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13 在随机喝咖啡的日子里,人们多走了1000步|咖啡与流行病学

Ep.13 在随机喝咖啡的日子里,人们多走了1000步|咖啡与流行病学

2023/7/30
logo of podcast 羊乘林

羊乘林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小杨
小杨的详细信息暂未知。
小林
Topics
小杨: 早期研究将咖啡列为可能致癌物,因为它与膀胱癌相关。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咖啡实际上可能降低某些癌症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咖啡从致癌物名单中移除。然而,美国加州仍然要求咖啡贴上癌症警告标签,理由是咖啡豆烘焙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尽管如此,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对人类健康有害。重要的是要考虑剂量与毒性的关系,在评估物质的致癌风险时,摄入剂量是一个关键因素。 小林: 加州要求咖啡贴上癌症警告标签,主要是因为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这是一种有毒物质。虽然动物实验表明丙烯酰胺可能致癌,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食用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对人类有害。实际上,咖啡中丙烯酰胺的含量非常低,而且咖啡本身还含有一些有益健康的成分,比如可以改善抗氧化反应和减少炎症。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最新一期的杨晨琳,我是小杨。我是小林。在介绍今天的话题之前,小林我先来考考你,你知道早 C 晚 A 是什么意思吗?我知道的,早 C 就是指早上应该用含有维他命 C 的护肤品,晚 A 就是指晚上应该用含有维他命 A 的护肤品。

确实这是这个词最初被发明出来的含义不过对于我们这种社畜打工人来说呢早 C1A 是指早上需要 coffee 咖啡来提神开启一天的班砖晚上则需要 alcohol 就是酒精饮料来结束疲惫的一天小杨我本人虽然不喝酒但是每天早上开始工作之前喝一杯咖啡是必不可少的

这让我想起之前庞博有一个脱口秀的段子说的就是不上班的话是不会知道还有一种东西叫做冰美式因为不上班是吃不了这种苦的对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不论是学生还是职场打工人都习惯用一杯咖啡来开启一天的工作但是或许很少有人会去思考咖啡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想以流行病学的视角来深入聊聊咖啡与人群健康的关系咖啡这种饮料其实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在 1991 年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曾经将咖啡评为 2B 类致癌物也就是可能对人类致癌的致癌物因为有一些研究发现喝咖啡和膀胱癌似乎相关

之后的 20 年,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咖啡不仅和癌症风险增加无关相反,经常喝咖啡的人患有某些癌症的风险反而会降低到了 2016 年,WHO 将咖啡从 2B 类致癌物中移除挪到了第三类,也就是说对人类的致癌性暂时无法分类

那说到 WHO 的致癌物等级分类,就在这个月,也就是 2023 年的 7 月,最常见的人工甜味机阿斯巴田也被 WHO 正式列为了 2B 类致癌物。这个新闻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我们平时喝的很多饮料,比如像最常见的无糖可乐中就有阿斯巴田的身影。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部门主任也澄清了他说成年人每天可以摄入 40 毫克每公斤体重的阿斯巴田对于一个体重 70 公斤的人来说相当于每天可以摄入 2800 毫克的阿斯巴田而通常一杯苏打水中含有的阿斯巴田的含量在 200 到 300 毫克之间每天要喝 10 瓶苏打水才会超量所以说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

这里额外的补充一下致癌物分类的一个标准其实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对致癌物分类的

依据是基于证据强弱等级的而不是基于致癌性的强弱的那比如像烟酒这一类大家众所周知的致癌物它被分为一类致癌物其实是因为它的致癌性证据等级确凿而不是因为它致癌性强烈那么同理就是其他的我们知道的一些被分为二类致癌物呢包括红肉还有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阿斯巴田它被分为二类是因为它的证据等级相对一类来说没有那么强而不是说它的致癌性有多强或者是多弱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听到致癌物这个词还是会避而远之的那咖啡好不容易在 2016 年被 WHO 从致癌物中撤下来但又在 2018 年美国加州立法规定咖啡必须贴有癌症警告标签

那贴标签的理由是源于一种名为丙烯鲜胺的化学物质丙烯鲜胺它本身是有毒的对人和动物都具有神经毒性对动物还具有生殖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在咖啡豆烘焙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丙烯鲜胺但其实丙烯鲜胺也广泛存在于一些经过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中例如炸薯条、薯片、还有薄脆饼干等等

