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解读了田海的《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这本书研究中国古代的恐怖谣言及其社会影响。谣言通过口头传播,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然存在,并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许多童谣和民间故事都源于东西方共同的叙事母题。田海的著作资料详实,理论框架清晰,通过探讨谣言的发展变异过程,分析社会各阶层对谣言的反应,得出许多颠覆性结论。谣言虽然不真实,但却在社会当中形成了巨大的动员力量,引发了一连串的集体行动,同时还遗留下了许多地方性的共同记忆,甚至给政治文化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本书主要探讨了谣言的形成、发展、传播特点以及人们在谣言引发的恐惧中会采取的行为,特别是替罪现象。
我详细分析了“老虎外婆”的故事,从其形象的演变过程(从凶恶将军到老年妇女),探讨了替罪羊的选择。古代谣言中的怪物形象,往往取材于农村生活经验,并会根据不同地区进行适应性改变。谣言的产生,是人们对恐惧和未知寻求解释的结果。古代谣言主要通过口头传播,而非文字,这在中国是比较特殊的现象。谣言具有意想不到的全球文化交流功能,例如“老虎外婆”故事与“小红帽”故事的相似性。
替罪是谣言事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会寻找替罪羊来承担罪责。在古代中国谣言事件中,弱势群体(如老年妇女)和外来者是主要的替罪对象,这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人们的心理机制。外来者,特别是西方传教士,也经常成为谣言的替罪对象,天津教案就是一个例子。与欧洲中世纪猎巫运动相比,中国古代谣言的替罪行为通常针对个人或小群体,规模较小,这与社会结构有关。
地方政府在谣言事件中的反应,主要是顺应民意,对替罪羊的迫害采取默许或敷衍态度,能力有限。对中国古代政府在谣言事件中的反应,不应该简单地与国家政治强弱联系在一起,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认知水平有关。谣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其产生、传播和后果都值得深入研究,消除谣言需要提升认知水平和了解真相。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