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本期音频我们来说的这本书名字叫做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彼得林奇是全球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他有多成功呢有人就说他对基金业的贡献就好比乔丹对篮球的贡献他管理的麦哲伦基金取得的年复合收益率是 29%这个投资业绩打破了美国共同基金行业的记录
彼得林奇在这本书里讲了自己整套的选择股票的理念和方法可以说他把自己成为最成功的基金经理的秘密和盘托出彼得林奇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选择十倍股的方法所谓十倍股就是未来的十年里股价能涨十倍的股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牛股这个方法他也在书里做了详细的阐述
投资大师巴菲特与彼得林奇一直是心心相惜,这本书刚出版后不久,彼得林奇就接到了巴菲特的电话,巴菲特在电话里说,我刚刚读完你的书,我非常喜欢。能够得到巴菲特的如此赞誉,可见这本书确实有很了不起的过人之处。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来详细的讲述彼得林奇的整套投资方法。
我为您分成了三个心法第一个心法叫做选出十倍股第二个心法叫做这些股票不能碰第三个心法叫做掌握买卖的时机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心法选出十倍股也就是比较短的时间里上涨超过十倍的股票在彼得林奇的投资生涯当中非常重视对于十倍股的挖掘这可能跟他人生当中第一次买股票的经历是有关的
他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买入了人生当中的第一只股票飞虎航空当时的买入价是每股 7 美元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飞虎航空的股价涨到了 30 美元以上你看啊他人生当中买的第一只股票就是一只五倍股正是这次成功的经历坚定了他在之后数十年的投资生涯当中不断的寻找大牛股的信念
而在这本书当中彼得林奇启示鲜明的提出了一个观点普通人也就是业余投资者在选出十位股这件事情上面比起专业的投资者更有优势乍听起来这是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事实上彼得林奇的原话比这个观点更加夸张他是这样说的
在投资这一行 20 年的从业经验是我确信任何一位普普通通的业余投资者只要动用 3%的智力所选股票的投资回报就能超过华尔街投资专家的平均业绩的水平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来说这真的是一段鼓舞人心的话语但是啊如果仅仅只是鼓舞那当然是不够的别急啊在这本书当中他详细的阐述了
为什么他认为业余投资者在选股上更有优势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华尔街专业人士的行为往往有滞后性彼得林奇就指出华尔街的专业人士要购买一只股票一般会等到有很多著名的分析师开始推荐以及同行们开始大举买入之后
比如有一家卖衣服的公司 1969 年上市一开始根本没人注意上市六年之后他已经在全美国开了 100 家的服装专卖店这个时候呢他只有一家机构投资者买入了他的股票又过了四年也总共只有两家的机构投资者买入了他的股票
上市 14 年之后呢这家公司已经在美国开了几百家的店业务蒸蒸日上此时它的股价上涨到了 9 美元比最初上涨了 18 倍但直到此时这家公司还没有引起华尔街的大幅关注又过了两年华尔街的机构们才开始大幅关注它这个时候它的股价已经上涨到了 15 美元比最初已经上涨了 30 倍
那为什么华尔街的专业人士会如此的滞后呢彼得林奇就认为是因为专业人士一般都不敢冒险去买不知名小公司的股票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如果你买了 IBM 的股票后它的股价下跌了你的客户和老板就会问该死的 IBM 公司最近是怎么搞的但如果你买的是一家不知名的汽车旅馆公司的股票并且你买入之后股价下跌了他们就会这样问该死的你是怎么搞的由于买入不知名的小公司要承担巨大的压力所以独立思考在专业的投资人群当中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彼得林奇就说我要继续的尽可能像一个业余投资者那样思考选股那么一个业余投资者该如何选股呢对此彼得林奇有一句名言寻找十倍股的最佳地方就是从你家附近开始如果在那里也找不到就到大型的购物中心去找特别是到工作
