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9 Fashion民工的搬砖日常101问

vol.19 Fashion民工的搬砖日常101问

2023/5/7
logo of podcast 车内放羊

车内放羊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小E
Topics
小陈:我观察到时尚圈很多领域都不赚钱,只有掌握核心技能的人才能获得成功。时尚从业人员的穿着打扮也并非像大众想象中那样讲究,这取决于工作性质和从业年限。 关于时尚圈工作,刚入行时大家热情高涨,注重个人形象;但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专业性会变得更重要。 我收集了一些听众关于时尚圈的问题,例如时尚圈的薪资水平、入门门槛以及工作日常等。总的来说,时尚圈的收入并不高,除非你是掌握核心技能的专业人士,例如摄影师、模特或制片人。 至于时尚从业人员的穿着,这取决于岗位和工作年限。刚入行时,大家更注重穿搭,以提升个人形象和自信;但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专业性会变得更重要。 小E:我的时尚启蒙源于芭比娃娃和母亲坚持自我风格的经历。家庭环境(纺织工厂)和服装插画也影响了我的选择。 我最初想做的是品牌运营,而非独立设计师。设计师品牌更注重自我表达,而商业品牌更注重市场和功能性。 现在环境更难于设计师品牌生存,人们更在乎自己想说什么。QUEUEUP 品牌理念结合了商业角度和个人态度表达,目标客户是当代青年。 设计师品牌定价高的原因之一是供应链成本高。设计师品牌的门槛在于是否真正表达自我,而非流行元素堆砌。能走下去的设计师品牌,设计必须立体,而非符号化。 小众品牌指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其受众框定的品牌,而非大众品牌。流行趋势是参考,而非灵感来源。学校教育与市场实践存在差距,建议增加校企合作。 Jennifer:时尚圈的工作日常繁琐复杂,需要考虑多种媒介和策略,并非简单地发社交媒体。 时尚杂志对于品牌形象塑造有积极作用,但对销售的直接影响有限。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朋友去哪啊在霓城车内放羊闲聊流浪大家好欢迎搭乘车内放羊专线我是想搞艺术的司机仙目前车矿良好油箱已加满后座的羊也已经喂饱请系好安全带我们即刻出发

时尚行业什么最赚钱到时他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说好像都不赚钱是真的吗确实学校里学的东西和我们真正接触的东西它还是有些区隔的我觉得学校更多的是给你种下了一个梦设计师品牌跟商业品牌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一个成熟的设计师他是需要很好的平衡他自我和流行本身的

今天车内放羊专线的两位乘客呢是小陈的老朋友一位是设计师品牌 QL 主理人小益还有另外一位是再次来到车内放羊的 Jennifer 先请两位和大家打声招呼吧 Hello 我是 Jennifer 然后车内放羊的返场嘉宾我又来了

我是新来的我是新定的设计师品牌 Q-up 的主理人就是也是一个设计师就第一次来录这个播客类型的节目非常的开心掌声欢迎嗨

这次那个聊天的契机就是我们发布的第 15 期是关于在讨论服装这条路还走不走通然后发了之后我就是分别收到了你们的评论小一就是在朋友圈给我留言说有很多想吐槽的

Jennifer 是跟我浅浅聊了一下关于品牌这个概念然后我当时就觉得那你们两个可以一起和我来聊一聊就是现在时尚行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因为正好你们一个是品牌主理人还有一个是做 fashion marketing 的我觉得这两个可以说是时尚圈很重要的两个角色

所以我觉得你们的视角加起来应该可以看到几乎说时尚圈源头的生态环境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这一期就是想请两位来一起聊一聊关于时尚圈的一些事情

之前跟你们那个预告过我当时在听友群里说我要找你们两个聊天之后就问大家对这个行业有什么好奇的嘛然后收集了一些小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快问快答一下有三个问题其实是一类都在问小时代里的杂志主编还有像不像女魔头那样想穿旧穿大牌的世界真的存在吗杂志主编的权利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大

我觉得是有的可能大家更多的是借衣服吧然后看资源或者说你和哪个品牌的关系好一点的话就更容易拿到衣服之类的还有问 Fashion 行业入门薪资和 Signature 的薪资时尚行业什么最赚钱当时他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说好像都不赚钱是真的吗我也觉得是不怎么挣钱我也感觉是知道这个就够了

除非你是知道不懂的赚钱就够了除非你是销售就是拿提成的那种还是中间商最赚钱啊对的我感觉是或者是你确实掌握一个很好的技术比如说你是摄影师你是模特你是制片这样子我觉得他们的钱更多一些对的对的

还有问想知道在时尚圈工作是不是真的要很讲究穿搭我个人的话倒是还好应该不是吧其实不是有一个现在比较火的

关键词时尚打工人或者是时尚的民工对我真正的从业者其实并没有那么的讲究传达他们可能只是比较爱传达但深入到真实的工作状态中的时候大家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去在意他没有每天都非常精致的出门

