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我来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名字叫做《故事力》这本书主要说的就是怎么通过讲故事提高你的职场影响力比如面试应该怎么讲故事,争取升职加薪应该怎么讲故事
乍一听这个介绍啊,你可能有点疑惑,教人讲故事的书已经很多了,为什么又来了一本,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说到这儿,我想先给您讲一个故事,当年,在小说《鹿鼎记》里有这么一段,
韦小宝拜入神龙教门下,就在他即将离开神龙岛的时候,教主把他叫过来,跟他说,小宝啊,你即将去执行一个危险的任务,救死一生,但是啊,你这武功实在是太差了,碰到敌人啊,就死定了。我教你几招吧,韦小宝一听啊,马上就摇头,不学,练武太累了,得先扎马步,练内功,再学一招一式,动不动啊,就得搞个七八年。教
叫入一厅摇摇头说不用那么麻烦我就教你一套功夫叫英雄三招这三招特别古怪不管碰见多高的高手你施展出来就能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而且更重要的就是不用练内功不用扎马步只要一个时辰你就能学会韦小宝听完之后高兴的了不得后来他就凭着这三招打败了好多武林高手
到这里故事讲完了,你可能已经猜到我要说什么了这本《故事历》就有点像是神龙教主的英雄三招有人说讲故事要看天分,要有灵感也有人说讲故事要勤学苦练,要下功夫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呢你就会发现这些争论都不重要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说原理,不谈主张,直接发枪
直接把你一生当中需要的职场故事比如怎么面试啊怎么谈升职加薪啊怎么当领导啊把它们全都掰开揉碎直接就喂到你的嘴里即使是没有经过任何故事训练的人你只要稍稍的把作者给的模板做一点改动也马上就能拿走就用
这本书的作者是国内资深的领导力教练也是领导力培训项目有意思教练的创始人高林老师他还担任过摩托罗拉的亚太区首席信息官这本书还有一位联合作者高林老师的丈夫林洪博他曾经在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带领过全球团队两个人的实战经验都非常的丰富
在正式的开始之前呢再强调一下这本书主要针对的是场景啊就是职场当我们说到故事时针对的仅仅是职场表达而不是写剧本
接下来我将分成两个部分来为您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咱们先来说说讲故事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这是我们开始任何故事之前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第二部分我们再具体到技巧说说有哪些故事模板是你在职场生涯当中必须掌握的首先我们先来说说故事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前面说过这是一本直接说干货的书
假如我们抽象的讲道理,未免就背离了原书的风格。因此,我想先给您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刚好就符合作者提出的原则,故事之后,咱们再抽丝剥茧,倒退原理。首先,故事的原理是什么?
故事开始,就在前段时间我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他是做投资理财产品的那天他安排了一场特别重要的产品宣讲会但是碰巧就打堵车
就把他给堵在了半路上更倒霉的就是周围还没有现成的共享单车他找了半天啊才找到现在呢他好不容易骑到了会场的门口却因为迟到被保安给拦住了他还给同事打电话让别人出来接他就在他等同事的这个空隙给我打了个电话就想问问到了现场应该怎么道歉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呢
当时我出了这么个主意,首先不要道歉,因为道歉只是走个场面,你说完大家接受,顶多也就是这样,对你的演讲来说不加分,他觉得就很奇怪,明明都已经迟到,不减分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加分呢?
其实啊,办法倒是有,只要他能把这次的事故变成一个故事就行我跟他说,你看啊,你今天的目标是介绍理财产品那么人们为什么要买理财产品呢?肯定有很多人是担心自己的资产贬值说白了,大家都害怕意外,正好你可以把自己刚才的经历加工一下这不就是现成的现身说法了吗?
