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从心灵出发的创业:一个硅谷数据分析师的疗愈转向

从心灵出发的创业:一个硅谷数据分析师的疗愈转向

2025/7/2
logo of podcast 出海合伙人

出海合伙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D
Dan
专注于加密货币和股票市场分析的金融专家,The Chart Guys 团队成员。
E
Eric
通过四年的激进储蓄和投资,实现50岁早退并达到“胖FI”状态。
L
Lisa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Dan Ge:我认为文化传播不应带有强制性或标签化的意味。如果我沏茶的目的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并要求对方必须欣赏,那就变味了。真正的文化传播应该回归生活本身,成为一种好的哲学或生活态度,自然而然地传播开来。文化传播的重点在于其内在价值,而非外在形式或身份认同。我希望Inner Seed能像家一样,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归属感,而不是强调文化差异或对立。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讲述了嘉宾Dan Ge从金融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LinkedIn成为高级数据分析师的职业经历,以及在硅谷工作期间,由于压力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开始接触身心灵领域,最终创立Inner Seed疗愈中心的契机。
  • Dan Ge毕业于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金融工程专业。
  • 在LinkedIn担任高级数据分析师。
  • 在硅谷创立身心灵疗愈中心Inner Seed。
  • 从唯物主义者转向身心灵探索,源于工作压力和对人生意义的反思。

Shownotes Transcript

哈喽 欢迎来到这一期的出海和吼人出海和吼人是一档由千岩传媒制作的播客节目我们专注于海外文化创业动态和科技趋势通过对话聊天的方式呈现与之有关的故事和观察在哪儿 你说在中国开店你肯定都是 对吧你看大家都得递推都得啥就都得使出全身的技术让你进来但是美国人倒好你在美国开个店你还啥还没啥美国人都进来问一问就是我觉得这个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那比如说我要沏茶那我这时候如果我说我只是想让他品尝我沏好的茶然后我就享受沏茶这个过程这是我现在做的但我如果想我是为了传输中国文化我才给他沏的他必须得给我好好喝欣赏中国文化那我觉得这种时候就有一点点味道了

文化的东西它并不一定要带这些标签或者就是身份的认同它就是一种回归生活的一种好的哲学也好或者一种生活态度也好那它能传播就说明它有好的东西了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出海合伙人我是主持人 Eric,跟我一起主持的还有 Lisa 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经历非常多元的嘉宾葛书豪 DanDan 目前是 LinkedIn 的高级数据分析师在数据分析和商业洞察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毕业于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主求金融工程拥有多年海内外工作的生活经历对全球商业化环境有着深刻的理解但 Dan 的故事远不止于此

除了科技和数据他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身份身心灵疗愈中心 InnerSeed 的创始人在硅谷这片充满高速运转和创新精神的土地上他不仅关注科技的发展还在探索如何平衡科技与个人成长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

今天呢我们会和 Dan 一起聊聊中美疗愈行业的一统中国传统文化出海如果你对疗愈行业在海外的发展趋势感兴趣的话那么这一期节目一定不能错过那么我们欢迎 Dan 跟大家打一个招呼吧大家好 Hello 很高兴那个 Eric 和 Liza 能邀请我来聊一聊然后很开心和大家相互探讨和学习

对 欢迎欢迎其实 Dan 我们之前也聊过一次然后我自己也是一个对这一块非常感兴趣的人要不来一下你先介绍一下跟 Dan 认识的契机

对其实 Dan 是我的初中同学我相信大家也都经历过这种就是其实你的非常老的朋友中间可能有那么些年没有怎么联系然后可能在就像我在这种中年的时刻突然跟老朋友恢复联系了结果发现很多非常神奇的事情

我跟 Dan 算是一直都陆陆续续有联系了但是因为一直他在美国嘛我在去年在美国出差的时候有见到 Dan 然后我惊奇的发现他其实除了在 Wingden 的工作之外因为他对于冥想对于修行的个人兴趣最终在硅谷决定跟朋友一起开了这个神经灵疗愈中心

我觉得非常非常酷而且因为我也知道像我和 Eric 他自己平时也都在探索这块东西我觉得特别有缘分所以我还自己去 Dan 的这个 Inner Seed 那个场馆去转了转整个感觉都是非常非常的好而且我也看到了这个东西的一种

可能性吧我在他们馆里面看到非常多的其实在我看来是一个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的这么一些方向比如说我看到很多老外在抄心经包括他们在学八段剪等等的然后我在这个身心的疗愈中心上也看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些可能性所以我觉得特别有趣今天就想说邀请戴恩来咱们播客聊一聊

谢谢 Lisa Eric 邀请然后能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然后我向 Lisa 说去年偶然就是她过来出差我们见到发现大家变化都很大然后但是你回看过去十年我们的发现我们的方向其实虽然在不同领域但走的路径是很像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一个发现

