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旧世代电台·专注力专题 | 碎片时代如何重拾专注力?

旧世代电台·专注力专题 | 碎片时代如何重拾专注力?

2024/4/3
logo of podcast 旧世代

旧世代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L
LunarMouse
Topics
LunarMouse: 本期节目探讨了在碎片化信息时代如何提升专注力。通过一个改进的福格行为模型(注意力转移模型),解释了注意力转移的机制,并提出了五个降低注意力转移概率的方法:减少短效活动的动机、能力和提示,以及增加长效活动的动机和能力。 具体来说,减少短效活动的提示可以通过关闭推送通知、整理工作环境等方式实现;减少短效活动的能力可以通过限制使用电子设备、删除应用等方式实现;减少短效活动的动机则需要意识到短效活动的无意义性,并抵制科技公司对注意力的操控。增加长效活动的动机和能力则需要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并通过刻意练习等方式提升技能。 此外,节目还提出了两种提高专注力的策略:双线策略(同时进行两件长效活动,并在两者之间切换)和使用 RSS 进行聚合阅读。 节目最后总结了本期内容,并预告后续将从第一性原理、心流理论等角度进一步探讨如何提升长效活动的动机和能力,以及如何在游戏中保持专注。

Deep Dive

Chapters
通过对比一位师兄和自己的不同行为方式,引出了专注力在现代信息时代的重要性。作者反思了自己沉迷于信息获取效率,却忽略了专注力培养的错误,并点明了专注力对完成有意义的事情至关重要。
  • 师兄专注于单一任务,取得了优秀成果
  • 作者沉迷于碎片化信息,导致专注力下降
  • 专注力对完成有意义的事情至关重要

Shownotes Transcript

以前我跟一位能力很强的师兄关系不错偶尔在他工委旁聊天观摩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他的一个习惯不知大家有没有比如下载一个安装包或者是配置环境编译代码的时候这时往往就是有个进度条它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知这时大家一般会干些什么呢我想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会找些事情做比如说拿起手机看看打开网页刷刷 BBS 摆弄一下桌子上的东西之类但这位师兄的做法我当时完全无法理解

他居然就这么硬生生的什么都不干盯着那个进度条等他结束那有次我就问他你就这么干等着不干点别的这段时间不是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吗他反倒是疑惑说从来没仔细想过这点时间对他来说就是个自然而然的等待时间可以用来思考接下来要做些什么那我当时也没多想总觉得打开一个网页看看各种消息的时间利用率一定会更高但是

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忽然间有铺天盖地的信息流开始出现有无数我想要关注学习或是娱乐的事物围绕在身边不断地增强我的注意力和时间的时候现在我甚至会嫌弃各种视频的语速不够快或者是觉得游戏里开一个菜单进入战斗的速度不够快甚至要在这种时候都可能会不耐烦地看两眼手机的推送这时我再想起当初这个小细节居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当初那位师兄看似浪费了时间但其实精力放在了能够产生长期后效的事情之上帮助他逐渐的积累了履历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果而我虽然有种对时间利用的执念然而这种信息焦虑的执念却反而成了让时间原子化碎片化的元凶更关键的是那些把时间利用到极限的过程中你所获取到的东西你看似收获的那些流星划过转瞬即逝的推送消息却不在你手里

并没有留下任何的长效影响于是我终于发现啊沾沾自喜于信息获取效率的自己反倒是在各种短效活动的包围中逐渐失去了那个最重要的东西专注力

人要做成任何有意义的事,都一定需要经历一段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忘我时光。无论是研究、创作、学习技能语言,甚至是集中时间看一部电影或是玩一部作品型的游戏,能够欣赏镜头剧本或关卡设计给你带来的思考和情感冲击,将记忆和感悟有效融合到人类经验之中的前提都是准。

专注大发你对时间管理生产力或是任何所谓自我提升之类的主题感兴趣归根结底你会发现无论你怎么调整所谓的 GTD 的策略一切的根本依然在如何保持专注在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上

