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292-10000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1292-10000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2025/5/29
logo of podcast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我将解读《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一书,帮助大家更科学地看待自身难以改变又令人不满意的行为,找到有效途径提升自我。书中指出,人的行为特质有些可改变,有些不可改变,有些则需付出巨大努力才能改变。我们需要区分这些特质,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对于可改变的行为,我们要鼓起勇气,积极改变;对于不可改变的特质,我们要接纳它们,学习应对技巧,尽量减少它们对生活的影响。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可改变的行为上,才是提升自我的最明智方式。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主要探讨了如何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看待自身不足。作者指出,有些行为特质是可以改变的,有些则不能,关键在于区分它们并采取相应的策略。通过案例分析,作者强调了正视问题、积极改变和接纳现实的重要性。
  • 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待自身不足
  • 区分可改变和不可改变的行为特质
  • 正视问题,积极改变,接纳现实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好,今天我来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名字叫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 20 万字。我来为您讲述书中的精髓,怎样更科学地看待自己很难改变的,又令自己不满意的行为,找到一条自我提升的最有效的途径,做出最明智的改变。是,

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多少都会有一些自己不太喜欢自己的地方比如被焦虑抑郁不安全感这些不良情绪困扰严重的时候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有的人可能有酗酒的习惯有的人想戒烟一直戒不掉还有的女生一直想要减肥但又管不住嘴懊恼的不行

这些给自己带来不满但又不能改变的现状都有可能让我们的幸福感大大降低更严重的就是有的时候这些对自己的不满表现太活跃了你对你觉得呀好像要大难临头了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别着急今天我来为您解读的这本书会告诉我们怎么样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科学的看待自己本

本书的作者马丁·塞里格曼是世界公认的积极心理学之父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弊病引导心理学不再只关注人性黑暗脆弱和痛苦的一面应该关注人类的美德优势大力提倡建立积极心理学并为这门新的学科奠定了结构体系

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也帮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 1998 年塞里格曼博士以史上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可见他的业界地位

他还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者很擅长把深奥的心理学研究和大众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他的著作超过了 20 本被译成了多种语言畅销全球 20 年销量超过了 200 万册

除了今天介绍的这本书之外还有《真实的幸福》《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交出乐观的孩子》等等这几本书作为赛利格曼的幸福科系列今天为您讲的这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就告诉我们之所以会出现那些情绪困扰是因为人们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这本书跟其他的书不同在于它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情绪问题

以往应对负面情绪人们会向自我提升和心理治疗寻求帮助但有的时候也没什么效果而生物精神病学研究表明大部分的人格特质都具有高度的遗传性在经

经过大量的分析比较研究之后塞里格曼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关于存在于我们身上的一些行为特质有些是我们能够改变的有些是不能改变的也有一些是要历经千难万险才能有一点改变的

那怎么区分哪些是可以改变哪些不能改变面对这些行为特质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呢今天的本期音频我就通过四个有趣的案例一起来讲一讲关于人的行为特质哪些是能够改变的哪些是不能够改变的以及怎样面对这些特质实现自我提升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案例美国第 40 任总统里根的女儿帕蒂·戴维斯因为和一位摇滚歌手私混而中途退学还曾染上了毒瘾 1994 年她又做了一件更不靠谱的事为美国《花花公子》杂志拍了一张裸照

在帕蒂的畅销书当中,他把他的问题都归罪于他的父母,他的妈妈在他八岁的时候打了他一耳光,这件事让他耿耿于怀,因为父母太相爱,所以他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他认为童年的经历造成了他的放荡不羁和历经叛道,帕蒂的责怪有道理吗?

