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的第4个星期日是国际聋人日,今天恰好是第66届国际聋人节,所以这一期的节目主要是想借这本书科普与聋人相关的一些知识及文化。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听力障碍人数有2780万,是所有残疾类型中占比最高的一类群体。
《残疾人权力公约》明确指出,手语与口语具有平等地位。简言之,聋人的母语是手语,手语和有声语言的地位是平等的。除了听力方面的差异以外,聋人其实与大多数人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他们也可以是优秀的博士教授、画家、咖啡师、创业者、扇面工艺师……聋人群体之中也生发了繁茂的绘画、电影、音乐与舞蹈、故事、都市情景剧等艺术。当然,他们要想实现这些成就,需要付出翻倍的努力。
世界聋人联合会的愿景,是希望创造一个聋人随处各地都能使用手语的世界。世界聋人联合会呼吁各国政府采取措施,确保至少50%的儿童和青年了解本国手语,这是朝着建立各地聋人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手语的社会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目前距离这个重要一步还有较远的路要走。
而我个人的能力显然很有限。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博尔赫斯晚年瞎眼的时候,在撒哈拉沙漠抓起一把沙子,走到另外一个地方,把沙子放下,他说,我正在改变撒哈拉沙漠。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借小宇宙这个平台,我也抓一把沙子,尽自己的努力把这些信息传递给更多人。本期节目主要是解决几个我们常见的知识误区,以期增加一点点大家对聋人的了解。
如果你觉得本期节目还不错,希望你可以转发给更多的朋友,让大家改变过往对聋人的错误认知,理解和尊重同在一个世界上努力生活的聋人朋友~
【提及】
1.林勉君女士,自1986年开始投入聋人事业直至2019年因癌症逝世,一生未婚未育,始终为聋人群体奋斗,享年55岁。
2.山东省爱聋手语研究中心(我国第一个民间聋人手语研究机构)。官方公众号为爱聋手语。以下是聋人手作产品网店,无广,只是顺便宣传~
3.郑璇,我国第一位自主培养的聋人博士,一席第962位讲者。在b站的一席官方账号**“一席精选”上可看郑璇教授对于聋人更加详细的介绍**。
【本期节目的关键内容】
1.我与聋人文化的第一次相遇。
2.聋人不哑。
3.除了听,聋人什么都能做。
4.聋人教育。
5.大多数聋人看不懂新闻联播下的手语。
6.人工耳蜗、助听器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7.引起聋人的注意的有趣方式。
【本期书籍】
书名:无声的绽放:走近聋人文化
作者:张帆、卢苇
出版社:浙大出版社
【音乐】
Francois Coupe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