对对而且看场合吧或者说看你在这个行业里面从事了多久刚开始的话那种激情活力比较满然后可能大家会更愿意花时间去搞穿搭然后提升审美之类的事情到后期工作的时候更多的是讲究一个专业性然后不需要你的通过你的穿着来堆砌起那些自信

对对对感觉也看岗位是不是就有些做媒体行业的可能他们更需要注重一下自己的外表之类的确实是这样子我的一些媒体朋友他们更愿意就是买更多的衣服就是各种各样的风格他们都会更愿意去尝试我之前听某设计师做访谈的时候

他会说他希望他的服装是给年轻人表达的权利的但是穿搭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他已经过了那个需要穿搭来表达自己的年纪了

就我很好奇你们的时尚启蒙是什么也是看电视看电影吗还是什么就是为什么想要学服装或者是做这一行相关的事情你先说说你的吧让我们来听听看这么一想好像真的很难说就是什么时候开始说想要学服装设计或者是做这一类我只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给保育员穿衣服

然后当时也不是很清楚那个服装设计师他到底需要做些什么会看到一些电视上的比如说他们会穿得很漂亮啊然后就是那种雷厉风行的那种觉得很帅然后觉得嗯那我以后要做一个服装设计师就包括直到考大学之前其实对于这个行业我只看到了他光鲜的一面所以我的启蒙老师可能是巴比娃娃哈哈哈哈

还是那种盗版芭比我觉得大多数女孩都是这样吧但是我自己串联了一下虽然肯定有芭比芭比这个成分在然后应该会受我妈妈的影响多一点就是她可能是也是比较爱打扮的人然后有一次我记得她和我爸爸比较激烈的讨论

他该不该穿短裤出门因为我妈妈的身材并不是现在主流审美的那种标准的纤细的身材他是会更圆润一些的所以我爸爸就认为他不应该穿那个短裤出门但是我妈妈就是非常的坚持自己的主张而且认为就是不管他的身材如何他都可以穿短裤出门

所以这件事情在我脑海里面就是扎根了对印象很深然后以至于我之后的决定不知道会不会受这个影响但是我觉得多少有一点后来可能就是高中平时课余的时候会看杂志然后选专业的时候好像对别的都没有什么兴趣那就随这个吧

我想了一下我的原因其实主要就两个一个也是家庭的因素吧就是其实我家所在的那个位置它有很多的纺织的工厂就是其实我家自己也是做面料的然后周边肯定也会衍生出一些服装的加工厂以及比较多的服装门店

就是有点前店后厂那个意思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面就是从事这个行业身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比较多就是有被影响到从小就是一路长大然后看过来另一个我感觉真正让我觉得令人震惊或者是让我惊艳到的是一些服装

插画是他们的作品就我很印象很深刻有一个在我们当地的一个算是我的学长吧叫纪未然你们应该有看到过他的作品就是他有画过很多礼服类的那种裙子然后用那种比较抽象的方式或者是比较艺术的方式去表达出来就让我觉得这样子的东西特别特别美然后那个时候心里就有一些那种

那种初步的萌芽的想法想学这个东西那后来是怎么想要做品牌呢说起这个我脑袋里一直有一个印象很深的画面就是我们大一上基础设计的时候然后是蔡灵霄老师给我们上的然后她当时问了一句说就是班上有多少人是以后想自己做品牌的

然后基本上所有人都举手了但是现在就是只有你还有其他几个同学在坚持我觉得你现在还能继续做事真的很令人佩服

其实这是一个意外是吗对对对我前两年也是和 Jennifer 做的工作有点类似就是公关为主然后会做一些新媒体的东西就其实还是偏市场部或者是品牌部在做的一个工作但这次是因为面临着上一个服务的品牌它有一些变故导致它解散了然后我

我也没有寻觅到很好的我想去服务的一个品牌然后刚好又碰到了现在团队的一些伙伴对比较有缘分既然找不到那就自己做一个吧原来是这样是的是的就是因为现在市场上面我个人喜欢的品牌或者是能被大家所尊敬的新的国内的品牌已经很少了所以我觉得就是当时情况再加上又是刚刚疫情结束

也就是去年年底的时候吧其实刚刚放开不久那个时间也比较也比较尴尬所以情急之下就做了这个品牌其实时间很紧很紧我决定做这个牌子到把第一批货第一批样衣做出来只有大概三个多月的样子其实前面自己有积累然后到这个点一下子快速的把它用上了是吗其实也没有怎么说呢就是那你

牛三个月牛后音吧其实我前面并没有想着真的去当一个设计师就是从我毕业后开始我就其实对设计师这个岗位我有点

不太能接受了就是经过了四年的学习上面的折磨我发现我对它没有那么喜欢了但其实我自己更爱这个行业或者是更爱去塑造一个品牌所以我是以一个市场人的角度去做这个品牌而不是一个独立设计师的角度所以我的品牌其实也不能严格意义上的说是一个设计师品牌它更像一个商业品牌吧我可以这么讲嗯

