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这世上的偶然--纪录片

这世上的偶然--纪录片

2025/5/5
logo of podcast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阿司每日读书分享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播音员
主持著名true crime播客《Crime Junkie》的播音员和创始人。
Topics
播音员:我认为《这世上的偶然》这本书能激发人们观看纪录片的兴趣,并指导人们如何选择和欣赏纪录片。它如同导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选择纪录片。纪录片的价值在于它呈现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是新闻、报纸或电影无法替代的。 纪录片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看见”本身,“看见”本身就能改变人生,这是任何其他方式都无法替代的。脑科学研究表明,视觉对大脑的影响是其他任何形式都无法替代的。许多纪录片导演不惜代价拍摄高难度镜头,为的是让观众“看见”。 预设的主题或框架会阻碍对事物的全面观察,纪录片需要抛开预设,记录真实的全貌。纪录片需要在拍摄过程中摒弃预设主题,主题可以在事后形成。观察电影是纪录片中最纯粹的类型,创作者不干预拍摄对象,保持客观中立。纪录片的目的是捕捉“偶然”,这能让我们发现更真实的世界。纪录片记录的是“连续的偶然”,而这些偶然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和真实的世界。 纪录片是时代的标本,其价值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好的纪录片能反映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并能经受时间的考验。那些用特效堆砌的纪录片价值不大。纪录片内部也存在“鄙视链”,“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是纪录片中的两种主要流派,“直接电影”更纯粹。拍摄纪录片比拍摄电影更难,因为要记录真实的一面更困难。拍摄纪录片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并承担一定的风险。一部好的纪录片应该呈现出与现实的联系,并能传递给未来。选择纪录片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关注纪录片节。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好今天我来为您解读的是一本稍微有点冷门的书名字叫做《这世上的偶然》这本书的中文版是 2019 年出版的看过的人不多但评分普遍不低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日本的纪录片导演响天和红对于纪录片的思考估计听到这儿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冷门的书作为一本稍微有点冷门的书

作者也不出名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看纪录片不管怎么看这本书好像都离我们有点远在这里啊我想先来说说我对于这本书的感受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专门从事纪录片研究也看过不少关于纪录片的书在这些书里假如只能推荐一本给外行看我的首选就是这本书原因有两个首先这本书就像是一根火柴能在很大程度上点燃你去看纪录片的冲动

因为他会告诉你,纪录片其实一直都是一个被低估的物种,它的价值是任何东西,包括新闻,报纸,电影都无法替代的。不管你以前有没有看纪录片的习惯,看完这本书之后,你大概率上都会想马上找几部片子来看一看。但是啊,世界上的纪录片那么多,应该从哪看起呢?这就要说到这本书的第二个价值了。

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导游要知道纪录片不仅多而且分类非常的混乱即使是专业的纪录片教材在名目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换句话说纪录片就像是一个摆放有点乱的博物馆而这本书就像是贴身的导游它能让我们迅速的搞懂应该如何选一部高级的纪录片或者说应该如何高级的跟人谈论纪录片

这就好比一个从来没听过音乐的人他总想知道听哪首歌能显得特别高级一样这本书啊就有这个作用当然了有关纪录片的书有很多那为什么一定要选这本呢这就要说到这本书的作者了这本书的作者向田和红属于那种特别有操守而且又很有灵气的导演咱们来看看

咱们来举个例子啊我们一起感受一下他曾经受某个电影节的邀请拍摄了一部以和平与共存为主题的纪录片但是啊他觉得这个主题啊没法表现因为一旦牵扯到这个主题你就免不了要去拍大量的政要官员

但是啊这些人会把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你吗你确定自己拍到的就是真的吗你看啊这是一个纪录片导演的职业操守追求真实但是啊他最后还是把这个片子拍了那怎么拍的呢他构思的重点不是人而是猫

他的岳父养了一群猫但是附近总有野猫过来和家猫抢食他就拍摄野猫和家猫之间的和平和共存是怎么发生的你看啊这是不是既表达了主题又保证了真实

这部影片后来还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评价这个片子就叫做《和平》中文译名是《完全和平手册》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来看一看现在《响天和红》是亚洲最受追捧的纪录片导演之一日本大导演之玉和