正是因为近期的一些感悟接下来我想做一个小小的专注力专题它将包含三个短篇幅的视频从几个不同方面谈重拾专注这个主题今天我们来谈第一个方面也就是通过分析一种改进的符格行为模型我称之为注意力转移模型通过调整其中的参数减少被短效活动莫名其妙打断的概率后面的第二方面我会通过一种低性原理和心流理论思考自己的终极目的强化长效活动的内生动机

第三方面则是通过不断的知识固化和刻意练习让自己成长为长效事件的高手不断地降低目前正在做的事情的难度这几期期望能够从大局观到小细节上讨论我们应当如何转变思考和行为模式在这个碎片信息洪流裹挟着所有人赛博灵魂的当下保持一颗专注的心

好的下面我们就来谈第一部分首先就是影响注意力这件事有些泛泛而谈了我们把被影响注意力的过程分成三个步骤第一就是目前正在干的事情必爱被打断这是一个停止行为的过程这里必代表 behavior 一种行为或者说活动下标爱呢是你更希望能够专注去做的这么一件事情

往往会对你期望达成的长期目标形成长效影响所以我们把 BI 叫做一个长效行为或者长效活动从被打断的行为 I 转移到了行为 BJ 上那么这是一个转移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认为有一个概率我把它叫做转移概率 PBI 到 BJ 的转移概率每过一个时间片就会投一次头子

来确定你是否会进行转移那第三个过程就是继续做了一段时间的事情 J 而 BJ 一般来说是你不希望花很长时间做的事可能提供了一些及时的反馈但是对你的目标并不产生任何长效所以我们把 J 称作短效活动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你成为了短效活动 BJ 的奴隶相信人人都希望能够长时间专注在长效活动之上而不希望发生打断和转移

可我们的注意力为什么会转移呢?真的是因为短校的事件总会更加有趣,而长校的事往往会更加无聊吗?以前听到过学校的老师互相开玩笑说:"最近想不想看小说啊?想看的话可以静悄悄地从后门进教室,转一圈把偷看小说的学生的书没收走。"

直接能收十来本也许对很多学生来说看那些个武侠玄幻之类的小说相比学习教课书能够更加的聚精会神说明了看小说可能比上课学习是更有趣一些的但当下很多情况却并非如此很多人的专注力是从一种具备长效益益的活动转移到短效活动中而已

比如说从单机游戏长篇电影这些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活动转移到了社交网络短视频这些能够碎片消费的内容并不一定总是会觉得这种短效活动更有趣只是注意力就是会不知不觉地转到后者开始无限循环各种短效活动

这说明注意力的转移不仅仅是以目标是否有趣为前提然后我们就要跑根问底了那为什么我从一个明明自己想干的事情上转移到了一个好像没那么有趣也没那么想做的事情上这不合理吧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要引入一个著名的行为发生理论相关的模型符格行为模型 B 等于 MAP 如果你是一个关注所谓的时间管理自我提升内容的观众想必已经熟知这套东西了

这是优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的福格博士提出的一个算是相当火爆的行为设计理论中的这么一环

他的书 Tiny Habits 也是一本畅销书这本书虽然读起来感觉比较鸡汤不过它的基础框架我是觉得多少有些道理这里我们来解释一下 B 等于 MAP 里的 B 代表行为的发生 M 代表动机 MotivationA 代表能力 AbilityP 代表提示 Proud 当动机能力和提示同时出现时行为就会发生

动机是做出行为的欲望能力是做出某个行为的执行能力而提示则是提醒你去做出这个行为的一个确定的信号而进一步如果你认为 P 是一个灵活 1 的量而 M 和 A 作为变量相乘得到 B 的话我们可以画出一个类似反比例曲线的图作为行为是否发生的边界也称作行动线

这条曲线以上而且具备提示的行为就会发生而曲线以下则不会发生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结业模型不过它已经具备了不错的解释力比如我们就可以拿它来解释刚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会从一个有意义甚至更有趣的事转移注意力到一个似乎没那么意义甚至也没什么意思的行为呢