那你觉得设计师品牌跟商业品牌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就对于设计师这个角色和做品牌做市场这个部分是不是差别还挺大的确实是这样就是在我所处的工作环境的定义里面就是我们对设计师品牌定义就是他更将倾向于表达他自己

或者是绝对个人主义的一些东西他可能没有那么擅长去经营也不会把他的衣服考虑的这么周到比如说区分一些场合或者是区分一些身材所以我们其实看到的设计师品牌它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

就比如说某个元素用的特别多让你一眼就记住了或者是某种设计手法特别的突出就是这样子但其实商业品牌它考虑的因素非常非常多就是我们要区分什么样子的生活场合比如说通勤的日常的休闲的然后我们要用怎么样特性的面料来达到某种功能性或者是舒适感就是考虑的维度也非常多

我觉得这个里面差距还是蛮大的就是为了达到那么多的目的你肯定要牺牲很多你个人的审美化或者是个人的喜好上面的东西确实我上一次听那个小戴她不是在修容工作吗也说起他们修容里面有

自己风格很明显的选美倾向很明确的那种品牌但它的市场就是销售的结果其实并不是很好这个还挺现实的确实因为大部分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天才他能做好一样事情已经很厉害了就是我觉得当年的环境会更加利于设计师的生存吧就是比如说 90 年代的时候设计师品牌比较泛滥而且生态环境更加去鼓励

每一个设计师做他自己想做的东西但我们现在感觉并不是这样子我觉得好像那个时候的人们他们更愿意去听别人在说什么但我感觉现在大家好像更在乎自己想说什么但自己想说的时候他如果驾驭不了那个衣服他的语言他可能就不会去选那个品牌的衣服了可能只是会觉得嗯是好看的但他不是我的衣服就我有时候买衣服会这样子

所以很多设计师品牌我会觉得他很好看但他可能不太适合我没有说因为他很好看我想要拥有他我也想要变成这样子的我觉得这可能是不是一个心态上的转变我觉得你说到那个想变成那个样子就涉及到品牌内容或者说品牌价值了但是

但是我觉得说现在的设计师品牌他虽然某种程度上肯定是有他自己信奉的美学或者说他自己坚持的一些理念吧但是他并没有很好的在塑造或者打造说他的消费者形象应该是怎么样的或者说他打造的那些形象太小众然后太挑人了所以没有办法扩大

我觉得小一现在身份就是非常的怎么讲有种文武双修你既是可以从摄影师的角度去做这个品牌的一些

就是很特别的元素因为我看了你发布的那些衣服说实话我很小买欢迎欢迎我很喜欢你在一些细节上的小设计很有质感很有趣就像你说的商业品牌它的考虑会从更多的时穿或者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就比较舒适的那种这种两相结合就让我很有购买欲对我自己也看了一下就觉得就是会是有购买欲望的

所以这个品牌理念的塑造上你是更多的从商业的角度去做吗还是本心是想表达一个态度其实都有吧一方面我身边的人看到我的这盘货他们第一反应就是这就是你的衣服就其实我自己日常也会这样子穿然后另一方面我觉得

就是我能买衣服我自己能买衣服的渠道还是比较少的在设计师品牌里面一方面他们的价格过于昂贵如果一个一条裤子要卖到三四千块钱这种的我就会觉得是我经受不起的价格

然后另一方面就是淘宝上能适配我的风格的店铺虽然是有的但是其实他们的单价会决定他们的面料质感有时候会有一些问题就不够的质感不够的那么好或者是细节处理的没有那么好

所以我从这个角度考虑在设计师品牌这个赛道里面我就想做一个这样子定位的能符合当下青年所喜欢的穿着方式的一个品牌就是它便倾向于传递当代青年的那种新式的轻松和比较酷的感觉包括这个品牌提的名字也是就是 Q-up 就是排队的意思就是灵感就是来自于我去上海的公路商店门口喝酒

然后我看着门口那些青春洋溢的男男女女们然后以及他们比较舒适比较自在的那个穿着方式或者是生活方式让我觉得这是我想要的画面以及这个人群其实就是我想要的客群所以你们现在有上架吗

我们现在还没有开线上店铺就是大概在今年的六或者是七月份会开淘宝店线下的话就是在一些 showroom 里面可以找到对的然后也有一些买手店会存在

现在是江苏和浙江的店铺比较多还有一些武汉店铺我看你在长沙的买手店也有因为我第一次在小双看到你是那个长沙的买手店发的信息对的对的他们有来订货其实就是长沙和成都的客人他们更愿意尝试新鲜的东西我目前接待下来所有的地域的客人里面就是他们这两个地方会比较新潮一些那重庆呢

重庆也有但这次过来的重庆的客人不多所以我其实没有什么数据样本可以讲确实有听说成都对于文化包容这一方面还是挺好的那个环境就是一些小众的东西都在那里就是大家会去愿意尝试是的是的很适合新品牌发展上海呢这一次也参加了上海时装周有什么新奇的体验和非常好的收获吗

