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期节目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对结构主义和启蒙运动的批判。后结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主要分为对结构主义作品本身的批判和对结构主义内部的批判两种。结构主义的观点本身也受到其产生环境的限制,这使其自身也面临质疑。用结构主义分析结构主义本身会产生矛盾和问题。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导致了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兴起。后现代主义没有明确的定义,不同后现代思想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理解后现代主义的起源和关键思想家有助于理解其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后现代主义批判启蒙运动的认知、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假设,认为启蒙运动的假设导致了人类数百年的误导。后现代主义者看待启蒙运动的支持者,如同启蒙运动的支持者看待中世纪的宗教信徒一样。后现代主义批判启蒙运动中一些被默认的形而上学和认知论假设,例如全能的神、不朽的灵魂、恶魔和精灵的存在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启蒙运动的一些基本假设过时且幼稚,继续相信这些假设是痴人说梦。一些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认为启蒙运动的许多假设是宗教社会假设的延伸。后现代主义批判启蒙运动对自由意志和自主性的夸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道德判断的简单化。后现代主义认为启蒙运动对人类主体性的观点过时且幼稚,继续相信这种观点是痴人说梦。后现代主义认为人类主体性受到文化和历史因素的极大限制。后现代主义批判启蒙运动对客观现实的信念,认为知识总是基于特定视角的,不存在科学家能够摆脱自身偏见和理论的客观视角。后现代主义认为真理的定义是随着文化而变化的,对任何关于宇宙的客观真理的主张都持怀疑态度。后现代主义批判启蒙运动对自我和身份的传统看法,认为启蒙运动时期对自我的研究基于西方文化中对自我的静态和固定的看法。后现代主义认为自我认同是不断变化的,而非静态的。后现代主义认为,将自我认同简化为基于二元对立的固定事物是一种错误。后现代主义认为启蒙运动思想家相信存在最终真理的信念是一个关键错误,认为我们只能接触到文化话语,而不是最终的真理。后现代主义认为,对宇宙最终真理的追求是一种痴人说梦的游戏,追求最终真理会导致人们试图建立宏大叙事和中心化理论。后现代主义认为,宏大叙事会产生统一性点,导致部落主义和边缘化。后现代主义认为,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方法在于对统一性点的碎片化,认为社会碎片化可能对社会有益,社会不需要高度统一就能良好运作,社会成员不必完全相同才能使社会良好运转,社会的多元化视角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对结构主义作品本身的批判,例如对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理论的批判,认为其过于简化,忽略了中间地带的存在,总是偏向于二元对立的某一方,这种偏向性存在于文化最深层次。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