让我们来假设一个例子假设一个人住在上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乡下自己种粮食也没有电视看这种情况下去哪找十倍股呢也许有一天你突然就胃痛不得不就去看医生因为乡村生活使你就患上了胃溃疡
这正好呢就是你碰到了一只上涨 10 倍的大牛股美国史克碧城制药公司在当时的美国上百万的人啊都听说过或者是亲自用过这家制药公司生产的胃药泰卫美它上市之后呢因为效果好非常的畅销推出泰卫美的制药公司史克碧城也因此就成为了一只 10 倍股
听起来选出十倍股似乎非常的简单但是先别着急高兴因为真相是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这样做甚至彼得林奇也后悔自己错过了最熟悉的本行业的牛股
1977 年彼得林奇已经在复达基金工作了当时正好是整个基金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行业里有不少的公司已经上市比如说有一家就叫做德雷福斯的基金公司当时的股价是 40 美分到了 1986 年上涨到了接近 40 美元 9 年时间上涨了 100
你看啊彼得林奇本人就在这个行业工作对这个行业非常的熟悉但是他没有买这个公司的股票白白就错过了好机会人们不愿意买自己所在行业或者特别熟悉的股票这似乎啊是一种通病彼得林奇如此描述这样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对医生们进行调查我敢打赌他们当中可能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购买了医药股而大部分的人购买的都是石油股如果你对鞋店的老板进行调查则可能结果就是绝大多数的人买的是航空股而不是制鞋业的股票反过来呢航空工程师可能买的更多的就是制鞋业的股票
这实在是一个悖论股票就像是门前的草坪一样人们总是觉得别人家的草坪更绿一些所以要想从身边选出十倍股你首先需要克服认为别人家的草坪更绿的观念的误导然后呢要想办法把自身的优势给发挥出来
那到底该怎么做呢彼得林奇进一步的把公司分成了六种类型分别就是缓慢增长性稳步增长性快速增长性周期性隐蔽资产性以及困境反转性一听到六种分类啊你可能就会有点晕了
不过别着急真正容易出十倍股的领域其实主要就是其中的三种类型快速增长性隐蔽资产性与困境反转型的公司而且当我们在具体分析一家公司的时候不同类型的公司需要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接下来我们就重点的讲一下最容易出十倍股的这三种类型的公司
首先快速增长性的公司这里可能是最容易出现十倍股的温床也是彼得林奇最喜欢的一类公司这种类型的公司往往新成立不久规模小成长性好年平均增长率为 20%到 25%
如果你能够在其中选出好的标的你就可以从中发现能够上涨 10 倍甚至是 100 倍的大牛股这样的公司对于业余投资者的好处非常大由于业余投资者的账户规模一般是比较小只需要找到一两只这样的股票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整体业绩水平
不过另一方面需要提醒你的就是这种类型的公司由于规模小实力有限风险也比一般的公司要高一不小心你也可能踩到陷阱分析快速增长性公司的关键是要看它的可复制性看它在一个地方取得成功之后能否在其他地方一个又一个的复制比如扩张期的沃尔玛超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随着公司不断开拓的新市场盈利快速增长股价也随之大幅上涨彼得林奇就认为投资这类公司的诀窍是要搞清楚它的增长期可能会在什么时候结束最好要在快速增长期结束之前提前卖出股票
咱们再来看另外的一种容易跑出十倍股的领域困境反转型公司是指啊那种已经受到了严重打击一蹶不振甚至啊几乎都要破产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啊非常的危险但是一旦出现转机也可能就成为了打牛股而且投困境反转型公司的股票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类股票的涨跌跟整个股票市场涨跌的关联程度非常的小
