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我要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名字叫做《文字的力量》
这是一本让文学爱好者扬眉吐气的书过去啊我这种爱读小说爱诗歌的人一旦面对文学有什么用的质问就开始置之无物我们会回答文学给予人的是一种无用之用它如同精神世界的镜子让人看见原本看不到的东西或者它是一种温润的滋养在潜移默化之中使读者的心灵变得柔软
话呀说的挺漂亮的但真正的杠精不会放过我们他们会继续的追问你就说学文学具体有什么用场它是能当吃还是能当穿呢没有文学有什么不行呢这本书就告诉我们没有文学绝对不行它是塑造人类文明的巨大力量文字的力量的书名直译过来就是被书写的世界
如果没有文学,人类文明当中的哲学和政治就不会问世,几乎所有的宗教信仰也都会消失,而且也不会有国家和民族这些概念。这本书是怎么证明这个问题的呢?在《超级畅销书·人类简史》里,历史学家赫拉利站在俯视整个人类历史的视角,运用各学科理论发现,
勾勒出人是如何从认知革命开始创造文明的轨迹这本书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它在文字诞生以来的四千年里选出了十六个最有代表性的文本这其中从《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一直到《哈利波特》每个文本都形成了一股或明或暗的推动力在对应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文化冲突
这本书有这个分量吗?其实还真有,这本书的作者叫马丁·普科纳
曾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现任哈佛大学英语比较文学和戏剧学的教授是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哲学家他主编的诺顿世界文学选统书被英语世界的许多大学选为了教科书获得过最近的
古根海姆奖为了写这本书普科纳走遍了全世界寻访古代文明遗迹拜访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的就是使用来自全球的鲜活材料重现文学和文字的力量
我今天要为您讲的就是这个文学如何塑造文明的过程然后给您讲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可以说是文学改变历史的决定性瞬间如果你是个文学青年千万要听完本期的音频从此你的腰杆就硬了要是你觉得自己很务实没时间读文学书听完之后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理性认知其实是有限的
好像没有什么明确用途的东西其实是最重要的我们先来说说第一类的大问题文学是怎样影响世界文明的在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背后有一个不断遵循的现象文学以及和它相关的技术在通过不断扩散文学的声音改变时代的思想影响世界的进程宏观的看这个历程可以分成了四个阶段展开第一个
第一个阶段出现在文明源头时期大约是公元前 1800 年到公元前 600 年之间也就是文字系统形成以后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文学雏形这些文学作品塑造了不同文明的特质形成了早期人类族群的凝聚力
要看清楚这个过程得先从文字的意义来说起文字可以说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工具之一阿根廷文学家本尔赫斯有一句名言人类的工具大多是四肢延伸棍
文字延长了手臂轮子延长了腿脚只有文字和书籍是大脑和精神的延续本书的作者普科纳则干脆就说地球是一个由文字建立的世界从定义上来说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视觉信号系统这些符号能书写由声音构成的语言使信息传到远方传到后代使信息传到远方传到后代
这个定义包含的信息就是文字是对声音语言的转换完成这层转换语言才能产生更广泛的时空影响
当口语传送的故事和文字书写交汇时,文学就诞生了,早期的各种文字系统都很复杂,学起来很费劲,只有社会当中的少数神职人员、抄写员能够掌握。最早的文学作品就是他们收集记录的各种故事,像各种古代英雄史诗、希伯来圣经,也包括了中国的诗经。
这接受官僚或者是祭祀控制的文学经典为民众提供了人是从哪里来的该怎么生活的答案也解释了战争和武力征服的合理性这就形成了政治和宗教权力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掌控文学故事和解释权在当时就是最重要的社会力量这种解释力量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形成文明的源头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共同的民族记忆和文化模式有多少是来自于古代的故事呢这本书提到了两次的文字发明一次是在梅索布达米亚苏美尔人发明了写性文字创造了辉煌的古巴比伦文明留下了人类最早的文学杰作吉尔加美式史诗也在各个方面影响了当代世界文明
