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这里是 Chat PhD 第 21 期欢迎大家回到我们的频道我是彭彭我是南中我是 Summer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博士们平时都在做什么他们是否总掩没在厚重的书堆冗长的公式或复杂的实验中出于这样的好奇我们创办了一档打破学术壁垒揭开博士面纱的栏目每一期我们都会邀请一位嘉宾分享不同领域的专业和科研书
欢迎 Demi 欢迎欢迎哈喽哈喽
很高兴来到这个节目把我这个比较小众的专业向大家展示我现在是已经第四年了前三年就是如白居过戏可以说是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常激动可以把护理学这个有趣的专业给大家分享
说到 Nursing 我们就去找了我们的听友们升级的一些问题想问一下听友们对 Nursing 有什么样的刻板印象首当其冲的也是大家都很好奇的就是 Nursing 专业是不是一个很好润的专业具体年份记不太清了应该是 08 年之前吧它确实是一个非常好润的专业因为那个时候这个专业是有一个红利的
他们当时就非常缺乏临床的护士所以说就只要学这个专业那大概率就说你肯定是要想润的那一类但是这个红利后来就完全消失了现在就是就读这个专业
几乎是要从本科就开始读要拿到那个 BSN 就是 Bachelor of Nursing Science 才能够说是要去考证或者是去被一些医院录用护理大家对于它的 stereotype 还挺多的就觉得就是打针发药然后服从一下医生的命令自己独立心意的权利非常小现在在国内也确实是这么一个现状但是 register nurse 它有许多就是需要自己独立决策的要求
讲一下他的几个学历什么
RN 就是 Registered Nurse 一般情况下你就算没有那个 BSN 就是没有本科学位你也可以去考但是你需要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所以说你可以从助理的直接去考 RN 现在他们认可度会越来越低然后 NPNurse Practitioner 几乎是你要上一个两年的一个硕士项目当中会给你一些去临床实践的机会
再去考那个 Nurse Practitioner 执照这个时候你就拥有了处方具 MP 它就是因为其实和病人打交道的是更多人与人的接触会有更多人文关怀的东西就比如说像 Physician 更多关注的是治这个疾病本身而没有太多的关注到就是这个人在他的大环境里一些健康行为模式是怎么样的
然后现在就说到 DMPDMP 就是 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 就是博士学位的 P 他们其实行医的范围差不多但是现在医院他们更加偏向于招 DMP 因为 DMP 不光有处方权他们可能还有一些小型的医疗系统的改良的能力比如说他们就到了一个那种 clinic 里面去他们就会发现一些什么系统性的问题
自己生成一个解决方案那个就是 DNP 可能和 NP 的差别所在 DNP 一般是要读三年的一般就是自费也不用写那种特别 academia 的 thesis 他们就是做一个那种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 比如说把医院里面收集一些数据就比如说病人有什么入疮的数据你把这个数据降下来
比如说降低一下 re-admission 已经被医院放出去了结果隔两天这个病人又回来了他们就会去就是找到这样的系统问题去解决一下那 DNP 需要 NP 吗现在他们很多都是你获得 BSN 和 RN 之后可以直接申请
但是很多的 DNP 的项目会要求你起码有一到两年的就是真正的工作经历这些经历都不能算就是 full time 工作所以说很多人他们会因为没有这个 full time 而选择去申请 NP 最后可能就再补个一两年把这个 DNP 拿到那你是 PhD 和 DNP 是同一个 department 里面吗还是不一样我们都算是 nursing school 的就不算一个 program 但是算一个 department
因为 Nursing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你需要做一些临床照顾但是你又是 PhD 嘛所以你做 PhD 的时候主要是在实验室里还是去就跟 Nursing Practitioner 一样去要做临床呢有一些 PhD 他们非常热爱临床
他们会自己主动的选择去继续待在临床但是因为我当时其实读 PhD 有一个算关键的原因就是我可能被临床折磨的太狠了我当时其实就是看中了 PhD 不用再做临床这么一个事不同的 topic 它会对应着不同地方确实有人是做生物的偏多他们甚至还会有一些要做 white lab 这样
我自己其实做的是非常偏心理计量学的东西那你的研究比较简单的来说是研究什么给我们做一个 elevator speech 吧我的研究用一个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大家都知道 MBTI 它是一个 scale 是一个量表然后用很多的问题就可以测出那个背后没有办法被直接测量的那个概念那个概念我们就叫它 construct
就比如说像 depression anxiety 这些东西所以说我做的具体的事情就是设计这些量表然后把它丢到真正的人群当中去实践然后把他们实践的数据再回收回来之后来看这个量表它到底靠不靠谱