在 2014 年,丙烯仙胺被列入了美国国家独立学项目的致癌物报告,原因是根据对实验动物的研究,有理由预计它是一种潜在的人类致癌物。然而,并没有证据表明食用食物中的丙烯仙胺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

尽管没有证据,在 2018 年 3 月,加州法官仍然裁定所有加州咖啡销售商必须警告消费者饮用咖啡的潜在癌症风险理由是咖啡销售公司未能证明丙烯仙胺不会构成重大健康风险然而许多癌症专家对这一裁决提出了异议因为丙烯仙胺的代谢在动物和人类中存在巨大的差异

动物研究中使用的大量丙烯鲜胺与食物中的丙烯鲜胺含量无法相提并论虽然咖啡烘焙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丙烯鲜胺但实际上我们平时喝的一杯正常的咖啡中丙烯鲜胺含量仅仅在几微克级别实际的摄入量是非常低的远远达不到对人体造成危害反对的科学家们列举了咖啡对健康的有益影响比如可以改善抗氧化反应并减少炎症

美国癌症研究所的证据也得出结论说喝咖啡可以降低患子宫内膜癌和肝癌的风险于是在 2019 年,加州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又免除了咖啡的癌症警告这一项规定这个结果也是基于对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表的 1000 多项研究的审查发现喝咖啡会导致癌症的证据不足

那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说剂量毒性关系有一句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话叫做不谈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那么其实这个概念就来自于毒理学中的剂量毒性关系那虽然有一些极端情况就是剂量和毒性不呈线性关系但是呢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在

讲一个物质的毒性或者说致癌性风险的时候的话都是需要考虑摄入剂量的就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那随着这么多年的争议和讨论过去我们现在广泛被人们接受的一个观念就是喝咖啡会导致癌症的证据不足虽然说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但是得到这个结论的过程却是非常的艰辛有很多的有趣的故事那么这边就简单的和大家聊一个就是早在 1981 年当时哈佛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的院长麦克马洪教授

他发表了一篇研究是关于咖啡摄入与胰腺癌相关的一个病例对照研究那这位麦克马洪教授现在已经去世了但是他在当时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大牛他的这篇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那这个研究他采访对比了 369 例一线癌病人和 644 例其他疾病的患者那最后的结论就是他发现吸烟和一线癌呈现弱相关但是饮用咖啡和一线癌呈现出强相关那当然这个实验也是作为比较早期研究咖啡的可能的健康效益的文章之一

那也是非常知名当然在他的发表之后也是激起了非常广泛的讨论很多流行病学家也是站出来反对这个实验的观点和结论最常见的一个质疑的声音就是关于这个实验的对照组的选择那迈克马洪在他的原文中也说到那因为这个实验是在医院里面做的那对照组也是选择了医院的其他的病人而且大部分的病人都是消化道疾病的患者

那所以说质疑的声音就批评这篇文章说你用消化道疾病的话是不能代表普遍的人群的那因为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往往不能耐受咖啡那这也就会导致你的对照组的咖啡摄入量低于正常人群

这个现象在我们流行病学中被称之为选择偏移也就是说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对照组的选择没有能够很好的代表人群的暴露的分布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质疑的声音比如像

有质疑者认为在这个实验的开展过程中采访者是知道患者的疾病状态的也就是说他是知道患者是一线癌患者还是说是对照组的患者的那这有可能会导致采访者区别对待两组的病人导致一个观测者的偏移也就是信息偏移

那这个研究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告诉了我们就是在流行病学上一般来说我们会讲回顾性研究设计相比于前瞻性研究的设计

会更容易受到选择偏移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排证据等级的时候我们会把病例对照研究排在基于前瞻性设计的 RCT 和对列研究之下的一个原因当然这也并不绝对每个实验所能提供的证据等级依然取决于实验本身的设计和质量

我们都知道咖啡之所以能提神是因为其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能够起到去除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虽然许多人得益于喝完咖啡后的清醒提神效果但也有部分人大量摄入咖啡因后会产生心悸虽然每个人对咖啡的反应不同但有多项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经常喝咖啡可能会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比如 2014 年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会催分析显示,每天饮用三杯咖啡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对降低了 21%,这项会催分析回顾了 21 个前瞻性研究,涉及了 12 万例死亡和约 99 万名参与者。