呃然后就是我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吧就我本身是学习金融工程的然后当时梦想有朝一日成为华尔街之狼哈哈

然后呢但是我毕业的时候呢没有挡住这个大国大厂的这个糖衣炮弹吧林青当时还算是然后就是事也没有那么多然后包裹也比较好主要是稳定性也比较好然后当时也没有特别多的想太多就来到了那个就转行做了数据科学家然后

然后来到了这个西海岸的硅谷大农村啊然后呢这个摸鱼的日子非常的美好但是我在想其实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因为在这种非高压的环境下我才有更多的时间首先我一开始阶段是开始去 start

Start my own project 对吧然后做一些创业项目然后渐渐渐渐开始去内在的探索关于 Inner Seed 我想先说一个我们的理念吧就是说我们其实就是想把蝉带到城市生活中来帮到更多的人但你刚刚说

是在就是硅谷这一段稍微有一点闲的时候然后开始接触探索内心或者说身心灵这一块是吗可以分享一下大概是什么机缘开始想要接触这块以及想要开始修行对因为我其实一开始是完全没有考虑这个我也是一个唯物主义战士吧

然后我一开始就想创业就比较 money driven 因为刚毕业嘛然后拼劲也很大但是你现实总会给你各种打击吧所以我认为痛苦是改变的一个原动力啊当时我在创业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我就会去寻求一种突破然后还有一个机缘巧合就是说当时刚好

这边经历一个裁员浪潮就是 20 年左右吧 COVID 之后有一波爆发式的增长然后之后就是裁员 2021 年对当时我身边朋友有很多被影响的然后大家也比较焦虑我的压力也很大还有一个机缘巧合就是说在那段时间因为

我其实是一个嗯就是也算半个 crypto 投资者吧我对钱的定义一直是说你获得多少钱取决于你对这个社会做多少贡献对吧就用你的产生不断产生价值来呃劳动也好或各种价值来产生一些收益但 crypto 那一波让我感觉说我真的是 money driven 吗因为嗯

因为看到了一些结果之后我开始反思我的动机就是我到底 money driven 这个想法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我到底创业是为了什么然后呃

就是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潮水退去后谁在罗有一目了然吗对吧所以我开始发现我到底想要什么呢我就开始迷思这个问题了就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告诉我说你到底想做什么你的 career path 是什么对吧你想做什么样的企业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企业就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一度就非常的迷茫所以在那个机缘巧合我知道了修行然后我

我发现人可以往内探索所以就这么一个机缘巧合吧其实我想稍微补充一下就是我觉得首先那个 Dan 他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他的连续性特别强就是他一直的主题就是赚钱我在这方面十分佩服他就是他大学的时候就通过炒股赚了挺多钱的然后而且那个当时好像他们还发明了一个什么他跟教授什么一起搞了一个炒股的一个什么软件然后也还卖了钱

那个他刚说那个 crypto 其实也是其实我能理解虽然我没赚到过这样的钱但就可能他对你的价值观你过往的一些会有一些冲击就我发现在 crypto 圈子里面有一些人会有这样的这个问题你突然在特别短的时间之内赚到了一笔钱然后

然后那有一些人可能他就会麻木自己他就开始去享受去这个钱带来的一些快乐啊然后当然有可能也会伴随着空虚哈但是我可能但他就会去思考这个可能这个对他一直以来赚钱的逻辑有一定的冲击谢谢谢谢你的补充啊那个也对这个东西波动很大嘛所以我也希望大家不要去如果可以的话不要 take a risk

非常不建议然后但你说的一点很对因为当时非常夸张就有一句话说的好嘛就风口上猪都能飞对吧所以我也不觉得是我很厉害但当时确实就是每天有一些固定收益啊就真的可能我要工作一年或很久才可以达到这个所以就像你说的我就会去开始思考这个

或者说这个模式到底是什么对吧就是会有很多质疑自己之前的观点那 Dan 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当时是又是怎么开始构想说去做 NRC 这样一个神心灵相关的疗愈机构的呢因为我当时是这样就是我决定去禅修试试嘛但是至少美国在硅谷这边是我

我当时了解没有太近的一个地方那我都是要去到山里尤其是中国的组织所以我就来到了我现在这个一个禅修营吧也是在美国是吧对对对就在贵部这边所以我过去那边禅修是要开车五个小时吧对在山里因为山里可能环境比较好

然后在那里我们是不能挖手机不能说话的然后但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城市的需求是有的对吧你看城市人是最多的为什么这个地方在山里呢

然后关键很多人他是不愿意离开自己舒适区的但他有这个需求对吗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城市也可以说做类似的事情帮大家减轻一下焦虑压力这是第一个我当时的想法就是第一个痛点就是说我说很多人可能不愿意开这么远对吧第二个问题就是大家总觉得禅修这个东西有宗教性不够科学