那丹米你是比如说关注某一些特定的构念还是说你关注的其实是在测量学上我怎么优化那些测量学指标让我的量表更口靠我关注的是 caregiving appraisal 就是我现在研究的人群主要是家庭照顾者那种和病人有亲属关系的或者是朋友这样的家庭照顾
那其实跟我们还蛮像的
就相当于我编样表的过程里我应该是先提出这个概念提出这个概念之后我要找一些针对性的人群通过访谈来访谈出我这个概念可能包含那些核心的特征比如说它编码里有些规则比如说我要以那个不再出现新内容为准这些文本呢我就会让教授以及专业人员去把它形成项目池然后再用项目池去一轮一轮的测来改题删题然后得到一定的样表然后就得到了好
太有趣了你之前说你做的两表 tongue stroke 你能举点例子吗
这个词呢它其实是由心理学的 cognitive appraisal 演变而来就是说当一个人在遇到一件事的时候他对这个事情进行了评估那么我不知道心理学咱们学的是不是一个体系啊但是就是我学的那个体系差不多就是说有很多个层面的评估比如说你遇到一个问题你会先有 primary appraisal 你会判断这个事情和你的关联性大不大
比如说我是独生子女我爸妈生病了那么这个事情的重担就完全落在我身上它对我的 relevance 就是非常大但比如说我家不是独生子女有很多兄弟姐妹那么这个 relevance 就没那么大
然后呢到第二步就是我会去评估我自己所有的 resource 能不能来 cope 这个问题比如说我有没有钱治这个病我认不认识医院的人之类的等等一系列这个就是 secondary appraisal 最后呢最后人就会跳出自己之前在短时间内对他今天的评估然后产生第三轮评估就叫 tertiary appraisal 或是 reappraisal
就是说类似于重新赋予这个事件一些意义回看自己之前的所有经历自己在之前的处理对不对 Caregiving Appraisal 它就是把这整个人脑中发生的事情给它完全放到 Caregiving 这个背景下会把 Caregiver 应对不同的问题的这个状态就行事给它描述出来
比如说就是即便在非常痛苦的照顾和陪伴的过程当中他可能也是会有一些小的让人快乐的瞬间还有就是他对自己能力的评估怎么样能不能很好地帮病人完成一二三四五这些事就是说
他会有很多的层面他们尝试把这些不同的层面给他放到我刚才说的 primary secondary 和 tertiary 里面去感觉就是任何一个 caregiver 他做这些事情然后他重新评估自己做事这件事情的感受和认知上的一些变化对吧
我觉得是研究趋势某一个概念比如说认知评价它可能本来是一个比较不适的那可能在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里又会强调说在不同的情境人的这个认知评价的无论是过程还是风格可能会有所差异
所以我就需要去研究领域特殊的情况下的那个人质评价那他可能就可以去做一些精细化的这种研究是的 然后他不光是就是人群的精细化他们照顾的病人的特质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阿兹海默他们的 caregiving appraisal 和那些照顾 cancer 的
caregiving or prison 会不会不一样所以这个东西要细分它其实可以无限细分但是我们要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度就是说我们这个量表要有一定的就是 generalizability 它不可以只针对一个特别特别小的人群
它也没有必要说是针对全部人,就是只要是找到一个中间的平衡点就比较好。我其实还有点好奇,因为刚刚其实你有提到你们的研究光有那个理论突破是不够的,其实你们也在追求理论和实践的一个结合,如果说你的研究它能落地,它会怎么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比如说我就设立出来了一个 Caregiver Motivation 的良表可以把这些 Caregiver 就化成两类人一类就是他们真的很适合 Caregiving role 还有一类人是他们真的是被迫无奈然后这个良表呢就可以
分给这个家庭里不同的人做看看他们是哪一种性格的人因为有些人的性格他们就可以在这个 Role 里面待比较长的时间有些人真的一秒待不了就是得立刻走那么对于那些不得不待在这个 Role 里面的人
实在是他们家没有别的孩子了比如说这么一个情况那么更多的 training 和 education 就会是比如说 anxiety management 然后 depression prevention 这样的东西但是那些自己心理建设已经搭建的非常好的 caregiver
那么可能更多的 training 就会偏向于是 skill setting 比如说 wound care 比如说具体 caregiving task 的细节它其实就是可以做一个那个 education 的 personalization 就是像 MBTI 一样进行 16 位的分要分出来比如说 P 型的 caregiver 更适合什么样的 intervention
然后 J 型的更适合什么样的要对症下药给他们提供最好的 training 然后他们也能够更好地去做 Caregiving 的同时在 Caregiving 的时候又不造成过多对他们自己的 burden 或者什么的因为 Nursing 是一个交叉学科