而另一次的文字发明是在美洲但祭司们对文字就感到了恐惧他们担心这会使他们丧失对神圣的独家解释权拒绝使用文字关于这两种选择带来的不同文明后果我会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完了整个文学塑造文明的过程以后来为您讲一个故事来看看发展文学和没有发展文学会有多大的差距
接下来的第二个阶段是公元前 600 年之后的几百年时间关于这个时期你可能听说过一个名词叫轴心时代它是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斯在 20 世纪中叶提出来的指的就是世界各大文明纷纷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古印度有释迦摩尼古希腊有苏格拉底
古中国有孔子中东地区有耶稣他们之间互相不认识但都确立了倡导个体意识的新思想这个阶段产生的文学作品代表是西方的古典哲学经典儒家经典以及佛经和圣经这些宗教经典他们对于今天的世界有多重要我在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在轴心时代理论出现以后呢世界学术界一直在争论这批伟大的思想者同时出现在了一个时期究竟有什么相关性呢《文字的力量》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释迦摩尼到孔子耶稣这批思想者居然都没有留下亲笔撰写的书面著作要知道啊根据记载他们都精通文学起码都会写字
但他们却都有意识的不用文字来传播思想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整理佛经工作是弟子们在世尊元祭之后开始的为了确保所记录的是原话他们常常争执要不断的找来另外的弟子对比印证
因为是听来的经书前面要加上如是我文那么既然这么重要为什么他们不在佛祖在世时记录呢因为在当时的印度文字是全新事物他们担心祖师神圣的话语会在记录当中发生变化
直到世尊远迹之后他的弟子才开始接受文字整理书面经文而同时期的婆罗门教仍然认为不可靠的文字不能用在这么神圣的事上
婆罗门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把口头传送的教义诗篇切割成了不同部分每个人啊即一部分前面说了这既是义务也是特权苏格拉底则是明确的反对用文字传达思想他认为文字会让思想退化文字是机械的技术
记录的只是语言的影子这也有道理思想确实可能在断章取义的记录当中被误读我们知道苏格拉底留下的也是弟子们记录的谈话棋
我们最熟悉的当然就是孔子孔子也是这样他教学用的教材是经他整理过的诗书礼义这类的经典但不是他自己编写的孔子早就说过恕而不作他的主张是恢复周代的政治和思想他为自己确立的职责是修复和注释之前的文字经典而不是原创《论语》仍然是一部弟子们整理的文本
耶稣的门徒也没有推翻希伯来圣经而是进行补充改写他们称之为成全所以你看啊这正是轴心时代文学经典的一致特征来自各个文明的伟大教师留下的都是追随者整理的教学昙花记录这被普科纳称为教师文学我们今天觉得思想者著书立说是理所当然的古人啊却不一定这么看当时的人对文字的态度和今天不一样
这种教师文学也许不连贯不完整但形式开放更容易理解和传播有独特的魅力当他们出现在时代转折的重要关口迅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从而扭转了历史进程接下来我们再来简单的看看第三个阶段因为侧重点不同它和第四阶段有重合第三阶段的侧重点是写作者
经历了轴心时代之后各个文明呈现出文字文学的普及和普遍化现象独立的文学写作者纷纷登场他们先是模仿古老的文学形式然后创造出了小说等新的文学形式
世界文学当中第一部的长篇小说巨作是公元 1000 年左右日本宫廷女子紫石布创作的原始物语全书有 1000 多页作者并没有留下姓名紫石布其实是小说女主角的名字京都和宫廷
是从一个被贬为庶民的王子和一个乡间的贵族妇女的浪漫史展开的和现代小说不同原始物语很可能只是为一个读者也就是当时的中宫皇后写的出于皇后的命令作者子时部才越写越长主人公去世之后又写了第二第三代成了真正的长篇
即使流出宫廷,她的读者群也很小,在当时的日本,纸张是相当昂贵的物资,一套五十多册的首抄本原始物语是非常奢侈的,有个拥有全套原始物语的贵族女子说,让我当皇后我也不换,所以这个阶段的文学成就需要第四个阶段来放大。
那第四个阶段也就是纸张和印刷被广泛使用书记成为批量生产的商品的时期也就是大众文学的新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文明被技术和文学传达的思想共同改变了说到技术当然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他们降低了文学的成本为文字和思想传播提供了动力说起造纸术我们把目光转到阿拉伯世界
