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主持人: 《昨日之岛》是意大利著名学者翁贝托·埃科创作的第三部小说,也是他唯一一部以大自然为主题的作品。小说以轻松的笔触,讲述了17世纪大航海时代下半叶,一位名叫罗伯托的主人公在南太平洋遭遇船难后,被困在一艘神秘的荷兰商船“达芙涅号”上的故事。 该小说主要围绕两个故事展开:一是17世纪人们为寻找被禁止的经度测定知识而付出的巨大代价;二是主人公罗伯托在经历一系列事件后的成长历程。 在第一个故事中,罗伯托与卡斯帕神父相遇,卡斯帕神父是一位耶稣会神父,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他试图通过经度测定来证明圣经中大洪水故事的真实性,这体现了17世纪科学与神学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卡斯帕神父最终因其发明的水底钟在使用中发生意外而丧生。 在第二个故事中,罗伯托的成长历程贯穿了小说始终,从卡萨莱围城战中对传统信仰的动摇,到在巴黎上流社会中学习社会知识,再到与卡斯帕神父相遇后的成熟,最终到他以小说创作的方式来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罗伯托的小说创作也反映了他对真实与虚构关系的思考。 总而言之,《昨日之岛》是一部融合了历史、探险、悬疑和哲学思考的小说,它不仅展现了17世纪人们为追求知识而付出的代价,也展现了主人公在经历人生风雨后的成长与成熟。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昨日之岛》被称为翁贝托·埃科唯一一本以大自然为主题的小说?

《昨日之岛》是埃科创作的第三本小说,也是他唯一一本以大自然为主题的作品。书中通过主人公罗伯托的航海经历,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敬畏。埃科通过复杂的叙事结构和符号学手法,将自然描绘成一个既神秘又不可征服的存在。

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下半叶有哪些特点?

17世纪是大航海时代的下半叶,欧洲强国开始将探险方向对准太平洋。这是一个近代开端的时代,科学和理性逐渐取代中世纪的蒙昧。伽利略、牛顿、笛卡尔等科学家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星空和自身存在的探索进入新阶段。

为什么精度测定知识在17世纪成为被禁止的秘密?

精度测定知识在17世纪成为被禁止的秘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航海霸权和殖民扩张。掌握精度测定技术的国家能够更准确地定位航线,从而控制海洋贸易和殖民地。此外,这一知识还涉及神学与科学的冲突,教会担心科学发现会动摇宗教信仰。

卡斯帕神父如何用科学解释圣经中的大洪水传说?

卡斯帕神父通过科学计算发现,要淹没所有陆地需要一个大洋的水量。他推断上帝无法用地球上的水淹没地球,除非是用“昨日之水”淹没“今日之地”。他认为180度经线是分隔昨日与今日的界线,上帝通过这条线取水淹没陆地,从而用科学“证明”了圣经的正确性。

罗伯托在达夫尼号上的成长经历了哪些阶段?

罗伯托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卡萨莱围城战,他对传统信仰产生动摇;第二阶段是在巴黎,他学习社会功课并卷入宫廷阴谋;第三阶段是与卡斯帕神父相遇,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第四阶段是写小说,通过虚构故事探索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罗伯托如何通过小说表达他对真实与虚构的思考?

罗伯托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虚构的兄弟弗兰特,并通过弗兰特的故事探索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他认为历史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小说则是确定的真实,因为作者可以决定故事的结局。最终,罗伯托通过小说拯救了虚构的女主人公莉莉亚,完成了自我救赎。

《昨日之岛》如何通过自然象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在《昨日之岛》中,自然被描绘成一个既神秘又不可征服的存在。达夫尼号船象征着自然的化身,而无法抵达的岛屿则代表人类无法完全征服的自然。罗伯托最终意识到,人类应该与自然做朋友,而不是试图征服它,这种转变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和解。

Chapters
本章节讲述了17世纪人们寻找精度测定知识的故事,以及主人公罗伯托与卡斯帕神父在南太平洋相遇的经历。卡斯帕神父试图用科学证明圣经故事,最终却葬身大海。
  • 17世纪的精度测定是当时的难题,关系到航海安全和国家实力
  • 卡斯帕神父试图用科学证明圣经中的大洪水故事
  • 罗伯托和卡斯帕神父的相遇,以及卡斯帕神父的死亡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好,今天我来为您解读的这本书是翁贝托·埃科的《昨日之岛》埃科是意大利著名的符号学家、历史学家、公共知识分子直到 48 岁,他才出版了第一本小说,名字叫做《玫瑰名字》一举成为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被称为学者型小说也叫百科全书型小说