这个案例涉及的是童年经历的问题你可能啊听说过这样的观点童年经历对一个人成年之后的性格和行为会产生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

赛里格曼认为这种看法其实并没有科学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童年的主要创伤可能对成人人格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很小也并不是一辈子都改变不了的你没有任何理由把成年时的抑郁焦虑不美满的婚姻吸毒等等问题都

归到儿时的生活上研究表明基因对成人人格有很大的影响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是极其小的那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把成年后的问题归因到童年经历上呢赛里哥曼说生活当中充满了挫折比如离婚失业

人们会感觉做人很失败但为了减轻罪恶感和羞耻感一些人愿意把责任推给别人责怪其他人甚至责怪这个社会体系把自己变成受害者而不是失败者这样就提升了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可以得到同情帮助交到新的朋友所以人们更愿意把自己成年后的问题说成是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在心理治疗上有一种方式是让过去创伤事件的情绪再现通过这种方式试图让不好的情绪宣泄出来可是作者也说了这种方式是可以带给人短暂的解脱但不能治愈成年的问题重新经历一次童年的创伤不会对成年人的人格问题有任何的帮助那到底应该怎么面对成年后自身存在的问题呢作者说回避和宣泄都不是解决办法

在里格曼发现差不多所有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效果都是很有限只有 65%的缓解率想要治愈心理问题必须把一种古老的美德和有效干预相结合这种美德就是勇气

这也是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主张那进一步说就是要证实自己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策略实现有价值有效果的持久改变在心理治疗当中有一个发现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自我改变

这里作者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你未来的生命地毯不是由你之前的编织所决定即使你改变不了你所用的材料但你也能改变所知的图案所以对于那些可以改变的行为我们要鼓足勇气用积极的态度去改变它们对于那些有着一定生理限制的行为和人格特质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我们要接纳它们然后学习一些好的技巧和方法来应对

尽量的让他们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这就是作者认为的对待自身问题的科学态度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可以改变的行为上才是提升自我的最明智的方式

我们回头看看,帕蒂的责怪其实是没有道理的,童年的经历不能作为他成年后行为放荡的借口,他应该正视自己的问题,找到积极的方式去改变自己不当的行为,而且改变一直就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应对自身问题的态度童年的经历对成年后的影响并不是不能改变的面对成年后的问题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有效的改变方法不是找个简单的理由回避也不是情绪上的宣泄

对于那些可以改变的行为我们要鼓足勇气用积极的态度去改变他们对于那些有着一定生理限制的行为和人格特质虽然我们没办法改变但是我们要接纳他们然后学习一些好的技巧和方法来应对尽量的让他们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这就是作者认为的对待自身问题的科学态度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可以改变的行为上

才是提升自我的最明智的方式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案例美国有一个热门的脱口秀主持人名字叫做奥普拉温弗瑞他采用低卡路里的减肥方法非常的有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体重从 168 斤减到了 108 斤变得窈窕漂亮真的是让人羡慕奥普拉对这种减肥法大为赞赏于是这种低卡路里饮食的减肥也就是节食法

迅速的就火爆了起来但是不到一年大家就发现屏幕上的奥普拉一点一点的胖了回来又回到了原来的 168 斤于是奥普拉怒斥这种减肥法这种减肥法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我们要讲的这一个话题呢就是关于减肥减肥是很多人都关注的

下面的观点可能会让你有些失望作者告诉我们通过节食来减肥是注定会失败的也就是说肥胖这件事就属于不能改变的从长远来看节食不仅不能减肥还会让你更胖而且会危害健康甚至会导致饮食失调得贪食症或者是抑郁症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科学家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老鼠一旦挨过饿就会永远的改变处理食物的方式它们的体重恢复之后新陈代谢就会慢下来身体会更喜欢脂肪多的食物体内也会储存更多的脂肪饥饿和狂吃的循环经历的越多它们就会储存更多的能量

人类看起来好像也是这样,节食以后人的身体从根本上改变了处理食物的方式,节食的人对食物的欲望变得很强烈,他们的身体在不断的积蓄能量,跟没有减肥的人比,他们日常活动所消耗的卡路里少,增加体重需要的卡路里也比正常人的少,他们通常都变得很懒散,这是积蓄能量的一种方式。

所以很多减肥的人不仅体重反弹到原来的重量而且会比以前更重如果节食的人第二次使用了这种方法减肥时体重会更难降下来所以作者就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减肥方法能够长期有效所以所有的研究都基本显示了同样的结果

