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85.手把手教你跨境电商独立站SEO第四期:我居然通过学习SEO学会了选品?如何判断自己的选品是否适合SEO?

Vol85.手把手教你跨境电商独立站SEO第四期:我居然通过学习SEO学会了选品?如何判断自己的选品是否适合SEO?

2024/1/12
logo of podcast 跨境电商独立站新人宝典

跨境电商独立站新人宝典

Shownotes Transcript

接下来,我将分别把前面一期中提到的SEO六步,一步一步更加细致的、执行向的分解,以便让纯新人对SEO,从概念再到具体执行落地,都有极致丝滑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希望和我一样的初级选手共勉,通过正确的学习和认识,避免焦虑与内耗。

(B站评论)

手把手教你跨境电商独立站SEO第三步:沉浸式搞懂SEO|六步学会SEO)

首先我们再回顾总结一下SEO的六步:

基础三步:我们围绕选品,挖局用户需求,时间沉淀和内容价值将是唯二的影响因素。

  • 电商的SEO中,选品,其实就是最基础的【关键词Keyword】。
  • 再进一步,我们需要继续寻找垂直细分类目的选品,即是【长尾关键词Long tail keyword】研究,某些教程攻略也会【利基市场niche】这个词。
  • 当正式确定好细分市场,我们需要充分【挖掘用户需求】,坚持持续的输出各类有价值的内容,真切地满足用户需求。这个内容包括【产品本身】、【攻略】、【教程】等等一切用户有可能产生搜索意向的内容。

进阶三步:主动出击,拓展丰富我们的内容和渠道,投入资源成为最核心影响因素。

4.丰富你的内容载体:【视频】、【图片】、【文字】;丰富你的内容形式:【FAQ】、【HOW TO】、【Review】等等等等。

5.丰富你的内容发布渠道:社交媒体、论坛等等。

6.进一步丰富你的外部露出机会:比如合作外链、合作Guest Post、

本期我们详实地讨论第一步:选品研究/关键词研究,从而帮助你有更多选品思维,更重要的,能判断自己的品类是否适合SEO流量渠道。

如果你能耐心读完六篇结束后,我相信你会对SEO,甚至是用户思维与用户需求有全新的理解。

(可能99%的互联网人都被“用户需求”这个词蹂躏过,但以我的观察,90%的互联网人就算到离职转行的那一天,仍然对“用户需求”这四个字没有正确的理解)

选品前序:跨境电商的黑暗森林法则

社群和社媒上被问过、讨论过最多的话题,没有之一,就是选品。没有之一。

首先,如果你是盼着我这篇文章直接告诉你,某某品类可做,冲!那请抓紧关掉。同时,我也劝你,如果看到有博主这么做,也可以关掉了。

其次,如果你是盼着这篇文章直接告诉你一个准确的数据判断公式或者告诉你一键点击即可成功选品的工具,那也可以划走了。

为什么,三个最基础最简单的逻辑:

1)如果我能,或者有一个工具能,如此准确的判断哪个品必定爆赚,那么我在这扯这么多干嘛?我自己去做不香吗?

2)就算我能,一是我绝不会无偿分享;二是很多机会就算直接塞嘴里喂给新人,很可能也接不住。

3)跨境电商独立站,和Web3有点像,它们都具有黑暗森林法则的特征。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人爱问别人请问你做什么品,然后被呛被怼。给你说了,让你去抄?让你去增加竞争力?让你卷同行?你要知道,像玩亚马逊平台的,跟卖甚至成了一个产业链,很多知识博主舔着脸教别人跟卖或者出售相关工具。而抄袭友商,也是国内独立站玩家默认的最佳实践玩法。

你都别说大卖了,我一个小小小卖,都被抄过,about us里的文字一个字都不带变的,所有产品比我便宜5-10%。

当你了解这个逻辑后,你应该能意识到一个道理:

市面上所有的选品攻略或教程,包括我这篇内容,请都持有质疑辩证的态度去看。也请不要抱有任何:一篇速成、一键暴富的愚蠢期待。

跨境电商SEO,什么是Keywords

但凡你刷过任何SEO的教程,你都会看到所有博主无数次强调关键词Keyword这个概念。然后会把你整懵:关键词这三个字我明明认识,为什么被他们这么一讲,我却不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还记得我上一期内容嘛,SEO并不是跨境电商专属,很多博主在讲SEO时,并不是针对咱们跨境卖家的,他有可能是针对内容Blogger讲、针对资讯媒体门户讲、针对数字营销领域从业人员讲的。

而【关键词】于跨境电商而言,就是你的选品!用户想买什么,搜索什么产品名,那个产品名就是你的最主要关键词。

你想卖dog harness,那dog harness 就是你的关键词。

你想卖phone case ,那phone case 就是你的关键词。

因此你无需再为这个关键词这个SEO概念所困扰。

当然,随着六期教程结束,你会对keywords有更丰富的理解,以及会有更多元的选品思路。

SEO选品法:如何判断我的品类是否适合SEO?

