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1 搭子文化,无接触社会,我所热爱的孤独

11 搭子文化,无接触社会,我所热爱的孤独

2023/8/3
logo of podcast 自由泳

自由泳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尼里
黄灿然
Topics
尼里: “搭子”一词反映了现代都市社交的特性,它强调目的性和实用性,但同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这是一种既满足特定陪伴需求,又保留个人空间的灵活的社交模式。 我认为“搭子”文化的兴起可能与现代人孤独感加剧和亲密关系缺失有关。人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弥补亲密关系的不足,寻求功能性的陪伴。 我阅读了《自我决定的孤独》一书,该书从生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现代文明的社会问题,并强调肢体接触在缓解孤独感中的重要性。作者提出了“共鸣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现代社会的冷漠和疏离阻碍了这种本能的发挥。 然而,我对书中观点提出了一些质疑。我认为书中过分强调肢体接触,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交流和连接的重要性。在网络交流中获得的精神层面的共鸣,其价值并不亚于肢体接触。 我更倾向于弗洛姆和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义观点,他们将孤独分为人际孤独、心理孤独和存在性孤独。存在性孤独是人与生俱来的,无法消除,但理解其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人生。 我自身的高敏感性格和生活经历,让我更认同存在性孤独的观点。我经历过亲人的离去、孤身一人、失败的亲密关系等,这些经历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孤独的本质。 认同存在性孤独并不意味着消极悲观。相反,它赋予我们自由选择的权利,让我们更珍惜与他人的接触,更积极地去爱与被爱。 我支持每个人寻找自己的搭子、伙伴和恋人,但如果无法找到,或者对人际关系没有强烈的需求,也不意味着人生是空虚的。我们仍然有广阔的空间去探索内心世界,发现人生的意义。 黄灿然: 诗歌《我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独特理解。诗人认为,孤独并非消极,而是与灵魂中的朋友交流的一种状态。诗歌中,诗人与过去的诗人、音乐家、哲学家的灵魂进行交流,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连接,体现了诗人对孤独的积极态度。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什么是“搭子”文化?

搭子文化是一种浅层但功能性和目的性强的社交关系,描述的是满足特定陪伴需求的人,如拼车搭子、踢毽子搭子等,强调合作与分寸感,保持体面和礼貌的距离。

为什么“搭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流行?

搭子文化反映了现代人孤独感的泛化和亲密关系建立的困难,年轻人将传统亲密关系的需求拆分,外包给陌生人,以弥补亲密关系的缺失。

《自我决定的孤独》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作者伊丽莎白·冯塔登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肢体接触,如握手、拥抱等,是解决现代人孤独感的关键,强调身体接触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指出现代社会的冷漠和互联网的普及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

为什么作者强调肢体接触的重要性?

作者引用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指出身体接触是人类的本能,能降低抑郁风险,促进儿童和老年人的健康,缓解压力,降低血压,从而改善整体身心状态。

为什么现代社会难以建立亲密关系?

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如城市化、工业革命和互联网的普及,给人类大脑和身体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负担,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冷漠,加剧了孤独感。

作者如何看待“搭子”文化?

作者认为“搭子”文化是现代人试图通过共鸣能力从孤独感中解脱出来的一种表现,虽然表面上是浅层的社交潮流,但背后反映了人类渴望接触的本能。

为什么主持人不完全认同《自我决定的孤独》中的观点?

主持人更倾向于弗洛姆和欧文亚隆的存在性孤独理论,认为孤独不仅仅是人际关系的缺失,还包括心理和存在层面的孤独,而这些是无法通过肢体接触完全解决的。

什么是存在性孤独?

存在性孤独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本质上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尽管可以通过伴侣、朋友等缓解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是人类无法消除的本质。

主持人如何看待孤独的本质?

主持人认为孤独的本质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存在性孤独,尽管可以通过人际关系和心理层面的努力缓解,但最终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独自一人的现实。

主持人如何看待现代社会的孤独感?

