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入鸡蛋
你好,今天我来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名字叫做《胡适口述自传》。胡适一辈子都是公众人物,有很多的传记,有人说他简直是玻璃缸里的一条金鱼,摇头摆尾,浮沉上下,一生都被千万只眼睛注视着。胡适也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对思想家来说,真正的传记应该都是个人思想史。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本《胡适》口述自传是最好的选择这本书讲的不是他的人生经历而是由他对自己的思想和学术历程做完整回顾
这还不是一般的回忆我来出一个冷谜语吧什么比一个大学者讲课更有智慧呢那就是两个睿智的学者来对话这本书就是这么一本对话录胡适说讲演要深入浅出教书要悲之无甚高论也就是以浅显简明为主
为什么呢因为听众啊太多水平不一当他和学问与自己接近的人谈话时就能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来我们读书啊也能感受到对话录往往比讲稿更精彩
和胡适对话的是美籍华人学者著名的历史学家唐德纲你别觉得口述啊就等于是随意非正式口述历史是当代史学的前沿领域这本书是唐德纲在哥伦比亚大学当教授时负责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计划
两个人是全程英语对话录音唐德纲不光是负责记录整理翻译他还在每一章的后面附上了比正文还长的批注精彩程度不亚于胡适的讲述部分为什么呢因为除了注解他还动用了大量的学术论据和胡适针锋相对的抬杠有人说看这本书要先看德纲后看胡适
在这本书里唐德刚对胡适的批评完全不留情面让人很难想象胡适是他的老师也是他最尊敬的人唐德刚说是只先生生前教导我们时喜欢引用洞山和尚的残忠公案洞山和尚最敬重老师云牙和尚有人问他你肯先师也无也就是赞不赞成你老师的话呢洞山回答半肯
半不肯若全肯即辜负先师也这是胡适最推崇的怀疑精神也就是我爱我老师我更爱真理所以呢我下面的讲述啊主要就是胡适的思想立场和学术特点既要为您讲胡适怎么看问题也要给您讲唐德纲怎么和他抬杠的
在这本抬杠版的《胡适思想史》里,我们先来说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胡适的实用主义和自由派思想标签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的解读原则就是,凡是大家熟悉的内容,比如说胡适的人生经历,我尽量的少说,但本书的开篇第一章,胡适讲家族和父辈的内容还不能完全的略过去。
胡适说蔡元培在为他的成名作《中国哲学史大纲》写叙事搞错了一件事,他的祖籍是安徽济西,蔡元培误以为他来自著名的旺族济西胡家。胡适说自己的祖上是当地的一个小户人家,世代经营茶叶,他的父亲早年做过木僚,
中年后到台湾做官胡适从幼年起在家属接受了完整的传统教育后来考进了中国最早的大学之一上海的中国工学 14 岁那年他在母亲的安排下和妻子江东秀订婚了我们知道思想新潮的胡适和这位小脚夫人过了一辈子为什么必须要说这段呢唐德刚说啊
这就说明胡适一辈子没有摆脱宗法社会的旧伦理科举时代的旧观念胡适被称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私生活啊我们不讨论胡适的言行也恪守着传统中国文化的君子之风同时唐德刚这里啊也对他的思想提出了批评他说胡适生在上海但回忆还是必须从宗族
门第说起这就是在无意间保存了传统读书人的旧习惯另外胡适虽然主要受到西方思想影响但他的学术方法也是来自中国传统怀疑精神是出自于宋代儒家学者治学方法是清代钱家学派的考据风格不过胡适自己可不这么认为我们后面还会说到 1910 年胡适
20 岁时考取了公牌赴美留学生,胡适说那批 72 个名额里,他考了 55 名,很接近榜尾,幸好在国文考试里写了一篇考据风格的短文,拿到了满分。我们还知道一件异事,他在美国一开始是学农业的,因为做实验时没法给 30 种苹果分类,才改学了文科。但在这本书里,胡适回忆说,不是那样的,不是 30 种苹果,
而是 400 种他年轻时记忆好虽然在国内时没见过苹果死记硬背的话也能通过真正的问题就在于他当时看到了就算考过去自己也很快就忘掉那些知识当时中国和美国的农业科技相差太远学成之后回国没法施展
而且自己的兴趣也不在这里他后来经常的告诫年轻人要以兴趣和天赋来选择职业不要按照社会时尚或者是自以为的外部需要来择业他本科毕业时同时完成了哲学和心理学英国文学政治经济学这三个专业的学业
胡适认为促使自己改行甚至改变思想的是更大的原因,国内在 1911 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成立民国,这是当时亚洲唯一的共和国,这让他对美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胡适是民国时期有名的亲美派,他一生七次到美国,前后加起来在那里生活了 25 年。
我们看胡适的年谱,他就没怎么到过其他的国家,在美国他完全就融入了上流社会,是美国人最熟悉的中国人,他一生获得的 35 个荣誉博士里,有 31 个是美国高校颁发的。