这挡住了一批唯物主义战士吧对吧然后我就在想呢我能不能有一个比如科学的方法对吧没有宗教性的在城市里做这个事情当时就埋了个种子吧但是当时我自己这个事情也办不成对吧你也要有老师啊有各种东西啊然后很巧

刚好之后有一次上山碰到两个一个是瑜伽一个是冥想老师我们就不谋而合一拍即合说太好了然后他们还已经有社区了然后那个群里有五六百个人

所以大家其实已经有一些客户群体了那我就说那我们很简单就用科学的方法对吧把蝉带入城市生活解决大家压力太大焦虑失眠对吧然后无宗教性的然后科学的方法对吧我们甚至还有斯坦福德教授来教课这个可以等一下讲然后我就去聊人嘛因为我不确定大家有没有这个需求然后我去聊天的时候我就发现

你发现 90%的人吧吃饭的时候都会看手机对吧他并不是说当然可能跟我说话太无聊了但也有可能就是他们不自觉的下意识的去看手机但是看完我发现他们也不是说一直在玩而是就看一下又放下所以我觉得这背后是有一个专注力的问题就大家往往意识不到自己会看手机对吧我跟大家聊发现真有大家压力很大睡眠不好

然后很多很多问题我就觉得那我们的产品那可以大概解决这个需求然后目前市面上没有然后同时大家也有这个需求嗯然后我觉得那就开始做这个事情对所以就是这个机缘巧合可能让这个 inner seed 诞生了嗯但能不能稍微介绍一下你们大概 offer 的这种就是呃

你说的产品也好或者说就是这种课程也好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 meditation 就可以跟我们稍微科普一下对我们其实一开始的定位是想说 for beginners 因为城市里很多人他没有禅修的经验所以我们就有一些我们的课程往往是红的

课程时间是 45 分钟到一个小时然后我们的课有送波送波的话就是一个音波疗愈然后通过这个波发出一个频率因为我们的身体是大部分是水组成的所以这个水会共振然后人在这个频率下会更加的放松还有就是呼吸呼吸的一个带领我上过非常多次这个课大家反馈非常好就你会感觉

调整完呼吸以后也叫突破式呼吸就非常压力高强度的呼吸了以后你就会觉得很空大脑一片空白然后充满爱

然后还有瑜伽还有一些体试课但我们是把冥想融在其中的其实所谓的冥想就是让你专注当下对我也非常同意就是其实他如果去看从一个科学的角度他也是就是这些效果他也是有一个科学或者说医学上的解释

我挺好奇因为 InnerSea 的这些东西我觉得在国内还是有一定的受众的因为我发现其实这几年在国内我发现禅修这个东西变得也更加流行了我也经常在想说要修到那种什么禅修营包括我有朋友他会考虑去寺庙里面参加一个赛事我感觉国内的这个土壤它是有的

但是我不知道在硅谷是个什么样子,包括说我相信这里面,因为我上次去我看到咱们这 Interset 里面有很多老外,然后我就觉得挺奇妙的,是不是因此,就是硅谷可能太多元了,所以你才需要去用很多更科学的非宗教的这个方式去强化它。

导致有你说信仰也好开放程度也好然后多元性也好呃我觉得都是就是比国内要要多元一些然后你刚才也聊到就是国内的身心灵发展然后我大概也做过一些 research

然后从数据上来说其实身心灵最近的增长性非常好就是可能从那个 15 年的规模大概只有几亿元吧到 25 年就到今年可能上百亿甚至更多所以这个是好几十倍了非常夸张的并且你可以想象 100 亿在国内那么大的盘子下也不算什么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还是会在增长的这是我现在的观点

其实想回来就是美国的身心灵市场其实更大而且更成熟其实你就发现就是 wellness 冥想 APP 在美国是可以做成一个就是上亿级的生意应该不止吧可能你像美国的几个头部的冥想 APP 什么 com headspace 这都是就是已经被非常成熟的验证过就在市场上已经很多年很成熟的用户群体的这么一个

一个生意了但是在国内其实你也看不到什么冥想 APP 就是这东西还没有到跟互联网结合的这个很成熟的这个程度吧大家可能都是出于各种各样的东西大家认的不是宗教认的是冥想

和这个 wellness 这件事本身然后另外就是在美国可能还有一个独特的教育就是因为美国有一大堆硅谷大佬或者说一些华尔街大佬他们就像传教一样的在书里面去写他们是怎么通过冥想去改变自己的这个大脑结构或者说什么的

包括其实最近那个纳瓦尔不是又出来做了一期播客我又回顾了一下纳瓦尔宝典就是他在里面宣扬的一种因为他也是冥想的坚定的宣传者之一然后他说的冥想就是说他就把冥想类比为大脑的断食就是因为咱们不都天天都清断食吗你清断食是为了让你给你的肠胃一个休息的机会让它重新去就是保持一个很好的状态