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的汽车生产厂商克莱斯勒就曾经进入了经营困境甚至一度就接近破产后来在政府的支持下转危为安彼得林奇就曾经通过购买克莱斯勒的股票为麦哲伦基金转了一大笔钱 1982 年初他开始购买克莱斯勒股票时股票价格是 6 美元然后在五年的时间里涨了 15 倍
除了上面提到的快速增长型公司和困境反转型公司还有一种公司也容易跑出十倍谷那就是隐蔽资产型公司是指你注意到了某家公司具备重要价值的资产而华尔街专业人士们却没有注意到
彼得林奇曾经参观过一家普普通通的佛罗里达州小型养牛公司,当时看到的不过是一些矮矮的小灌木林,一群在牧场上吃草的牛和二十来个员工,这家公司的隐蔽的资产在哪呢?在这块土地上,十年之后,仅仅这块土地本身的价值就高达每股两百多美元,这就是典型的隐蔽资产型公司。
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彼得林奇的第一个投资心法选出十倍股彼得林奇认为在选出大牛股方面业余投资者比起专业的投资者来说不但没有劣势反而还具有优势其中有三种类型的公司最容易跑出十倍股分别就是快速增长型公司困境反转型公司和隐蔽资产型公司接下来呢让我们进入第二个
这些股票不能碰刚才我们讲到了应该如何的选出身边的大牛股也许你听了刚才的部分会觉得信心满满那么这里就需要提醒你的是股票市场里除了让你赚十倍的大牛股还有很多可能让你血本无归的陷阱那该如何的规避这些陷阱呢比特林奇也总结了自己十分宝贵的经验教训我把其中最重要的三点给你总结成了三条戒律比特林奇
比特林奇的第一条戒律就是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票这一条乍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就像这两年流行的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很多人都在热衷于追逐风口上的猪为什么
比特林奇反而让我们远离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票呢第一个原因在于热门行业当中最热门的股票已经受到大家最广泛的关注甚至每个投资者上下班途中在地铁里都会听到人们谈论这种股票既然关注度都已经这么高了也就意味着接下来新增的买入者已经很少了新增的买入者减少股票转为下跌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第二个原因就在于热门
股票注定就是被高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泡沫终将就会破裂比如说 2000 年美国的互联网股票在过日之后就出现了泡沫破裂纳斯达克指数短时间内跌幅已经超过了一半很多股票的价格跌去了 90%第三个原因就在于热门行业会有很多的资金涌入导致过度竞争这样很可能最终的结果是这个行业的公司都赚不到钱比如说在 20 世纪 60 年代
复印行业的龙头的公司施乐公司可以说是美国市场最热门的股票很多分析师极度的看好它 1972 年当施乐股价高达 170 美元时分析师们断言施乐将会无限期的持续的保持增长但是随后呢日本佳能 IBM 以及科达公司竞争对手纷纷就进入了复印行业很快就有了 20 家公司的复印机
都能像能够像施乐一样取得好的赋银效果施乐公司的股价在后来就下跌超过了 80%彼得林奇的第二条戒律就是小心那些被吹捧成下一个的公司市场上经常有公司啊就被吹捧成下一个 IBM 下一个英特尔或者是下一个迪士尼彼得林奇就认为这些公司几乎从来都不会真正的成为他的楷模那样的明星公司
因为在很多的行业第一名往往会得到大部分的市场红利第二名的盈利能力往往会比第一名差很多更何况这些被追捧为下一个某某的公司很多连第二名都成不了
彼得林奇的第三条戒律就是,当心小声耳语的股票,如果你曾经买过股票,或许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境,某个朋友很神秘的就对你说,我要告诉你一只大黑马,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但遗憾的就是,这些小声耳语的股票给彼得林奇带来的几乎全都是惨痛的教训。
比如国家卫生保健中心的股票从每股 14 美元跌到了 50 美分太阳世界航空公司的股票从每股 8 美元跌到了 50 美分