现在你需要做的是赶紧的拍两张照片给共享单车拍一张一会儿同事来接你的时候再拍一张自拍然后赶紧把这两张照片塞到 PPT 里后来他采纳了建议他当天的开场大概是这么说的各位人生充满了意外这句话我一直不以为然但就在刚刚的两个小时我彻底就信了
我本来提前两个小时出门,按理说就是很保险,但是路上居然遇到了事故堵车了,好不容易就找了一辆共享单车,骑到了门口,又因为迟到被保安给拦住了。为了纪念这几个意外的时刻,我还拍了两张照片,你们看,现在我彻底的相信人生充满了意外,世界是如此的不确定,怎么办呢?我们更需要好好来规划我们的财富。
后来这位朋友跟我说,说这是他做过的掌声和笑声最多的一次宣讲。好了,故事就讲完了,其实你仔细想想,这个开场很反常,首先他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当天演讲的主题是理财产品,但迟到这件事跟理财产品一点关系都没有,其次当天的演讲时长总共就半个小时。
这个开场就占了六七分钟以至于他原本准备了很多有关理财的专业知识都没来得及讲完但是啊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这场演讲偏偏效果不错那么这个故事为什么会有效呢这就要说到作者提出的有关故事的基本原则事先说明这个原则有很多我从书里挑选了最重要的两条第一
第一条的原则就是,你要讲的内容,要么跟对方有关,要么让对方喜欢,二者必须展其一,因为绝大多数的时候,你面对的都是一个极其容易走神的人。比如说,问你一个问题,此时此刻,你正在干什么呢?你可能正在开车,在健身,或者就在上下班的路上,对吧?不,
不管你在干什么总之你周围肯定还有其他的能吸引你注意力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就是你现在是什么状态呢那些平时听你说话的人他就是什么状态除非你是老师正在讲课学生才会全身关注
换句话说每个人的人性里都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界面一个是勤奋的界面我们都在读书上课时调动的就是这个界面你可以回想一下你什么时候会去读书会去上课呢肯定是在你内心特别上进的时候但是人在大多数的时候啊处在另一个界面
那就是本能的见面这个状态就像在家看电视时的一样一边坐在沙发上吃着零食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换台只有在遇到自己感兴趣内容时你才会打起精神那么在这个状态下你应该怎么吸引他的注意力呢这就是咱们刚刚说过的你的话要么跟他有关要么就让他喜欢比如前面那个迟到的例子
这个开场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它让听众觉得好玩觉得喜欢再比如我认识一个资深的保险经纪人他曾经连续一年给某个大企业的创始人发短信
目的就是卖保险,而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他连续发了一年,对方非但没拉黑他,反而约他出来喝个咖啡,还签了一个大额的保单。你猜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的短信里从来不提保险两个字,短信的内容就两条,第一,我关注您的动向,比如说您最近在某个论坛上的发言,我觉得很受启发。
第二我汇报我的进步比如说我最近读了一本书觉得呀自己有长进想跟您说说您看啊这两项内容不正好都是跟他有关让他喜欢吗听到这啊你可能就会说假如一直想着吸引对方讨对方喜欢那我原本要说的正事该怎么办呢万一说不完呢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原则了你的目标是要让对方听懂而不是听完这是两个概念
听懂不一定要听完,听完也不一定能听懂。就拿前面那个迟到的故事来说,你想说明人生充满了意外,那么你肯定不需要把每年的失误率给统计出来,你只需要讲这么一个故事,大家都已经懂了。这个道理是典型的知易行难。
听着很简单,但是当我们真正开口时,却总有一个妄念,生怕说不完,就怕漏掉了什么。其实啊,打个不必,你看啊,这个过程就有点像是打仗,你追求的目标啊,肯定不是自己打出了多少发子弹,而是啊,到底击中了多少敌人,说没说完啊,不重要,听没听懂啊,
才重要那么怎么才能让对方快速的搞懂呢你可以把自己要表达的东西转化成一个具体的问题比如说你想跟人说说北京这个城市的特色你看啊这个话题太大了从哪说起呢但是啊假如你把它转化成了一个问题比如北京一日游应该怎么玩这个问题啊就好回答了而且当你说完故宫鸟巢三里屯之后呢对方肯定已经对北京这个城市
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讲一个故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其实这些原则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你对听众的想象首先听众比你想象的懒惰你要讲的东西要嘛跟他有关要嘛就让他喜欢否则他根本没兴趣听其次听众比你想象的聪明你不一定要把话说全但是一定要说明白
至于怎么说明白你可以把一个笼统的内容转化成一个具体的问题