主持人认为现代社会的孤独感不仅仅是人际关系的缺失,还包括心理和存在层面的孤独,这些孤独感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精神共鸣和自我探索来应对。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这里是自由泳,我是尼里最近一段时间我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发现有一个词比较火叫搭子搭配的搭,亲子的子这个词根据我现在的个人理解它是在描述一种比较浅层但是功能性和目的性又比较强的一种社交关系

我可以举几个例子啊比方说你在上班的时候经常会和固定的几个人一起拼车去公司那这些人就可以被叫做拼车搭子或者说之前我在一家公司的时候每天中午会有一拨人在办公室外面的大厅里面一起踢毽子然后这些人我基本上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是哪一个部门的或者有可能都不是我们公司的但是现在呢你就可以给他们贴一个标签说这些人是你的见球搭子

总之我觉得搭子这个词它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说这个人能满足我的一个特定的陪伴的需求至于说他的身份背景还有其他方面的喜好啊信息啊这些东西反而是比较次要的

然后我刚才说的可能还是比较常规的搭子在做这期节目之前呢我上网去搜了一下发现现在这个搭子文化它所涵盖的类型和内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吧有什么一起发呆的搭子一起搂着睡午觉的搭子然后那天我还看到一个小红书的笔记说要找这个微信群的聊天搭子

就是这个人他在一个微信群里面想说话但是呢又怕自己说了话之后没有人理他所以就先跑到社交平台上面找一个搭子来组队总之就是只要你能想得出来那就没有不能搭的事情然后你也能看到现在像是豆瓣小红书微博他们也是很乐于借着这个词去制造一些话题营销活动然后提升一下他们社交平台的活跃度带货之类的

那从我自己的观察和视角来看呢首先我觉得搭子这个词它确实是把像是这种一起拼车呀一起逛个便利店呀就是这些在生活里面和我交情不大深的那些人用这个词给比较贴切的概括起来了就是当我们一说到搭这个字的时候我先联想到的就是搭把手搭个火

它好像是一种带着那种合作的精神和温度在里面但是呢这种合作又好像是比较短暂的不确定的有着一定的分寸感然后如果你们想往更深一层去发展的话那当然是 OK 的但是呢如果你们彼此之间觉得搭的不太好的话那也有一个能够随时抽身出来的保留余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搭子这个词它是非常具有现代都市社交特点的一个语言符号一方面是强调自己这种有目的性和公用性的个人需求但是呢又保持着相对体面和礼貌的一个距离感是很机灵的一个词语发明这是我的一个感受

那另外一方面呢我觉得就是现在这种搭子文化的大规模的传播以及说现在年轻人可能把很多过去传统观念里面认为是亲密关系才负责的那些需求给拆分出来比方说一起搂着睡觉一起聊内心深处非常隐秘的想法

把这种非常私人化和亲密化的诉求外包给了你不熟悉但是又非常信任的一个陌生人这就会让我想到是不是说现在人的这个孤独的问题要比以前更加的泛化和严重了

另外一方面呢就是在这种现代人大范围感到孤独的前提下我们能找到一个靠谱的亲密关系的这样的几率在减少以至于说大家是不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找一个所谓的功能性的搭子来去弥补这种亲密关系的缺失

那这些关于孤独感以及亲密关系方面的思考我觉得就正好也能和我这期想聊的一本书是衔接上的这本书的中文名叫做《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它的作者叫伊丽莎白·冯塔登,是一个德国人然后我去看了一下它原版的标题德文直译过来的话,名字应该叫做《无接触社会》

那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说实话我觉得还是这个原版的标题会比较贴近它的写作内容接下来呢我就打算先简单讲一下这本书的它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接着再聊一聊就是这个搭子文化和这本书的联系同时也会阐述一些我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吧行那咱们就继续

那这本书的作者伊丽莎白·冯塔登他是从一个在我看来比较独特的切入点来聊孤独相关的问题这个切入点呢其实就是生理学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肢体的接触