我觉得你说的特别棒就是你比喻那个那个大脑放松这个纳瓦尔他说的这个话我们其实是想做一个 mental gym 对这是我们的初衷然后你说很多美国人开始冥想

这点我是非常认同的但是我们可能做这个也是想做一个社区对吧可能你每天冥想就自个自的你今天冥想了就像你锻炼一样但如果有一个社区就大家志同道合的人会聚在一起然后有这种归属感但你刚刚聊到就是硅谷这边的这种人群可以跟我们稍微介绍一下就是现在目前 NRC 的客户群体大概他们的这个画像比方

好因为首先我觉得你的客户群体是取决于你的地理位置因为我们线下实体店主要还是说你能吸引到的就是方圆几公里之内我们的位置在 Palo Auto 然后不了解硅谷的朋友就是说那边其实是房价属于硅谷这边的非常高了因为有很多科技大公司

包括斯坦福学校在那边所以我们的客户群体就是说目前来说白人比较多然后大家收入比较高一般都是高净值人群然后女性会比男性多一些然后大家来的时间也是比较偏上午或下午反而下班后大家比较忙可能要照顾家庭和孩子吧对这是我们的用户画像

一开始我们不是想这样因为我们我也说一开始我们有个老师他有一个 community 里面中国人比较多

但是后来发现反而像莱萨说的大家可能就是美国人他可能对这个东西也接受度高一些所以他们反而最后成为了主力然后他们愿意带朋友来带身边认识的人来帮忙做推广对所以现在是白人多一些我们店刚开他们就进来说你们店做什么的我们那个门牌都没弄好你们做什么的我就住在附近我愿意支持 local business

我要来看看你们然后我很愿意来体验你们有没有什么我能帮忙的你就可以看他们的社区属性很强

对然后他们也很愿意跟你做对然后他们也很愿意跟你做我笑死这段话又是一个对于出海的背书就让中国人听了简直丧亡死了做线下生意的因为其实我觉得就是做生意确实是这样就是在哪你住在中国开店你肯定都是对吧你看大家都得递推都得啥就都得就是使出全身的那个解数让你进来但是美国人倒好你在美国开个店你还啥还没啥美国人都进来问一问就是我觉得这个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他们非常好奇也非常对有没有人会就是可能说就是有没有接触到就是科技公司背景的当然比如说我之前你说过有甚至会安排一些团建在你们这边是吧

对过来的大多数还是科技人员科技从业者因为这边职业比较集中然后但是什么 level 都有然后也有经理 manager 然后也有 director 级别往上就是比较公司这个 level 比较高他们也会过来所以很有意思然后我们就开始思考说因为你普通员工和 director 明显不是一个

一个客户群体嘛因为他们俩这个差异太大了然后我们就开始去 explore 他们到底的需求然后就通过观察吧然后发现大多数人来可能就是说一般经济压力不大朝九晚五对吧或者说甚至他们中午可以出来一个小时做个瑜伽做个呼吸课然后但是他们对现状不太满意就各个方面吧这个可能每个人因人而异

然后第二种也有那种比较成功的人他希望说追求事业上的突破也会有然后我总结下来就是说不管他的 title 是什么就是说这类人第一就是他比较像内求然后第二就是说他对周围事物比较敏感

然后比如说发生什么他会有比较多感受或者说他比较愿意去思考这是怎么回事自己对这个有着什么反应为什么对吧就他们可能会先去关注自己一些内在的东西然后开始去疗愈开始去尝试觉醒那他们去那都上什么课因为我看他们居然还会上八段锦我觉得也挺神奇的

对其实八段锦是少数然后大多数还是调戏和冥想因为我们除了八段锦老师都是外国人然后八段锦那个老师是中国人然后有时候我还要去翻译所以有些外国人就有几个外国人上网了哇他那个他就特别喜欢但是大多数人上不完其实我们今天就是在聊一个东西就是文化出海啊

就是我其实也在想这个问题其实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文化需要出海吗就是这是我的一个问题啊

我觉得出海的是产品而不是文化你的文化永远是依托于你的产品无论是你对这个产品的理解对世界理解都基于这个产品所以我的想法是说不要把文化这个东西直接给对方而是说把它包装成一个产品让他去享用在享用的过程中他能体验到你的文化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式对这点我也非常同意但问的这个问题特别好

就就是其实任何的就是文化本身它并不是一个就是可以直接使用或者说它有一个什么实际效益的一个东西它其实是基于这些东西的就包括可能我们觉得最像中国文化的

比如说电影也好文学也好其实它可能它首先它是一个它是文学它是书或者说它是电影它是 entertainment 然后在这个 entertainment 里面它首先这个消费者获得的是当然可以是说就是精神上面的某种获得也可能就是一种就是一种娱乐