前面这些都是基本的原则,接下来第二部分,我们在具体的场景当中说几个最常用的职场故事模板。其实,所有的故事不外乎是想赢得别人的信任,因此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得先知道,信任是由什么构成的?在这本书里,作者给出了一个麦肯锡常用的信用评价公式,这个公式是后面所有故事的基础。
这个公式就是信任等于资质能力成语可靠性成语亲近度除以自我取向其实啊这个公式非常好理解资质能力可靠性亲近度这三个是分子越大越好而自我取向啊就是分母越小越好
所谓资质的能力就是你的履历经验这些是硬信息改不了而且他们就写在简历上你不用多说别人也一目了然面试时你真正需要使劲的地方是可靠性和亲近度
可靠性从哪来呢很简单你要展现自己解决过的一个具体的问题让人看到你从头到尾是怎么工作的亲近度指的就是你是否让人感到真诚比如你愿不愿意袒露自己的缺点等等这些都是加分项而公式里的自我取向
是一个分母你要想办法把它变小所谓的自我取向说白了就是你是不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把成果都归结在自己的头上这些都是一个大的原则至于具体怎么做作者针对不同的场景给了我们几个故事的模板第一个模板就是在面试时怎么介绍自己的优势书里给了一个公式叫 STAR 模型
这个模型的核心非常的简单,就是挑战加解决方案。说的更简单一点,你要在面试当中呈现一个闭环,你到底是怎么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麦肯锡信任公式里的可靠性,评价他的方式,其实就是看你是怎么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千万不要笼统的说职业的履历。
比如说我认识一位警官是做监管民警的也就是嫌疑犯在被捕之后定罪之前要先在一个临时的监管场所看押监管民警就是看守这些嫌疑人的这位警官最大的优点是特别敏锐属于那种很罕见的聪明那你说这个优势要怎么跟别人说呢他不是学历也没有证书你总不能在简历上附上智商测试得分吧
他的自我介绍非常的有意思他讲了一个之前经历过的真事在某天晚上监管室里有五个犯人突然就打起来了他发现之后第一反应肯定是马上制止但是就在他准备打开监管室的门时突然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但是到底哪里不对劲呢他又说不清就
就这样他第二次又是装作要开门往里面看了一眼但依然没开反复两次之后呢他突然反应过来问题出在哪了首先当时是深夜正是睡觉的时候假如是斗殴大家应该都衣冠不整没穿鞋没穿外套才对
但是当天打架的五个人全都穿戴整齐其次假如是斗殴大家应该都很激动不会轻易的罢手但是在他准备开门的时候五个犯人居然同时停手全都盯住他看
后来当他们搜查嫌疑人时从其中的一个嫌疑人的身上搜出了一把被磨得像刀一样锋利的牙刷假如他当时进去后果不堪设想这个过程比电影还惊险当然了这位警官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其实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别人认为他有多聪明但是这个故事讲完别人全都会觉得这个人很敏锐很冷静
同样,假如你想在做自我介绍时突出自己的优势,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解决过的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通过一个具体的挑战来说明自己的优势。
这比单纯的罗列简历要有效的多比如你是一个保险经纪人与其讲你的业绩数据不如说说自己搞定过的最困难的订单再比如你是一个 HR 与其介绍自己日常事务不如说说你做过的一个具体的人力资源项目当然了光说优势肯定还不够在面试时面试官还会经常的问你的缺点是什么呢
这其实就是一个机会还记得麦肯锡信任公式里的亲近度吗暴露缺点其实就是一个提高亲近度的方法但是这个尺度不好拿捏说的太大比如说自己没毅力对方不录用你该怎么办呢说的太小比如说自己做饭不好吃对方就会觉得你不严肃在这本书里作者给出了一个策略就是说一个可控制的模棱两可的小缺点
这其实并不复杂,比如说你是一个管理者,你可以就说自己的缺点是主义太多,但是有时候这会让属下就觉得朝令夕改,心里没底,因此你就决定在跟下属沟通之前要先明确一下你说的话到底是指令还是想法,想法有沟通的余地,而指令就是必须执行的。
你看啊,主意多这个事儿,你可以把它解读成优点,也可以解读成缺点,而且它还是可改进的,这就是典型的、可控的、模棱两可的小缺点。
说完了面试,咱们再来说一个常见的场景,跳槽或者是换工作。这其实不外乎两个原因,要么是原来的单位待不下去,要么就是别的地方待遇更好。但是这两个原因都没法摆明了说,作者在书里给了一个建议就是把外部的诱因转化成内部的动力。
比如一个程序员同时也是一个妈妈被原来的单位裁员了后来为了养家糊口她自己办了一个少儿编程培训班你看不管是被裁还是不得不养家糊口这都是外部诱因实话实说家长肯定不愿意给孩子报名这时就需要把这个外部诱因转化成内部动力
他呀就可以这么说我在离开原来的公司后度过了人生当中最难忘的一个时期我本来可以再找一份工作继续的做程序员但是呢这段时间里我每天陪孩子在一起在教育他的过程当中我就发现没有什么事情比教会一个孩子更让我有成就感这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业于是我决定不再做程序员我要把现在的这份事业一直做下去
