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59 对话 Sign 闫欣:如果你没有社区 这个币必将归零

EP-59 对话 Sign 闫欣:如果你没有社区 这个币必将归零

2025/4/4
logo of podcast 吴说不加密播客

吴说不加密播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blockchain and cryptocurrency#web3.0 podcast initiative#social commentary#financial influencer insights#financial identity#professional transition#career pivot People
闫欣
Topics
我有一个很核心的观点,就是币和社区是一对绑定关系。币是currency,而currency必须和社区配对存在。如果你没有社区,就没有币的价值;如果有币但没有社区,这个币也注定归零。币本身是没有内在价值的,它的价值来自于它在社区中的流通和共识。 现在也有一些VC在推所谓的“纯Utility Token理论”,意思是说只要有产品和用户,就可以支撑一个币。但我认为这完全是空谈。你实际去看,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币的成功是靠Utility支撑起来的,几乎全是靠社区的情绪、热度、认同推动的。它的使用价值,能占1%就不错了。 做产品和做资产的根本区别在于,你是优先做一个产品卖给社区,还是在做社区的时候发现需要产品然后再做产品。大多数情况,你一开始作为一个创业者面对VC的时候,他都是说先找到一个fake problem,再提出一个fake solution,他把这个fake solution卖给VC,然后获得一些处理资金,然后他再把这些东西变成真的。因为大家一开始肯定很难有多么多么多的真的情况。 这个时候你是没有community的,其实你做的是产品,是产品优先的。但是当你比如说当你准备好发自己的币,发自己的,做自己社区的时候,你发现你应该,你最好的情况不是说做了产品以后再go to market再去找社区,而是说你上来就先建立一个社区,然后你发现你去仔细看你社区里面有什么问题,比如说这个社区是一个投资社区,因为投资社区最大问题是投资或者说不能按时达到币,这时候你再做一个token table给大家去用。 比如说你发现这个社区的问题是大家做社区以后社区管理,大家不能得到label,然后不能按照这个贡献去得到自己的这个奖励,那么原来开头是这么个道理,为什么大家需要开头。所以说如果你先有了社区再做产品,那go to market就会简单很多,而且你也不担心最早的这个冷启动。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回顾了 Sign 联合创始人闫欣从矿工、炒币玩家到加密 VC,再到 Web3 创业者的完整转型历程,并探讨了加密行业从 POW 到 ICO、再到 VC 主导的多轮范式转变。他分享了在 2021 年牛市中逆势押注 Web3 应用赛道的经验,以及如何克服初期融资困难最终获得红杉投资的故事。
  • 从 POW 矿工到早期 DeFi 投机者
  • 行业演进:从 ICO 到 VC 模式
  • 成为加密 VC:投资 Solana 等公链
  • 火币工作经历与牛市创业契机
  • 2021 年逆势押注 Web3 应用赛道
  • 获得红杉资本投资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本次访谈中,Sign 联合创始人闫欣回顾了从矿工、炒币玩家、加密 VC 到 Web3 创业者的完整转型路径,揭示了 Crypto 行业从 POW 到 ICO、再到 VC 主导的多轮范式变化。他强调自己选择在 2021 年牛市中逆势押注 Web3 应用赛道,尽管初期融资困难,但最终凭借明确方向与持续推进拿下红杉三地联合投资。

闫欣提出币与社区是强绑定关系,Token 的意义在于建立参与者共识与治理权,而非单纯融资工具。他主张“先社区后产品”的构建逻辑,批评空投文化短期导向,并分享 Sign 如何通过文化符号、机制设计与应用工具打造可持续的社区参与机制。

他表示:我还有一个很核心的观点,就是币和社区是一对绑定关系。币是 currency,而 currency 必须和社区配对存在。如果你没有社区,就没有币的价值;如果有币但没有社区,这个币也注定归零。币本身是没有内在价值的,它的价值来自于它在社区中的流通和共识。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 VC 在推所谓的 “纯 Utility Token 理论”,意思是说只要有产品和用户,就可以支撑一个币。但我认为这完全是空谈。你实际去看,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币的成功是靠 Utility 支撑起来的,几乎全是靠社区的情绪、热度、认同推动的。它的使用价值,能占 1% 就不错了。

时间线:

00:00 加密入圈初体验:从实验室挖矿开始  

01:15 POW 矿工思维转向早期 DeFi 投机  

03:20 行业演进:从 ICO 到 VC 模式的变迁  

04:47 成为加密 VC:Solana 等公链的低估值时代  

05:47 火币工作经历与牛市创业的契机  

07:10 逆风融资:冷门赛道坚持换来红杉青睐  

10:17 融资泡沫与红杉三地 FOMO 效应  

10:58 为什么发币:构建共识网络而非单纯融资  

13:02 产品与资产的区别:创业路径二元论  

14:16 币价来自社区,不是 “产品价值” 驱动  

16:12 美元是最大的 “币圈社区”:currency 与 community 的强绑定  

17:21 发币顺序之辩:先社区还是先产品?  

18:36 构建社区的关键:文化共鸣与同频连接  

20:08 从社区中自然生长出的活动与文化符号  

21:35 如何看空投文化:空投是入口,不是目的  

22:39 空投猎人与机制设计:TGE 后的持续激励更关键  

25:18 破圈、拓土与非主流用户扩张  

27:33 弱市场中的项目争议:情绪价值与边缘人群策略  

29:15 社区定位差异:Sign 不走下沉路线  

30:34 Web3 普惠金融构想:资产与服务全球化  

31:52 为什么社区是未来的核心载体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