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这次中美贸易谈判备受关注,特别是对从事美中贸易的华人影响很大。虽然谈判时间很长,但具体细节并不清楚,只知道双方在原则性框架上达成了妥协,同意回到5月12号日内瓦谈判的框架。然而,框架已知,内容未知,这使得谈判的实际进展并不明朗。美国试图通过制造筹码,如限制稀土和乙烷出口,来增加谈判资本,但这些策略的效果并不理想。总的来说,谈判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关税没有降低,对中国出口的限制也没有取消。
高宁:我补充一下,川普喜欢用戏剧性的方式宣布消息,用大写字母强调“Our deal with China is done”,但人们关心的是这个交易的具体内容。谈判中可能会出现坚持原则、强调互赖等官话。美国声称中国没有快速提供稀土材料,导致美国制造业紧张,但实际上中国已经开始审批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所需的稀土原料出口许可。此外,限制乙烷出口来对抗中国可能失策,因为美国公司会因此损失收入,而且中国可以从其他地方购买乙烷。总的来说,中国的韧性比美国想象的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