还有凭借寄生虫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韩国导演,凤军浩都对他十分的推崇,你看有这么一个人,他使劲的拽着你,让你一定要看纪录片,甚至还专门的为此写了一本书,你总要听听他的理由吧。

接下来我就从这个问题出发来为您解读这本书首先第一部分我们一起来说说你为什么要一定要看纪录片呢估计很多人一听这个问题马上就会跟着问一句就是纪录片对我们来说到底有什么独特的内涵呢这是个特别自然的思考习惯

但是我想说当你去问纪录片到底有什么内涵时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潜台词就是在纪录片里一定有什么形而上的更重要的东西在表象之下一定还有内涵这个内涵才是最重要的就像考阅读理解问你作者这段话想表达什么意思一样这种情况放在小说里合适但是放在纪录片身上并不适用因为

因为对纪录片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最根本就不是什么形而上的深层内涵它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画面本身没错对纪录片来说看见就是价值

这话乍一听好像是有点抽象咱们来说个故事在前两年有一部电影叫《登月第一人》讲的是美国人第一次登月的事在结尾阿姆斯特朗也就是第一个登月的宇航员他站在月球表面看着远方发亮的地球这是人类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地球当时他说了一句独白他说

我确定从见到这些的这一刻起我们的人生将永远改变这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

你听出来了吗?看见本身就是一种改变人生的力量,不需要道理,不需要认知,不需要形而上的洞察,只是因为你见过这个景象,只是因为看见这个行为本身,你就会变得不一样。这种改变是任何其他的方式,比如看书,上课,做学问都替代不了的。

就好比你看见了世界上所有关于登山的书跟你真正站在山顶上看着云层在你脚下流动这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生命体验而纪录片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看见本身它让我们看见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生

要特别说明的就是这件事不光是一个个人感受它是有扎实的科学依据的已经有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中有一半以上的神经网络跟视觉有关这就意味着切切实实的看到一个东西对大脑带来的影响在神经网络上激发的改变是其他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纪录片导演要不惜代价的去拍摄那些难度极高的镜头比如火山深海战场为的就是让我们看见因为知道和看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说没错看见真实世界这是一种价值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看比如说电视新闻这不也是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世界吗这难道还能是假的吗说到这儿我想先跟你讲一个故事那就是 911 当年 911 袭击发生之后几乎全世界的记者都在第一时间奔赴纽约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新闻现场

作者当年也是一名记者他接到的任务就是去拍摄一条以眼泪和互助为主题的短片你看啊这个主题好像是很合理灾难刚刚发生人们肯定是正沉浸在悲痛当中眼泪不缺而且大家肯定得互相帮助互助的主题也是现成的

但是啊等他到了现场才发现跟想象当中的不一样眼泪和互助不是没有但是很少大多数的人在干什么呢在世贸大厦附近挤满了来拍照留念的游客他们以还冒着黑烟的现场作为背景比划着剪刀手拍照

离现场稍微的远一点的地方,情侣们在咖啡馆里聊天,看起来就跟平时一样,而最热闹的地方是市中心的批发市场,小贩们在哄抢星条旗,因为袭击刚刚发生,大家肯定就要游行,而星条旗是游行的标配,到时候一定是抢手。

你可以想象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眼泪和互助是真相但是别的难道就不是真相了吗注意啊这不是说新闻拍下的画面就不真实而是想说只要我们看到一个东西之前内心先预设了某种主题某种框架这就会阻碍我们去观察一个东西的全貌

就拿 911 的现场来说眼泪和互助这确实是真的但是啊一旦你带着这个主题去拍摄就会自动的过滤掉另一部分真实不管你是电视新闻还是报纸广播一旦事先对这件事有期待它就会妨碍你记录更全面的真实

那换句话说,要想记录真实,你就必须先抛掉内心预设的框架,把一切主题都忘记。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说,记录片难道就不需要主题了吗?当然是需要,只不过记录片,确切的说,是一部分记录片的主题,可以在事后形成。而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内心是不预设任何主题的。