彼得林奇就认为这些小声耳语的股票往往都是在讲一个神奇的故事比如这家公司的产品能够治疗艾滋病那家公司的产品能解决石油短缺等等但是公司自身并没有什么收益他们讲的那些神奇的故事最终绝大部分都无法实现所以投资这样的公司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应该尽量的远离他们
在刚才的这个部分,我们听到了三条戒律,热门行业的热门公司不要碰,被吹捧成下一个某某公司不要碰,小声耳语的公司千万不要碰,可以说这里的每一条的戒律都是彼得林奇花了很多的钱买来的教训,值得你认真地记住。
最后我们就进入彼得林奇的第三个投资心法掌握买卖的时机我们先来看两种错误的买卖股票的做法一些投资者总是习惯性的卖出赢家也就是股价上涨的股票却死抱住输家也就是股价下跌的股票彼得林奇认为这种投资策略非常的愚蠢就像是拔掉鲜花去浇灌野草一样那么
那么反过来行不行呢也就是说卖出输家股价下跌的股票而留住那些赢家股价上涨的股票但是彼得林奇说这种投资策略也高明不了多少听到这里你也许有些糊涂了正着来不行反着来也不行那究竟该怎么做呢其实之所以说这两种策略都不好原因就在于这两种策略都是把当前的股票价格变化当成了主要的决策依据
那既然不能简单的看股票价格那应该看什么呢彼得林奇就说你应该分析公司的基本面看看股价对于公司的基本面来说是高了还是低了如果股价被高估了就应该卖出如果股价被低估了那就应该买入
这一点就跟巴菲特主张的价值投资策略有很大的相似当然了这里彼得林奇也做了两点的补充有两个特殊的时期你很可能会发现特别便宜的股票第一个时期是在每年年底的时候很多投资者为了减税而卖出亏损的股票这个时候你很容易捡到便宜货这跟美国的税法是有关系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
第二个时期就是在股市崩盘大跌的时候这种现象股市每隔几年都会出现而这个时候往往也是你捡便宜货的好时机咱们来举个例子在 1987 年的 10 月美国股市发生了崩盘几乎所有公司的股票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跌前面我们就讲到过彼得林奇曾经错过了他所在行业的一只大牛股就是德雷夫斯基金公司的股票
因为业务快速的发展这家公司的股价上涨了很多而在这次的股市崩盘当中因为受到了市场整体悲观情绪的影响德雷福斯基金公司的股价也随着大盘下跌最低的时候这家公司的业务估值几乎只相当于每股一美元接近于白送这显然就是极好的投资机会彼得林奇抓住了机会开始在市场大跌当中买入这只股票一年之后他的股价涨幅达到了 60%
咱们谈完了买入的时机我们再来看看卖出的时机投资者在卖出方面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早的卖出了一只大牛股我们来看看彼得林奇的一个失败的案例他在玩具反斗城上过早的就卖出损失了不少的利润
玩具反斗城是一家非常优秀的销售玩具的专卖店在上世纪 80 年代它在美国扩张的非常快彼得林奇对这家公司做了充分研究之后以相当于每股 1 美元的价格买了他很多的股票然而就在他买入后不久彼得林奇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消息当时零售业的泰斗级的人物购买了玩具反斗城公司 20%的股票他的大量买入导致股价上涨
当时彼得林奇就心想按照道理来说当这位泰斗级的人物停止买入之后玩具反斗城的股价就可能会下跌所以他就在股价 5 美元左右就把股票全部卖掉了结果到了 1985 年玩具反斗城公司股价上涨到了每股 25 美元没错这是一直在短短几年内上涨了 25 倍的超级大牛股
遗憾的就是彼得林奇只赚到了五倍而一个鲜明的对比就是当初向彼得林奇推荐这家公司的他的同事彼得德罗斯管理的基金一直坚持的坚决持有玩具反斗城最终获得了 25 倍的惊人投资回报
这也就说明了当你长期的看好一家公司的发展就不要因为短期的理由去卖出它的股票因为一旦卖出你就很有可能无法再用同样的价格买回来了听到这里啊你也许有一个疑问
到底有没有一个办法能让我们把股票卖在最高点呢其实答案就是非常遗憾这样的办法当然是不存在的但是彼得林奇告诉你他在卖出股票时的经验那就是像思考何时购买股票一样思考何时卖出股票该何时卖出股票其实本质上就是把握好两点
第一点就是回顾你买入这只股票的理由,如果当初买入的理由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就该卖出了。比如说你买入了一家快速增长型公司的股票,当初的买入理由是这家公司正在快速的开拓新的市场,盈利处于高速增长期,那么一段时间过后,当公司的快速增长已经减慢时,意味着当初的买入理由不存在了。