另一项包括了 36 项研究的会脆分析,回顾了饮用咖啡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心力衰竭等等。研究结果发现和没有摄入咖啡相比,每天 3-5 杯的适度咖啡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 15%有关。以上我们提到的两项研究结果都是会脆分析,也就是 meta-analysis。

简单来说,meta-analysis 就是对同一个学科或者同一个问题的研究将若干项研究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那我们之前在第二期节目中也有专门提到过 meta-analysis,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参考之前的节目。刚刚我们提到的两项 meta-analysis 中,大多数都是观察性实验而不是临床实验。

一直以来与咖啡相关的研究也比较缺少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不过在今年 3 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有关咖啡对心脏急性影响方面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这个实验为期 14 天一共纳入了 100 个人采用了一种叫做交叉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

那这项实验研究了咖啡摄入和防性早博、适性早博、每日运动量、每日睡眠时间以及每日血糖变化之间的关系那这个实验的主要结局其实是防性早博那刚才提到的其他的结局都是它的次要结局

早博其实它的官方名称叫做期前收缩也就是你的心脏在跳动的正常节律中突然早跳了一次那作为患者他的感受就是好像我的心脏漏跳了一拍那早博其实是作为心率失常的一种当然它是属于一个比较早期的症状那它反映了你的心脏可能存在的一些节奏

结构上或者气质性的一些改变如果频繁发生的话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我们收回这项实验这个实验它纳入的 100 个人的平均年龄大概为 39 岁其中男女性别比为一半一半从人种的分布上来说 51%为非西班牙语译的白种人

那这些受试者他们在参加这项实验之前咖啡的饮用量各不相同那最少的可能就不怎么喝咖啡最多的可能每天喝四到五杯咖啡其中每天饮用一杯咖啡的人是最多的这个实验的实验设计其实非常有意思就是他以两天为一个周期然后

采用了两种组合也就是说这两天可以是第一天喝咖啡第二天不喝咖啡或者是第一天不喝咖啡第二天喝咖啡然后通过随机的方法把 100 个人随机进这两种组合里这样的实验设计就可以保证每个受试者不会出现连续三天喝咖啡或者连续三天不喝咖啡的情况也就避免了一个效应的累积

那在随机分配完成之后,研究者再去对比受试者在喝咖啡的天数里和不喝咖啡的天数里身体状态的一个差异。最后这项研究发现,摄入咖啡并不会导致每日防性早泊的数量明显增多,但是可能和每日适性早泊数量增多,身体活动水平提高和睡眠时长缩短有关。

那这边稍微补充一下就是防性早泊和视性早泊它其实就是都是早泊只不过一个发生的部位是在心房一个发生的部位在心室比较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在喝咖啡的日子里受试者平均每天比没喝咖啡的日子多走了一千多步不过这个实验的设计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些受试者会多走这一千步

我们猜测有可能是买咖啡的路上多走了,或者是喝完咖啡去上厕所的次数变多了。对,其实咖啡也是有一定利尿作用的。其实我们可以发现这一个实验的样本量是相对较少的,只有 100 个人,但是它却发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样顶级的期刊,这是为什么呢?

那么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是一个比较罕见的做和咖啡相关的一个随机临床对照实验也就是 RCT 那其实像咖啡这种饮食和饮食密切相关的研究是通常来说是比较难做 RCT 的因为我们关心的很多的健康结局都是长期的一个结局比如像我们之前说到的致癌性或者说一些心血管结局

都需要随访很长很长的时间那么如果要做 RCT 的话长期维持干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从暴露到结局的时间太长也会导致研究的成本非常非常的高但是对于一些短期的结局其实是可以做 RCT 的比如就像刚才的这篇研究当然它的实验设计也比较新颖也就进一步增加了它的一个创新性

在我们的节目中也是提到过很多次,就是 RCT 它一直以来都是作为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金标准,那在一手实验中也是证据等级最高的那一档,但是其实 RCT 并不是实全实美的,那比如像 RCT 一个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它的外部证实性并不好。

