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8 后浪们如何杀出一条「独立执业」的道路呢?本期嘉宾:Steve 史秀雄

08 后浪们如何杀出一条「独立执业」的道路呢?本期嘉宾:Steve 史秀雄

2020/6/6
logo of podcast 不可说 | 听心理师说心里话

不可说 | 听心理师说心里话

Shownotes Transcript

《不可说》开播以来,两位主播第一次线下合作,而且也是第一次邀请嘉宾。他是一位与主播们都很有缘的泛心理工作者——Steve史秀雄。嘉宾和我们主要聊了聊在国内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角色问题。Steve是在多伦多大学完成临床社工的硕士项目,回国后从事心理咨询相关工作,包括推出畅销书《假性亲密关系》、翻译《人生十二法则》、制作《Steve说》和《Man立》两档人气播客等,而且以独立执业的形式进行面询工作已有8年多了。他的经历非常值得成长中的心理师参考,在这个时代我们是否可以重新寻找我们自己的职业定位呢? 本期内容包括: 1.咨询师独立执业:传统的「禁欲系」形象 VS. 首先是人,而后才是助人者。 2.头上有很多问号的来访者会问Steve:播客中金句频出,咨询中为何多听少说? 3.公开地发声,若是影响到咨询,我们要面对和聊聊这些影响。 4.「空白荧幕」是一种理想吗?这个互联网时代很难空白,反而增添很多非传统素材 5.应该闭门造车or宣传推广这个学科的价值? 6.在台湾和加拿大的社区和高校,实习咨询师是怎么reach-out,建立民众和助人资源之间的联结的呢? 7.2008年汶川大地震,唤醒了嘉宾Steve入行的初心。 8.临床工作的价值中有一块常常被忽视和缺失的部分是什么? 9.社工在美加台等地是一股非常蓬勃的助人力量……回国后:咦,人呢? 10.谁说心理学只对女性有益啦? 11.初心再美好,也是会被吃掉/消耗的。 12.从社工系的没落看到:赚不到钱,就没有人愿意躬身入局。 13.咨询圈的危机,有时也是转机,变动和动荡,未必是不好的。 14. 回顾国内心理咨询10年的发展,基本可以分成3阶段。 15. #日常劝退# 如果要养父母,未必适合走这个行业。 16.我们都有从业路上的榜样,不限性别! 17.咨询师的专业「擅长领域」要怎么写,才能更吸睛? 18.小小吐槽:优质课程少,花费10000报班学习,不如认真读1本书。 19.Steve给即将走上我们这条不归路的新手提了哪些建议呢? 20.未来3大脑洞:多元角色带来边界重构,科技发展颠覆人际沟通,lsd等药物复兴。 【播客介绍】不可说——由张怡与朱浚溢私人出品,倡导心理咨询圈的多元与反思,试图提供一个给心理师说心里话的地方。【主播介绍】张怡:一枚人本+后现代咨询师,DvT戏剧治疗师。在武大“双修”心理与戏剧,后赴台进修心理咨询硕士,也系统学习北美戏剧治疗疗法。让我们一起聊聊在本土做咨询的体验,敞开与玩耍其中的不确定性。工作联系:psycamille(微信) [email protected](邮箱)朱浚溢:一个固执的后现代。在大陆完成心理学的本、硕训练后,毅然逃脱行业困局,赴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学位,试图成为独特的个体,发出别样的声响。邮箱勾搭:[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