说到这儿啊得稍微的介绍一点背景知识了在纪录片里有一类叫观察电影也一直被行内认为是最纯粹的纪录片这类纪录片的主张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创作者要做墙上的苍蝇苍蝇什么样呢首先他不干预现场他不介入被射对象其次

他本身不带立场对环境里的任何人都没有偏见是无差别的观察记录而本书的作者响田和红拍摄的就是这一类的纪录片

从这个角度看,纪录片和任何一种影像形式都不一样,其他形式都有实现的主题,脚本,策划,它们呈现的都是一种必然,也就是前期怎么设计,后期就怎么呈现,但是纪录片正好相反,它记录的就是这世上的偶然,也就是不管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我们都要记录下来,比如你要拍摄一位富豪,你的计划是,

富豪开着豪车出场但是啊富豪当天偏偏开了一辆破旧的二手车很多人肯定就会觉得这跟预想的不符得换车重拍但是啊在纪录片导演看来这正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富豪为什么要开破车呢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啊顺其自然的记录你往往会发现一个更真实的人物

换句话说,纪录片是以捕捉偶然作为目的的,偶然的潜台词是去掉一切框架,刨出一切预设的主题,这能让我们发现更真实的世界,这也是你一定要看纪录片的第二个理由。

你可能就会说假如仅仅是捕捉偶然即时摄影也有这个功能啊从这个角度看纪录片的价值好像也不是唯一的呀这就要说到纪录片的第三个独特的价值了它记录的是连续的偶然

那什么叫做连续的偶然呢简单来说这是构成我们每个人人生的方式这话乍一听啊好像是很大但是啊仔细想想是什么造就了每个人的独一无二呢不就是我们各自经历的偶然吗

假如没有这些偶然,人生就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标准化商品,我们都经历类似的教育,学着类似的专业,从事着同样的工作,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异为什么这么明显呢?不就是因为我们在共同的必然之外,经历着各自的偶然吗?

换句话说是这些连续的偶然造就了人生同样要呈现真实的世界就是要去捕捉这些连续的偶然从这个角度看即时摄影它捕捉的是一个孤立的画面并不连续这也就是你为什么一定要看纪录片的第三个理由因为连续的偶然构成了真实的世界而纪录片的价值就在于捕捉这些连续的偶然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你为什么一定要看纪录片呢?其实这些理由可以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假如我们要给所在的时空,给这个时代制作一枚标本,那么这个标本就是纪录片,简单说纪录片就是时间的标本,它的价值会越来越大。

比如就在 2020 年,网上有一组视频火了,有人修复了一百多年前的老北京影像,把以前的老镜头清晰度提高了,并且全都上了色。尽管我们在文字里,在照片里无数次看到类似的描述,但是当你真正的看到这些活动的影像时,你还是会觉得你好像从中获得了什么新东西。

具体是什么呢又说不清其实啊这就是看见的力量同样你可以试想一下假如再过一千年未来的人想了解我们这个时代想知道我们是如何生活如何思考的他们会通过什么呢大概率上啊纪录片就是个首选还是那句话真实世界是由偶然构成的而纪录片就是关于偶然的艺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看纪录片

但是啊,纪录片那么多,应该从哪看起呢?估计很多人不会把这当作一个问题,毕竟拍我们不懂,但是看谁不会啊?其实放在纪录片这件事上,看还真就是一个问题,因为它的分类实在是太乱了。

它不像是电影已经有一套现成的模式你在开拍之前就已经按照这个模式规划过了而纪录片的主题是在拍摄完成之后或者拍摄过程当中发现的

换句话说电影是先有类型再有作品而纪录片是先有作品然后再根据作品的内容给它划定一个类型你可以把电影比作一个摆放整齐的资料库你只要有一个所演目录比如相关的网站杂志影评就知道该从何看起而纪录片就像是一个展品随意摆放的巨大的博物馆它没有结构没有逻辑