那就是因为你首先有一定的动机去做这个短效行为而同时这个短效行为的实现难度实在太低加上让你去做这个短效行为的提示也出现了所以说就很容易达到这个行动线之上那么人类的大脑接受了提示满足了动机和行为的要求就会去做这件事

当你在学习或者是这种长时间的沉浸的游戏影音中遇到了一些瓶颈当前正在干的活动的动机或者能力突然下降你的视线和思维开始游走正好

你看到了手机,那么手机这个实物的存在或许就是这个提示的发生。此时提示为真,短视频应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随机奖励吸引人,还有各路自媒体为了留存和玩玻璃而绞尽脑汁发明的各种勾引你看下去的技巧等等,都增加了刷短视频的动机。同时,刷短视频这件事是如此之容易,你只需要打开 APP 不断下滑就可以,最终,

三件事共同导致了这个行为的发生当然我们也容易发现这种行为模型依然只是解释了发生但并没有解释失去专注的核心也就是行为的转移所以接下来作为对此的补充我在这里提出一个简单的行为转移模型这里我定义了一个转移概率为一个值域从 0 到 1 的函数类似 SIGMODE 不过大家不用在意这些细节你可以用各种 0 到 1 值域的函数代替比如说双曲正切

那么你换成一个线性函数其实也没啥区别毕竟这只是一个经验的感觉为了说明方便而已它唯一的作用就是为了体现 Lambda 这个变量我们看图在 Lambda 为正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进行从 i 转移到 j 的概率会逐渐的上升那么这也容易理解无论你有多么专注随着时间的经过你也总会从活动 i 转移出去到一个活动 j 上

只不过我们希望专注在长效事件 I 上的时间足够长所以说我们所希望的是 Lambda 的值就可以用来控制这个概率的增长速度观察函数变化当 Lambda 小的时候转移概率就会变小而 Lambda 变大的时候转移概率的增长会很快也许你半小时不到转移概率就会超过 50%这里我定义 Lambda 为两个行为值之比也就是即将转移的目标活动目标短效活动 J 的行为值

比上目前正在干的长效活动 I 的行为值的这么一个比值这也很好理解分子分母其实都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复刻行为模型不过这里的短效活动 J 和长效活动 I 的行为值的比值成为了和这个转移概率息息相关的函数所以整个这么一套就可以认为是一种改进了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就非常明确了那就是降低我们能操作的值也就是 Lambda 让分子变小分母变大以此可以尽量的拖延你转移概率的增加这里可以改变的有五个参数也就对应着咱们接下来要聊的五件事

他们分别是减少短效活动的动机 MJ,减少短效活动的能力 AJ,消除短效活动的提示 PJ,增加长效活动的动机 MI,增加长效活动的能力 AI。注意,这里你是有可能转移到任何一个非 I 的活动中的,比如说你突然肚子很饿,那么就可能会去吃饭。

此时吃饭的动机变得极高所以说当前事件转移到吃饭这件事是极其自然的而我们这里考虑的活动主要是那些你并不希望随意转移过去的短效活动我们来看第一点如何消除短效活动的提示 PJ 按照福格的理论摒弃一个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消除提示提示这件事在转移注意中起到了举足轻重之作用看这个式子

提示是个 012 选的量当提示为 0 时你的转移概率是 0 你将永远不会转移到这个活动上

那平时到底是什么让你的注意力受到了一个提示的影响呢那我来分析一下自己的吧也许有那么一点代表性首先就是各种推送通知有时我正做一件事起近突然来了个推送比如说我最喜欢的 up 主 LunaMouse 更新了那显然这种提示的瞬间让转移概率飞零而提供了打断专注的可能性那当然 LunaMouse 更新是开玩笑了我举个真实发生的例子

某次 YouTube 突然给我推送了一个数码产品评测我看了一眼原本没怎么在意但后来就趁着出门倒水的时候手机打开浏览器鬼使神差开始搜这个产品莫名的有些种草然后看了半天感觉新款性价比似乎不如二手旧款又搜了一下新旧款的对比看了几个评测的视频对比了各个参数看看每个参数能造成怎样的影响再搜一下各个型号的价格结果就不知不觉的该吃午饭了

