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你好,本期我来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名字叫做《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这本书是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的各种恐怖谣言的。过去,这些诡异吓人的故事叫民间传说,现在则叫都市传奇。他们通过口头传播,既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传了多久。
很多人觉得,随着科技发达,信息透明,这类毫无根据,内容荒诞的传闻会逐渐消失,这可是有点乐观了,谣言其实一直存在,不信的话,你就打开朋友圈看一看,你就会发现谣言并没有消失。
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你小时候听惯了的那些谣言比如奶奶们哄孩子睡觉时说的那句再不睡觉老虎外婆就来抓你了其实啊来自于文化传统的深处用学术语言来说就是来自东西方民间故事的共同叙事母题也就是说全世界的人千百年来都这么吓唬孩子
这些谣言的流传是一种既很重要又很难发现痕迹的文化现象那么这些谣言究竟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呢它的传播又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文化形成了哪些重要的影响呢对这些问题本书都会一一的详细解答下面咱们先来关注一下作者
本书的作者叫田海他二十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这个冷僻的问题田海是一位荷兰学者因为主要研究方向是东方学中国社会文化史和宗教历史所以按照姓名的谐音取了这个中文名字他曾任教于海德堡大学莱顿大学现任牛津大学邵逸夫中文讲座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这本《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是天海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书里的资料准确详实,理论框架清晰它通过探讨几种中国古代谣言的发展变异过程分析社会各阶层对谣言的反应和行动得出了很多有颠覆性的结论
谣言虽然不真实,但却在社会当中形成了巨大的动员力量,引发了一连串的集体行动,同时还遗留下了许多地方性的共同记忆,甚至给政治文化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本书分为了七个章节,主要是根据谣言类型划分的,我的解读顺序是把书中最重要的观点结合在一起,按照谣言事件的发展过程讲给您来听。首先,咱们会说到谣言故事是怎么形成、发展和变化的,有哪些传播特点。
然后再看看人们在谣言引发的恐惧当中会做些什么最典型的行为就是本书书名当中的替罪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替罪替罪行为有什么特点最后再来说说在谣言爆发引起替罪的过程里地方政府都在干什么呢这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这样一来啊你就基本上不会漏掉本书最有价值的观点了
在讲述当中,我还会把这本书和另一本同类型的汉学研究名著,美国学者孔飞利写的《搅浑 1768 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来做一下比较。
咱们首先从谣言故事的形成和传播说起田海对谣言的定义是在公众间口头传播的令人不安的故事这本书分别举了不少民间的恐怖传闻比如老虎外婆盗窃婴儿和器官的妖术导致旱灾的鬼以及会飞的黑煞等等谣言这些谣言都曾经在历史上引起过大恐慌而且反复的出现
在形成和变化过程上最有代表性的一类谣言就是我们开头说到的那个老虎外婆的故事