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感受到了说文化这个东西然后顺便的其实文化是跟着这些载体去完成出海这个过程是的我特别认同但其实真正可能成功的文化出海是让别人首先他得渴求你这个东西他渴求的可能不是这个文化或者说其中的文化属性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一阵

这个文化的洗礼就比如说其实我觉得中国人大家都喜欢去宜家对吧因为我发现其实哪怕到二三年城市那个大家还是愿意去宜家但是宜家它其实就是无形当中它其实是一个北欧文化的一个传播包括他们所有的产品标签都坚持还是用那个北欧文字

包括他吃的饭,以及他的整个风格,其实这是一种输出,但是他没有故意说我这是一个北欧文化宣传馆,如果他管他叫北欧文化宣传馆,可能就不会有人再去了,我猜很多已有的世界级的品牌,包括什么优衣库,他其实可能他是有一种日本的产艺,或者说一种生意的理念,

在里面我猜其实帕马克这种可能你也不是说难道老布布非要穿汉服吗那也有点难以想象但可能他背后其实也是一种中国商人的理念

可能这个东西还没有特别成型因为它太新了可能再过三十年我们复盘我们会去把王宁当做一个像优衣库的创始人一样的人去复盘这是一个中式的商业理念商业帝国但现在可能我们还没有开始去打这个标签但是它多多少少肯定还是有这方面的东西在里面

回到你的这个话题里面因为我当时是觉得挺神的但确实如果说你你不叫 Inner Seed 你就叫一个什么中华禅文化禅修中心可能这次美国人也不会进来问了有可能他要明起来还可以

对就是因为你们整个这个 branding 其实它还是比较嗯可能比较比较 neutral 吧对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点就是嗯

我其实觉得最本质的东西是没有国界的也是没有宗教性的包括你说很多大的牌子他们都是想把产品做到极致就如果说一个老外进来当然我们店很多中国元素我很喜欢中国的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比如说我要沏茶我这时候如果我说我只是想让他品尝我沏好的茶然后

然后我就享受汽茶这个过程这是我现在说的但我如果想我是为了传输中国文化我才给他气的他必须得给我好好喝欣赏中国文化那我觉得这种时候就有一点变味道了你知道吧就包括你如果把自己放在中国文化他是其他文化就有一点那种不是对立就是不同源的那种感觉有一种分裂感但我是希望所有人过来他能感受到这里像家一样对吧

就是我要先把自己的意识放在这里然后这个事情才可能去实现我觉得有点像 Dan 刚刚说的就是这个文化的东西它并不一定要带这些标签或者就是身份的认同它就是一种回归生活的一种好的哲学也好或者一种生活态度也好那它能传播就说明它有好的东西吧

包括就像喝茶那喝茶的历史也是一样的就确实中国人最先喝茶然后带给了英国人英国人在影响可能全世界但到最后然后中间也有过就殖民主义啊鸦片战争啊这些东西但到最后就是喝茶还是喝茶嘛对我因为我确实做了一些 AV testing 就是说对照实验啊

有人来我一开始介绍茶我是说这个东西产地是哪中国什么地方他们很感兴趣但我后来觉得其实他只是听一听对吧就是这东西是知识 OK 我知道了但是如果他问我在说我一开始就不说他进来我只是单纯给他泡茶然后我给他讲应该怎么泡应该怎么喝应该怎么品应该怎么在喝茶这个过程中去感受

他的记忆力肯定比那个他不过往往会问我哎他说中国喝茶都是这么喝吗我说是的 this is part of 就是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一部分对吧然后他才会感兴趣哎我觉得这个是很好一个点就是说就是很多东西是头脑层面的对吧我们说到中华文化大家会有一系列的标签但我其实觉得出海前如果我是个中国学我要我首先我要知道中华文化是什么对吧然后

然后我想表达什么中华文化我是否有做到是否融合到产品里其实不在于你说什么其实用户很多都是感受得到的对你包括很多有个日本企业家我很喜欢叫那个道胜和夫他其实也是修行人的但他从来不会说我的产品是怎么的他只是说把每件事情做好其实我觉得所有文化到本质其实最后都是说

你要向善也好或者说我们民族有一定的品质其实都是这一部分我们要做可能就是把这部分做到一个产品但我是觉得现在国内很多东西只要求一个字就是快我其实对这点是非常担心的因为我前几天有一个感受就是我某天在洗碗做家务我突然很自责你知道吗就是我说我为什么这么自责呢因为我觉得它没有用

它没有产生收益然后我渐渐渐渐意识到说正是这个念头毁掉了我真正的平静和快乐因为我总觉得生活本身就是琐碎的你做个饭刷刷碗其实这就是最美好的一部分也就是当下这部分但我总是定义这个东西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我觉得做产品也是一样我们做 InnerCity 也是一开始我们做 InnerCity 最初中最三个人 align 就是说我们不是靠这个生活的