比如说像是握手啊 拥抱啊 爱抚啊就是这些肢体接触的行为以及现实生活里面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些是这个作者认为当下我们所有人应该去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说先得把这些身体方面的现实方面的问题给照顾好了才能去解决现代人的很大一部分的孤独以及精神空虚的问题

之所以这个作者他这么看重身体接触以及现实生活里面的亲密关系当然也是因为他找到了一系列的医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来做支撑这个伊丽莎白她就表示身体方面的接触和亲密感从古至今就是人类身体和大脑里面一种天然的本能

那进行这种接触的好处当然有很多比方说能降低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可能然后对于小孩子的成长以及需要护理和照顾的老年人的群体只要是对他们进行这种善意的身体接触比方说按摩还有亲人之间的那种抚摸那就能显著缓解他们的压力降低他们的血压总之就是能让整个身体以及精神状态更健康

然后在被触摸的时候这个人肯定也是在现实生活里面要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互动的那在作者看来所谓的孤独的问题其实就是可以在这个人与人相互接触的过程中被自然而然的解决掉那这就是这个作者伊丽莎白她的一个理论的出发点

然后从这个观点往下呢这个作者接着又说虽然我们的人类文明一直是在持续不断的演进和变化尤其是在近 200 多年以来在这个工业革命之后像是城市以及现代文明的构建包括现在的数字互联网的非常强势的普及就是这些所有的快速的夸张的社会变化对于人类的大脑和身体来说依然是一种非常难以承受的负担

因为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人类的身体还有大脑里面的许多基础设定仍然是停留在大概一万多年前的一个状态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讲的话

那像是现在社会的这种冷漠功利的氛围人与人之间的疏远还有互联网它脱离现实的这种属性那在作者眼里他们就都是让现代人变得互相难以接触并且对人类的生理心理健康都有害处的一种外在的环境

除此之外呢这个作者还强调了一个点就是比方说性骚扰家庭暴力身体上的虐待以及我们经常能在新闻里面看到的各种的暴力事件就是这些有害的身体接触虽然他们在各种人权理论学说还有政府宣传角度来说都是需要去坚决的抵制和消除的

但是呢,各个国家他们在法律的制定,执法,以及民间的实际的社会观念方面,整体上依然是处在一个比较蒙昧和不健全的阶段。比方说我们仍然可以在全世界的很多经济落后以及观念落后的地区发现很多令人感到吃惊的暴力行为以及侵犯行为。

那对于这样的一个现状再加上现在网络舆论很发达的这样一个环境下肯定也是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以及疏远我们现在每天在网上就可以看到各种带着情绪的言论攻击与对立我觉得就是非常直接的体现所以从上面这两个点出发去看现代人的孤独的问题的话它就不是说让政府或者某个个体单独去面对就能处理好的一个事情

而是说这种孤独本身就是现在社会的各种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必然产生的一个结果那至于说到如何去应对这样一个看起来不太好的局面这本书的作者伊丽莎白也是给了一些大概算是应对和解决的思路吧她是引用了一个叫罗萨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的思想叫做《共鸣论》

然后在我的理解里面这个共鸣论的出发点是比较偏生理学方向的一个性质那就是说人从受精卵形成的时候他所接受到的营养元素一直到胎儿发育所需要的呼吸饮食还有身体各种感官的形成吧就是在这个阶段的时候你已经和整个世界发生接触和交互了

所以说接触这个世界,接触其他人,以及被其他人所接触,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呢,它放在我们现代社会所讲的这种非常冷漠以及有距离感的背景下,是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再去激发和唤醒的。

比方说现在年轻人制造出了"搭子"这个词,并且无意识地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和使用,那可能就算是现代人的共鸣能力被激发,并且试图从孤独感里面解脱出来,去寻求自救的一种表现。

然后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种打子文化很可能只是年轻人自己去玩一个梗或者说只是一个过了没多久就会消失的一个网络热词是很浅层的一股语言层面的社会潮流但是呢按照这本书里面的观点