通过节食减肥的人大部分会在四五年内重新的胖起来只会有极少数的人能够保持苗条的身材还有一点就是自然体重会阻止你变得太胖或者是太瘦这是合乎生物学原理的身体通过拒绝释放脂肪减慢新陈代谢的速度和强烈的进食欲望来维持自然体重

越不吃东西这个机制就变得越强人的这个自然体重很大一部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胖瘦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尤其是从母亲的一方遗传的来当你的身体减缓新陈代谢的速度感觉无力储存脂肪迷恋食物的时候就是你的身体在保卫你的自然体重所以靠节食来减肥是注定会失败的

如果只是减肥不成功那倒也只是失望的问题但这个节食除了不能减肥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首先靠节食来减肥会生病甚至是影响寿命研究结果就显示体重上下波动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是那些体重逐渐增加的人的两倍

另外结石还与贪食症和抑郁有关 80%以上的贪食症患者有结石经历而且女性占了多数随着结石次数增多身体保卫自然体中的反抗也就变得更有力每隔一段时间这些生理保卫力量就会征服人们的意志力人们就会狂吃一顿过后又非常害怕会影响身材于是把吃掉的东西吐出来或者吃泻药来清理这些卡路里这就是贪食症

治疗师们就发现,得贪食症的人如果放弃节食,让体重增加,他们的贪食症就会很快消失。还有些人因为长期节食没有瘦下来,会感觉很失败,再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引发了抑郁,这更是得不偿失。除了节食这种方法,还有吃减肥药的方法。吃减肥药,不需要像节食那样的需要有益之力,但是吃减肥药带来的问题,

和节食一样反弹率很高而且服用减肥药更危险有很大的副作用那到底应该怎么面对想要减肥这件事呢作者说最主要的是心态一定要从心理上接受这件事节食不能减肥肥胖虽然不能改变但是也并不是说你就什么都不能做了

保持健康的身体是你可以做到的比如你可以做的就是适量运动保持精力更充沛改变饮食结构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物对健康有益只在饿的时候吃防止过度饮食避免营养过剩通过节制使自己的身体不至于因过度的肥胖而引发疾病没错啊这就是我们能做的

我们来总结一下,面对减肥,首先要明白节食减肥是注定会失败的,靠节食减肥可能引发疾病,吃减肥药带来的问题和节食一样,反弹率很高,而且服用减肥药更危险,有很大的副作用。既然肥胖不容易改变,那我们就坦然接受,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另外适量的运动,改变饮食结构,防止过度的饮食,也可以减轻体重。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个案例,撒哈拉大沙漠有一种小动物叫杀鼠,每当旱季快到的时候,它们都要囤积大量的草根,就是把外面的草根咬断,叼到自己的洞里,这个时候的杀鼠满嘴里都是草。

在自家洞口进进出出从早忙到晚非常的拼命非常辛苦奇怪的就是即使沙地上的草根足够使他们度过旱季他们也要不停的工作只有这样才会踏实不然就会烦躁不安嗷嗷叫个不停他们囤积的草根太多了怎么都吃不完最后草根腐烂掉了杀鼠还得往外清理

据说这是出于杀鼠本能的担心是由一代一代遗传基因决定的研究人员做过实验如果把杀鼠关在了笼子里让它们丰衣足食它们还是会很快的就饿死研究人员就发现杀鼠是因为没有囤积到足够草根的缘故这是它们头脑当中的一种潜意识决定的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威胁存在也就是说它们是因为极度的焦虑而死的

这个案例是在说焦虑的事,为什么要说焦虑的事呢?现实生活当中,人们面对未来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喜欢把事情往最坏处想,会把一件很小的事情想象成大难临头,连大文豪哥德也会焦虑,他就说过,在他的一生当中拥有过两天真正快乐的日子。

这听起来有点夸张,当一切顺利的时候我们才感到快乐,但往往这种时候又会开始担心,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呢?这就是焦虑,现代人焦虑是越来越普遍了,那人们应该怎么应对焦虑呢?幸好啊,作者就告诉我们,焦虑这件事啊,是可以改变的。作者说,