假如你身边有看纪录片的人你可以去问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纪录片呢你就会发现虽然都叫纪录片但他们说的呀根本就不是一种东西比如说有的纪录片耗时几十年一直跟踪一个人拍摄想呈现一个人的一生但有的纪录片只是拍拍街边的美食几分钟一集还有的纪录片甚至不用拍摄全是特效比如讲宇宙讲外星人的纪录片这个

这个差异有多大呢咱们来打个比方假如说电影和电影之间的差异就像人和人之间的差异虽然脾气秉性不同但总归是同一种生物那么纪录片彼此之间的差异就像鲸鱼和大象之间的差异顶多算都是动物但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而且要知道不光是观众看起来差异大就连专业的纪录片教科书也没有统一的分类比如什么直接电影真实电影观察电影等等光是这些名词就能把人给绕晕直到今天有关纪录片的流派类别业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然了作为观众我们可以不用知道圈内人的争论

我更关心的就是应该怎么看呢就好比是听歌应该从哪种类型听起会显得比较高级呢一旦转化了这个视角呢问题啊就容易回答了这就像是面对了一个博物馆假如让你规划展品可能是很难但是啊假如让你当一个导游带人到处的转转这就非常容易了前面说过这本书啊就有这个导游的功能

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们就一起来说说纪录片应该从哪看起呢我结合这本书里的内容总结出了一种最实际的观影方法那就是沿着笔实力而看

虽然纪录片是一个大范畴,包容性很强,但是但凡这件事跟创作沾边,它都会出现一个东西,那就是鄙视链。比如说同样是摇滚,玩金属的就看不上玩朋克的,再比如说同样是说唱,搞地下的就看不起搞商演的,再比如说同样是电影,很多拍文艺片的就总觉得自己比商业片高级。

那对于内行来说,笔识链就是个特别烦人的东西,它不受奖项的影响,不受商业价值的左右,跟你受不受欢迎更没什么关系,你摆脱不了也改变不了,但是对于欣赏的人来说,笔识链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用的东西,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没法被数据量化的品位,只要抓住了这个笔识链,你就能迅速的成为一个高级的外行。

对于纪录片来说它本身是处在鄙视链的上端的比电视剧综艺节目这些都要靠上但是啊纪录片内部其实也存在这么一个鄙视链而且这个鄙视链啊很简洁只包括了两派阵营第一派呢叫真实电影你现在在电视上看到的绝大多数的纪录片都属于这一派

他是把一个真实存在的事呈现出来,至于方式,你可以上一些技术手段,可以访谈,可以摆拍,可以加解说词,在纪录片里有一个概念叫非虚构扮演,大概就是指这个意思,你可以借助一些演绎手段,但事件本身必须真实。

但是啊请注意非虚构扳演这里面毕竟还有个演字在很多人看来这还是不够纯粹那什么叫做纯粹呢就是你在拍摄时都不能跟被摄对象发生任何形式的关系不能采访不能跟他们说话只能静静的拍这就是咱们要说的第二个流派叫直接电影顺便一说啊这本书的作者响天和红所主张的观察电影本质上也脱胎于直接电影

有关这两个流派的关系虽然没有直接挑明但很多内行普遍是有这么一种感觉就是拍直接电影的人会更有优越感因为从血统上看你对现实的干预更少你的纪录片的血统更纯粹

说到这儿啊,你可能就会说了,要想减少对现实的干预,这不是很简单吗?只要拿着摄像机静静的拍不就得了,他们凭什么处在鄙视链的上端呢?假如你这么想啊,我想先给你讲一个故事。贾张科有一部电影叫《三峡好人》,讲的是三峡移民的生活状态,但是他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其实是先拍了一部相同题材的纪录片,叫《东》。

他觉得要想展现这个主题,纪录片肯定是最合适的,远之远未但是就在这个片子的拍摄过程中,他偶然发现了一件事就是他拍摄的一位老人在镜头前表现得一直特别的自然,特别从容但是摄像机偶然捕捉到了老人的一个笑这个笑特别的奇怪,看起来有点皎洁,好像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