这个作者伊丽莎白她是相信这种基于共鸣的人与人之间渴望接触的这种天生的本能她认为这种本能会持续地发挥作用并且能够去挽救这个社会这是所谓共鸣论的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呢在我来看就是说针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可能造成的伤害与暴力

对于这个问题除了说我们要在人际交往以及整个社会意识层面去强调一种更细腻以及有同理心的这种社交关系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就是在硬性的法律规定以及执法力度这方面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去寻求一个共识

就是和权力部门去进行舆论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博弈去讨论各种各样的现在仍然在发生的暴力事件的预防以及解决办法然后以此为手段去努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那这样的话在一个相对完善的法治健全的有保护的社会里面我们每个人相应的就能够更加的敞开自己一些接着呢愿意被他人接触以及去接触他人

那以上就是这本书自我决定的孤独它所阐述的一整套东西然后如果大家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小宇宙的评论区留言这期我还是会随机抽两条评论来赠送这本书那接下来我就想聊一聊我读完这本书之后的一个感想吧然后从这部分开始你可能会听到一些比较反转和矛盾的东西咱们继续

首先呢就是我觉得这本书自我决定的孤独它是从生理学及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去讨论现代文明的一些社会病症以及法律方面对于暴力行为规范的不成熟的部分最后再落到孤独这个点上这个思路呢对于我来说确实是比较有趣的一种新的认知然后我也去豆瓣上面搜了一下就是读者对这本书的看法

那大家产生共鸣比较多的部分都是集中在作者写现在这种大城市的快节奏人与人之间理性又冷漠的关系以及电子设备与社交网络反而加重了每个人的焦虑孤独感就是这些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的现象以及关于他们的形成机制的解释和论述我觉得这是这本书里面写的比较清楚也比较好的部分

但是接下来呢我可能就是要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经历与思考来聊一聊就是关于这本书有哪些部分我是没法完全认同的然后不认同的这部分其实才是我做这一期节目的一个真正的动力和出发点当然我不是说这本书写的不好只是说因为这本书它和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产生了差异所以我才会有这种讨论和表达的欲望

那先从个人情况来讲的话呢其实在最近大概是两年的时间里面我自己是有点像所谓的数字游民虽然我不太喜欢这个词就是通过一些网络的远程工作还有其他的一些收入来实现一个不做班然后有时候也会换一两个城市去居住的这样一个状态

那如果再算上疫情刚开始的那一年我所在的那家公司当时已经开始执行这种居家办公的制度的话其实我大概已经是有三年多的时间是处在一个比较离群所居的这样一个环境里面

很少在线下和人有比较密切的接触与交流当然我不是说我不跟人去交流毕竟你去吃个饭理个发看个电影还是肯定要和人打交道的而且我还经常去球场踢球和很多人都会有接触只是说这种层面的交流在我看来基本上都是比较偏功能性和暂时性的

那如果按照这本书里面所描述的那种判定标准的话其实我的这种状态可能算是非常典型的被都市文明所异化而且又容易产生孤独感的一个高危人权然后你如果让我自己去看这个搭字文化的话

那其实我的想法可能就是说我非常愿意和每一个网络层面的人去形成一个搭子的关系我也愿意从网络层面的这种搭子的关系去递进到一个更深层的精神友谊和互帮互助的关系但是如果说这个关系是想继续往下往现实和现下去发展和拓展的话那我的脑袋里面就会立马竖起一个警告牌 stop

就比方说做播客这个事情吧其实我看到有很多其他的播客节目他们会办各种线下的分享会啊还有听友之间的见面活动之类的非常热闹我也觉得非常好但是就是说从我自己的节目以及现在的内心想法来看我觉得我只作为一个电波里面的声音存在或者说只作为听众群里面一个朋友存在就这样就够了