为什么会有 Nursing 的科研就是因为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生物学就是这个大类的所有的学科合在一起相当于 Nursing 提供了一个把他们合在一起的独特的视角然后来解决一些问题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 Mix Method
比如说像公共卫生他们几乎就是用二手数据来分析然后呢比如像社会学它会有很多前夜调查或者说采访等一系列的方式方法那么如果可以把质性的数据和量性的数据结合在一起的话
就达到了一个跨学科的优势我觉得之所以会有那种科研产生就是因为我们想要这两种数据看它们如何结合在一起以及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数据切入它们有没有可能 converge
那刚刚既然讲到就是你们这个方法不管是量化质化还有你说的 YLAB 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法如果你们的学科就是某一个课题失败了对你们行业有什么影响呢就像二字海默一个研究造假整个行业倒退 20 年的这种就大风险但是做出来是大突破那像我们这种偏老年学包括我这么小的老年环境学我们做的东西就风险非常的小
就你不会说我突破性的改变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或者延长他的寿命或者怎么样就感觉都是 incremental 的一些小研究风险小然后突破也小你们学科是哪一种呢如果失败了会怎么样呢我觉得这个风险其实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呢就是对于我们博士生如果一个课题失败然后比如说要就是严毕几年啊这方面的风险
然后另外一方面的风险呢就是对于就是真正被我们这个学科所影响的人比如说 caregiver 然后比如说那些病人那些家属第一个方面讲嘛就是对于我们博士生自己其实并没有失败和不失败这么一说就是如果你说你做出来的东西那个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真的就代表他成功了吗这个东西在统计学上有意义那么他在临床上真的有意义吗
所以说现在其实 Nursing 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想要把很多的 Datistical Significance 的东西我们要找到它的 Clinical Significance 其实这两者都同时在的时候我们才会说这真的是一个新发现做的是 Negative Result 它也给别人排掉了一个不 Significance 的选项这可能也并不是失败所以说对于我们自己它其实也不会有很大的 Consequence
然后呢对于就是会被我们的研究直接影响人来说呢因为我们这个学科它没有做出什么 product 也没有说是真正的做了这么一个 research 就能改变一个政策这个东西还是漫漫长路但是呢我们对于这些人群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一个 descriptive 的研究在 PhD 期间其实要让我们真的做 clinical intervention 那种很大的 RCT 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直接的影响
很小但是所有的大的突破其实都是这些很小 descriptive 的东西一步一步累积来的所以说现在这个阶段几乎就是建立自己的 program of research 在自己的领域真的就是从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的了解都非常的透彻然后呢毕业之后如果还想继续在学界待的话
那么那个时候有可能会去做相应的 intervention 我们有读到那种相关资讯说比如说 AI 在诊断方面其实已经可以超过一些资深的医生了所以可能对医学包括对医学那种模型的预测其实冲击还蛮大的但在对你们 Nursing 这个专业里会有类似的现象吗
现在 AI 对于我们来说更多是对我们的帮助会比较大一些其实有很多 AI 他们都是非常 black box 就是你并不知道你给他一些 input 他们是如何生成那个 output 所以说是 AI 对于 Nursing 的一个冲击因为 regression 或者说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其实都是在做一种预测如果我们就是把这些都结合在一起
所以就是
他们很多的 clinical algorithm 的人就要和这种 nursing scientist 合作来把这个 black box 的东西尝试把它变得更加可视化然后更加可以被解释所以说就是目前我看到的还是说就是相互帮助的比较多然后冲击这方面可能不是特别的严重 Nursing 一开始会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学科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