在我们的印象里,这是个专门吓唬小孩的词根据考证,这个词最早是"麻胡"或者"麻胡子"意思就是脸上长满了麻子的胡人"麻胡子"这个词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原型是历史上的一个相貌凶恶,性格残暴的将军在民间的谣言里,这个将军吃小孩所以被大人们拿来吓唬儿童
在西方历史里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远到汉尼拔近到拿破仑都被西方的家长们拿来吓唬儿童后来麻狐的形象就和鬼怪合到了一起变成了一种男性妖怪在民间还有相应的驱邪的仪式
在宋末元初,也就是十三世纪末,这个谣言产生了一次重要的转折,形成了一个具体的故事。一个女孩领着弟弟去外婆家,半路遇到了一个不认识的老太婆,这个老太婆就自称是他们的外婆。
这个女孩和她弟弟从来没有见过外婆,然后姐弟俩就跟着老太婆回家了,到了晚上,三个人睡一张床,女孩听见老太婆咔嚓咔嚓的吃东西的声音,女孩就问她,外婆,你吃什么呢?老太婆回答说,吃枣呢,然后也递给女孩一颗,结果接过来一看,是一根人手指。
女孩吓坏了说要上厕所逃到了屋外的树上这个老太婆看她不肯下来就去找帮手女孩就趁这个时候逃走了过了一阵老太婆领来了两只老虎老虎发现女孩已经跑了就把老太婆给咬死了
不知道你小时候听过没有,反正我是听过,就是我姥姥给我讲的。这个转折的重要意义在于,妖怪的形象从男人到男妖,最后变成了老年妇女,这就是后面要说到的替罪的话题。具体什么是替罪,咱们先留个悬念,还是接着来说这个谣言的发展。
今天我们觉得这个故事很荒诞,在当时可是真的有人信,在古代老虎伤人的事件经常发生,人们相信老虎具有魔力,这个老虎外婆的故事还有变种,比如有的谣言说,老太婆到了八十岁,
如果长出了新的牙齿就会在晚上跑出去吃婴儿因为有这个谣言很多人家到了晚上就把老太太锁在屋里这么做既是为了保护婴儿也是为了减少嫌疑保护老太太自己其他谣言的发展也和刚才这个从马胡子到老虎外婆的过程类似比如中国古代就有关于人死后第七天会出现煞神的现象
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但到底什么是煞神一直没有定论,有人说就是亡灵,有人则说是伴随亡灵的恶鬼,后来这个煞神的形象具象化了,变成了一种长相凶恶,有尖爪子的怪鸟,被称为黑神。
到了明末清初,由于战乱的原因,遍地都是死人,人们对煞的恐惧达到了顶点,所以在长江流域,人们开始传播很多以鸡为主角的谣言,说母鸡会变成公鸡,还能从翅膀上长出爪子来袭击人,这就是由怪鸟的谣言而来的。天海就总结,这些谣言故事是一种农业文明下的恐惧,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谣言当中的怪物都是用有限的农村生活经验给拼凑起来的比如上面提到的野外的猛兽村里的老太婆多长了几只爪子的鸡或者其他谣言里的猪长出了人手会飞的猴子等等
使用的原型材料都是在农村生活里找得到的,地理边界非常清晰。当这些谣言跨越文化地域时,会根据不同地区做适应性的改变,比如杀神的形象,在北部就是黑省,到长江下游就是狐妖,在岭南地区是一种猴子形的鬼。
你看怪鸟狐狸还有猴子都是行动迅速会攻击人类的动物谣言流传的地域不同名字也会随之改变比如咱们最开始说的老虎外婆在东北就叫老虎妈子在北京叫妈虎子在西北叫吃人婆
这是谣言的产生发展过程,咱们再来看看人们为什么会制造谣言呢?在古代,夜间非常的安静和黑暗,人们半夜醒来会很恐惧,老觉得在暗处就有妖怪。黑省的形象被形容成怪鸟或者是狐狸,就是因为人们常常在夜间受到他们的惊吓。
而且古人没有什么获取知识的渠道也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人们需要为恐惧和未知寻求解释不信谣言还信什么呢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谣言的传播
别看谣言的内容荒诞显露,它的传播性和持久性可是非常强的,在农业社会的家庭,人们很少有独处机会,几乎一天 24 小时都待在一起。谣言就在这种亲密关系里大量滋生,然后在集市等公共场所扩散,很多谣言成为了地方记忆,在千百年里反复出现。