纸在这里引起了双重反应一类后果出现在神圣的宗教领域当阿拉伯的抄写员们决定放弃昂贵的羊皮纸改在成本更低更利于书写的纸上抄经代表着从中国来的造纸术获得了阿拉伯世界的彻底承认我们刚才说过在最神圣的经典文本面前人们总是对新技术
但新技术可以让经典更易于传播和保存这样的吸引力人又没有办法抗拒另一类的结果是让世俗生活当中的通俗文学变得繁荣
纸大大降低了书写的成本作者和读者进入文学的门槛变得很低作为消遣读物的《一千零一夜》就是在这个时候流行起来的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纸和《一千零一夜》被带到了欧洲今天印刷出版业对纸张的计量单位是令就是命令的令一令是五百张原纸一千个印章
这个词啊就来自于阿拉伯语阿拉伯世界虽然完全的接受了纸却对中国的印刷术没什么兴趣一直采取抄写理由呢很简单阿拉伯文是草书的连笔文字是很难使用印刷术的
我们都知道毕生虽然发明了活字但因为有许多技术难题雕板一直是中国古代印刷业的主流真正让活字印刷成为了实用技术并且深刻改变世界的是德国人古腾宝
古腾宝生于 1398 年比毕生晚了大约 400 年作为一个印刷师傅他要处理的难题就比毕生简单多了因为汉字要雕刻成千上万的字符他只需要处理几十个字母
古腾堡在当时的最重要的贡献是成功印刷出了非常精美的圣经马丁路德掀起的宗教改革和印刷机让人人都可以阅读圣经这种思想的转化让欧洲迅速走出了中世纪进入了新时代
文学和文字借助的传播技术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摩擦当中塑造了当代人类文明的轮廓到这里呢我要给您讲那个最能说明文学和文明的关系的故事了在古腾堡去世后不到 70 年一个叫皮萨罗的西班牙殖民者带领不到 200 名的士兵征服了庞大的印加帝国一开始皮萨罗提出和印加皇帝
阿塔瓦尔帕毁灭在这次的殖民战争里除了战马和枪炮西班牙人还带着一件他们很重视的武器就是一本印刷的圣经经过前面的讲述我们都知道了这本书其实是西方文明的综合成果书中的思想来自于对耶稣言行的记录书中使用的文字来自于美索布达米亚和古希腊的文字发明书的形式是中国传入的造纸术加上古罗马
遗留下来的装丁方式最后呢经过当时最先进的古腾堡印刷厂制成了这只军队随身携带的小型扒开本的圣经皮萨罗把这本书交给了印加皇帝告诉他这本书代表着基督教上帝和西班牙国王的权威希望他主动臣服但是印加皇帝没见过数计和纸他费了很大的劲才打开了书又把它贴在了耳边进行听因为
因为翻译告诉他这里面有神的声音最后呢印加皇帝迷惑的把这本书扔在了地上这当然被西班牙人认为是亵渎行为皮萨罗立刻发出进攻命令在这场突袭当中印加人遭到了屠杀皇帝也被俘虏并且最后被杀印加人拥有高度的城市文明却对文字一无所知他们就属于我们前面说过的那种放弃了文学的民族
但在西班牙人的眼里因为没有文字不认识书本他们就成了不能对话的野蛮人所以说落后就要挨打不仅仅是指武器技术也包括了文学上的落后可能你对这个结论还是有点不服气我刚才讲的很多都属于科学技术好像结论应该是技术改变世界不是文学改变世界其实印刷出版技术和文学作品不能
而自打有了文字以来这些内在的因素大多是通过文学来推动的
你要是还是不服气也没有关系在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给您讲两个故事它们可以称为人类文明的决定性标志性瞬间我们可以从更近的距离更微观的镜头当中看出来在文学塑造文明的进程里文学是怎么通过具体影响人的精神来改变世界的
咱们先来讲一个文学塑造历史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前面说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教师文学深刻影响世界之前人类思想被英雄史诗控制的时代
2300 年前的亚历山大大帝肯定是深刻的改变世界的大人物他在 13 年的时间里统一了希腊城邦征服了希腊与埃及之间的所有王国又打败了强大的波斯建立了延伸到印度的庞大帝国除了强大的武功他塑造的就是文化交流也影响着今天的世界那么就有个问题
亚历山大为什么不像其他的希腊人那样满足于城邦生活非要征服遥远的亚洲呢这就是
这就和一部文学经典有关了亚历山大行军时每天晚上都整着三件东西睡觉第一件呢是一把匕首因为他的父亲是被人刺杀的第二件是一只盒子是从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那里缴获的战利品盒子里装着第三件也是他最真实的一件东西河马史诗伊利亚特这部史诗就是亚历山大征服世界的动机他要在现实当中再现史实的功绩
经典文学会改变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影响人的行动这在亚历山大的身上表现的非常明显我们甚至可以从历史记载里辨认出来亚历山大直接把自己想象成河马史诗当中的头号的勇士半神英雄阿基里斯阿基里斯的性格极真挚又残忍他杀死特洛伊人头号的英雄赫克托尔以后呢不过
对方父亲的哀求拖着他的尸体绕成一圈耀武扬威亚历山大就复制过这一幕他洗劫了敢于反抗他的城市拖着敌将的尸体绕成一周他保存大流士的盒子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大流士就是他的赫克托尔他多次的违反军事常识带兵追逐大流士