我有看过一些买手或者是机构统计出来的数据就是上一次时装周所有的 showroom 加在一起同步订货的品牌居然有一千多个这个数字让我非常的震惊就是居然有这么多品牌就是我是觉得还是蛮令人震惊的吧就是疫情之后大家没有被打击到或者是怎么样大家依然充满信心的想去做这个事情让我觉得非常的意外

确实我看了上次上周他那个网站上的就新兴的品牌出来的也很多我觉得这个行业还是虽然说一直说服装行业很饱和很饱和但他还是就是源源不断的在出现新的人出现新的事情还是有生命力的

其实从大学开始到现在上海双中一直离我们挺近的之前可能是大家作为一些志愿者或者是后台的工作人员去做整个秀场的发布也好参与到其中你现在自己发布你觉得你有碰到什么让你没有想到过的事情吗

我其实没有,因为我作为之前一直在市场部或者是品牌部工作,就接触的还是挺多的,就可能我没有真正的做过销售,然后这一次我参与了一部分的销售环节,就是真正面对客人的时候,我发现客人和我想的样子其实不太一样。

你觉得不一样是就比如我们如果一直身处在上海逛的一些买手店都像什么雷虎啊或者是 Locna 这样子的店铺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把这样子的店定义成买手店就它

入住的品牌都是纯设计师品牌然后当我以一个有点商业品牌的形象去露出的时候其实我接触到的客人他们非常的复杂且多元他们可能不是真正的买手店他们有可能曾经是一个欧货店或者是他就是一个沿街的街铺但曾经呢比如说那个老板娘或者是店主她是

在一些批发市场拿货的然后当他的店铺面临着要做一些转型或者是升级的时候他会想着想尝试一些新的设计师品牌且这些衣服的风格最好能和他之前的那些货品有一些关联或者是有一些重复或者是有一些类似然后他们的订货需求或者是他们选货的那个品牌体系其实和真正的买手电的店主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突然让我想到之前我实习的时候会有订货会但是是品牌内部的然后有一个客人他是从石家庄那边来的然后他们一直是批发品牌的产品然后自己销售嘛然后那个大概已经是两年前了那个时候他已经在想说转型或者说在石家庄那边开买手电然后来上海的时候也去考察了

所以就是买手它也有很多种除了上海以外时尚圈它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是的就比如说重庆的一些客人或者是成都的客人其实他们都喜欢阔形很小小的那种或者是更女孩气一点的衣服

因为他们那边的女生身材都比较较小他们更爱穿一些小版型的衣服或者是一些甜美有点乖乖女的那种感觉的衣服但是北方就不一样他们更喜欢大气成熟一些的然后酷刑而且根据他们的身形尺码也会做的偏大一些很有趣可以看到真的是一方学徒像一方人还是挺明显的这个南北差别对的对的嗯

所以你们现在的团队就是有哪些人呢初步我们只有大概四到五个人这样子就是团队非常非常的小大家就是所有的人做所有的事情够用就行其实初创团队我觉得像你有市场的经历和做设计的经历就能 cover 掉很多事情而且我觉得人跟人之间沟通其实蛮花成本的自己能解决是的 是的

因为我之前看到有人在问他们很好奇时尚圈有哪些岗位然后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细想了一下说起来呢好像也没有很多但是艺术呢好像这个圈子能辐射出去的人还蛮多的从制作和设计和销售这三个大列分你就能找到很多的人对就是这个公益链主要是太长了从设计研发开始一直到后端

包括 Jennifer 现在做的公关后期的品牌的推广就是这个链路真的特别特别长然后你把工作细细地切分开来的话会有超级超级多的工种确实

光是营销你就能分很多然后品牌的营销和广告的营销又不太一样然后广告的话还要分什么 account 然后什么 copy 然后有专门做媒介的之类的然后可能还要涉及电商然后假如你拍摄宣传还要涉及到摄影造型妆发模特

就太多了还有制片美术什么的那你作为一个主理人每天要做些什么呢就是有一些阶段性吧就比如说当下这个五月份那我可能就是在忙新一季的开发以及同步我要去顶

订上一季大货的生产因为三月底订货会结束之后我们就有一些陆陆续续的订单要下到工厂这边然后会有一些审核然后买面料之类的然后以及同步这些货正在生产的途中我也需要去思考我要用怎么样子的方式更好的去推我的产品以及推广这个品牌所以现在还是一年要出四季

会很忙吧要盯上一季的货的销售然后要准备下一季的开发对就是很多时候都是并线做任务就同时要忙三个事情或者是五个事情这样子其实主要是服装涉及到的事情真的是太琐碎了就是如果有一些设计师或者主理人他对细节要求很高很严苛的话我感觉那样子会工作的比较累会崩溃对是的你是这样子的类型吗

我觉得你好像是我感觉我好一点但没有好态度笑死毕竟是自己做的嘛就比如说拿拍摄一个 local book 来举例吧就是搭配可能在拍之前要核对好几遍或者是尝试很多种甚至买配饰就在淘宝上面分卖然后回来一个一个试这样子