然后这种想法呢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从小我听电台广播就是当年那一大堆电台主持人他们的长相是什么样子我是完全不知道的但是呢仅凭他们的声音我就是能收获到情绪方面的以及信息方面的很有用的一些东西那对于现实里面这些人的模样和状态我不是没有好奇过但是呢总体来说我觉得那都是他们的私人空间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

所以可能从这种想法再反推到我现在来做播客这件事的话我也是希望能给自己在现实生活里面留一些个人的自由度那这种想法如果对应到伊丽莎白的这本书里去看的话就有可能被叫做所谓的人与人之间在虚拟空间里面的假性的接触那这种接触的话在她看来是不解决根本的孤独的问题的但是呢从这个点开始我就会产生一些质疑了

就是说难道大家在播客里面或者说大家在网络交流里面获得到的这种相对来说深一点的精神层面的共鸣难道它的价值就比不上这本书的作者一直强调的那种肢体上的接触吗那在我看来可能不完全是这个样子的

其实像我自己的话平时是读这个弗洛姆还有欧文亚龙他们俩的书会多一些那像是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还有欧文亚龙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里面孤独感它是会被分为更多的几种类型

比如说像是伊丽莎白她一直提到的通过肢体接触去解决的孤独其实在我看来是一种人际关系和亲密感方面的孤独那这种孤独感其实我觉得相对来说是比较直观的一种孤独感就是说大家一看就明白是什么问题比方说像是婴幼儿和老年人他们在护理方面缺乏这种接触和照顾那这种问题至少从感觉上来说

好像是可以去推动政府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从公共卫生医疗的角度出发去做一些实际的事情或者是提供一些服务来解决的

但是呢对于另外的一些孤独的类型比方说在欧文亚龙他的书里面就有提到像是心理层面的孤独这种孤独感如果让我去解释的话可能就是一种被某种意识形态或者环境去规训与压制没有办法让真正的自我进行表达与发展的孤独那在这里面涉及的范围我觉得就很多了

比方说像是一个处在密闭的父权制家庭环境下面的女性或者说是在一个等级森严的有着各种潜规则的公司里面的职员那在这种环境里面你可能天天都要和人进行接触和打交道但是很明显的你的思想和心理上面是处在一个提防和封闭的状态里

那这样的状态长期下来其实可能就是三种结果第一种呢就是你麻木了得过且过因为身边人包括整个社会可能都是这个样子第二种呢就是你开始变得焦虑孤独和抑郁然后这种结果呢至少在咱们这个东亚社会里面往往又会被解读成心理比较脆弱或者是所谓的不平时

第三种结果呢可能就是你开始自己给自己洗脑了觉得呢自己所处的这个环境就是最好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同时呢当你看到有人和你活得不一样然后也能过得咱们不说很好吧至少是和你差不多吧那这个时候这种人可能就会感觉到一种心理上面的不平衡不然呢就是把耳朵一捂眼一闭我不看我不听我不相信

那这种社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给人造成的孤独感我觉得要去解决的难度要大得多得多得多而且它可能是要结合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许多代人的这种传承与反复的抗争才有可能一点点的去完善和进步比方说是女性主义方面的抗争少数族群的抗争对于资本体制的一个抗争在我看来都会涉及到这个范畴

然后我也突然就从这想到就是因为这种抗争的过程的漫长以及对于前人的经验的总结的这种必要性它就势必会要求我们去对历史有一种尊重感以及对于文化与阅读有一种尊重感然后通过这种对于历史与文化的尊重我们才有可能更好的去积极的抵抗这种心理层面的孤独刚好突然就和咱们播客的主题衔接上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 get 到

接下来除了人际的孤独以及心理的孤独之外呢在弗洛姆以及欧文亚龙他们的观点里面其实还存在着一种更根本的没有办法去消除的孤独那就是所谓的存在性的孤独那这种孤独按我自己比较简化的一个理解来说的话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究其根本而言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

那在人世的这几十年到一百多年里面吧人往往就是会通过寻求各种伴侣朋友 机体 宗教来消除和缓解这种最底层的茫然无助的孤独感但是呢这种寻找陪伴的本能在欧文亚龙他们的理论体系里面其实是对于人的孤独的这种本质问题的一种逃避