就我最开始其实就和大部分中国学生一样就是不是学那什么经济金融数学的就是这种什么化学生物这方面我当时其实就是非常坚定地选择了生物和化学这方面那个时候并没有找走 Nerf 性这条路但是后来呢我就觉得就是每天待在那个实验室里每天跟细胞打交道就连碰老鼠的机会都少感觉就是有点跟我的性格不太符合
听说 Nursing 是一个与人文结合比较多的学科当时抱着这么一个看一看试一试的心态然后刚好呢我当时还选了几门解剖课课业就满足了进入 Nursing School 的条件
我的本科学校 Nursing 是非常好的几乎 Nursing 是我本科学校排名最高的一个专业然后直接就去了算是一步步被推着走吧其实每个人的选择可能都不是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就和那个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为什么我会放弃了生物真的是因为我听说了生化环材的悲惨故事
听了太多的悲惨故事然后觉得自己可能承受不了那种做了三年的实验崩的这个事我觉得风险厌恶者就不要去学生物了刚刚我们聊到为什么选这个专业那觉得你是为什么比如在读博和也许是工作或者其他这种发展之间选择了读博这件事呢因为我本科成绩确实还不错一个年级 200 多个人
然后 4.0 的就两个人我还在那个 honor program 然后老师就说你得读这个博得读当时想的就是说可能自己确实也适合干这个事但是现在再来问问为什么要读博我真的觉得就是人生干啥事都是干这个事这不就干到现在了吗如果说是当年我知道有现在这么痛苦我可能真的就不会读了
但是现在就是已经是自己做了选择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就真的读到了现在你当时在会议上有跟我讲他本科悲惨的实习经历我觉得读破非常正确就是说当时那个班得上嘛考试得考作业得做然后学校的各种活动也得参加凌晨五点钟就爬起来然后开上自己的小车就去医院实习了 12 个小时一直站着当时都觉得我快要得静脉曲张了我觉得我真快不行了
这合法吗去那一个地方是 12 个小时然后还有别的 clinical 可能又是 8 个小时哦天哪强度好高啊既然你选择了读博读博之后的就业你是怎么想的是你的选择是 academic 还是去 industry 还是你另有安排我感觉我们这个 program 就是完全往 academic 那个方向培养的
进了这个 program 以后几乎就是朝着 PI 的方向培养但是我其实自己内心非常的纠结因为我觉得从博士生到 PI 这条路是非常的漫长且恐怖的像生物量的学科 10%的人你可以拿到教职我后面那也是很优秀的人可能根本就是跟学界无缘了
但是好在 Nursing 还有的选一选的机会就是这个行业也在慢慢饱和吧就是当我们看到一个行业它会出现越来越多 postdoc 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行业已经不再是很好就业的行业了
近几年 Nursing 的 postdoc 也越来越多了比如说是要找到比较 top school 的 faculty 那么做那么一两轮 postdoc 好像也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作为 Nursing PhD 出去的话进 Academy 或者还是进 Industry 这两个方向他们所看重的部分是什么呢我觉得好像 Nursing 确实跟别的学科不大一样的点就是最后选哪一条路
最后 end up 好像都是继续做 research 只是你有没有那个编制而已因为就是你即便去 industry 吧你其实具体的工作内容它还是做 research 可能 prepare 的部分就是教课的那个部分 nursing 的老师其实比较匮乏那种就是既要有教 clinical 能力的又要有教 research 能力的老师比较匮乏所以说学界工作没有那么难找所以你想去学界吗你想继续做研究吗
感觉我现在不敢想这么远因为我觉得想这么远会让我不快乐我现在就只想毕业然后毕业之后再说就是我对应届生这个身份也没有是特别执念了我感觉要把自己的状态先调整好
再说一遍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吗还是说就是工作强度比较大没有发生什么具体的事就是整个读过状态我是纯被放养的状态卷踢啊包括每一步的推进其实都有一种在单打独斗的感觉每一个导师会有不同的 style 然后很多人他们超级羡慕我这种导师不管的
但是有很多人就是很需要导师能够有较为 hands on 的指导然后我可能就不太适应这种完全杂手不管的状态所以说也走了很多弯路这个自我摸索的过程其实很好费你的精力的然后你觉得你不要再重复一遍这样的过程那你现在每天是怎么样的你每天工作多久
我现在就是一个卡住的状态每天可能工作四个小时吧把之前收的数据分析一下写一下但是最后那一步还没有真实开始所以说我现在主要就是过自己的生活其实就是重点并没有放在学术上太多了认命了嗯
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作为所有 PCT 重要的 support network 你有什么额外的兴趣爱好吗我最近迷上了攀岩就是那种不带保护绳的爬墙活动我现在几乎每天都会去我觉得我花在那个事情上的时间比花在学术上的多多就是如果就是 Nursing 这个清水衙门不能给我一碗饭吃的话可能以后都要靠这个吃饭了