然后包括选模特也是就需要反复的很像的比较然后一些细节的东西妆面啊发型啊然后拍摄时候用到的灯光啊什么的我感觉这次 lookbook 呈现出来的效果是好的我感觉它平衡的很好就是那种休闲和运动的兼容感然后又带着一点时髦的感觉

就融为了一体没有觉得哪里是突兀的对因为前期也做了很多的准备都是值得的是谢谢谢谢夸夸三个月做一个品牌这种非常听起来逆天的事情这个品牌成立到现在你有什么最大的困难吗我来八卦一下

我觉得就是站在品牌的角度来说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供应链就是还是涉及到一个成本的问题就是我发现现在设计师品牌之所以定价这么高也是和供应链有关就是现在我所接触的供应链其实对设计师品牌都不那么友好就是很简单嘛我们的数量比较少不行

不像一些快销品牌或者是商业品牌动辄就上千件上万件能给他们带来可观的利润然后我们可能数量就跟他们比就是微薄而且我们工艺会更加复杂然后选的面料会更就是需要你细心的去处理它甚至有一些衣服还要去做一些手工就是会让工厂觉得比较麻烦或者是有点不愿意接这种单子

然后我们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是能接受设计师品牌的工厂比较少还有一个就是数量少的背后你要付出的代价是比较昂贵的一个加工费确实可以解答大家对于设计师品牌为什么那么贵和他们凭什么那么贵的一些疑惑

其实我有点好奇就是你们会觉得设计师品牌因为现在虽然说它难做吧但是很多的产品他们都在用这个 title 你们觉得设计师品牌的门槛在哪这个判定标准我觉得非常的微妙就是我是觉得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品牌它会披着设计师品牌或者是小众设计这样子的标签去宣传它自己

就其实深圳的深刻意义上面它没有真正的在表达一些自我的东西它做的就是一些流行元素的堆砌然后一些比较浮夸的表达都是一些扁平化的表达方式它并没有深化到它的设计概念或者是它的品牌逻辑里面去它只是可能想赚一波快钱现在越来越多这样的

工作室或者说潮牌某种程度上也是竞争品牌吧我感觉现在的潮牌也在做一些转变或者是融合就是我们联想到的潮牌就是很多 T 恤他会去做很多 slogan 的东西他玩的是一些文化然后那些 T 恤的版型就像皮发一样就是复制粘贴的就是同样的版型然后一季又一季这样子循环往复只不过他们的颜色和他们的图案会去做一个更新

然后我现在看到的一些潮牌它其实也有入驻一些比较好的 showroom 就是这个潮牌是加引号的就比如说那个牌子叫 attempt 还有一个牌子叫 randomevent 嗯

这两个男装牌子或者是中性品牌吧就曾经它是走的一个比较古早的超牌的概念但它现在逻辑有去做一些很好的转变还融合了一些东方青年的穿着方式就会让我觉得它有点变化且变得更加当代了嗯

我觉得现在能走下去的品牌它做的设计一定不是符号化的而是立体的是视觉上能给人一个怎么讲印象告诉你你的风格是怎么样的但是它有细节可以支撑大家去持续的喜欢这个东西不是说只是第一打眼看它是好看的但是在穿着过程里面不是很精看

所以小众到底在小众什么呢

我可以理解成比如说一个品牌他有自己精准的风格定位和品牌理念之后他想去影响的那一拨人吗还是就像你是因为在公路商店看到那一拨人他们像你的灵感 Muse 一样你创立了这一个品牌你是先找到了这个小众所以才创立的这个小众品牌有点对小众这个词有点疑惑和好奇你们是怎么理解

我觉得小众是一个品牌从诞生之日起我说的是一个有自己调性或者说有自己主张的一个品牌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它的受众所框定的这么一个词因为你像认同你主张的那部分人在你刚出创的时候是小的但是你要成长的话你可能需要不断的扩大你的受众然后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你

那这个时候你就变成了大众但是现在所谓的一些大众的就是诞生之日起它的产品即是大众的话那他们可能更像是优衣库这种主打功能性或者说日常穿着然后老少又都可以穿着的这样的品牌而且你现在设计师品牌主打的就是一个青年文化

那青年的群体肯定相对还是比较小的一个蛋糕相比于那些 mass market 比如说其他的 mass market 他可能还有袜子然后可能什么特别是白袜子然后各种长度的袜子那可是非常广义的 mass market 但其实

真正买货的那些买手不是所谓的当代青年他们是 40 家左右的成熟女性这个我也有听到一些反馈就是可能一些漂亮的富婆姐姐就可能是出乎意料的出现在那里然后买货就是可能你想象中的人群和实际上的人群有出入对是有偏差的而且是很大的偏差

漂亮的富婆姐姐们是外貌还是像年轻人的那种吗好奇并不是是那种一看上去就是很富婆的姐姐对的对的就是毕竟她开了这么多店有些她不只是一家店就是有些她肯定她甚至是一些曾经做代理品牌的人就比如说她的店铺是开在商场的她代理的是一些