听上去就非常的复杂难懂不过我们今天讲的这本相对的轻松很多这是一本跟大航海有关的书是埃科创作的第三本小说也是他唯一的一本以大自然为主题的书

提到大航海,也就是地理大发现时代,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家,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发现非洲、印度和美洲,从而瓜分地球的历史。但其实,那只是大航海时代的前半叶,也就是 15 到 16 世纪的事情了。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穿越大西洋就很不容易,相比之下,太平洋就太遥远,也太大了。

直到 17 世纪欧洲几个强国才开始把探险的方向对准了太平洋这就是大航海时代的下半叶历史

17 世纪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呢?它是近代的开端,以这个世纪为线划分人类历史的话,向后看是蒙昧混沌的中世纪,向前看是科学和理性主宰的文明开端。正是在 17 世纪诞生了戈巴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笛卡尔这些闪耀的名字,把人类探索的目光投向了头顶的星空和人类自身的存在。

这就是

这就是我今天说的这本书的时代背景在这本书里主人公乘坐一艘开往南太平洋的商船去寻找关于精度测定的秘密结果遭遇了船难只有他一个人生还

获救后,他被困在了另一艘船上,终日望着对面那座岛屿却无法登上它,他相信那座岛就位于 180 度经线上,那是一条分隔昨日与今日的组线。在主人公看来,船上是今日的他,对面是昨日的岛,要登上那座岛,时间就回到昨日,开始倒流。

听到这儿啊你肯定就要笑了时间的划分只是人为的行为哪有什么昨日之岛呀是啊当时人们的很多认知在今天看来都是笑话

比如大航海的代表人物哥伦布,他的目的地是亚洲,结果却阴差阳错的到了南美洲,他把当地人称为是印度人,甚至到此都坚持说自己发现的新大陆就是亚洲。你看啊,今天我们司空见惯的常识,都是过去的人付出巨大的代价换取的,有时候这个代价是成为了一个笑话,还有的时候这代价是生命。

比如我要讲的这本书中,17 世纪的科学家、航海家对京都测定知识的寻找,就闹出了很多让人替小杰飞的笑话,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那么精度测定究竟曾经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艾克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故事他又是怎么讲的呢现在就让我来为您解读一下这本书这本书同时讲了两个故事我的解读啊也相应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本书最重要的一个故事 17 世纪的人们付出巨大代价去寻找被禁止的知识的故事

然后我们来说第二个故事,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咱们先来说寻找被禁止的知识,这部分的内容,艾克是用悬疑小说的手法来讲述的。时间回到 1643 年的夏天,一艘荷兰商船在海上航行了几个月之后,在南太平洋冒出遇难了,船上唯一的幸存者就是咱们的主人公罗伯托。

在遭遇海南之后他又被海潮冲向了一艘较达弗涅号的荷兰商船

罗伯托爬上了船,发现船上没人,却有充足的淡水,粮食,蔬果,甚至还养了不少的家禽,够他吃一阵子了。罗伯托恢复了体力之后,开始在船上四处的走动,他发现这艘船就像是一座迷宫。17 世纪的荷兰人已经是全世界最棒的造船专家了,当时对商船征收的税款是按甲板面积计算的。

荷兰人是当时欧洲最精明的商人他们为了避税把甲板造的是窄窄小小的船的肚子却很大有好几层的船舱分成好多隔间这就让一艘船变成了一座楼房

而埃科在这本书里对商船进行了一些改造,让它变成了加倍复杂的楼房,也就是一座迷宫。虽然这本书没有附上船舱的泡面图,但在埃科仙里,这艘船是真实存在的。为了设计这艘船,他参考了 17 世纪的船舶画出草图,还制作了 V 型模型。只是为了弄清楚船舱里的小隔间到底有多大,

如何从这一间走到那一间在小说当中他对这些空间的计算甚至精确到了毫米我们接着来说故事慢慢的罗伯特觉得这船上好像还有一个人原因是他发现好像有人刚刚给蔬菜浇过水刚刚给加勤喂了食他发现船上有一个房间里面全是科学仪器和书籍