此时就应该卖出了再比如说当你买入了一家困境反转型公司的股票当初的买入理由是公司面临危机考验但是又有可能脱离困境同时股价大幅下跌那么一段时间之后当公司转危为安所有的难题都得到了解决股价也已经大幅上涨也就是该卖出的时候了
这就是把握卖出时机的第一点那么第二点呢就是把你持有的股票跟市场其他股票的性价比做一个对比如果其他股票的性价比已经远远高于你所持有的股票你也应该卖出了
我之前为您解读过另外的一本书叫《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彼得林奇的思维方式与邓普顿非常的一致当有人问邓普顿什么时候该卖出股票邓普顿的回答就是当我找到比这只股票性价比更高的品种时这里提到的性价比就是指股价相对于公司基本面的低估程度
股价越被低估就越好让我们回顾一下彼得林奇的第三个投资心法掌握买卖的时机该何时卖出股票其实是一个回到初心的过程看看你当初买入理由是否还存在另外也可以使用对比法看看是不是有其他公司的股票更值得你买入
总结这本书啊到这里咱们就讲完了我们简单的总结一下我们总共讲了彼得林奇的三个投资心法第一个心法选出十倍股彼得林奇在这本书的一开篇就给所有的业余投资者打了一针兴奋剂
他认为在选出大牛股方面业余的投资者比起专业的投资者来说不但没有劣势反而还具有优势当然了要发挥这种优势你需要学习一整套的选股方法比如说学会将公司分成不同类型进行分析这套方法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第二个心法这些股票不能碰在学习选出
十倍股的同时你还要知道如何回避坑人的陷阱在这部分啊我们讲述了一些坚决不能碰的股票回避了这些陷阱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第三个心法呢掌握买卖的时机前面讲过了如何选股以及如何回避陷阱那么还剩下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时机股票市场有一句俗话叫做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卖出往往比买入更难这个部分我们为您讲述了彼得林奇在卖出股票方面的宝贵经验其中的两个核心就是当你买入的理由已经消失了你要卖出以及当你找到性价比更高的股票也可以考虑卖出了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彼得林奇的投资方法在投资领域当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在全球投资领域彼得林奇是以投资成长股尤其是选出十倍股的能力而广为人知的十倍股往往容易出现在快速增长型公司困境反转型公司或者隐蔽资产型公司中间而另一位的投资家巴菲特同样以选股能力见长
但是在选择公司类型上巴菲特更侧重于稳健成长型的公司以及消费品公司另外两人在持股的集中度上有明显的不同当他们找到自己喜欢的公司比特林奇会买入一点而巴菲特会尽可能的重仓甚至就买下了整个公司
换句话说比特林奇的投资更加分散他管理的麦哲伦资金一度是持有了 1500 多只股票而巴菲特的投资则是要集中很多他的持仓一般就是几十只的股票当然对于业余的投资者比特林奇的建议就是通常持有 3 到 10 只股票就足够了这一点倒是与巴菲特不谋而合
彼得林奇在他管理麦哲伦基金 13 年后宣布退休了当时他提出的理由是想要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所以他的公开业绩记录只有 13 年而他在 13 年当中创造的 29%的年付和回报率成为业界的一个传奇在退休之后他将自己大量的时间投入了慈善和公益事业
在投资当中有时候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加重要懂得积流涌退也是一种大智慧最后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彼得林奇那句快智人口的名言我要尽可能的像一个业余投资者那样思考来选股这本书啊也是专门为业余投资者写的如果啊你是一个业余投资者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赢在了气泡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