你是要做什么做攀岩教练吗 trainers 吧先看看自己能达到什么什么级别吧我去年也在想就是干科也干不下去我就去当普拉提的 trainer 对啊就是学习没劲的时候去干别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把别的事情给干起来了
听起来就是在整个读博期间对你的自己的无论是学术发展吧还是很无助的一个过程里有没有或许有一些让你觉得愉快的的这样的事情或者说瞬间呢我感觉就是把不同的小的碎片信息串起来的能力可能有一定的提升读博之前想问题的方式可现在还挺不一样的我现在想各种问题其实形成了一套
比如说由浅入深啊然后从每一个层面去分析他的这么一个逻辑的模式就我感觉就不能说是我感觉自己变得更善于思考而是说我感觉我的思维模式变得挺大的当然我觉得这不是什么 T 人 F 人这么一个说法我也并没有变得更 T 只是说现在想各种问题都能够更深入一些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开心的点
这种是怎么察觉到的和人聊天吧就是之前觉得自己讲很多话的时候没有办法形成一个段落就比如说跟大家闲聊抛出来一句话然后我可能就另外一句话就抛回去这个话题就结束了就是没有办法形成非常长的逻辑链条但是现在就是讲任何事情其实只要想往深里讲就一定可以往深的里面讲
我最近读了四年就是整个过程变化最大的是什么我感觉之前还是一个比较幽济主义的人不管是升学校还是说升 PhD 这个过程其实都是比较一根筋的比较非黑即白的一个状态看各种问题就是 I like it, I want it, and I get it 就这么一个状态
但是我觉得我现在就是什么事情我也没有那么急功近利然后整个人变得非常有耐心变得非常的屁就读博之后你会发现你做的计划大部分都成不了成的事情几乎都是你预料之外的事情差不多就是整个人就放飞自我了心理状态就好了不止一点两点
反正这个事就干着嘛就是只要一直往一个对的大方向不断地努力就差不多可以达到一个自己对自己的满意度我觉得这个是我变化非常大的一个地方所以你其实对自己的变化还是比较满意的我对自己的学术不满意但是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挺好的拥有了博士高年级的自家
我这个学科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我自己在不开心的时候会每天给自己使用一些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相当于自己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那种就是大家不是都说就是医者不能自救吗但是我感觉因为我的专业是非常心理学相关的所以说我其实运用了很多
学术上的一些东西然后帮助自己一步一步比清了自己为什么会不开心怎么样才能变得更开心所以说也算是一个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东西怎么做的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或者是比如说简略的一些过程首先我会去看那种就是畅销书因为那个书就是属于写的非常浅浅一种然后我就会开始思考这些东西跟那个 Cognitive Hero Therapy 有什么关系就比如说我觉得自己不好那
那我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好是不是因为这个科研做不下去了但这个科研做不下去它很有可能是因为一二三四五的外部因素就可能和我自己好不好没有关系然后我可能还会觉得我没有之前这么好了就比如说读博之后整个人的可能状态就松懈了很多但是有没有可能这个松懈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变弱了或者是自己的努力不够而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它确实会造就出这么一种生活状态
就是会把很多事情给拆解和解构来看然后这样的话就不会非常非黑即白的认为自己变得不好或者也不会非黑即白的认为说是这个科研失败是自己的问题然后比如说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就要先去做一些能让自己开心的事但是很多时候因为人是没有动力去做这些事的
那么这种时候就是就是一定是一个原则就是说行动对于自己大脑的改变你在那想个一两个小时都没用但是你只要跳起来
然后出门溜达一下你五分钟就能好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积累在一起然后整个状态但是这个第一步就是很难很难迈出去怎么办那你就是从那种特别特别小的事情比如说你就把从起床到下楼你把它拆解成十个步骤然后你就比如说先开被子是第一个步骤穿上衣服第二个步骤
打开门第三个步骤然后你就发现你这每一个小的步骤好像都是 manageable 你下了电梯打开门的那一瞬间现在有风吹在脸上很爽就类似于完成了这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听完以后就感觉要做点什么就此刻我就想做点什么的感觉