还有一个房间里面全是各式各样的钟表日轨仪沙漏等计时器而这些东西好像刚刚被移动了位置

显然,船上有一个科学家,他才是这艘船的主人,他正藏在迷宫的某处,就像古希腊克里特岛迷宫深处藏着的那只牛头怪。有一天,罗伯托终于在一个阁间发现了一个假藏,找到了这个牛头怪,他是个孱弱的老头子,手里拿着枪对着罗伯托。

但一看就完全不会用,罗伯托夺走了他的枪,老人吓得话都说不利索,立刻向他投降了。原来这位老人确实是个科学家,也是耶稣会的神父,叫卡斯帕。前面说过,罗伯托是来寻找精度之谜的,巧了,卡斯帕神父也是,两人乘坐的两条船,一个向东走,一个向西走,结果在地球的另一端相遇了。

而且两艘船还都只剩下了一个人卡斯帕在航行途中染上了瘟疫船长为了躲避率领所有的乘客下了船找到了一座小岛上

不幸的是当地的野人发现了他们,这些食人族把一船的人都吃掉了,就这样卡斯帕逃过了一劫,也恢复了健康,但是却因为船上没了救生艇,下不了船。当他发现罗伯托上了船,还又毒又血,时常的摆弄科学仪器,相信他一定是敌国派来的密探,便躲在暗处观察他。

并时常的搞些小动作让罗伯托以为船上闹鬼这样就可以把他吓走没想到罗伯托也不会游泳也下不了船

你看啊,卡斯帕神父和罗伯托是非常相像的,他们都背负着探索精度之谜的任务,也都是满腹经轮却身体孱弱的知识分子,都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卡斯帕神父开始每天给罗伯托上课,教授他天文学航海学的知识,讲解他对精度知识的探索,除此之外,两人还要一起练习游泳。

一老一少,一师一友。那么为什么精度测试的知识是被禁止的呢?首先,在故事发生的时代,大航海虽然已经进行了两个世纪,精度该如何的定点却仍然是一个难题。航行在茫茫大海上,要了解自己身材何处,可以借助北极星的位置来确定纬度。

但京都却无法用这种方式来测定,因为这还涉及到了一个时差的问题,为此出海探险的船很多,船难的发生率却很高,回来的都是九死一生。另外,很多航海家其实早已抵达了欧洲人未曾抵达的地方,却因为无法精确定点而无法再次找到那里。

比如早在 1568 年西班牙的航海家门达尼亚就到达了南太平洋的群岛他看到当地土著带着大量的黄金首饰便以为自己到了圣经中所罗门王的黄金宝库于是就将这里命名为所罗门群岛然而当他回到祖国通报此事西班牙国王先后拍了四艘船让他带人回到那里然而啊二十年过去了他却再也没找到他

此后的近一个世纪,人们都在寻找这座黄金宝库,但直到我们的故事发生的那一年,它还是无影无踪,成为了遥远的传说。有句话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用在大航海时代再合适不过了,航海家的冒险行为的背后,是欧洲殖民者对整个世界版图的瓜分掠夺。

谁率先的掌握了精度定点的秘密谁就会成为海洋上的霸主因此精度定点也就成了被禁止的秘密知识为了掌握它欧洲各国暗潮涌动打起了间谍战后来有一个英国的钟表将掌握了这个知识让英国一举就成为了海上霸主

日不落帝国,有关精度测定的历史,之前我为您解读过一本书,叫做精度的书,非常精彩,欢迎你去听一听。精度定点的知识成为了禁忌,还因为其中蕴藏着神学与科学的争斗。前面我们说了,17 世纪是一个夹在蒙昧和科学之间的矛盾世纪,埃科把这种矛盾性凝结到了卡斯帕神父这个人物身上。

卡斯帕是神之人员也是一个科学家这就非常的矛盾更矛盾的就是他想获取精度定点的知识是为了证明圣经没有骗人

出航前卡斯帕在写一篇关于圣经中大洪水传说的文章这个传说是这样的上帝造了人发现人罪孽深重就要惩罚人于是制造了长达 40 天的大洪水淹没了世界那么问题就来了卡斯帕就想这么多的水是从哪来的呢圣经里说从大渊的泉源和天上的窗户里来也就是说江河湖海泛滥天上下暴雨归根到底啊