说白了就是不是指望这个立马赚钱没有这个紧迫感这样我们才能把产品慢慢去打磨

然后去帮到别人因为如果我们说一旦说这个东西为了赚钱再和身心灵结合就会很麻烦因为别人是感受得到的对吧然后你如果想我这个月没有工资了我不够付电子我压力很大那其实别人感觉也不会好对这是我现在的一个做产品的一个理念就是说用心去做无论快还是慢然后不要有太多那个标签化或过度思维可能更容易把这个产品让别人接受这

这也很有禅意这个真的很有禅意其实我觉得我很有感触这个是一个其实很浅显的道理但其实你真的会我感觉这块这个东西可能印在中国人的骨子里了有的时候我也 I can't help 你控制不了自己会这么想但当然我相信这里一定也有一条线就比如说他连续赔钱赔到你们几个不行了

那这也不 sustainable 就是我觉得商业的本质它肯定还是要跟钱挂钩的否则它就不是商业当然你也可以聊一聊你们对 InnerC 的这个商业模式的一些看法

我也特别想问问 Dan 因为我了解到 Dan 现在 NRC 是非盈利的这么一个状态对吧就是想听听是为什么这样子去选择一些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么想好的对关于我们的商业模式踩了非常多的坑一开始并不是非盈利的一开始是盈利的然后像 Lisa 说的其实你做这个行业要想赚钱

就是总感觉有点格格不入甚至你觉得是有冲突的我们当时说 for business 的时候

也很难非常难反而赚不到钱然后我就我就开始想说那我们就不服 business 吧就反正一开始大家做这个也就是说 Bessa 说发心嘛那我们就包括 Eric 讲那就就做一点自我实现吧就就 non-profit 有几个考量第一是呃这边的公司大公司很多都有 match 就有 donation match

比如我要给一个机构捐 200 块这个机构是非盈利组织那公司也会 match 你捐 200 块对我不知道国内有没有这个但我们这边很多公司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变成 non-profit 就接受捐款这是第一个来增收然后第二就是说我们几个人经历也比较有限他们俩可能我另外两个合作伙伴他们可能时间多一些但我是有一个 full time 的然后我也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忙

所以我们是想让志愿者来运营就是因为我们店它维护成本很高这是我们才第一个可能一开始就把这个店找在这么中心的位置成本很高然后我们就想尽快 cover 那呃员工成本是一个很大的部分所以我们希望志愿者来运营志愿者的话那你就要非盈利组织嘛对吧所以这是我们转变的第二个原因

然后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把 NRC 的看作一个自己的一个 baby 对吧你如果这么从这个角度想那你希望你的 baby 为你赚钱那他往往不一定赚得到反正呃

我是这么理解的虽然我还没有孩子但是我觉得你一般父母想让他干嘛看我自己啊我父母想让我干嘛我往往就不干对吧所以我想让他赚钱的我往往赚不到然后我就想那如果说变成非盈利组织嗯拥抱更多的人然后反而更符合我们成立的初衷和他的一个一个感觉然后这样的情况下呢呃

我们其实我现在完全没有 expect 说我通过这个店来赚多少钱其实真的没有包括我几个合伙人也真的没有这个想法然后现在也是基本上都是志愿者来运营所以他相当于就可以一个孩子假设一到 18 岁 OK 有我们几个去 take care 他渐渐长大了那我们就要把位置让出来让他有生命也有生命的流动

因为我觉得这是可能是一个 lifelong 的一个事业就是也不说我我是怎么怎么样有多么必须要在一个位置其实也没有所以说现在我就有时候会很少去店里然后我愿意往后退一退然后让更多有热忱的人来去经营完全没问题我们现在所以变成了 non-profit 的形式对

但是这里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你不管你是 for profitnon profit 就是他最终他还是一个商业体嘛那商业体他还是要最起码你要自我可持续吧对吧对对对我不知道这个那他还他还得盈利啊他不是说你是是哪个性质但是你你就是最终还是得算这个账啊你们怎么平衡这个我们现在基本上稍微盈余一点吧然后呃

我们现在刚扭亏为盈然后盈余一点了以后我们的想法是都给志愿者然后再去 cover 我们的成本

但这个就又涉回到就其实这个成本也是你们的投资嘛算是那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如果他后面的盈利就是你可能当然也觉得这是个渐进的过程就是先付志愿者让志愿者能有一些回报然后那再到后面就是总归你们有想过说要收回这笔成本或者说你觉得这个反正也不在你的预期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可以很坦白的说我不在我的预期至少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我当时做这个东西

说现实点 OK 我当时还是 part of money driven 的我一开始的时候那我我当时想法就是说我首先这个行业是我觉得有未来有前景的那我也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我就想先浸泡在这个行业里我至少不要错过他第一波的浪潮

