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West: 本期节目讨论了理查德·罗蒂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其对启蒙运动、人权和真理的独特解读。罗蒂认为,洛克和康德等人试图通过理性找到人权的终极基础是徒劳的,因为理性本身并非中立的工具。他认为,人权并非来自某种先验的普遍性,而是基于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理性共识。公共政策应该建立在公民的共识之上,而不是哲学家的理论。罗蒂批判了“对应理论”对真理的理解,他认为语言不仅是介导我们与现实关系的媒介,甚至构成现实本身。不同文化和语言对现实的感知方式不同,因此不存在某种客观对应关系来验证陈述的真假。他提出了“最终词汇”的概念,指人们用来理解世界和自身位置的一套故事、隐喻、叙事和修辞工具。这些“最终词汇”往往是难以改变的,因为其论证往往是循环论证。罗蒂认为,试图通过论证来证明自己世界观的优越性是徒劳的,因为论证的有效性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和文化。他提倡“反讽性扰动”作为一种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其目标是让对方看到自身世界观的局限性。罗蒂认为,固守单一世界观的观点会导致社会中的残酷行为。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而不是宇宙法则,才是决定我们价值观的因素。理解所处的历史和文化环境是理解社会团结的第一步。即使信念源于偶然的历史环境,它仍然可以指导行动,值得为之奋斗。
Stephen West: 本节目深入探讨了罗蒂的“反讽”概念,这并非日常意义上的反讽,而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大多数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线性过程,从表象走向现实。罗蒂则认为,不存在某种单一正确的世界观,人们所构建的世界观是他们自己创造的。他区分了“创造”和“发现”的差异,认为人们通过阅读和经历并非“发现”真理,而是构建自己的“最终词汇”。罗蒂认为,反讽主义者拥有工作性的世界观,但同时意识到其局限性,并认识到试图论证自己世界观优越性的徒劳性。在“最终词汇”的层面,传统的论证方式无效。罗蒂提倡“反讽性扰动”作为一种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其目标是让对方看到自身世界观的局限性。这种过程也能使反讽主义者受益,因为他们需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最终词汇”。反讽主义者是一种在多元思想环境中出现的人格类型,他们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而不是宇宙法则。
The episode explores the philosophical grounding of human rights, discussing how they are often seen as inherited by birthright and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f thinkers like John Locke and Immanuel Kant.