这些水都是从大海里来的,现在问题又来了,卡斯帕说,根据他的计算,要淹没所有的陆地,需要一个大洋那么多的水,可是上帝哪里来的那么多水呢?他抽干了一个大洋,倒在了陆地上,地球不就出现了一个大洞吗?地轴不就会产生偏移了吗?想来想去,卡斯帕终于想通了,答案就在这 180 度经线上。

180 度经线也就是本初子午线向西或者是向东 180 度的经线又叫对向子午线后来它被称为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区分了昨日与今日在我们的故事里卡斯帕相信达芙涅号对面的岛就是 180 度经线所在的地方区分昨日与今日的地方那么这跟大洪水有什么关系呢

卡斯帕根据他了解的科学知识推断出上帝是没法用地球上的水来淹没地球的除非他是用昨日之水淹没了今日的地球也就是说上帝在 180 度惊艰的这一侧取了水淹没了那一侧的陆地

而长达 40 天的昨日之水就是可以淹没所有陆地的就这样卡斯帕用现代科学证明了圣经的正确性也解决了科学与神学在自己头脑当中的缠斗当然了这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诡辩你看啊精度的秘密不但藏着一个黄金国还藏着现代科学对神学的反驳

难怪教会组织要迫害科学家知识要成为异端了我们说回我们的故事灾难发生前卡斯帕已经在岛上建造了观像台观测了两个月他发现自己所在之处就位于 180 度经线上是精度测量的重要定点而这个岛就是所罗门群岛

他的理由也是圣经所罗门王说过将地球一切为二所以这将地球一切为二的子午线就是所罗门岛所在的地方又一个奇特的诡辩但居然蒙对了今天我们都知道所罗门群岛确实就穿过了 180 度惊现但是在故事当中卡斯帕

还是搞错了一点那座岛的精度是对的但纬度却错了偏移了一点其实啊那座岛只是卡斯帕以为的所罗门群岛不管怎么说卡斯帕距离解决精度定点问题还是迈进了关键的一步但现在啊他却被困在了船上无法继续的观测工作好不容易碰见了个年轻人又是个文弱书生

学不会游泳眼睛还怕光白天都不敢出门根本就指望不上这可怎么办呢别忘了我们的卡斯帕是一个科学家他会创造发明卡斯帕造出了太阳镜解决了罗伯托卫光的问题又造了玻璃头罩也就是类似潜水头罩的东西

那罗伯托还是学不会游泳于是卡斯帕又发明了水底钟这是一个金属中型罩卡斯帕钻进了水底钟穿上了一双重重的金属靴子就可以在密封状态下在海地行走了

走到海岛上去但是这个发明只是看上去很美根本经不起现实的考验卡斯帕钻进水底中在海里走了没几步就沉了下去再也没有出现就这样罗伯托的老师代理父亲好朋友就这样葬身海底现身科学了

第一个故事啊,咱们就说完了,罗伯托和卡斯帕神父为了探索被禁止的知识而在世界的另一端相遇了,后来神父的探索失败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又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

作为教会人士他想用仪器和探险去证明圣经没有说谎作为科学家他又想让神的启示与他那个时代的科学研究成果保持一致永远到不了的小岛就像一代代知识分子心中的真理总是跟自己有那么一段看似近在咫尺实则远在天涯的距离

这段距离是从求知到真知的距离,也是蒙昧的昨日与科学的今日之间的距离,求知者如卡斯帕神父就现身在这段路上了。

真理如昨日之岛,虽不能治,心向往之。说到这里,你可能发现了,我还没讲过罗伯托探索精度之谜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故事,主人公的成长故事。罗伯托刚登上了达夫尼号的时候,开始写日记,打发时光,他一边回忆往事,一边给自己的心上人写情书。

卡斯帕神父葬身海底之后罗伯托为了平复哀伤又开始写日记了慢慢的没什么可回忆的了他就开始写起了小说后来这本手稿流落到了这本书的叙事者手里于是就有了我们讲的这本书

透过这些书写埃科为我们交代了罗伯托医生的成长历程也向我们展示了一本小说的诞生在寻找秘密知识的故事当中埃科细访了凡尔纳的神秘岛和 80 天环游地球在罗伯托的成长故事当中他细访的是大众马的

三个火枪手天真的少年从乡下来到了大都会遇到了帮助他成长的各路人士意外的卷入了宫廷阴谋一番曲折最终获得成长罗伯托的成长可以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关键词是卡萨莱围城战第二个关键词是巴黎第三阶段的关键词就是卡斯帕神父第四个阶段就是写小说