在他刚到美国留学时,安排他生活的是个北美基督教青年协会主席一家,他经常交往的美国朋友是大学里的犹太裔教授,大学生,都是美国的精英文化代表。我觉得还有一个细节能说明美国文化对他的影响多深,虽然他不信教,却是当时收藏中文版圣经版本最多的人。
在这些人的影响下胡适对美国政治做过专门的研究他的政治学的教授给他的任务就是订三份支持不同总统的纽约报纸从候选人里选一个自己支持的人每天做一次报纸摘要写出报告
期末考试是对所有的竞选违规案例做比较研究这就让胡适对美国的政治有了一个完整的体验他发现当时美国政治的表现是很鲜活的那次大选的结果是威尔逊当选第 28 任美国总统
他看到宿舍的女清洁工不选威尔逊,因为她老婆死了,刚一年就再婚了。斯坦福大学的校长也不支持威尔逊,理由是威尔逊当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时,给一个教授的夫人送过花儿,
胡适就说不要以为女佣和大学校长的政治观念就一定有本质的区别他也体验到了美国人当时的政治热情在 1915 年的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里他的导师著名的哲学家杜威夫妇加入了游行队伍当众发表演说教授们直接参加政治给他的影响很大胡适说这决定了他毕生关注中国政治
他认为这是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应有责任当然了今天看除了在抗战期间担任过四年驻美大使他很少参与实际的政治事务这时候唐德纲又出来抬杠了他认为胡适对美国文化一往情深那是因为他接触到的现实啊不完整唐德纲是 1948 年到美国留学的住在平民窟里每天在餐馆啊要打 12 个小时的工接触的是美国底层社会
他说胡适这批公派的留学生当年过的是少爷小姐的生活学杂费全免住高级公寓胡适当年是和宋子文住在一个宿舍楼里每月生活费有 80 美元这在 1910 年是什么概念呢
当时著名的作家张恨水做杂志编辑的月薪是银元 6 元不到 2.5 美元所以在这本书的原版录音里胡适说自己被扣了 15 美元之后变穷了唐德刚用四川话说胡老师你穷傻子穷啊
唐德刚说胡适一辈子都不知道美国的另一面他到美国留学时美国正处于长达百年的排华运动中大批华裔移民正遭受着迫害胡适这些留美学生从来没有为那些同胞说过一句话这真的是多多怪事另外胡适不懂经济
这也是他谈政治时的致命伤最重要的就是这埋下了胡适思想当中的一个弱点他只能看到西方文化的长处忽视了他的缺陷和问题不过唐德纲也承认这也无可厚非中国最需要的是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点如果那个时代只强调西方的缺陷很容易退回到固步自封的状态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胡适思想的主要形成阶段,失从于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这个时期胡适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哲学系转到了哥伦比亚大学,
康德刚刚在这里就解释,康奈尔大学当年属于新维新主义哲学阵营,也就是把康德的抽象观念具体化,伦理化,简单说就是最后搞出了一套无神的宗教。胡适的思想天分很高,很快就发现这里面不对劲,才转头到了杜威门下。胡适说,杜威讲课的语速非常慢,对每个字都反复的推敲,这种对表达的严肃对他的影响很大。
实用主义的思想方式是什么样的呢?胡适总结,一共有五个步骤,第一个阶段是困惑和疑虑,这是引发认真思考的前奏,第二个阶段是辨认自己困惑的到底是什么,第三个阶段是提出一个或几个解决问题的假设,
第四个阶段是对假设进行筛选和论证找到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五个阶段就是最后的求证了对所选择的假设进行证明这是人通过理性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胡适的那句明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完整过程其实就是这样的胡适认为这就是一种推理法就像是古代的阿波罗的一个传说聪明人能从地上的印记
述之掉落的细节,推论出走丢了的马跑到了哪里去了过去这种推理思考主要应用在科学领域杜威的实证主义把他引向了人文和社科研究胡适觉得自己那么爱搞考据不是为了考证而考证而是要为思想找到证据不过胡适最尊敬的导师杜威却害得他很久才拿到了学位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说到了第二部分
胡适的学术成就胡适有一段著名的公案他回国时啊号称是胡博士其实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康德纲就在割打交力时最了解学校的内幕他说啊胡适的求学之路啊是成也度微败也度微像度微那种世界文明的大教授名气大智学盲对指导的学生啊不怎么在乎
结果就是名教授的研究生往往一上答辩的考场如同就是上了法场失败率是极高首先说胡适的毕业论文够不够博士水平那绝对是够因为那篇 9 万字的论文先秦明学史就是他后来的代表作
中国哲学史大纲的雏形但答辩的几位主考都不懂汉学和中文导师杜威更是连论文都没怎么翻过这就导致了答辩没有通过责任其实并不在胡适胡适这时已经接到了蔡元培请他到北大当教授的聘书等不了了只能放弃修改论文匆匆的就回国了