天海发现中国谣言的传播是以口头为主的几乎不依靠文字在世界范围里这是比较特殊的比如 17 世纪的英国人就是通过写信来传播谣言的在中国古代作为社会精英的文人会在笔记文学里记录谣言他们称之为俄传
但不会构成社会性的恐慌有了报纸以后啊也还是这样比如在 19 世纪南京爆发的一次谣言里上海申报报道这则谣言内容时社会上啊并没有什么反应非得等到一个多月后谣言以口头的形式传到了上海才引起社会恐慌
另外谣言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功能它会形成全球文化交流你可能早就发现了刚才那个老虎外婆的故事和格林童话里的小红帽的故事非常像
不仅是在德国在法国意大利日本朝鲜都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故事天海在调查当中就确定这些小红帽型的故事最初都起源于中国的老虎外婆而且能肯定它就是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传遍世界的
关于谣言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就先说到这儿,接下来我们要说到的第二个话题,是谣言事件里的一个最引人注意的现象,本书称之为替罪现象。先来说说什么是替罪,替罪就是由无辜者承担罪责,接受惩罚。
谣言引起大恐慌以后呢人们总得做点什么于是他们就自发的寻找一些对象指控他们是恐怖传闻里的罪魁祸首在对这些人进行迫害这就是替罪现象是几乎所有谣言里都会出现的现象下面呢我们就来说说在古代中国谣言事件里哪两类人是最容易成为替罪对象而替罪又是怎么进行的呢
第一类的替罪的对象是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在刚才说的那个老虎外婆的故事里为什么吃小孩的妖怪的形象会从男人变成老太婆呢就是因为在古代的社会女性是弱者最好欺负尤其就是老太婆既不能再生育又不能再劳动更是弱者当中的弱者最适合充当替罪羊缓解民众的恐惧在古时候如果出了丢孩子的事儿
人们可能不查证不核实就直接的杀害那些独居看起来有点怪的老太婆
有份清代的记载说在广东新丰乡下有一个老太婆由于中日的劳作长得特别的黑总是蓬头垢面的有一天她跨着蔬菜的篮子赶急去卖有个放牛的小孩说这简直就是个老虎妈子老太婆听了很生气就说你再说我我就吃了你那个小孩跑回村就告诉了大人引来全村的人来抓这个老太婆把她
打得是半死还扭送到了县衙门告诉县官说他是个妖怪要求用锁链穿他的琵琶骨也就是锁骨老人怎么受得了这种折磨呢没穿到一半他就死了
历史上类似的案件的记载还有很多在另一类的谣言里汉灾是由一种叫做汉拔的鬼造成的说汉拔附身在女性尸体上把地下的尸体都吸没了所以才不下雨它最后会变成会飞的僵尸飞到哪儿哪儿就会干旱
于是一旦发生天旱人们就会由于恐慌或者因为平常就有私仇指控是某一家刚死的女人变成了汉巴再导致了旱灾的于是就把她的遗体给挖出来毁掉
我们可以推测一下人们相信这类说法的原因,把老年人,特别是老太婆当成替罪目标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由于厌恶衰老,人会本能的不喜欢老太婆的形象,在有些人的潜意识里也暗暗的希望推卸掉赡养老人的责任,有嫌弃的心理。
再进一步的说,为什么在这个故事里是外婆而不是奶奶呢?因为在宗法社会,外婆属于另一个家族,更加的边缘化,那些谣言里最可怕的怪物在现实世界的替罪的对象,常常就是最可怜的人。第二类替罪行为的主要对象就是外来的陌生人。
在现代的都市几乎每个人都是陌生人我们不觉得陌生人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古代农业社会是熟人社会陌生就代表着可疑
明代的商业比较发达,背井离乡的人越来越多,在当地人看来,这些人几乎都是威胁,欺负外地人当然也是从最软弱的开始,比如说乞丐吧。有一类恐怖的传闻是说,流浪汉和乞丐会偷小孩,割掉他们的器官来做成药,或者把他们弄瞎弄残之后呢,让他们去乞讨。