而且这种逃避会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你为了获得陪伴或者是精神上面的依靠去融入到一个集体一段关系或者是一种信仰的时候那相应的你可能就是会给自己的行为以及精神的自由套上一层枷锁那这个套枷锁的过程它和你自己去给自己制定一套规矩的性质是非常不一样的因为你的出发点是为了躲避孤独

但是呢这种躲避孤独的行为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你一个人来一个人走这样一个很终极的问题所以说从人类整体的境遇以及生命长度的角度去看的话从我的个人理解来说就是一段美好的关系或者说是一个让你满意的环境

这些东西如果在你的人生里面你得到了那我觉得非常好非常幸运我也希望所有人都能一起去争取和选择这样美好的事物

但是呢,如果你得不到,或者说你的人生出现了很大的变故,导致你失去了刚才所说的那些美好的东西,那其实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可烦恼的,就是因为你知道这些东西,本来就不能真正去解决贯彻你整个人生的这种存在性的孤独感,而且这种孤独感是不可能被解决掉的。

那我再回到今天聊的这本书自我决定的孤独我觉得作者伊丽莎白她试图去处理的更多是我们社会里面非常现实的然后也是可以去操作与量化的一些人际孤独方面的问题

但是对于心理孤独以及存在孤独这两种类型的话他并没有进行很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当然我不是说伊丽莎白她和我刚才讲的弗洛姆还有欧文亚龙之间存在一个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说从我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感受来讲我会比较倾向于相信和接纳偏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这方面的一些理论和观点

那至于说到具体的哪些事情和经历会让我的思想往这个方面去走我自己总结的话可能是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吧一方面呢就是我自己天生可能是属于比较内向与高明感的一个性格就是大多数时间是喜欢往自己心里面去深挖和琢磨事情琢磨来琢磨去反正也是能够自洽的就是不太需要往外面的现实的人去求什么东西

然后呢在现实中和人交往的时候呢在大部分的场合里面我可以表现得很外向也很主动很开心但是呢实际上我整个人的内在的精神的储蓄是被快速疯狂抽干的一个状态

所以我也总是很羡慕那种就是能在现实中跟人聊天越聊越有精神越聊越亢奋的那种人就是他们这种能从别人身上汲取能量的方式我是很难做到的或者说是一两次这么聊我可以但是每天这么聊的话我绝对是完蛋

包括就是在工作的环境里面如果说给我安排一个需要比较高密度的与人去合作的任务的话我不是说我不能干这事而是说我觉得我自己是不能够非常好的用全身心的效率去胜任的因为我自己的很多的注意力和精力会分散在一些人际之间的很息之末节的顾虑与关注里面整个人会绷得非常紧

但是呢如果有一个相对来说可以让我自己去琢磨了一摊子事情或者说让我带团队也 OK 但是大家之间彼此之间的距离和职责都能划分的比较独立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我其实往往是能处理的比较好当然你在公司里面说这些都是属于矫情话总之就是我现在对自己性格方面先天的一些特征会有这样的一个认识吧也不是没有尝试改过但是呢

但是那种试图变得外向的改变对于我来说是比较浮于表面的我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手段或者是工具去用但是真等到遇到事的时候其实往往这个时候还是你最底层的性格特征会暴露出来这是我总结的一方面的原因吧

那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呢其实我觉得就是和生活里面碰到了一些事情和环境有关系吧这些事情其实往往就是所谓的你没法去掌控太多的事情具体细节我就不说了只是举一些大概的例子比方说是亲人的离去或者说你长期被迫处在一个孤身一人和其他人有些格格不入的环境里面

还有就是比较失败的亲密关系以及长期的疾病的体验等等那我的个人感受就是每一次你经历的这方面的打击也好消磨也好虽然那你可能也是一次次的勇于去面对并且也熬过了这样那样的阶段但是呢就是你对于人的存在本质是孤独这件事情的认同感可能就是每一次都要比之前要强一些