首先第一步,我们如何判断我们的品是否适合SEO这个流量?正如我上一篇讲的,独立站流量来源渠道有多种,选择最合适你的即可,并不是所有品类都必须要去磕SEO,甚至,有些品就算死磕SEO,也不会有一丁点效果。不必为难自己,更不要看着SEO割韭菜博主说SEO真香,你就误以为自己太笨不会,导致没有SEO流量。放心,你的品可能根本就不适合SEO。

那么如何判断呢?

我之前讲过,选品,拢共就两大类!我将其再进一步简化总结:

1)兴趣电商式选品:这类产品通过社媒的视频或图文种草,会有更好的效果。当你通过社媒的触达,临时激发了用户的购买欲望,也就是说,有可能用户本身并没有购物需求,但是你突然po的一个包包,被姐妹看到了,她觉得特别特比好看,可能就会前往购买。这类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常规服饰、饰品等各类,以好看、好玩为特征的产品。‘

2)传统电商式选品:这类产品是人们日常需求型产品,天冷了我需要买一双手套;耳机坏了我需要买一副新耳机;想学习滑雪我需要买一个滑雪头盔。

所以你会发现

1)第一种种草式选品,社媒的流量渠道可能更优,fb、ins、tk等。以国内为例,也就是某音,某红薯便是这种打法。

2)第二种传统式选品,流量渠道将会更多地要来源于谷歌搜索引擎(SEO/SEM)或者购物平台如amazon。以国内为例,也就是某宝某东某多便是这种打法。(而国内,由于某度过于拉跨,用户往往会直接去tb或某东进行搜索商品并购物,中国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心智早已经被tb/某东/某多占据)

当然,也有一些补充:

1两者具有流量和转化的承接关系,比如我在某红薯被种草了一个滑雪头盔,就算他有署店可以下单,我也不会在署店购买,任何购物成交的动作我都更习惯性地倾向于去某宝,我会转身去某宝搜这个滑雪头盔,从而完成交易转化。但是不得不否认,我这个成交流量来源是来自社交媒体。

所以你就可以理解很多人可能投meta、tk的广子虽然没有实际转化,但可能客户反手会去google/amz搜索你的品牌名,从而去下单。

2两者并非二选一的关系,可以两个流量通吃。也就是很多品类其实两者都挺合适。只是对于个卖新人而言,需要将更有限的精力资源放到更容易拿结果的渠道。

我们举一个实例,假如我是卖耳饰饰品,我有两种传播途径:一种是谷歌搜索引擎的文字,一种是社媒的图文。你认为以下哪种露出形式,更容易抓住消费者?

一种是在社媒上的图片feed,一种是谷歌搜索引擎的文字列表。显而易见,对于这种需要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产品好看、提升质感的产品,一定是通过更优秀的内容素材,在社媒上更容易抓住消费者。

(来源小红书)

退一步讲,假设一个卖饰品的、常规服饰的卖家就是想死磕SEO,你会发现他也会寸步难行,最起码在on-page站内的SEO策略上,几乎没有可以太多可作为的内容优化空间(因为没什么内容可讲,衣服就是那么一件衣服,耳饰就是那么个耳饰,有什么可写的呢?10张产品图20张lifestyle图5个视频10个买家秀还不够说明一切吗?)而能做的就是off-page站外,进行大量的站外投放、媒体合作、blogger合作等。(这是后话,以后慢慢讲)

所以,当你的产品是属于第二类:以用户实际需求触发了搜索并购物的意向,那么你的品类将会更适合SEO。

告别焦虑,正视SEO

本篇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让新人正视SEO。

一是从心态而言:避免焦虑与内耗,避免每次看到博主说SEO免费流量真香,就开始自我质疑、自我否定。

二是从实践而言:

假如你正在选品,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更适合以上哪个方向,不用顾虑太多,就单方面从你的个人购物偏好、工作经验、能力特长等多方面,更适合哪个。

假如你已经选好了品类正准备开冲,可以根据自己的品类方向,第一时间选择合适的流量发力点,而不用浪费时间浪费心情在无意义的努力上。

下一篇,我们将进一步,通过长尾关键词研究,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