我发现自己真就莫名其妙地把小一个小时硬是耗在了这件事上而究其原因其实就只是看了一眼手机推送这件事成了整个事件链的起因和提示如果我一开始就没收到这个推送那我这一个小时大概率不会被送入事件黑洞

当然你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控制意志力去消除这种小提示造成的影响告诉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要控制时间但人每天的意志是有限的无论在哪里主动消耗意志力你都会逐渐变得疲惫显然更加通用简单的方式就是用一种被动的方法屏蔽掉大量的外部提示从而避免出现这种时间链条

首先社交网络类的提示是可以毫无顾忌的关闭的当你需要的时候再去集中的观看没人认为你一定需要守着一个随机出现通知的东西这是一个肆意体现主体性的机会啊任何一个热闹的酒馆都不会因为有人退场就变得不那么热闹也不会因为多一个人而以你为主体你可以考虑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浏览时间线甚至于很多情况你说十天半个月集中看一次其实都行啊

18 世纪时的欧拉和自己的师长约翰·伯努利的书信来往为他提供了很多的鼓励和灵感然而我想他并不需要每天看一眼伯努利的朋友圈当逐渐远离这些提示并开始沉浸才会发现各种长效活动中蕴含的高信息量才更是让人欲罢不能相比之下错过几个社交网络的推送又算得了什么比较麻烦的可能是在工作上的联络像是 slack teams 或者是国内工作室的微信

但我认为即便是在工作上也不应该有事情是你必须放下手上的事情立刻恢复的这类事情应该要有人直接找到你如果工作中存在大量的随机的需要你随时恢复待命应答的工作我觉得它恐怕不太有利于长期的职业发展想把任何事情做好想成为一个高手想成为

你都一定要经历大量的专注的时间这是构筑不可替代性的关键所以我一直认为要想做出有意义的成果总是应该尽量避免这种随机待命的工作

很多时候当你需要专注时打开那些设备本来就给你提供好的误扰模式关闭各种推送通知沉浸在你自己的事情中将提示尽量的消除在萌芽阶段不紧急的消息过段时间集中处理即可当然实在需要随时待命的话也尽量把这种状态集中到一个范围之内而尽量不要影响到范围之外的时候的自己的专注

那么还有一类提示容易被忽略也就是现实的视听的提示一个乱糟糟的桌面上你可能放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模型手办手柄墙上贴着海报还有各种 EDC 的小玩具水果零食之类其实这些东西也都可以尽量地收拾到目之所不能及之处不然它真的很容易让你的思绪一下飞扬开来

比如我原本墙上有个手柄架 它实在是过于显眼我偶尔看到这上面的各种手柄 就容易思绪飞散想到我是不是还有什么手柄需要收集然后有时就会去摸一下各个手柄的手感比如摸了土星手柄就想到是不是要折腾最新的土星模拟器或是 Mistr 的土星核心了这种思绪的引导能力真的超强再比如听音乐我有时就是疙瘩里放着各种游戏音乐听到其中一首突然间心潮崩盘然后想到这系列的新作是不是快发售了

之后就以此为由头开始神游回过头来发现过了半小时人的思维真的特别容易顺着一条线不断地往下走最终游走到谁都无法想象的遥远比方而在这游走期间思维并没有真正留下痕迹或者我们所提到的长效而只是空空地把时间消耗了

这一切都有个源头也就是这个提示消除提示形成一种被动的无提示环境其实并不困难如果我把那个土星的手柄放到抽屉里如果背景音乐不用那些容易引发我情感的游戏音乐如果我好好地关闭了推送在一个干净整洁的桌面上开始做一件长效活动至少不会如此容易地触发活动之转移

当然仅仅减少提示或许还不够人的大脑无比活跃总是难免走神和从自发的神游中接受到去做另一件事的提示

而一旦有了提示接下来起作用的其余这些变量的大小就变得重要起来接下来我们来看如何减少 AJ 也就是减少你做短效活动 J 的能力既然都是短效活动了比如你去刷个短视频上网看看各种新闻八卦这种特别影响专注的事往往都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的难道说这种事情的能力也能减少吗