当下还正在辉煌的一些品牌他想把你的品牌整合进去吗还是怎么样就比如说这个客户他的店铺开在商场而且他在这个商场当地的这个商场不仅仅有一家店可能有若干家然后他代理的是不同的商业品牌就比如说代理的是班小雪布玛旺然后例外或者是像

物鸭这样子的品牌那他在做这一个商业模式久了之后他也会发现或者是嗅到这个买手店的一个契机吧所以他可能也会考虑去尝试开一个在 shopping mall 里面的一个集合店或者是买手店

所以疫情对这个服装行业有什么影响吗他不是说把他之前的公司干倒了吗能讲大换血吗就是活不过疫情的就挂了然后新的品牌又出来了对确实有很多品牌没有撑过之前疫情的寒冬然后我从销售的角度或者是销售数据给到我的反馈来看就是现在的买手会更加的谨慎

大家对新品牌的接受度其实并没有这么高就是可能对于一些新的品牌他们不是就肯定不会去下一个比较深度的订单对我们订货还是有起定量的嘛最低的就是你一个款拿一手但常规来说如果是一个合作比较紧密的状态或者是他对这个款式比较有信心的状态就绝对不可能只拿一手就现在的

买手客人他们都更加的谨慎就拿回只是拿一点点然后尝鲜一下尝试一下然后后续再做一个补货的动作要么就是他从前面选品牌的时候他就把一些新的品牌规避掉了就指定一些头部的设计师品牌或者是他已经有一定的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他的商业化也融合的比较好稍微成熟一点的品牌

还是不是很好卖说明是吗对的对的因为新品牌肯定涉及到一些团队不完善的问题供应链不完善或者是甚至有些品牌他可能自己没有什么推广这也会让买手店觉得有一些负担吧推广会做啥呀我想想我能想到的方式比如说你发社交媒体然后做线下的一些快闪活动还有别的吗

我觉得你说的这些就是大体可以涵盖这几个方面但是你实际上做的话你要落地的一些行动是非常细碎的比如说你要运营小红书账号那你可能内容上就要划分几块然后你时装周那块的内容要发然后你平时是否要在你的平台发一些 KOL 穿的露出然后你是否要做一些关于品牌文化

价值取向的一些内容像一锁他可能会有自己的书单然后再说在季度性的推广是不是你需要做像 520 也说 7C 这种时候你是否要拍一些小视频来上传就是细节上你要考虑很多东西然后你做了这些内容的制造之后你发上来还不一定有流量然后你还要思考你怎么投流

然后怎么让更多的人看到然后你发的内容怎么产生互动这些东西就是不是简单的一个推广就可以概括的所以这是 PR 的工作日常吗是的

而且还要分活动 PR 还是怎么样还是线上 PR 我作为一个品牌方的角度来看的话就推广其实就是我选择了什么样子的传播媒介然后在上面去用什么样子的方式去传播我想表达的信息就是

深度概括就是这么一句话就可能比如说涉及到我是在小红书上主力推广还是在抖音上还是在微博上还是在用微信公众号或者是用思域就是会然后不同的平台他可能策略和方式也不一样然后你用到的图文物料的倾向也不一样

然后如果是从品牌本身品牌的文化传播或者是形象塑造来看的话我一般都会以项目制的形式去传播就是所谓的 campaign 可能对于设计师品牌来说所谓的 campaign 就是拍一组比较形象的大片然后让它以不同的形式露出到各个平台上去就是分发一下然后传递一下我们比较极致的视觉表达以及我们的审美取向这样子嗯

所以现在还有流行趋势吗就是流行色流行元素你还在用 WGSN 吗就是比如说你们在做推广或者是在考虑新一季产品的时候会考虑到说这些

流行的东西吗因为我个人不是一个追潮流的人我可能更多倾向于我喜欢这样的 style 然后我会把这个 style 加到我日常的穿着里所以我不太会关注说现在比如说流行什么样的颜色或者款式但是因为品牌一年要出四季它还是会 follow 的吗 WGSN 有点贵所以我还没有用过

确实我觉得 WJSON 这个平台它做的东西确实是相对于其他的资讯网站会更前卫更先锋一些而且它讲的东西会更概括性一些就比如说同步类比那个 POP 这样子的平台它就很落地它甚至会给你分析一些电商的销售数据一些爆款是什么样子的就整理好发到你眼前

就是我只是觉得它是获得信息的其中一个途径就是其实最本质上面他们只是整理的一个比较泛泛的东西一个方向性的东西让你去了解或者是知道一下就像你看杂志或者是你通过一些线上的媒体端去了解一些当下的信息就是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就是看你更倾向于从什么渠道去获取这样子的信息然后

然后我做品牌的话可能就是我是处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纪我不会去选择去做十几岁的人穿的衣服也不会去选择三十四十加这样子比较成熟风格的衣服就我只是做我自己所处的这个年龄段会穿的衣服那有可能我就在当下然后我关注的东西可能就是我

身边的这些人或者是我想要的顾客群关注的东西就他们是其实有连接的我自己觉得的话就是我个人可能不太会在乎流行但是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是需要关注流行的即使是做品牌来说像百年的品牌