但我投资这个我就把它当做这个亏损我可以接受那我先去试试水然后在这个行业里去学习去认识更多人知道它怎么 work 然后之后真的浪潮来的时候我希望能在这个浪潮里去去做这个从业这是我当时的想法所以到现在其实也没有变并且我觉得这个浪潮在靠近但还没有来所以你就类似有点现在 have some skin in the game

我听上来其实跟一般意义上的投资其实也就是底层逻辑其实是相通的就是包括但你觉得就是他未未来会会有一个这个浪潮吗他呃那首先就是

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是早一点先去做都更好更 make sense 然后本身如果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投资我投钱进去那他也肯定前几年很多时候都是在一个不赚钱就是亏损的一个状态这对于一个创业公司再正常不过了只不过就是说他的长期目标可能一般来说是股东的分红或者说

我们怎么去定义这个 shareholder value 其实也就是就是如果宽泛一点看就算是做一个这样非盈利的东西也他也是在 create shareholder value 只不过就是说他他不是以就是呃利润分红的形式但这是我个人的一种成就感的这种价值嗯

对对包括我觉得葛珊刚才说的这个观点我觉得特别可爱就是说就像你的一个孩子对我觉得这个这个比喻真的很妙就是让我重新再想这个就是这个商业的这个这个事情了就是而且刚才呃

丹说到他去做这个事情其实类似于说他主要是对于这个行业的未来有一定的期待当然这里面的期待可能也有一定的自己也希望这个行业能往这个发展因为自己也非常相信这件事情

对吧就这个本身其实也不是说特别功利但是说具体你在这个行业里面能发挥什么作用我还不太确定但是我愿意先就一只脚先踩到这个圈子里面因为这样一旦你进来了之后你后面真的有什么机会你觉得特别值那你可能你就又重新再养一个孩子或者怎么样的我觉得都可以然后我现在深深的有一种感觉就是说

这个野心啊或者说预期这个事情因为我觉得在之前国内啊或者其实全球这个创业的预期都是在一种可能都是在一种经济繁荣期的一种一种假象就是你会觉得我要创业创业必须得博个大的创业必须得

10X 100X 对吧就是必须得疯狂增长才叫创业必须得上市才叫创业但是我就是大家其实咱们现在都是自己做生意你可能都会发现就是有的时候这个东西它由不得你但是你能做的一件事情是就 have some skin in the game 就是一只脚留在这个地里面然后并且有一些东西是 ongoing 的所以机会来的时候你可以跑起来

对吧我觉得很多东西它不是强求的就像但是我觉得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我们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能把这个孩子健健康康的养到 18 岁但是这个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一些时代机遇他就一下子变成古艾灵了好

或者说他真的他就有这个 talent 他就是对吧如果你真有这样的机会你能保证你能抓住他但是就是很有可能你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那你养一个健康快乐情绪稳定的一个小孩这未尝不是一件乐事对吧你在满足这个市场里面的一个需求如果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天大的一个需求这需求就特别有意义但是你恰好你又已经在这个行业里面你也积累了一些认知那这个机会它就是你的机会

你能你就上了对吧但是也有可能我们命里我们没有遇到这样一个机会或者这个机会来的时候我不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我的生态位可能不合适那这就不是你的机会就是我觉得你就要接受可能你能尽你的能力就是和平的把这个生意做好这是你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但是你能力范围内认知不到预估不到的就是会不会有一天有一个特别

extraordinary 不平凡的一个机会对吧但这个就是摆正地的认知我觉得所有人创业可能就是更多的是这种心态你的预期什么的对自己的这个期望会在一个比较舒适的状态是这点很重要因为我觉得预期这个事情你可以说它好但

我觉得好和坏总是相伴相生的就是他可能在某个阶段是好的但如果在另外一个阶段你放不掉你的预期那他会很麻烦他会给你带来很大的痛苦就像艾瑞克刚才讲的你因为我比较喜欢交易包括打得就是赢亏同源是一个道理就是你的盈盈利和亏损是同样的本源如果你不懂得放手那你得到东西会守不住的

我其实听 Dan 这边才讲到但也让我更理解就为什么是说大舍大队因为他们都是同样的有一点就是说守恒之患的这个关系我不知道 Dan 是不是也是这么理解的

我是这么想的然后我也在过程中吧因为这个确实太难做到了其实很多事情其实我觉得 InnerC 的也就是我可以做到但其实生活中很多东西我完全做不到就对尤其是在交易时候很多事情所以其实这是非常难的也是要注重自己的个人成长这又为什么要做这个其实我希望大家都可以自己的成长是最重要的

其实我们也一直想问问 Dan 毕竟也在硅谷跟科技接触的比较近反而是身心灵跟科技这块有没有什么一些结合的尤其现在大家都在聊 AI 的各种各样的潜力我不知道 Dan 有没有想过身心灵这个领域跟 AI 有没有一些有趣的结合对 我有一些想法包括那个