你可能会说啊我也听说过这就是真的这叫采生折割我们当然不能排除个案的可能但这么严重的指控总得有侦查和证据吧可是明朝人觉得没有验证的必要只要爆发这类谣言他们就会直接的将一群外来乞丐抓起来处死没有记载表明人们曾经核实过传闻的真假或者拿到过什么真凭实据
还有云游的和尚尼姑也经常被当成妖术谣言的替罪对象值得注意的就是当地寺庙的和尚尼姑就不会被指控道理很简单中国是熟人社会本地和尚尼姑已经融入了熟人网络获得了社会身份他们不是外来者
到了十九世纪外来人里增加了一类更让当地人不安的群体就是西方人和传教士他们处处都和中国人不一样让老百姓觉得特别诡异于是在传闻里洋人取代了流浪乞丐和云游僧成了
窃取器官盗窃婴儿的替罪对象最严重的一次事件是 1870 年的天津教案天津当时啊爆发了流行病教会开办的育婴堂也死了几十个婴儿人们传说洋人杀死婴儿割了器官做药材结果开始围攻教堂
地方政府和法国的领事都没有成功的控制事态酿成了大规模的暴乱杀死了很多外国人和中国信徒烧掉了九座教堂和领事馆人们还把废墟里找到的望远镜显微镜给毁掉说那是洋鬼子挖人眼抽骨髓的机器
天海就发现,在这个事件里,民间关于教会绑架儿童摘取器官的流言并不是专门为西方人发明的,而是来自在中国流传已久的谣言,只是转移了指控对象,选择了新的替罪羊。所以他认为天津教案的性质是谣言引发的社会大恐慌,而不是像绝大多数历史研究者认为的,是因为民族仇恨而反对西方人和基督教的事件。
这是由于以往的历史学家都太注重书面材料忽视了口头传播的文化成分中国古代的谣言替罪有一个特点替罪对象都是个人或者是小群体基本属于个案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古代西方社会就不是这样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流传着女巫和魔鬼勾结实施有法的谣言整个欧洲世界进行了社会运动式的
历时几百年的猎杀女巫活动大批女性被指控为巫婆死于民间的私刑或者是宗教裁判原因也是因为她们处于社会边缘的弱者身份
欧洲猎杀女巫事件规模这么大,持续时间这么长,是因为背后由教会主持,在中世纪教会拥有超过国王的权威,而古代中国除了集权的中央政府没有这样有持续影响力的利益集团。
谣言一旦传播就会产生不可预计的社会动员力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动机可以说没人知道一个简单的谣言发展到最后会导致多么严重的后果那么你可能就会问了除了这么大的事地方官们都在干什么去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第三个问题地方权力机构在谣言事件里的表现以及该如何看待这种表现呢
首先来说说地方政府都是怎么做的在中国古代社会谣言已经是一种地方记忆了会一再的反复通过迫害替罪对象人们也已经建立了一套应付谣言恐慌的
一般来说只要完成对替罪羊的迫害群体的恐慌释放了事态也就平息下来了所以在谣言事件下地方官的态度主要是等待事件自己平息就像他们突然出现的时候一样
在谣言的恐慌里,一旦老百姓认定了替罪羊,就会把他们抓起来动用私刑,或者送到官府,要求地方官动刑。这时候,地方官面对的是一个被恐惧主宰的人群,不同意他们的做法等于是引火上身。所以官员们基本上都选择敷衍态度,反正人已经被打死了。
又是没什么背景的老太婆流浪汉也就是说多数的时候替罪者都会在地方权力的默许下被迫害如果是社会环境紧张的时期那就比较棘手了实际上谣言事件大多不是孤立的
鬼怪传闻盛行的时候几乎都伴随着灾害和瘟疫或者处于战乱朝代更替这样的敏感阶段这种时期群体恐惧和社会压力交织在了一起人们的神经绷得很紧一处急发
地方官员当然很懂政治,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他们会全力阻止谣言传播,最有利的措施是把最先传谣的人处死或者流放,让人们害怕编造故事,但这也差不多是唯一的办法了。
真的发生了大恐慌的之后呢他们就没有扑灭谣言的办法了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县里由朝廷任命的官员只有几个其他政府人员都是幕僚和差役按照现在的话说呢就是没有编制不在体制内的工作岗位
手段有限,能调动的人手也不足,这个时候地方政府常常会指挥失灵,陷入瘫痪。好在历史上的谣言事件也有点像水灾、旱灾,虽然在一个时期里影响社会的稳定,但经过了爆发期就会走向衰竭。