几年后杜威到中国看到了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也觉得很惭愧此后胡适没时间回疙瘩所以领取博士学位是多年之后了我们都知道这本大名鼎鼎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其实只有上半部在白话文运动里胡适的论迪古文学家黄侃就调侃他是著作奸太监的奸
因为他写哲学史和白话文学史都只是只有上半部下半部分没有我们看这个段子有两个含义
一个是中国哲学史大纲属于半成品第二个就是质量过硬连论迪也不能说不好那我们就来说说这半部著作好在哪里呢中国古代的各派哲学思想当然是有条理有系统的没有系统的就只能是零碎片段不称其为思想哲学家金月林称之为石架子也就是实际的架构但自古以来中国学者始终没有把它成功的打起来
胡适这本书的开创性在于从实用主义思想和西方哲学史里找到了一套方法对中国古代的思想学说进行了解释和重建树立了全新的学术典范他整理哲学史料的办法有三种教堪训估和
贯通教堪训估就是细密的考证也就是小心求证而贯通啊就是寻找一条有头绪有条理的脉络容纳历史上的各家思想这属于大胆假设胡适在这本书里说他搞学术研究从来都是围绕方法来打转也就是高度关注研究对象使用的是什么思想方法这也是受杜威的影响比如杜威给他讲过
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为什么在中世纪又变得很重要,因为基督教需要用它来证实宗教信仰是严密的,否则神学理论就会变得支离破碎。同样的道理,佛教发展出了演绎法,也就是中文翻译的阴明法,墨家思想有细密的推理法,就是为了从逻辑上证明鬼神的存在。
有人就说胡适的学术建树啊很一般出名是因为有人格魅力那么到底怎么评价胡适的学术成就呢汤德刚说胡适是九项全能的专家学者哪九项呢第一古代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就是政治思想研究第三是史学研究第四是
文学思想研究第五是哲学史研究第六是文学史研究第七是古代典籍文献的考据第八是洪学的艺术研究第九是洪学的文史考证这九项既不是唐德纲总结的也不是胡适自己说的而是特殊历史时期集中批判胡适的时候总结出来的却恰恰点明了他的研究领域
当胡适看到那些批判文章时既不急也不恼而是说看起来我过去的工作没少做唐德刚把这九类学术批判的目录拿给他看问他能不能按中国人的习惯再找出一项凑一个整数呢
胡适大笑着说,九项啊九项,其实还是能凑出第十项的,我们知道,胡适对佛教历史的也做过很多的研究,胡适智学广博也可以说是非常的杂,同时他的研究也很实在,并没有因为名气大就高来高去,他 19 岁时开始做石精铸解,到 70 岁的时候还在搞水晶铸烤锯,可以说都是绣花针的喜之功夫,
那么他的学术水平到底怎么样呢汤德刚说 50 年代末有一位中国近代史专家拜访胡适谈了一个多小时对他非常的佩服说胡适之在任何一行都有他的高等常识真了不起汤德刚问高在哪里呢对方回答都在二三流专家以上的水平可以说胡适的学问特点就是博学和通才
在单独的一行,他的学识比不上一流的专家,但因为通才,见识就相对的专才要高。很多行业的顶尖人物都是这样,不见得哪个方面登峰造极,但能样样达到二流高手,别人就远远赶不上。很多行业的头部企业也是这样,胡适经常遭受反驳和攻击,也是因为他每个学科都参与。
当年台湾也一直有学者在批胡适比如说史学家钱穆但是唐德纲说钱穆可以在国学上和胡适论战但胡适学问里最精彩的西方学术钱穆就没有发言权了
胡适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的贡献应该说是致力于文化启蒙和中国学术的现代化工作在其他传记里我们可以读到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里参与的历史事件这里主要说的就是他的思想
胡适在这本书里说中外对五四运动都有误解比如说他曾经被美国的一家机构评为了全球 100 位最著名的人物理由就是为中国发明了一种新的语言这个理由呢不光他担不起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担得起
那么他当时要做的又是什么呢首先他觉得新文化运动的含义是中国传统文化需要重新生长同时他也应该是一个新思想运动也就是吸收西方的新观念实际上啊
更喜欢的一个词是中国文艺复兴,它要做的是推进四件事,第一件是用批判的态度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研究当前的具体问题,所以它要推动语言文字改革,改良文学,其他需要改进的还有妇女解放,婚姻,教育和家庭等等问题,这都是文艺复兴当中的实际问题。
接下来的第二件事叫输入学理,也就是从国外输入新理论新思想,目的还是帮助中国人解决今天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从新思想、新科学到西方文学艺术,都是在那个时代秉承这种思想引入中国的。第三件事叫整理国故,也就是对传统学术思想进行改造。胡适认为国故的故可以解释成死亡了,过去了,
他虽然研究了一辈子中国传统学术,但坚持对旧文化的系统批判,这是学术界对胡适思想争议最大的一点,也是我们直到今天仍然要讨论的。比如,唐德纲就认为,胡适这方面的主张过于倾向西化,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与传统相结合。第四件事是上述三点完成后的设想,胡适称为再造文明。