因为确实是这样的就是在心理治疗里有很多类似工具箱那样的技巧比如说刚才提到的行为激活或者说识别自己的认知歪曲之类的其实都是可以自学的那你感觉有没有一些学习这个 nursing 特别重要的这种特质或者说什么样的人会适合学这个专业什么样的人不适合
那还是分开两方面吧就是比如像临床的那一部分我觉得首先得要是一个对这个世界充满爱的人适合学这个专业
因为确实临床非常的辛苦,要有就是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应用的能力,考试其实大段大段的各种专有名词啊,这些东西真的备注了之后,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能不能第一时间把你这些知识调动出来,然后解决问题,这个是对于临床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能力是这个。
对于科研方面呢那其实还是要看你这个 topic 是针对哪一个方向的真的就是要支持一个人在一个 topic 上面花五六年的时间并且其实大概率之后这一辈子都会死磕着一个 topic
举一个例子吧就是我有一个同学他做的是关于 HIV 在非洲的防治这么一个问题他是因为真的是切身经历他就是一个在非洲然后医疗工作者他看到了太多悲惨的事情所以说他是真的有非常强大的动力去一直每天坚持做这个研究他真的就是把全身的热情都扑在那个上面了
所以其实跟自己的 relevance 我觉得有很大的关系可能很多很聪明的人学习能力很强的人他并不适合读这个博但是一个 topic 和你自己切身相关的人和你的过往经历相关的人那这样的人他才最适合读这个博就是那种 self motivation 要特别强那
那你会给本科生怎么建议本科生的第一年和第二年一般都还不在 Nerdsing School 一般就是 general education 要上各种各样不同的课那就是拿好基础解剖生物化学这些都要学得很扎实
那你回到博弈的话你会觉得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决策是更好的我其实觉得真正博士的分水岭其实可能并不在博弈我觉得可能在博二下学期或者博三上学期这个样子因为我感觉其实博一博二时候其实那些课程体系和一个大的 master 没有什么区别
几乎就还是在上课如果就是带有本科时候要拿 4.0 的那种惯性的人那他在博一博二的时候会觉得跟本科几乎大差不差
只是那个时候评判标准变成你写 paper 的能力强不强并不是你考试的能力强不强因为我真的觉得我的很多痛苦都是源于当时定的这个题但是我其实反回去又想如果我当时定的题并不是这一个是否能好一些其实也并不一定所以就是选择真正自己有 passion 的题目而不是说在拨二拨三的时候就看哪一个题目毕业的时间短
或者说是哪一个题目不用自己收数据如果你用这一些的方面来判断自己选什么题的话最后大概率会后悔但是如果这个题目真的是你非常非常感兴趣的题目最后再怎么难也得坚持下来这种感觉至少自己 mental health 上会健康一点是吧就是自己更加自洽一些吧嗯
那对于开题之后的博士生你有什么建议吗其实我觉得每个学校还不大一样就是我们学校如果你真的发现有个特别大的困难真的解决不了的问题你可以并不像你开题时候阐述的这么去做
所以我建议就是说如果你真的觉得有一个事情解决不了了要懂得放弃你无法确定你回到四年前能不能换一个好的题目对于我来说就是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换一个好的题目但你可以知道自己能不能换一个好的导师
什么样的导师的 style 其实对于这个学生塑造都是不一样的我也无法预估未来我也并不能说就是如果我换一个那种非常就是不是 lazifair 那种 style 而是你有非常 strict deadline 然后每一步他都比较 hands on 那种会不会
我还真的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我导师他给我提供了很多对于科研的新视角比如说作为一个教授作为一个 PI 他怎么去跟医院谈一些项目比如说现在我要把一个 APP 放到一个医院里面去使用然后我要去找哪些人然后具体这么一个过程是怎么操作的我要先去申哪一个 grant
然后再去找哪一个具体的 physician 然后中间的 coordinator 什么那种 program manager 这些人应该怎么去跟人家沟通每个月的汇报然后每一年的汇报怎么做所以说他做的事情其实非常的像项目产学院结合这一种这方面呢我也还是非常感谢他感觉已经学会了怎么运营一个 lab 了虽然还没有怎么学会也学会了科研吧就是如数家珍对于研究方法
可能因为我是外国人即便我学到了我导师的一些操作方法但是真的放到我身上其实根本用不了所以这个就是我非常痛苦的一个地方所以说我更想学的东西或者说我更想花时间的东西是这个 research 本身所以就造成了一些 mismatch 对哦
我们能明白这种感觉点错了技能书即使是你导师像这样也感觉像把你往 professor 的方向培养那节目的最后就请 Demi 给我们节目或者我们的听友们送上最后一句话吧最后我想对大家说其实任何的专业你走到最后你都会发现有一些遗憾但其实收获也还是很多
像我们这样的调查专业可能最后会觉得自己做的东西都没有一个真正的产品会不会是无用功呢其实最后也不是最后会发现其实都是五星声大用有物不通是那以上就是这期节目所有的内容啦
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