那所谓的外部真实性其实是相对内部真实性而言的就是一个实验的内部真实性指的是这个实验结果本身是否可靠那是否受到了选择偏移混杂偏移还有信息偏移的一个影响简单的来说就是这个实验结果对不对那么外部真实性的概念呢就是指的是这个实验的结果能否推广到实验人群以外的人群

那么我们会发现就是 RCT 可以保证内部真实性相对来说比较好但是它没有办法来保证它的外部真实性比较好那我们在讨论一个实验的外部真实性的时候通常会考虑实验人群和目标人群的一个属性上的差异以及这样的差异会不会影响实验效应的大小

那 RCT 研究通常会比较严格的去筛选实验的一个受试者所以说 RCT 研究的外部真实性往往没有那么的好那这里有一个例子就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耶鲁大学的哈维·瑞斯奇教授也就是我们系的一个非常德高望重的教授他支持给新冠重症患者使用枪绿葵作为治疗

那在当时其实已经有很多 RCT 证据去表明羌氯喹对新冠其实是没有治疗效果的但是这个教授依然坚持说应该给新冠重症患者使用这个药他的理由就是 RCT 选取的参与者主要都是相对比较健康的人群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基础疾病的人群因为要考虑到这个实验的安全性

那羌驴葵在没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上疗效不好并不代表它在重症患者上也没有疗效因为重症患者往往都是有一些基础疾病的当然这个观点也只是它的一家之言也是受到了很多其他的学者的反对的我们这里就展开讨论了当然这个实验还有另一个非常有趣的点就是说它使用了 Fitbit 作为一个可穿戴设备来测量每日的步数那

现在其实有很多的流行病学实验也在与时俱进,会使用一些可穿戴设备来作为一个暴露或者是结局的评估。最知名的设备呢,就包括了这个实验用的 Fitbit,还有就是 Apple Watch。那我们 UCLA 其实也在做一项研究,就是使用 Apple Watch 来做的。

那这些可穿戴设备在我们的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往往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非常可靠的身体的数据但是呢其实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这些赞助的公司往往会要求数据的所有权也就是说这个研究的数据是归公司所有

比如像你用 Apple Watch 做研究的话你的数据是归 Apple 的那不是我们研究者的有一些研究者其实就更希望实验的研究数据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所以说就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应用这种可穿戴设备也是有不同的一个态度前面我们聊了咖啡和癌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那么作为一个提神的饮品我们不得不聊聊咖啡和神经系统的关系

除了兴奋神经系统暂时抑制睡意以外有很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咖啡可以起到抗抑郁的效果每天适度摄入少于 6 杯咖啡的咖啡因与抑郁症和自杀风险较低相关一项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退休人员协会的大约 26 万名参与者的前瞻性堆裂研究发现每天喝 4 杯或者更多杯咖啡的人会比不喝咖啡的人抑郁的可能性低将近 10%

在另一项对包括大约 33 万名参与者的观察性研究的会催分析中,作者发现,当比较咖啡摄入量最高的人群和最低的人群时,摄入量较高的人群抑郁症的风险降低了 24%,每多喝一杯咖啡,患抑郁症的风险就会降低 8%。

对于咖啡降低抑郁风险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咖啡中天然存在的多酚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减少破坏性的氧化应激和细胞炎症它可能对一些人有神经学的益处从而起到了抗抑郁的作用但是也有研究发现无咖啡因的咖啡与自杀风险之间没有关联这也就表明可能咖啡因才是关键因素

所以另一种解释就是咖啡因本身可能会影响精神状态例如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减少焦虑改善情绪然而在少数敏感人群中摄入更多的咖啡因可能会增加焦虑躁动和失眠突然停止摄入咖啡因会导致头痛疲劳焦虑和情绪低落几天

既然讲到抑郁症的话,在这里就额外的多说一些虽然我们说咖啡可能可以降低抑郁症的风险但是这种流行病学的干预绝对不能够替代药物和治疗抑郁症一直以来受到的重视程度和其本身的危害程度是严重不匹配的一方面是由于抑郁症本身的特性导致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很难判断抑郁发作和心情差的区别

那再加上抑郁症患者本身的自制力和就医的意愿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那这也就导致了抑郁症患者往往不能够及时的就医那另一方面呢社会长期以来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也加重了抑郁症患者在社会上的处境