含义就是新文化运动的终极目的是通过严肃分析中国人生活当中的现实问题输入西方的新观念新思想批判重建旧文化产生出一种新的文明这才是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完整思想咱们说完了胡适的思想立场和学术观点文化观点作为一部思想史我们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要讨论那就是胡适的思想有哪些重要的转折和发展阶段
单说这个问题啊,那一句话就能够概括,胡适自从青年时代思想成型,就一辈子没有变过,他在 50 年里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我在为您解读梁树明的《思想传记》时曾经提到过,梁树明说胡适有思想系统,但是很浅,这也就合理,那么早就成型了,之后不再进化,当然是浅了。
然而,胡适的人格魅力也正表现在这里,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他也不改自己的温和态度,既不激进也不消极,既不过火也不油滑,始终保持从容平和的态度。我觉得,其中最值得向您介绍的不是他的思想观点,而是他的思想风度,关键词就是"容忍",
在胡适的价值体系里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宽恕和体谅他人是他从小在母亲那里学到的处事原则他认为人类的认知习惯是党通伐异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和行为在历史上
宗教自由思想自由政治自由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容忍的态度他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既不信有一个意志有意志的神也不信灵魂不朽但能容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信徒他说啊这样的事啊要反过来看
世界上大多数的人是信神的既然他们能有雅量容忍自己的无神论自己也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在白话文运动里他在从美国写给陈独秀的信里就说这件事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定的希望大家平心静气的研究这个问题
推动白话文运动的立场不能退缩但也不能不许别人反对看独秀就回答这件事啊是非分明绝不容许反对者有讨论的余地胡适后来就回忆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了还是觉得不许别人反对的态度更容易引起反感
我觉得呀从思想气质上来说胡逊的平常心态和理性主张特别适合用来平衡鲁迅的深邃犀利和毫不妥协因为文化地位相当他俩常常啊就被拿来做对比他们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两条出路由于立场不同鲁迅生前啊对胡逊有很多的差评但是啊鲁迅在世时胡逊说他和自己是同路人鲁迅去世后
他还是强调绝不能抹杀鲁迅在近代文化史上的重要贡献也许胡适代表着中国人文精神当中基础的一面有了足够多的胡适这样的平和思想者才能有更好的土壤来产生鲁迅这样的深刻思想者
所以啊唐德刚也以批评胡适作为了最不辜负老师的方式在评价胡适的自由主义时照样是火力全开他说美国有自由女神胡适简直就是自由男神了
但你问问这位男神自由到底是什么呢?他回答的是:都是人人知道的常识,因为它只是在直觉上为自由而自由,只有一种孤立的自由观。唐德纲认为,自由作为一种价值,应该和社会当中的其他相关因素形成连续性的价值体系,胡适的思想还需要继续的向前推进才行。尽管如此,他还是给了胡适非常高的历史定位。
他做过一项中国思想史研究列出了从古至今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 100 个人胡适是其中距现代最近的一位总结关于胡适的个人思想史我就为您介绍到这下面咱们简单的回顾一下
他的思想形成于美国留学期间,在思想上秉承实证主义认识论,主张自由主义,认为关心政治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但他的学生唐德刚指出,洋派的胡适并没有摆脱传统伦理的观念,他对美国政治文化的推崇态度是很片面的。
胡适的学术特点是使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论涉及广泛在每个学科里都达到了二流专家的水平他最大的贡献就在于致力于文化启蒙和中国学术的现代化工作他认为新文化运动应该称为中国文艺复兴具体的路线就是评估传统文化价值输入西方学理整理国故最终就实现了再造文明
作为思想家胡适从青年起思想没有发生过大的转变但他有自己的思想系统最可贵的就是他身体力行的容忍态度最后引用一句胡适的话来结束本期的音频
人生是为了追求幸福与快乐人追求的快乐的范围很广例如财富婚姻事业工作等等我认为人生的快乐就是知识的快乐做研究的快乐找真理的快乐求证据的快乐从求知识的欲望与方法中深深体会到人生是有限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人生去探求无穷的知识实在是非常
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