是的即便再不费吹灰之力之事它的实现如果你仔细从底层考虑的话依然是个奇迹比如手机和各种社交网络的出现短视频能够生产和推送到你手机的方寸间本来不就是工业界的奇迹吗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让你瞬间失去这个能力

最基本的比如停电了你就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只能去阳光下看书或者是专注于运动夜里只能屏住夜谭或者是入睡了那类似的比如断网了你也就只能去看那些你之前就已经下载好的那些经典的著作了断电断网这种事情现代人显然不会那么容易遭遇到了不过我想举个非常近似于这样一个断电断网的场景

就是旅途大家注意到没有旅途往往是最容易让人专注的一段时间我有好多时候都是在车上或是飞机上专心的用 kindle 读完一本一本很久以前买的书或者是用 switch 或者掌机专心通关一款独立游戏或者以前列表上想补完的作品的经历但其实我用来旅途的那个时间加起来不能算很长但这种经历也会让我发现专注高效的利用时间这件事原本或许并不是一个那么困难的事

只要你做的依然是当下判断有意义的事情其实也是能一直做下去的真正让专注没有转移的关键就是在车飞机这样的交通工具上面近似断电断网你带的东西也有限在这个情况下你所做的其他的那些能够转移你注意力的事情能够做到它的能力被限制了所以你无法随意的切换设备进入许多的短效活动的神游链条之中为专注创造了条件

因此尽量的减少这些能够做短效活动的能力即便依然有提示存在的情况下你考虑到做这件事情过于麻烦或者根本就是无力做到的话也可能会减少做这件事的频率

比如保证一个良好的睡眠也是专注的一部分但睡前可能总是控制不住要看手机那不妨试试把手机扔到比较远的地方当你钻进被窝以后想到要跑老远去拿手机很多时候可能也会作罢如果你总是被一些社交网络短视频网站打断思维的话不妨尝试用浏览器的 Stay Focus 之类的插件把这些网站屏蔽掉

手机把相关的 APP 删除这样至少考虑到你还要去输入密码去关闭这个屏蔽的话你去做这件事的能力也得到了大量的限制卸载这个事其实是非常有效的有时候或许会沉迷到一些特别碎片的游戏上我虽然说我会很称赞这类让人沉迷的游戏的设计水平但是也会提防它成为吞噬一切时间的黑洞比如说有些 PVP 的游戏我想要睡前赢一局的时候早就被我卸载了

下载下来还要半个小时也至少就能够通过能力的减损而降低一些转移概率除了在交通工具这种几乎隔绝的环境中容易专注之外如果你在学校的话那么学校的教室图书馆这些地方也往往会让人更加专心社会人很多喜欢咖啡厅之类环境的原因也往往是能够让自己与那些打扰专注的东西进行隔离有关

脑力工作者还有另一个对你进行束缚的地方工作单位的工位上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看除非你是个在工作上正反馈极强的职场人否则我倒是觉得工作单位也不一定是个特别能够让人专注的场所很多人也许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摸鱼的一种套路或者是适应了某些特定的打断注意力的模式当然了这个和工作环境极度相关也许每个人情况都有所不同了

那下面我们来进入这第三个参数的讨论也就是减少短效活动的动机在符格行为模型中减少动机其实是最困难的但是减少动机也是最治标又治本的方式如果你真的意识到了大量想要戒除的短效行为其实毫无意义以至于想到要去做这个事都索然无味的时候或许才是真正能够花最少的精力最少的意志力而获得专注的时候

关于这点我建议大家也可以看一下之前的一期电台对此有更多的叙述

关于你为什么要减少短效活动依然会落脚到之前我们提到的三大弊端之上也就是一随机性带来的注意力换三二时效性带来的无效信息以及三碎片性带来的必然遗忘这件事考虑一下何必去看那些无法造成任何长效影响的东西呢在仍然有无数清净心血的创作没有体验的情况下在明知短效活动的记忆几乎无法活过一天的情况之下为什么要去做它呢