因为究其根本的话就是说这些事情这些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你自己去面对去拿主意的别人的帮助只是相对而言能让你好受一点那久而久之之前我讲的那种精神上的独立自我与独立意识可能就是在这种被迫去面对各种各样的无常与荒难的过程里面形成了

然后在这里其实我并不是想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见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说遇到这种事情之后就会变成像我一样的这种观念与思想因为决定每个人他的看法与观念的因素更多是和他自己所处的一个环境以及先天的一些气质特征有关系我呢只是分享我自己的一个心路历程吧以及这种心理上的经历是如何让我感到合理和自洽的

那至于说如何去评判这一套我刚才讲的理论体系观念是否有效是否真实那我觉得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生活里面不断地去实践和验证就好了

然后我不知道大家听到这里会不会感觉说就是好像这种对于人生或者是社会的认识多多少少有些负能量因为我刚才一直在说什么人的存在的最根本是孤独那这个时候你再去追寻那些亲密的人际关系或者是跟别人去合作与交流这不就都成了没有必要的虚假的东西了吗

那对于这个问题的话其实我目前的思考吧是觉得它是一个和人生态度有关的事情

就是说虽然这种孤独的本质它会先天让我们每个人变得茫然好像不知道人生的目标以及意义在哪里但是呢与此同时就是这种存在性孤独它也给了我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就是说你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你去过什么样的一种人生它是只和你自己有关的是由你自己去全权负责的

那在这种认识的前提下你和其他人去接触合作恋爱或者是结成各种各样的搭子它就变成了一种完全自由自主的一种选择而不是说我们每个人这辈子必须要去怎么样要去做这样的一项任务

那另外一方面呢我觉得你也就有了去选择走其他人生道路的精神自由比方说我自己我现在就觉得我有更多的时间能够投身于对于内心以及精神世界的挖掘还有就是在书籍以及各种前人的思想那里获得营养与交流的机会

然后对于现实中与人的这种接触与交流确实可能在我这里会相应的来说更少了但是我觉得我因此也会更加的珍惜这种接触的机会并且更努力的去做到更友好的和细腻的去对待与我接触的人还有呢就是我也随时准备好去爱人与被爱因为我觉得这就会是我一生中非常珍贵的一种礼物

行本来这期其实就是想介绍一下那本自我决定的孤独结果到了后面就变成了对于我自己内心想法的一个观察与反思吧那如果硬要和最开头说的那个达子文化再去关联一下的话现在我的观点好像就是变成了说我支持每一个感到孤独的人去找自己的好达子好伙伴好恋人但是说没有找到或者说你像我一样对于这些人际关系没有很强的需求

或者说你更接受一个网络层面的深度交流的话那这样其实也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就是空虚的假的无意义的因为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我们的内心世界里面我觉得仍然是有着一个巨大的空间那在这个空间里面有着无数有趣的事情以及他人思想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与发现

那到最后我想念一首黄灿然的诗歌来结束这一期的节目这首诗的题目叫做《我的世界》我的世界我一点不孤独不是你所想象的甚至不是我所想象的我的灵魂有很多朋友和将出现的朋友主要是过去的诗人音乐家哲学家的灵魂我跟他们交流日日夜夜时时刻刻他们介绍我认识更多的灵魂川流不息

在黑暗中在霓虹灯下

经过一棵棵树经过一根根电线杆经过寂寞的公园经过热闹的夜店经过巴士站经过一幢幢高楼高楼上人们正甜睡着我感到他们的呼吸夜空美丽我感到自己被捶在好 做完了那我们下期再见我喜欢永恒的短暂我主动为被动

所有公園的景观之中我都不存在我喜欢邂逅待某幽默不定音的光你让我给予该也如此的试着到不要把美好的故事留下来过去只愿 被制约 没有习惯我喜欢

獨白 閃過終人的字無藥的眼淚成微笑為何就不去執願不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