他肯定是在保留自己最开始的那个风格或者说理念之上的这个基础上然后在不断的和那个时代或者说下一个时代流行的东西结合然后做出新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又不能被流行所

主导你懂我的意思吗因为流行所以你才可以不断的出现在大众的眼中因为假如你在大众的眼中不持续的出现没有曝光度的话那你很快就会被忘记被忘记就说明你没有商业价值没有商业价值你就无法继续存活这也是为什么你要不断的上心然后你要有四个季度或者说两个季度

就是对于流行趋势这个东西它只是一个参考资料但不是灵感来源是的你更关注的是你当下所感受到的这些生活给你带来的信息给你带来的灵感然后去做你的品牌做你的服装对的对的

我觉得一个成熟的设计师他是需要很好的平衡他自我和流行本身的然后并且要考虑到流行在他设计的这批产品里面所占的比例这个流行趋势它的回溯的周期它是不是越来越短了

我觉得它不应该是一个元素吧就是我理解的流行可能是

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是当下的人的一个心态的转变这样它是可以映射到流行就是大家穿什么衣食住行上面去的所以会互相影响和交融就比如说现在大家的娱乐方式是到户外去徒步然后露营所以我们的服装也会变得更加的舒适和简约然后适应户外的这样子的生活场景

然后再放到以前可能大家更喜欢参加一些有仪式感的聚会所以那种小礼服的裙子更有华丽感的东西会更加的在市场上面市卖我认同你的理解而且就是产品它都有一个周期会有一个跑物线然后从发售然后再到它曝光然后持续的往一个产品

的最顶点走然后再到往下他都是有个

模式在的只不过有的款式它的这个模式走完的更快一些有的就会久一些那我觉得对于设计师品牌来说像基本款这种东西可能就是能够存活的更久一些然后它这个跑步线走的更慢一些那像一些可能比如说 Y2K 这种的话它这种风格可能它的产品线或者时间线就会更快一些的走完

那对于时尚杂志这一块就是通过这个来做推广吗还有就是给明星穿一些自己的衣服来带带货之类的其实这样子的露出并不会真正的

给我们的销售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很多时候这些照片因为这些明星可能他也不是直接的我们签了代言或者是什么的我们是不能在线上或者是一些比较大的渠道上去用的这个这个物料我们只能说在进行销售这个行为的时候或者是自己的思域里面去做一些这样子的宣传他很有可能只是销售

到这个销售达成的临门一角它只是起到这样子的一个作用并不会真正的像就是某个明星穿了所以他的狂热粉丝过来买这个衣服就很少有这样子的情况所以时尚杂志对于一个品牌来讲它现在它是重要的吗因为

好像觉得现在纸媒它也不是非常的有生命力然后也不知道有哪些人还在购买站在品牌方的角度来说就是我还是比较在乎杂志这样子的渠道的它可能对于品牌形象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背书

就是我不会期望我的衣服在打字上面有露出会给我带来多大的销售回馈但是我会期望有更多的人或者是业内的人会认可我这是我觉得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它可能它的作用是在长久之后慢慢发酵之后它才显化出来的是的

认同而且我觉得就是作为新的设计师或者设计师品牌也好这些杂志它的专业性显然是摆在那边的而得到他们的认可其实也是利于自己去宣传的毕竟可能人家知道这个杂志但是不知道你这个品牌对吧

我突然想起当时考学的时候我想选服装设计然后当时画师的老师就对我说了一句让我印象很深刻的话他说服装设计说到底它其实是最后的成果它其实更多是一个商品而不是一件艺术作品当时我其实挺不以为意的但是后面慢慢了解了这个行业之后确实觉得比如说从品牌这个角度来讲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

它可能更需要的是商业性我觉得服装也可以是艺术但是它也是商品对的就是我觉得艺术的载体有很多种然后服装只是恰好是其中之一就突然想到了一个我很喜欢的设计师川秋宝玲我觉得她就是把艺术和商业平衡得很好就她既完成了艺术的那一部分又做到了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就是能做到极致的应该就是这样子的一个状态了

我昨天看了三宅一生的纪录片然后那个纪录片有比较大的篇幅都在介绍他非常著名的折纸系列看了那个片子会觉得好像他会把服装本身在人体上的可能性放在第一位但是现在的服装品牌我感受的是他是在考虑人穿上衣服之后人是否好看

感觉这是两种不同的追求我感觉设计手法不一样就是我是觉得 90 年代的设计师他更有匠心一些

就是当时的那么多的设计师他们可能一个人是全能的他们是真的了解这种制作的工艺就是版型的微妙的变化就是布料的特性然后他们是真正能够自己动手做出这样子一件很完美的成衣的然后也能表达充分表达他内心的所思所想然后在当下大环境或者是这个语境的变化之后现在的人可能想的更偏向于一个氛围感的东西

就是就包括我自己也是我可能更多的是在设计这一整盘货或者是设计这个品牌想传达的东西不是具体的去雕琢某个某件衣服或者是某一个商品它所呈现的那个样子我觉得吧服装本身它就是要以人为本的就是