作者说焦虑是人类的基本情绪是人们在与环境做斗争的过程当中发展起来的并不意味着就是心理疾病可以说是人类适应生存的表现适度的焦虑是有好处的它就好像是一个卫士是为你的身体护驾的

你可以把焦虑想象成汽车上的一闪一闪的汽油不足的警示灯如果这时候啊你不理他你可以专心的开车暂时啊好过一点但结果是他随时可能把你撂在半路上所以作者就说对于那些焦躁不安的情绪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并且按照他的指示采取行动改变生活虽然我们为焦虑说了许多好话但其实很多时候焦虑是不必要的过多的

怎样区分哪些属于正常的焦虑哪些属于过度的焦虑呢比如一位曾在科威特参与过扑灭油田大火的消防员一直备受噩梦的困扰他总是在凌晨四点被身处火海的噩梦惊醒再比如一位单身妈妈独自抚养一个小孩当他听到同事被解雇的消息时也开始坐立不安

这位消防员和单身妈妈的焦虑都是合理的但是一个八岁的小孩他的父母关系不好最后离婚了这孩子晚上经常的会尿床一直担心卧室的天花板会掉下来砸死他一位大学生不去参加考试是因为他担心在答题时教授会一直的盯着他看这样他的手会不由自主的发抖

这个小孩和大学生的焦虑就属于不合理的焦虑比较严重还有更严重的情况是焦虑达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麻痹你让你变得无动于衷甚至影响生活非常的痛苦比如一位妇女总担心出门会被汽车撞死所以终日的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再比如一个小伙子时时担心他的女朋友会对他不忠所以就不再和女朋友约会了

如果焦虑发展到这种程度会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那么我们就必须重视并且要想尽各种办法改变焦虑情绪作者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指出焦虑就是我们身上预知危险的能力太强了它不受意志的控制

会把你的家庭事业娱乐一个一个的进行排查直到找到不对劲的地方然后制造不舒服让你注意这些地方你会睡不着觉吃不见饭觉得自己一直处在危险之中永远不会雨过天晴这样的生活太痛苦了我们必须想些办法作者说可以通过一种叫做行为矫正的矫正的方法来减少焦虑

那什么是行为矫正呢说白了就是加强对危险想法的控制那么具体怎么做呢两个办法第一个是渐进式放松训练要求训练者先紧绷全身的肌肉然后慢慢放松主要肌肉直到完全松弛下来每天做两次每次训练至少十分钟

第二个办法是冥想,冥想是人们静静的坐着,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随着空气从鼻孔当中出入,人们沉浸在自我感觉当中,冥想是放松训练的补充,不但能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还能消除产生焦虑的想法,降低焦虑水平,这两种方法被大量的时间证实,非常有效。

但是啊你需要明白的就是这两种训练方法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需要你每天花 20 到 40 分钟的时间并且持之以恒我们来总结一下焦虑是可以改变的它是人类与环境做斗争和生存适应的过程当中发展起来的基本情绪并不意味着就是病理情绪

适度的焦虑是有好处的它可以帮助你防范风险面对焦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记住焦虑通常都是可以改变的要根据焦虑程度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焦虑只是轻微的一般水平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听从它的指示去改变你的外部生活而不是你的情绪状态如果焦虑程度很高而且有不合理性的或者是麻痹性那么

我们就必须马上采取行动来减少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松训练和冥想而且每天训练持之以恒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个案例有一个女孩在她 20 岁生日的前两天经历了一生当中最难最艰难的时刻那天她正在麦当劳工作忽然她感觉脚下的地板好像要裂开了她的心脏狂跳觉得被人掐住了喉咙呼吸困难寒如雨下当时她深信自己心脏病发作马上就会死掉 20 分钟之后这种恐惧感渐渐消退从那以后这样的症状每个月都会发作三次