咱们先来说塞莱围城战的故事这一阶段罗伯托对传统信仰产生了动摇罗伯托出生于意大利的一个小领主家庭少年时随父亲参加了牵动全欧的卡塞莱围城战这是罗伯托经历的

第一件影响终生的大事在这场战争当中他的父亲牺牲了成为了英雄然而战争让他明白战争是荒诞的英雄死的并无价值他沉浸在哀伤和疑惑之中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一个叫圣塞万的军官此人见惯了死亡甚至天地不仁世事无常自然也就不信上帝他告诉罗伯托圣经充满了谎言没有什么上帝的救赎只有永恒的虚无

所以罗伯托没必要为死去的父亲祈祷他应该做的是活在当下直面死亡

后来圣撒万也在战争当中毫无意义的死去了但圣撒万的离经叛道在罗伯托心里埋下了怀疑上帝的种子接着罗伯托又遇到了埃玛努艾莱神父这位神父告诉罗伯托科学家们发明了望远镜用来认识世界但其实啊认识世界的方法应该通过另一种望远镜那就是亚历斯多德发明的语言的望远镜修辞术

这位年轻的神父发明了一台类似图灵机的科学装置,他称之为亚里士多德机器,能无穷无尽地生产隐喻,这是修辞术最杰出的手法。罗伯托看着杨皮子从机器当中吐出一个个单词组成了神奇的隐喻,感叹着发明看与上帝的创造比肩,这下他心中对上帝的信仰又动摇了几分。

这时他决定离开家乡到巴黎去闯荡这是罗伯托医生的第二件大事这一阶段他学习的是有关社会的功课在巴黎

上流社会流行的是高谈阔论罗伯托对一个叫莱丽亚的女性一见钟情决定用修辞雄辩的本事吸引他的注意罗伯托小的时候有个家庭教师是个见多识广的博学知识他曾告诉罗伯托在战争当中被刀剑所伤只需在武器上涂抹药粉身上的伤口就会愈合这就是交感粉末理论其实是一种交感巫术

在巴黎的沙龙上罗伯托面对梦中情人突发奇想向众人阐释了交感粉末理论还用它来隐喻爱情这一番奇谈怪论在巴黎上流社会当中掀起了伪科学思潮一时间人人都在谈论这个原理

有一天罗伯托被带到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宰相李赛留的身边原来李赛留的幕僚得到消息有一艘开往南太平洋的商船上有位叫伯德医生的英国科学家很可能掌握了测定精度的秘密他们胁迫罗伯托

作为法国间谍去探查这个秘密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非要派罗伯托去呢罗伯托也不明白但他别无选择只好上了船他成功的伪装了自己跟博德医生套近乎终于弄清了自己与精度之谜的关系原来啊博德医生是胶杆粉末理论的信奉者

我们知道船在航行的时候只要知道当地时间和出发地的时间就能根据时差计算出自己所在位置的精度但这却很难做到这是因为当时的钟是百钟无法抵御航行的颠簸保持的准确

而伯德医生呢他相信胶杆粉末理论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他用刀在一只狗的身上划出了伤口带着这只狗上了船让自己的助手在出发地每天约定的时刻在那把刀上做手脚用胶杆巫术加重对狗的伤害这样啊他就能通过狗的疼痛来加重的反应得知出发地的时间从而用时差来计算出精度

这项实验无疑是蒙昧和残忍的为了保持狗的伤口不愈合博德医生每天都会在伤口当中撒盐如此几个月可怜的狗已经快被折磨死了罗伯托看着那只狗觉得他看到的是全世界的苦难此时他对人性和整个人类社会都失望透了就在这时传难

发生了这就开启了罗伯托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他与卡斯帕神父相遇了这件事啊让他真正走向了成熟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所有人都在寻找精度之谜为了瓜分地球为了寻找所罗门的宝藏

只有卡斯帕神父是为了证明圣经没有说谎这听上去很荒唐却又很动人因为这是一个求知者的纯粹卡斯帕告诉罗伯托一旦登上对面的那座小岛时光就可以倒流回昨天

这样罗伯托就可以不用独自的面对死亡,这样他就可以回到心上人的身旁,毕竟他根本不关心什么土地和宝藏,他只是一个痴情的相思病患者。后来罗伯托终于学会了游泳,却发现原来船与岛之间是一大片的珊瑚礁,游不了多远就搞得浑身就是伤。