就是你就是需要用服装来修饰人本身那他三宅一生能够玩那个褶皱玩到那个地步的话他其实已经就是一个艺术了然后他用这个艺术化的服装来支撑他的一些商业化的服装然后呢穿那些商业化服装的人就会感觉说他曾经某个时刻也在享有

那些无法被穿着的艺术化的那些服装我认同就是他先当了一个艺术家然后顺便做了一个商人对然后现在可能就是国内的话大家可能更多的是在做一个商人但是能做成一个商人已经很不容易了

真的而且我觉得它是也是品牌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它有精力抽身去做那些艺术化的服装而且我记得我当时看纪录片我不确定是不是它了反正也是服装要需要通过利才来完成然后那个工作室可能有

30 个左右的利财师傅助手在根据他给出的某个主题某个抽象的主题来做出具体的衣服然后他再从这些具体的衣服选择几款来继续延伸然后发散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他也是需要很多人来帮助他完成这个艺术化的产品而不仅仅是他本身是的

之前和小大他们聊,家天就问我,你觉得做服装这条路还走得通吗?我现在来问问你们。

我觉得是只要你想卖衣服你总能卖出去因为衣食住行但是像比如说从院校出来的学生他受到了审美的熏陶然后仰望过那么多大师那他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主张所以他不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淘宝货我这里的淘宝货指的是那种批量抄袭然后可能没有自己的一些调性没有一些主张的

那些厂商那我自己接触的更多的是院校出来的学生那这批人大家都是有表达欲望但是又都在学习如何商业化的售卖出自己想表达的服装的那群人对于他们来说会更有挑战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不允许他们去做一些太大众的东西

我记得刚刚小益一开始的时候就说本科四年读完对服装设计师这个职业不是那么感兴趣了所以你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是因为觉得这个环境下做一个设计师比较难做是吗对的对的我觉得可能还适合我们

之前本科受到的教育相关就是我感觉是学到的东西还是或者是他所期待你去走的那个方向还是过于理想化的他并没有在学校里教你怎么去落地商业化去告诉你这个市场的运作规则或者是一些基本的商业逻辑他只是纯

希望你发散自己的一些想法去完成一些有点艺术行为的一些东西就并没有真正的做到市场化吧就是我觉得是这样子的所以当这样子的我毕业去面临一些真正市场化的工作我会觉得好像和我之前看到的不太一样或者是和我想的不太一样然后

然后原来真正的市场环境是这样子的然后原来现实是这样子的我可能会觉得不懂或者是真的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走对我觉得可能问这样子的问题也是大部分刚刚毕业的新的设计师所心里的疑惑吧就确实学校里学的东西和我们真正接触到的东西它还是有一些区隔的

我觉得学校更多的是给你种下了一个梦我觉得给学校的意见可能就是增加一些校企合作吧就是除了说比赛这样的合作可以有更多的和市场环境相关的这么一些实习机会或者说工作机会给到学校里面的学生因为我感觉这方面还是很少很少我觉得小一你们应该

我记得上学那会儿感觉有时间的东西还挺多的我自己的话确实在挺早的时候就开始去做一些校外的工作就比如说去从大二开始就去一些设计师品牌实习然后也去过一些那个摄影工作室然后去当一些摄影助理这样子的事情

然后还给一些知名杂志做过一些一段时间的实习生然后就了解了挺多东西的又可以帮助我比较早的去做一个预判吧就比如说我很早毕业的时候选择不当设计师就是因为我在实习的时候看到了设计师品牌真正的就是背后的样子是怎么样的我会觉得感觉不像是

适合我一个刚毕业的人去的地方还是要早一点试试水对的就是给自己多一些尝试的机会你有想过就是

TUUP 之后的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发展路线吗其实我希望他走得更踏实一些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我可以慢慢地根据一些行业的反馈或者是自己想法的转变去做一些调整就是我会觉得我其实还不是一个很纯粹的设计师我觉得我还是只是一个设计品牌的人或者是一个品牌运营的人

就我可能更希望我所设计的它是一个体系化的东西就有点像像王燕阳老师做的事情就是素然现在它可以孵化那么多比较新的有意思的品牌且它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不管是对于新的设计师来说还是对于刚刚入行的一些年轻的学生来说我觉得它所构建的这个体系或者是这个生态

我甚至可以叫他是乌托邦就是是让人很敬佩的一个存在天哪这个愿望好伟大就有一种我淋过雨了我来给你们穿个伞看到朋友们积极坚定地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依然保有梦想的样子心里都会觉得真好也希望我的朋友们能够越来越好

其实我觉得在喜欢和热爱面前没有拦路的困难吧没有此路不通的说法就当你万象要去移开路障的时候就有了往前走的机会也会逐渐知道你脚下的这条路要去哪里它到底会去哪里加油

今天的春内放羊专线已到终点站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点赞收藏给我们评论我们会在 show notes 中补充这期节目当中所提到的信息也欢迎大家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春内放羊闲聊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