就是想用正面决斗来击败对手再现河马史诗的著名场面大流士最后被手下叛徒杀死气得亚历山大演成了凶手可以说一部文学经典塑造了亚历山大的人生也改变了古代世界的格局这就是文学改变历史的方式
我要讲的第二个故事发生在 50 年前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前面说到的第四个阶段的后期这个故事和太空探索有关可以说是关于文学如何改变未来的 1968 年末美国的阿波罗 8 号执行了为未来登月寻找着着陆点的任务阿波罗 8 号
阿波罗 8 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脱离地球轨道上面的三名宇航员第一次看清了地球的全貌当地球逐渐缩小月球越来越大时宇航员们没法再用相机来拍摄他们目睹的事物了
地面控制人员就发现他们此时能依靠的是一件最原始的工具人类的口头语言他们对宇航员发出指令我们想要你们尽可能描述看到的细节宇航员们都是战斗机飞行员懂火箭科学但没接受过文学训练一开始他们有点磕磕巴巴但很快就能流利地描述月球上的日出日落
岩石表面的光影变幻最后他们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赋予哲理和文学性的一段话这是一种巨大的孤独的令人生畏的存在或者说这是一种虚无的延伸
这或许就能证明文学所揭示的东西早已存在于人的内心只是在等待被这样极其特殊的场合所触发执行过人类首次登月任务的宇航员克林斯说过假如将来的航行当中包括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位哲学家或许能清楚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宇航员们在对地面的广播中激动的朗读了《圣经》开篇关于创世纪的段落那次广播感动了无数听众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有的无神论者向美国宇航局抗议认为不应该在航天行动当中朗诵
宗教文本当然了这也等于是确认了文学对于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多数西方人的思想基础离不开基督教文化宇航员们的广播让他们觉得探索太空和世代相传的神圣信仰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由于投资浩大民众的态度对太空探索的进程也很重要
思维和文学所探寻的边界也是人类活动的边界在这个故事里文学不只是用来描述太空的工具也是人们探索太空的动力宇航员目睹的宇宙不再是想象的产物而是实在的世界这又影响了今天的文学体验
人类从文字这个思想工具出发创造出文学直到创造出航天器这是一个由内在世界到外在世界的连续过程所以说再有人问你文学有什么用啊你可以回答他文学已经塑造了人类的历史和文明它还将影响我们对未来的探索
总结本期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我们下面简单的回顾一下哈佛大学文学教授马丁·普科纳在《文字的力量》这本书里用新的方式重新连接了人类的历史讲述了文学如何塑造人类塑造文明
第一部分我们谈到了在文明的不同阶段文学和相关技术的发明怎样改变人类的思想文学的宏观历程分四个阶段在文学初期新奇的文字工具由抄写员主宰在周先时代苏格拉底史加摩尼孔
在第三个阶段独立的作者创造了小说等新文学形式在第四个阶段纸张和印刷术被广泛使用
和文学一起让地球成为了一个被书写的世界在第二部分呢我们谈到了文学是怎样通过直指人心来改变世界的亚历山大的征服是为一部传奇史诗所唤醒的人类第一次面对宇宙时使用的也是文学的意象和语言文学的发展和文明的历程是真正的同呼吸共命运
今天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技术转折的时代为什么这本书还特意的提到了哈利波特呢倒不是说他算人类文学经典而是他巨大的销售量和持续出版的续集正好是跨越传统出版印刷和互联网时代的大众现象哈利波特的第一本出版于 1997 年使用的是传统的出版与销售渠道
如今他的新版可以在亚马逊上购买线上出版商抽取 30%以上的利润要比传统出版界低得多当年古腾宝做的事是把书写工具从作者那里拿过来交给了出版商同时印刷机的大量复制又让作家成为了一种职业让读者获得了更大的便利而今天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者
文字的传播和阅读方式竟然被改变了写作方式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也在随之改变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呢比如说文学有没有可能脱离文字通过其他的形式呈现呢我们现在还没法预计只能继续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