谣言平息以后民众会和官方一起按照老习惯重新构建地方社会下面咱们再来看看该怎么看待中国古代政府的这种反应呢
本期音频的开头啊我们说过世界汉学界还有另外的一本相关的学术名著就是美国的学者孔飞力写的《教魂》1768 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下面呢咱们就对比一下本书和《教魂》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叫魂案发生在乾隆年间当时民间谣传有人用剪辫子的方法来操纵别人的灵魂这个谣言引起了社会的恐慌乾隆对这件事高度的重视亲自主持办案闹得非常大
孔飞利主要研究了在这个谣言事件里权力顶层和地方政府的反应他认为乾隆先是错误的估计了形势然后又利用这个谣言事件来控制他的官僚系统而地方官员为了取悦皇帝盲目夸张的执行圣旨这就说明貌似强盛的乾隆帝国其实已经很脆弱也很衰败了
天海则认为孔斐利不能用一个案例就证明这么大的观点首先用巫术控制别人的灵魂是个有上千年历史的谣言已经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前楼也相信他也算不上奇怪
而且在这个案子里,中央政府组织了彻底的调查,最后做出了清醒的应对,反倒证明乾隆帝国还是强大的,它的集权系统并没有失灵。所以,田海在写《讲故事》这本书时,有意识地搜集了尽可能多的资料进行了对比,他认为不应该把在谣言事件当中的表现和古代国家政治强弱联系在一起。
大清帝国是个前现代国家不可能通过建立一套信息收集舆论应对机制来处理如此复杂的情况
古代中国社会是封闭的农业社会在谣言事件里官员和民众实际上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按照当时的认知水平来说官员们相信谣言是完全正常的能识破谣言内容是虚假的不存在现实危险这是很现代的观念所以说古代地方的政府实在没法做得更好了想要有效的去扑灭和处理谣言对任何处于这个历史阶段的
国家来说都是做不到的甚至现在这也是一个政治难题总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咱们就聊的差不多了下面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谣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能对人们的生活对地方文化形成深刻的影响第一谣言的产生是因为人们需要解释和排解恐惧不安的集体情绪
谣言的内容取材于农业社会生活很多谣言流传了千百年框架基本固定内容不断变化谣言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依靠口头而不是文字这种传播有时会形成全球性文化交流
比如从中国的老虎外婆演变出传遍世界的小红帽的故事第二谣言出现以后最有代表性的后果就是人们会在弱势群体和外来边缘人当中寻找替罪者通过迫害他们来缓解恐慌天海就认为著名的天津教案并不是民族矛盾而是一个典型的社会谣言事件第三谣言形成的社会事件形式
很难控制和预测古代政府除了在初期制裁传播者以外只能顺应公众的情绪等待谣言自动平息作为前现代国家古代的政府无法有效的应对谣言谣言几乎完全由民间滋生由恐惧情绪推动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以每个相信和传播它的人都对它的后果负有责任
谣言是由恐惧幻想这些心理本能产生的人心是永远不变的所以谣言也会一直存在下去区别仅仅在于形式和细节比如说近年来欧美国家的一些民众针对移民也产生了许多的流言要求政府把外国人拒之门外这种心理和历史上的谣言恐慌
差不多他们的要求也和清政府实行过的闭关锁国呀差不多真正恐惧机制存在于社会内部就算阻止了外来者人们也会在群体的内部继续的寻找体罪对象而真正赋予理智的有效做法是接受全球化这个必然趋势提升认知水平了解外来文化只有了解了真相才能消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