他给自己弄了一套类似潜水服的装备,戴上了神父发明的玻璃头罩,再次出发,却被有毒的石鱼给咬伤,差点就死掉了。你看,在大自然的面前,17 世纪的人还是孩子,伯德医生是一个残忍的孩子,卡斯帕神父是一个纯洁的孩子,他们想要探索自然的秘密,又都被自然所吞噬。

达夫尼号上的人们被食人族吃掉,就是自然吞噬人的隐喻,在这里食人族就是自然人,是自然的化身,而那无法抵达的岛屿就是人类无法征服的自然。罗伯托想,也许正因为人类太想征服自然,才会被自然所吞噬的,也许人应该试着跟自然做朋友,去爱自然。

罗伯托发现他已经爱上了这艘船叫达夫涅的船他把这艘船看作是梦中情人莉莉亚的身体显然达夫涅是埃科设计的一个符号达夫涅是古希腊神话里的一个女性的名字为了逃脱肘丝的纠缠她变成了一棵月龟树可以说达夫涅或者

或者说是叫达夫尼的这条船就是自然的化身那么爱这艘船就是爱利利亚就是爱自然这时呢罗伯托人生当中所有的经历所有的思考都融会在了一起他明白了上帝是存在的他就存在于组成万事万物的原子之中存在于自然之中爱自然其实就是爱上帝经历了几番洗礼罗伯托传统的信仰上帝最终就变成了自然神

罗伯托有了这么多的回忆和思考,又是这么的孤独,现在他开始写小说了,这一阶段他思考的是真实与虚构的关系。罗伯托从小就有一个习惯,他想象自己有一个私生子兄弟,跟自己长得非常像,却总是干坏事。后来这种想象渗透进了现实,他会故意的做些坏事,并深信那是他的兄弟做的,这个异想当中的兄弟就是弗兰特。

在达芙尼号上,弗兰特的故事开始生长了,他变成了罗伯托小说的主人公,而女主人公就是莉莉亚。在罗伯托的笔下,弗兰特是个十足的卑鄙小人,他冒充罗伯托,实现了罗伯托的梦想和莉莉亚谈恋爱。与此同时,他还成为了一个双面间谍,试图与法国情报机构达成交易,败坏罗伯托的名声,不料被识破关了起来。

后来弗兰特被莉莉亚搭救从此漂泊于海上汪洋那艘船叫达芬尼二号后来这艘船遭遇了海难写到这里呢该怎么收尾呢中毒后罗伯托渐渐就分不清现实与幻想也开始思索历史和小说哪个更真实

在他看来,历史才是充满了不确定的虚构,而小说才是确定的真实的,毕竟作者说故事的结局是怎样,那就是怎样,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而历史却未必如此。出于对这份的思考,罗伯托写下了小说的结尾,弗兰特死去了,莉莉亚的命运却悬而未决,她在落水时抱着一块木板,

被海水冲到了达芙尼二号对面的昨日之岛,身负重伤。这就意味着莉莉亚将在昨日之岛受苦受难,因为在梦中罗伯托获知,那昨日是永恒的,折磨也是永恒的。于是,罗伯托割下了笔,他必须用拯救莉莉亚来完成小说的结尾,毕竟小说里的莉莉亚也就是他自己。

故事的最后,罗伯托放走了船上的禽鸟,点燃了易燃品,纵身跃入大海,奋力游向昨日之岛,这真的是破釜沉舟啊。罗伯托的命运悬而未决,但可以确定的是,那艘船并没有被烧毁,否则我们怎么会读到这份手稿呢,怎么会有我们讲的这本书呢?

总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就为您解读到这里下面来简单的总结一下昨日之岛是艾克关于大自然的小说他记录了罗伯托一生的成长历程记录了 17 世纪的人们光怪陆离的生活天马行空的思考和为了获取知识而付出的巨大代价他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虚无也向我们展示了文学的力量最终啊所有的故事都变成了一个小说

一本书在埃克的笔下世界是一本大书人的一生就是去阅读这本大书也在这本书当中写下了自己的故事被禁止的知识是埃克小说惯用的母题在玫瑰的名字里它是亚历斯多德的诗学在昨日之岛里它是京都的策定这其中啊都蕴含着统治中世纪的神学与科学和文艺的复兴之间的斗争也就是昨日与今日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