而且每次都是来无影去无踪其实啊这是典型的惊恐症惊恐症是什么呢它的特征啊非常容易识别那就是一再发作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持续数分钟之后逐渐的消退每次发作时都会伴随着胸口疼痛汗流不止恶心想吐头昏眼花呼吸急促或者是颤抖等等的症状

这种感觉就像是到了死亡的边缘,像是要疯了。惊恐症发作起来真的是非常可怕,那惊恐症属于是可以改变的吗?非常幸运的就是,惊恐症也是可以改变的,它是可以被治愈的。最初,人们认为惊恐症是生理上的疾病,要靠药物才可以减缓。

确实有些药物也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但是容易复发而且很难治愈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惊喜的发现认知疗法可以治愈 90%的惊恐症简单一行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且保证不复发这个发现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彻底颠覆了惊恐症是不治之症的说法

也许你就会问这个惊恐症到底是为什么会出现呢实验证明对身体感觉的灾难性的解释是惊恐症发作的根本原因那什么叫灾难性解释呢这是一种主观判断是你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一种判断研究人员就发现当恐惧来袭时人的心脏会狂跳不止这就容易让你认为是心脏病发作于是这种焦虑更加加剧了心脏的复合

心脏会跳得更快这时你会非常的肯定自己就是心脏病发作了你吓坏了直冒冷汗恶心头晕呼吸急促你把所有的这些症状都当成了心脏病的证据但其实呢他们只是焦虑的症状简单说就是自己吓唬自己其实你根本就没病所以啊改变你自己的这种解释倾向就可以治愈惊恐症

那怎么改变呢具体做法就是当惊恐来袭时不要错误的解释自己的身体感觉呼吸急促和心跳加快不是心脏病发作的征兆可能只是焦虑的症状不会有你想象的那么危险只要不紧张了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这种方法能治愈 90%以上的惊恐症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且复发率非常低谁能想到仅仅在 10 年前这种病还被说成是不治之症呢我们来总结一下对于惊恐症首先要明白它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被治愈的

认知疗法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治愈率在 90%以上具体做法就是当惊恐来袭时不要错误的解释自己的身体感觉呼吸急促和心跳加快不是心脏病发作的征兆可能只是焦虑的症状不会有你想象的那么危险只要不紧张了症状就会慢慢的消失总结关于如何看待自身的不足我们来系统的回顾一下作者的观点关于如何看待自身的不足

关于存在于我们身上的一些行为特质有些是我们能改变的有些是不能改变的也有一些是要历经千难万险才能有一点改变的对于那些可以改变的行为我们要鼓足勇气用积极的态度去改变它们

对于那些有着一定生理限制的行为和人格特质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我们要接纳他们然后学习一些好的技巧和方法来应对尽量让他们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会分

第二

对于减肥首先要明白节食减肥是注定会失败的靠节食减肥可能引发疾病甚至就是影响寿命吃减肥药带来的问题和节食一样反弹率很高而且服用减肥药更危险有很大的副作用既然肥胖不容易改变那我们就坦然的接受做一个健康快乐的胖子

适量的运动改变饮食结构防止过度饮食第三焦虑通常都是可以改变的对于焦虑要根据焦虑程度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焦虑只是轻微的一般水平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听从他的指示去改变你的外部生活而不是情绪状态如果焦虑程度很高而且有不合理性或者是麻痹性那么我们就要马上的采取行动来减少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松训练

第四,对于惊恐症,首先要明白它是可以被治愈的具体做法就是当惊恐来袭射,不要错误的解释自己的身体感觉呼吸急促和心跳加快不是心脏病发作的征兆,可能只是焦虑的症状,不会有你想象的那么危险

只要不紧张了症状就会慢慢消失当然了除了今天的本期音频讲到的例子作者还列举了很多普遍存在于人们身上的行为特质也做了一些区分比如不能改变的行为还包括了酗酒

小孩的性别认同和同性恋而能够改变的行为还有性功能障碍和抑郁症乐观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我们要用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平静的接受改变不了的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东西上去这就是作者认为的对待自身问题的科学态度这才是提升自我的最明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