贾长科对着这个镜头看了好几遍终于就明白了对于这个一辈子没见过摄像机的老人来说他对镜头有一种天然的戒备想到此处贾长科明白想通过一部纪录片把这个主题真实的表现出来太难了因为你拍到的人展现的未必是真实的一面纪录片有局限不如电影挥洒自如这才有了后面拍摄三家好人的念头

那从这个角度看要想通过纪录片来记录一个人真实的一面这比拍电影还要难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经说过拍摄纪录片就好像掉进了自己设下的陷阱你越想接近某人那人就会躲得越远那么要想真实的记录该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好时间你跟一个人接触的时间必须足够的长

尝到你融入了他的生活尝到他能习惯你的存在把你当成了空气但是啊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风险你看啊假如把几年的时间都耗在了一个人身上万一最后拍砸了该怎么办呢比如万一对方就是没法接纳你或者中途退出了拍摄很遗憾没办法拍这种纪录片本身就有赌的成分

借用作者的原话,纪录片就是这样一种脱下铠甲,并且把自己的身体和意识向世界开放的手法,复杂离奇的现实,以让人无法预料的方式展开,这是纪录片式的惊天动地,危险,但趣味无穷。

注意啊,我们虽然一直在说鄙视链,但这毕竟是行业内部的事儿,我们真正需要知道的不是鄙视链本身,而是它呈现出的一个大概的趋势,那就是一部纪录片是否高级,跟它是否纯粹,是有很大关系的。

就像前面说的,纪录片是给时间制作的一枚标本,那么衡量这枚标本好不好,无非就有三个标准。第一,它是不是一个天然的切面,人为编写的肯定是不行。第二,这一刀够不够广,也就是它是否带有这个时代的普遍性。第三,这一刀够不够深,也就是你对真相的捕捉到底是触及到本质还是留于表面。

其实啊所有的这些标准都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一部好的纪录片应该呈现出跟现实的联系并且把这份联系传递给未来简单说啊就是再过 50 年这部片子是否仍然值得看假如值得你现在就应该马上看

按照这个标准我个人认为那些用特效堆出来的科普纪录片比如讲外星人吸血鬼猎奇的价值啊就不算太大你可以想象一下再过 20 年当我们有了先进的特效这些题材肯定会被重新做一遍当年的片子啊不大在会有人看了

但是一旦一个片子呈现出跟现实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会越来越有价值比如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拍摄的《迁徙的鸟》这应该是全世界最成功纪录片之一了全片讲的就是候鸟南迁北移的过程为了最大限度的记录真实的画面全片拍摄历时四年光航拍设备就有好几种比如摄影师常做滑翔机拍摄

热气球拍摄但是啊全片最出彩的地方在于他回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大自然的一切森林岛屿天空当这些遍布了人类文明的足迹比如猎枪农田高楼这些改变对一群迁徙的鸟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其实啊就是在记录此时此刻人和自然的关系

再比如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徒手攀岩全片只是那么静静的拍摄静静的记录即使是主角攀登最危险的岩壁摄影师也都是一路跟刀体即使一百年后的人再看也会知道此时此刻有一个人曾经这样生活更重要的就是从这个片子能看出我们这个时代是怎么看待他的我们把他当成了勇士这是这个时代价值观的底色

再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很多人都把它当成了一部美食纪录片但是根据执行总导演自己的说法他拍的从来都不是一部美食纪录片而是中国的国家地理也就是此时此刻的中国人到底是怎么跟食物相处的食物对中国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他记录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哲学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在这就不多说了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的内容应该挑选什么样的纪录片呢选择标准非常的简单一部纪录片好不好不是看他现在有多少人喜欢而是看他会给未来留下什么

总结,到这里这本这世上的偶然的主要内容我就为您解读完了其实关于你为什么要看纪录片还有一个最简单的理由因为它是最大公约数假如全家人在一起或者朋友聚会不知道看什么好那么挑一部纪录片准没错至于怎么选择其实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就是盯住纪录片节

目前全世界有八大纪录片界,我推荐你关注两个,第一个就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界,这是全世界最大的纪录片界,选片比奥斯卡更开放,类型更丰富。第二个就是咱们广州的国际纪录片界,里面能看到很多优质的国产纪录片,假如你有时间,推荐你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