那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每个地方最好的精神病专科医院一定是个骂人的词那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开玩笑的性质但是本质上也反映了社会整体对于精神疾病的态度那我当时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也就是晚平南路 600 号实习的时候那边的老师就提到过说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咨询门诊的生意会比常规门诊更好一些那因为患者心理更容易接受

虽然说很多时候这两个门诊干的事情其实是一样的这些其实都从侧面反映出了我们目前社会上对于包括抑郁症在内的一些精神疾病的一个态度对于抑郁症来说及时就医及时干预很重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抑郁症之外咖啡还与一些慢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比如说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目前影响人数第二多的慢性神经性退行性疾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那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症状也是我们对帕金森患者的刻板印象就是不受控制的颤抖就是手抖此外帕金森病还会造成患者行动僵硬失眠便秘抑郁认知功能减退等等有很多流行病学研究证据表明咖啡因的摄入量增加与患帕金森疾病的风险降低有关

一项对包括对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在内的 26 项研究的系统回顾发现饮用含咖啡因咖啡的人患帕金森病的风险降低了 25%这项研究还发现咖啡因摄入量每增加 300 毫克风险就会降低 24%关于这一点的解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这样的简单来说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是大脑内多巴胺水平降低引起的

咖啡里的咖啡因可以保护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因此饮用咖啡可以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但是关于这一点以我导师为代表的一群研究者他们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我的导师认为,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中观察到的帕金森病患者饮用咖啡量减少并不能说明咖啡会保护你不得帕金森病而是因为帕金森患者的大脑功能结构的改变导致了他们相对来说不容易对咖啡因和其他的物质上瘾那我们知道帕金森病本身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那进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被诊断出来

但是在诊断之前可能患者的大脑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只是那个时候典型的症状还不是很明显所以说没有被诊断出来但是患者本身已经不容易对咖啡或者是别的物质上瘾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不管是前瞻性的对立研究还是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都发现咖啡和帕金森病发病成负相关

那当然这个说法提出的最主要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解释咖啡和帕金森的关系而是为了解释帕金森病研究领域中的另一个悖论也就是吸烟和帕金森病的一个关系大部分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都发现吸烟和帕金森病呈现出一个负相关那我们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所以说这个结果非常的反常识

那早期的研究因为是以病例对照研究为主所以当时人们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就是帕金森患者手会抖他们可能夹不住烟所以也就不抽烟了也就是在我们流行病学上这也就是一个因果倒置但是后期随着流行病学的发展有很多前瞻性的队列研究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就是吸烟和帕金森病负相关

于是人们就开始怀疑说烟草是不是真的可以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所以说才有了前面的那种解释也就是说烟草并不是一个保护因素而是因为帕金森病发病之前的大脑的功能结构改变导致了患者不容易对烟草和咖啡因等上瘾性物质上瘾当然关于这种说法不管是咖啡还是烟草和帕金森病的关系都还在研究中

这里也是列举出必要的观点供大家来参考最后我们来聊一聊作为离不开咖啡的学生或者职场人我们应该怎么喝咖啡呢目前的证据表明一天摄入咖啡因量不超过 400 毫克对于大部分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是安全的这也是美国营养指南推荐的摄入上限 400 毫克的咖啡因大概是多少其实这根据不同品牌不同咖啡品种以及加工工艺之间的差距会很大

一般来说一份浓缩的咖啡咖啡因含量会在 60 毫克每 shot 左右很多咖啡店在制作美式和拿铁的时候会加入两份 shot 再加冰和牛奶所以一杯美式或者拿铁的咖啡因含量通常在 90 到 150 毫克左右像这样的咖啡一天喝两到三杯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当然在计算一天的咖啡因摄入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除了咖啡以外的一些常见的来源比如说茶、可乐、功能饮料还有部分药物那比如像茶的话一杯茶里面含有的咖啡因的含量大概是在 30 毫克到 50 毫克左右那一罐可乐中也含有 30 毫克的咖啡因那如果是功能饮料以洪流为代表的话那一罐洪流里面大概含有 110 毫克左右的咖啡因

