丰富的经历而如果你这辈子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人

可能这就是老天爷给你的一个在这个世界上的角色那么你得到这个具体的角色以后你就把这个角色给做好就 OK 了比如说你很可能成了面包师那你就作为你优秀的面包师你如果不能成为全国最好的面包师你就成为这个城市这个小县城里最好的面包师你坐着混到

没准你哪天就从这个小县城的面包是成了全国最著名的面包大王了呢对吧你去看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的成长经历我不相信这些成功的企业家在 20 岁 30 岁就知道自己知天命他这辈子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和成为总统我不相信的我不相信的我自己做学者做教授我如果回想到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今天会成为今天这个自己

但是我就在那个时代里面我该读书读书而且我在读书的时候我有一个爱好就是我曾经很想学新闻学我很想作为一个播音员所以我在大学的时候我就参加学校里播音员的广播台我是做播音员的我做了 4 年的播音员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去做这个事情要干嘛但是在今天你看我们的直播时代要录课的时代要讲书的时代

居然会发现自己在当年读的那些读书时代积累的一些技能今天是有用的 who knows 你永远不知道的所以我就一句话找到自己的星座就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不管你成为一个有钱人还是一般的人不管你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一个打工仔你在你自己的角色上让自己做到满意

觉得自己尽了力了我觉得你就会 happy 就会幸福这个东西跟钱跟开多豪华的车跟住多大的房子没有关系好吧这就是我你不是说让我假想有小外甥女吗我跟我的外甥女就是这么说的好吗谢谢大家

好的谢谢陆老师陆老师刚才这番话真的是给了我们今天这场直播一个非常美妙的收尾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找到自己星座的能力那么我们今天聊天的时间也差不多了感谢陆老师为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这么有启发性的分享最后呢陆老师就是最后的最后还有没有一些想跟我们同学最后讲讲的一些话或者一些总结呢

如果说你又考我我想就在这个时候你有那么几句话也许是可以分享的第一我觉得要多读书其实我这个多读书这两字其实是包含很多含义的你可以读纸质书也可以读有声书也可以读具体的书也可以听讲书其他总的意思就是要不断接受信息而且接受信息的时候要不断的敢于挑战自己的认知

在我们今天这个信息非常丰富的社会最可怕的事情大家可能听说个词叫信息减防尤其大数据时代你喜欢听什么大数据会你听配什么还有你的朋友圈你喜欢听什么你的朋友圈就会因为同样的观点聚集在一起不断强化然后最后你自己成立一个非常观点极端的你都不知道所以人一定要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

听到不同的观点的时候要多问为什么这是我的第一个想说的话第二呢我觉得要理解并且尊重多元的选择世界是有大的规律的但是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当看到别人跟自己的选择不一样的时候一定要去理解他并且尊重他我们的社会才会形成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社会避免现在在最近这些年大家所看到的极端化对立的一些东西对这个社会其实并不和谐的大家多点包容和理解是非常必要的我讲着讲着就想起了第三句话了也是最近我自己所领导的研究院我们搬了新家

然后我在我的新家的我们新的办公场所的办公柜子上写了一句话叫 brave to be different 就是敢于不同我们一方面在我前面讲第二句话里讲到的是我们理解他人但是有可能你自己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和理解那么这个时候你要知道你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而且有的时候往往是越是创新的人越是引领时代的人

鲁迅曾经讲过一句话真是鲁迅讲的不是网上讲鲁迅讲鲁迅讲过一句话叫伟人不但于孤独嘛对吧你孤独不一定能成为伟人但是伟人一定是不但于孤独不怕孤独的所以要 brave to be different 就是如果你今天连跟别人不同都会觉得哎呀我有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不敢那我可以跟你讲连成为一个伟人的机会都没有你要敢于跟别人不同

也许还有可能成为一个伟人这是我所要送给大家的三句话谢谢大家谢谢陆老师刚才给我们的这些建议就是多吸收信息多包容还 brave to be different 那陆老师呢今天解答了我们的很多问题然后讲到了很多的内容真的是辛苦了那接下来呢就由我接棒来做今天直播的收尾那陆老师咱们就下次再见

謝謝大家 祝大家晚安

未来如果有机会的话呢我们再请陆老师再来直播答疑也欢迎大家持续的在我们的读懂城乡讲书系列里的留言区里向陆老师提问而且将来呢如果再有关于空间经济城乡发展的新书好书我们也会请到陆明老师来继续在我们得到名家讲书里面来给大家讲书最后呢也是给我们整场直播

做一个小小的收尾就是最后想说几句的就是那在当下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但是变化背后它依然是有规律可循有趋势可循的理解趋势可以帮我们避免那种逆流而上那种无效的努力在趋势的范围内我们依然有很多可以主动把握的机会那

陆老师今天提到的很多道理很多思维框架你会发现也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够指导我们实际决策的一些工具也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些工具给好好的用起来那其实对于个人来说我们要做好决策我们需要的就是两个关键的要素嘛一个就是认清规律认清趋势另一个呢就是认清我们自己的内心认清我们想要找到的位置是什么就像老师刚才说的

而我们这个读懂成乡这个系列呢希望为大家做的就是前者就是带大家认清规律认清趋势那我知道我们今天这两个小时的直播肯定没有办法回答大家所有的困惑所有的问题但是呢也希望今天我们的分享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和决策的框架就像陆老师刚才说的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你可能保持学习保持思考保持一个对信息的开放性它可能比任何具体的建议都更重要那么也感谢各位朋友今天晚上的陪伴祝大家晚安我们下一次读书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