不过人总是要通过不停的试错进行学习只有在不断关注这些事情之后吃了大亏可能才会进一步的降低动机如今的全部科技体系就是围绕着抢夺人类注意力这件事情而存在的各种名校毕业的 PhD 在硅谷摸爬滚打多年所创立的商业帝国是做什么的

它就是在设计那种能够吸引你不断投入时间和注意力的网络服务然后在上面让你看各种各样的广告从而盈利比如 Google 设计广告的方式就是用你的个人资料和搜索历史给你打造一个完全个性化的平台推送机制我们平时常用的各种 SNS 还有 YouTubeB 站 InstagramFacebook 小红书等等都无一例外其存在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分心为了让人把注意力分配到这个特定的平台之上在

在一本叫做勾引效应的书里这些原大厂的产品设计师也提到了产品的目标就是改变消费者的心智通过司机纳箱创造内在出发让这些产品的用户一再地回来使用除了随机奖励的糖果这类短效应用往往还会创造一种害怕被排除在外的恐惧它的目标是让用户形成习惯使用者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接受到随机奖励糖果的信息同时也不断地感受到

会害怕自己不能够跟上社交环境的恐惧这方面的信息会自动的触发一个人不断的用这个产品从而这些科技公司才能够在对于无数人注意力的惊吞中不断的推送广告赚取他们那几亿几十亿美元的利润可惜建立在这些无比精密的芯片和通信网络之上的互联网科技巨头最终就是在干这类可悲可叹的事情

在《Stolen Focus》也就是《谁偷走了你的注意力》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有一派学术观点把当今的这些大厂称作监控资本主义他们永远在通过大数据寻找人类注意力最薄弱的地方击破防线获取你的时间并通过大数据作为中间商将人类的注意力贩卖给广告商挣钱所以我们就在这样一个时代你被他们俘获是正常的这叫有心算无心

而当你至少有了一点点抵抗的种子埋在心里我想就应该已经能够意识到这类短效活动的毫无意义它在你心中成长起来的影响力或许能够釜底抽薪地解决你的许多注意力的问题人真的没有必要去跟上所有的监控资本主义告诉你应该跟进的事情

你的注意力没有必要和一个不断释放随机刺激的司机那相绑定正像我之前一期 Q&A 上说的现代人也许最需要的永远不是抬头张望获取最新的新闻八卦与别人争论满足社交的虚荣你不需要抬头你应该埋头做事

抬头看世界时 你是一个确定的观察者 世界永远是一个乱糟糟的样子你并不会有任何的提升改变 你也无法改变一切 一切都在变得更加的无聊和虚无而只有埋头一段时间进入忘我的心流 真正实现一件挑战性十足而你又无比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再次抬头才能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 并得到一直以来渴望的答案

所以减少那些让人不断去切换注意力的干扰减少那个混乱的世界对人的吸引让心灵和思想在专注的重重境界里修炼才有机会得到更多真正的求知求真和挑战之快乐

那么以上就是我们这期主要探讨的三个方面那大家也注意到了这三方面在注意力转移模型中对 Lambda 的影响都局限在分子上而分母的两项也就是增加长效活动的动机 MI 和增加长效活动的能力 AI 可以说更加的重要每一个也都值得一个单独的视频来聊所以我会把它们作为专注力专题的另外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如前所说关于增加长效活动能力我会从记忆固化和刻意练习这两方面讨论

如何让你逐渐的变得更加擅长正在做的长效活动从而更容易动身而关于长效活动的动机我会从马斯克经常提及的第一性原理聊到心流理论以及你应当如何选择自己真正在乎的事情并奋不顾身的投入其中那么最后我还会说到我们这个频道的主旋律话题也就是游戏如何能够尽量的专注游戏避免怎样的碎片化的游戏方式