那药物的话比较典型的就是解热消炎震痛药那比如像三力痛那每粒三力痛里面大概含有 50 毫克的咖啡因那这是因为咖啡因它常常作为一个震痛药的佐剂来提升解热消炎震痛药本身的一个缓解疼痛的效果

那此外大家都特别爱喝的奶茶里面的咖啡因含量也是相对比较高的这是因为奶茶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浓缩程度较高的茶汤而且奶茶的体积一般比较大所以说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相对也是比较高的这也是很多人喝的奶茶以后会有心悸或者说睡不着的一个原因

除了咖啡因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咖啡中其他可能的健康问题比如说很多人在喝咖啡的时候会加入糖和咖啡伴侣来改善口感那我们上一期关于糖的节目中说过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是需要控制添加糖摄入量的所以在选择咖啡饮品的时候我们也需要留心一下里面的糖含量

举一个例子星巴克售卖的玻璃瓶装的新冰乐中一瓶中又添加了 33 克的糖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每天 25 克糖的推荐摄入量像小羊我本人最爱喝的 Tim's House 的牛肉果生椰拿铁还有星巴克的摩卡新冰乐其实都是挺不健康的食品对除了添加糖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咖啡中牛奶和奶油的一个添加量

那因为相比于冰美式很多人会选择口感更加温和的拿铁那前面我们也说到过拿铁和冰美式的区别其实就是冰美式是浓缩咖啡对水然后拿铁是浓缩咖啡对牛奶那虽然说牛奶是高质量的蛋白来源但是牛奶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是相对较高的那么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大概在 3%到 4%之间那其中有一半是饱和脂肪

当然这里说这个不是推荐大家不喝牛奶我们国家的膳食指南是推荐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应该喝 300 到 500 克的奶的只要你不是乳糖不耐受那饮食中摄取一定量的脂肪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注意饱和脂肪酸的一个摄入量那因为过量的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会造成心血管疾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的一个提高

尤其在美国,很多人会选择在咖啡里加奶油,也就是 light cream,或者是一半奶油和一半牛奶的混合咖啡伴侣,英文就叫 half and half。那奶油的脂肪含量在 18%到 30%之间,这个其实已经很高了。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格外流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那也是因为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一直是美国公共卫生的一个重大难题所以在美国有一些地区就会推荐当地的居民尽可能选择脱脂和低脂牛奶那当然口感就是另一个需要考虑问题了因为就是很多风味物质都是容易脂质的所以说你把脂肪给脱掉以后的话这样的牛奶或者这样的牛奶做出来的咖啡可能会比较水就并不好喝并不好喝

当然随着食品工艺的发展现在市面上的牛奶替代品也是越来越多包括燕麦奶 杏仁奶不管怎么选择希望大家在考虑口感的同时也能兼顾到营养和健康

那这里再稍微和大家额外聊一句就是美国人非常喜欢加的这个 light cream 那其实我们当时误解它是国内用的淡奶油那其实并不是啊它其实就是一个脂肪含量比牛奶更高的一个咖啡伴侣那国内用的那些烘焙教程上讲的淡奶油其实在美国叫 whipping cream 或者叫 heavy cream 那个其实它的脂肪含量会更高

那我们大名鼎鼎的科技与混合产品三花淡奶里面加的是什么呢那其实三花淡奶它翻译成英文叫做 evaporated milk 其实也就是浓缩后的一个牛奶那三花淡奶在制作的过程中其实脱去了牛奶中 60%左右的水然后再加入了一些食品添加剂比如像防腐剂和蒸层剂然后进行一个售卖那其实它本质上就是一个浓缩的牛奶

我们说它是科技鱼很活是因为它是添加的目的是让你的高糖显得比较浑厚就是要的是那个奶白色那你正常的奶白色是通过你熬煮的手段把食材中的脂肪给熬出来然后乳化产生的一个奶白色然后你直接叫三化淡奶就是你的那个乳脂直接进去了所以说就是一个非常省时省工的一个办法

就并不是说三花淡奶本身是一个不好的东西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合理的一个食品添加剂它本身也是港式奶茶里面非常常用的一个配料只不过就是不良商家会用它来通过添加三花淡奶的方法来让高汤变得比较视觉上更加的醇厚和浓厚

那今天这期节目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咖啡和流行病学相关的一些知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和我们互动交流那今天这期节目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期再见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