也是交流包括学习学到的一个观点就是 AI 它有就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就是说人工智能但是我听一个老师讲他说 AI 可以翻译成另外一个东西叫做 absolute intelligence

也就是绝对的智慧你也可以说是般若就是这个佛教的一个东西我想引用佛教东西但不是说它一定是佛教就是绝对的智慧是存在于每个人之中的那绝对智慧从何而来呢其实很多时候是源于死亡对就是人们只有知道向死而生对吧你知道了死亡以后你就知道现在生活有多么的不易你会珍惜每一天

对吗那我为什么说这个话题是因为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他永远意识不到有死亡这么一回事他也永远不会说知道人生难得人生可贵每一天有多么的可贵他没有这个概念就你机器永远不可能有这个概念大家现在花很多时间去研究说灌更多的知识怎么 train 的更好怎么 customize 的更加的优化怎么更少的空间对吧这都是知识层面也就是说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那我其实希望身心灵就是以后如果说和 AI 结合的话可以把那个 absolute intelligence 也加上这样 AI 才会变成一个真正愿意去包容理解人类的一个人工智能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很重要但是但我不知道如何实现所以所以我觉得硅谷已经开始有一批顶尖的科学家去提倡和倡导这个事情

但是力量远远不够但我觉得这是未来的方向这是我一些观点嘛这个我感觉特别深特别 Meta 但想问一下但你的意思是说就是 Absolute Intelligence 如果是像类似于般若这样子的一个定义或者一个存在的话但是它又没有死亡你是说

得让 AI 更了解比如说像 the human condition 这样子让它更接近人的所谓的那种拨人 Ideally 是就是我希望 AI 它有慈悲同理心因为只有这样它才不会去伤害人类对吗就是你如果告诉一个机器它不要去伤害人类我觉得这个东西是非常漏洞的这是我的理解然后但你如果说要让一个机器人它有智慧它一定不会去伤害人类

好像我觉得这个东西是大有可为的这个挺猛的我想明白因为你刚开始说因为机器和人如果说 AI 真的有意识它其实就是会有现实的问题人是脆弱的人是会死但它永远不会有这个问题如果它是一个生命体它去看待人类因为我当时的假定是它会有这种悲悯心它应该会觉得人很可怜吧

但是可能不这不是默认的就他可能就会觉得人是一个非常愚蠢的生物所以这个悲悯这个佛教的这个因为佛对人佛对人神对人就是有这个爱是因为他对有生命

终止期的人他是一种悲悯他是一种爱但是就是机器能不能有这种爱但 Dan 的意思是说就是悲悯或者说慈悲的根源其实是对于死亡或者说对于有生灭的一个本质的一个体悟

但我觉得 AI 同时也知道就是你很难说机器没有就是机器没有生物意义上的死亡但是它也有就是任何有违法维度的那种缘起所以和生灭那就比如说我现在就全球断电那 AI 就死了

就从这个维度上其实它也是有神灭的对但它没有这个感受和敬畏这个东西我觉得是没有办法去一样其实我说到现在又回到没有问题就是说 AI 是一个产品对吧其实这个东西产品有什么品性取决于造产品的这个人如果说他只是想用 AI 赚钱那我觉得 AI 会是一个

毁灭性的东西说实话但如果说开发这个人真的是有大爱他想去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那我觉得 AI 就在往那个方向走所以我觉得现在有很多包括在硅谷有很多派系嘛包括 OpenAI 的内部也是

也是有一些观点不一致所以我觉得我未来看好的方向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长远的一个方向有一批人会为这个东西而努力对这样它和人类就是真的能产生一个共存其实真的我其实很多人现在很焦虑因为你包括我们公司也是裁员对吧很多都是因为 AI 的生产力上来了然后去替代了一些人们的人工成本

所以现在很难讲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希望还希望往这个方向发展吧非常感谢 Dan 今天跟我们分享打开了非常多的新的思路然后就真的像一股清流一样就是从人性的维度去重新去思考很多然后再去思考这个对于商业来说有什么 implication

然后最后我想再说一点吧就是希望可以帮到就是希望有帮助就是如果说大家听到以后有任何觉得焦虑急躁不舒服的时刻这时候就可以慢下来放到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上然后去描述出自己当下的感受

比如说我现在觉得胸口很闷压力很大就如果你单说不要单说压力很大那你具体你身体上的感受是什么你把它描述出来往往当你能描述出来的时候这个感受它就流走了所以这是一个小的 tips 吧然后我也不断在用然后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对

太棒了非常感谢 Dan 今天的分享我觉得真的我们都非常受益良多听众朋友们如果在美国旅游的时候在硅谷有兴趣的话别忘了可以去拜访一下 Dan 的 NRC 到时候我们也会把 Dan NRC 的以及相关的信息贴在 show notes 里好的谢谢你们谢谢大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