百姓区的话可以持续关注这个小小的注意力专题最后再来针对今天提到的内容做两点偏技术性的补充吧也是我个人觉得有效的一些方式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就是打断你注意力的事情这个 J 其实并不一定非得是一个短效活动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这里默认了从长效活动爱转移到活动这一定是你所不希望的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你有意识地去设计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 J 使得即便你的注意力从爱中丧失被 J 的注意力钩子所捕获即使发生了这件事也是你所希望的那么这就是第一点补充也就是双线惩罚

同时准备两件你想做的事情爱和 J 两件事都是长效时间当你希望转移注意力时把注意力从爱转到 J 当 J 出现注意力危机时可以转移回爱如此你将不必再考虑这种转移的罪恶感

比如你工作之余想弹钢琴比如你游戏和读书想要并行或者你同时想考两个证书之类我相信这种例子每个人都可以举出很多当你精心设计了转移行为的方式至少你有意识地控制了它转移的方向而不是信马由江让思维无限地进行随机游动你的有效行动轨迹依然清询在所谓的长效活动中

不过我会把它叫双线称法而不是多线称,因为无论如何切换总会有损耗,所以太多的切换也会很难让人进入状态。对我个人来说,三件长效活动中的切换已经基本是极限了,再极致的信息焦虑症患者也应当在一个时间窗口中尽量地缩减关注事情之范畴,保护有限的注意力和体力。

除了双线惩罚之外第二个补充是推荐多使用 RSS 进行聚合阅读也就是在一个应用之内阅读多个内容来源的东西这样你就不用去切换你内容来源的应用或是网站了我在用一个叫做 iKnowReader 的阅读器其中多数源也都可以说不错了配合像 RSS Hub 这个 GitHub 上 29K star 的项目

把一些没有直接提供 RSS 的内容也可以聚合在一起比如什么 B 站公号 Reddit 之类这样你不需要去开关大量的网站 App 和论坛而是可以在同一个地方集中地浏览你想看的各种更新然后把可能需要仔细看的东西加入稍后阅读或者是观看的列表在通勤之类的时间集中观看即可

这样你就不用飞奔在各个 APP 之间浏览这些 APP 的各种随机的推送而增加大量转移注意力的机会了避免了在这些网站中流连忘返或者莫名其妙的递归点开太多链接最终迷失在互联网迷宫中所以要手动的去浏览和管理你自己定义的那些订阅员在一个聚合阅读的环境中去读他们我认为是个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

具体关于 RSS 的使用不是这期视频甚至这个频道的主题应该有不少相关的介绍如果你对 RSS 不太熟的话我强烈建议你去搜索一下试试

如果有需求的话我甚至也可以出一集使用 RSS 对抗当今大数据监控资本主义的视频其实 RSS 也是各个大厂很讨厌的一件事所以说很多互联网平台现在越来越封闭到一个个的移动 APP 中就是为了让你能够打开它的平台注册它的用户实现留存并且提供你的数据然后给你推送广告

从这个意义上说至少像 SS 这种聚合阅读的方式也可以认为是对抗这一趋势的一种反抗力量吧那么永远让你想看的东西掌握在你自己手里而不是随随便便地交给大数据算法以及监控资本主义

那么好的 稍微总结一下今天专注力电台第一期的内容今天我讨论了一个改进注意力转移的模型也就是转移概率与对象行为和当前行为这两个行为值的比值相关它的来源是福格提出的 B 等于 MAP 我们的目的是减少短效行为的提示 能力和动机并增加长效行为的能力和动机这样能降低转移概率而尽量让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目前你正在做的长效活动上

对短效行为来说减少提示可以让你暂时忘记去做其他的事情而专注当下减少能力可以让你在想走神的时候望而却步畏惧去做这样的一个短效行为而继续完成自己的该做的事

而减少动机则能让你发现许多短效内容实质上是一种资本精心计算和控制的注意力欺诈而逐渐变得索然无味也同样能够帮助你专注当下的长效活动那么后面这两个特别重要的变量就留到之后的视频中了希望这部分内容能够对你改进专注有一点启发感谢你听到这里我是 LunarMouse 让我们下期的旧世代电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