你看把外部诱因转化成了内部动力之后这个故事就更容易打动人因为你不是在向别人讲述你的走语而是在呈现你的选择而选择是最能体现价值观的就好比你跟人说我家庭观念特别强别人气势感受不到但是假如你说我曾经拒绝了一份百万年薪的职位因为要经常的出差
而我只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你看啊一旦展现了选择你的价值观就会变得特别的鲜明这是跳槽时你需要准备的一个故事模板把外部诱因转化成内部动力然后再展现你在关键时刻的选择说完跳槽啊咱们继续的说下一个场景怎么争取升职加薪或者说怎么让老板看到你的努力
这其实是好多人的困境,直接说吧,显得自己在邀功,不说吧,又不甘心。在这本书里,作者给了一个技巧,叫铺设两层目标,也就是你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时,要在这份汇报里呈现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既定目标,也就是这份工作我完成的怎么样比如说你是一个企业的 HR 去组织了校园招聘你肯定要说这次校园招聘非常成功,想招的岗位都招到了但是到这一步还不够,关键就是你要让上级看到你的努力但是你又不好直接的说
这时你就需要呈现第二个目标对未来的目标也就是假如这个项目再做一次你有什么建议注意这不是真的让你提建议而是要通过建议把你的努力给呈现出来比如同样是校园招聘你可以说虽然这次完成的不错但是下次我建议在这个项目上增加一点人手因为这回我们遇到了很多突发情况团队一起加班加点做了很多工作
额外的工作才解决了这些问题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状况我还有这么几点的建议
你看啊表面上看你是在表达自己的建议但实际上你是在说我们特别的努力值得被奖励假如你想让上级看到你的努力这个方法可以试一试说完了怎么争取升职加薪咱们把职业阶段再往前再推进一步说说假如啊你自己当了老板应该怎么跟下属说话
很多人都觉得越是上级就越要懂得表现自己的优势要不怎么服众呢但是被称为好莱坞编剧教父的罗伯特·麦基认为正好是相反他说人们会屈从于权力会寻求权力的庇护但绝对不会跟权力产生共鸣言外之意权力越大你越不容易让人跟你产生共鸣那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很久之前就有人回答过,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句话,现在很多商业领袖都在按照这句话行事,他说的就是,要像智者一样思考,像普通人一样说话。前半句非常好理解,但是怎么才能像普通人一样说话呢?在这本书里,作者就认为,像普通人一样说话,它的本质其实就是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
你看啊很多著名的商业领袖他们流传最多的故事恰恰是关于失败的故事比如早期创业时遇到过多少挫折经历过多少磨难这个道理啊不难理解毕竟啊人无完人想靠近彼此得先卸下光环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的内容,我们说了自我介绍,跳槽转行,还有争取加薪,这几个场景下的故事模板,最后让我们再次的回到之前的那个麦肯锡的信任公式,信任度等于资质能力,成语,可靠性,成语,亲近度,处语,自我取向。
你就会发现每一个故事其实都是在放大这个公式的计算结果你看自我介绍时要少说简历而是说一个具体的挑战这是在增加可靠性让别人都知道你是一个能对结果负责的人再比如主动的暴露自己的弱点
是在增加亲近度再比如在争取升职加薪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努力包裹在对未来的建议里这其实啊是在降低自我取向的这个指标因为啊你是在提建议而不是在放大自己的努力
总结到这里呢这本故事力的主要内容我就为您解读完了最后啊我还有一点个人感受也算是一个提醒吧你肯定已经发现了现在教人讲故事的书啊特别的多几乎每个人都已经意识到讲故事比讲道理要管用我们也都把精力放在怎么用讲故事的方式说
说服一个人就连我自己啊也不例外我曾经特别的痴迷于这件事包括现在也是但是啊就在今年我有一个很深刻的反思我在回想我自己总是在琢磨怎么说服别人而我自己呢好像很少被真正的说服过但是啊假如你观察过那些做大事的人
你就会发现他们未必是说服的高手但是他一定是一个能够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型能够被说服的人要知道当你说服别人时你只是把自己的边界把自己的观点往前推进了一小步但是假如你失去了被说服的能力你错过的可能是整个世界
菲斯杰拉德曾经说过,能够同时拥有两种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表现。但是既然相反的观念从哪来呢?显然是从别人那里来,从被说服当中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说服是一个重要的能力,但是在掌握这个能力的同时还能被说服,这才是真的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